第二条路线·第九十六师·葡萄——福贡路线(四)_今日缅甸_新浪博客

    第二条路线·第九十六师·葡萄——福贡路线

     最长的撤退路线·最有争议的路线

 
 漆云鹏先生


 

漆云鹏·新编第九十六师第二八八团中校副团长

    漆云鹏是第五军第九十六师第二八八团中校副团长。漆老先生是湖南人,个头不高但是很健壮,衣服总是穿得整整齐齐,风纪扣扣得好好的。在昆明一家钢窗厂当工会主席。他讲述时总是简明扼要,如同在地图前给部下布置作战任务。后来他发现我需要听的是细节后,他才开始讲述的稍微详细了一些。

    1980年代中期,我认识漆老先生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那时,我去位于昆明大观楼公园门口一家钢窗厂办公室并不是去拜访他,而是拜访另外一位也是经历了缅甸大撤退的老人——黄天权先生(以后我会提到这些先生)。我们在交谈的过程中,办公室里面的一位年纪更长的先生非常饶有兴趣地听着我们的谈话,并不时插上几句话,纠正黄先生在回忆中的一些小的记忆错误。当时我感觉这位先生讲得头头是道就注意了他,结果我才发现,他就是漆老先生。

以后,我也来到了这家工厂工作。我们常常见面,但是我们更多的谈话不是战争,而是工作了。再以后,我在厂里就没有见到漆老先生了,人们说他退休了……

    2003年,我{zh1}一次见到漆云鹏老人时,他重病躺卧在满是排泄物的床上,已经不能说话。他坚持要家人为他穿好衣服扶他从床上坐起来。我刚一说出“野人山”三个字,老人居然像孩子一样号啕大哭起来……出来后,我和中央电视台的编导罗魏相互没有说话,默默地走了很长很长的一段路。

    以后,我多次去缅甸,发现那里的人们常常说到当年中国人曾经到过一个叫做“不大哦”的地方,我努力辨认,终于发现他们说的是“Puta-o”,也就是中国人翻译成的“葡萄”。这里是喜玛纳雅山脉南麓,风景异常清美。也就是96师撤退时驻扎的地方。

    一次,我到达了密支那以北的“江心坡”,从河滩上带走了几块鹅卵石。如果在再往前就是孙布拉蚌(Sumprabum)……这里也是96师撤退是时经过的地方。

 

 

漆云鹏回忆摘要:

 
 远征军在{dy}次入缅作战
 
 
 入缅的远征军
 


    曼德勒大桥炸毁后,我们团是全军的先遣队,全部乘坐汽车,由装甲车开路,浩浩荡荡沿着公路向英多、密支那前进。5月8日,我们到达卡萨,有消息说在八莫和密支那发现敌人的降落伞xx(实际上这里的日军不是降落伞xx)。军部命令我师在孟拱进入阵地,寻机攻击密支那,掩护全军突围回国。后来通信员带来的命令却是潜入密支那以西!我们听说军主力已经向印度方面转进,要我们96师走另外一条路,从江心坡回国。我们只好焚烧辎重上山。把尽可能多的食物驮在弄到的每一匹牲口上,有大米、肉、各种罐头,但是却忘记带盐。沿途所有和中国交界的地方都有敌情,{zh1}我们不得不一直北上走到最偏僻的地方,缅甸最北方的葡萄(Putao)。我带着一个营在前面开路,到处都是砍伐树木的声音,有时走了半天,才发现方向错了,或者遇到绝壁和泛滥的江河无法通行,只好在后面xx的一片叫骂声中原路返回。尽管非常艰苦,但是我们走在最前面,从来没有遇到大量死人的情况,那对xx的士气打击极大,那是后来我听说的。后来我们终于到了葡萄,那可是挂在地球最边缘的地方。英国人叫做赫兹堡(Fort Hertz),就是要塞的意思。在这里我们得到了盟军的补给,驻防了很长时间。葡萄土司穿着中国清朝官员的服装,对我们很好。后来余韶老师长没有等雨季结束,就催促我们回国。我们一路翻越一座座国界线高高的山脉,听到前面的欢呼声,原来山顶石壁上刻着“民国三十一年八月X日,中国远征军第九十六师经此回国工兵营”。然后我们从土人架设的溜索过怒江,到达了云南省的福贡县……

 
注意看右上角,96师的撤退路线,这是传统的观点。


九十六师撤退路线

传统的路线

     从杜聿明和回忆和国内其他资料看,1942年5月1日远征军开始总撤退时,96师在队伍的最前面开路,那时xx准备从密支那回国。在得知密支那被日军占领后,96师到孟拱布防,然后在这里掩护大xx撤退。这样,96师从先锋改成了断后。{zh1}和军部以及22师分道扬镳去了缅甸最北部的葡萄,然后向东过怒江回国。

    一般国内外的资料都是这样记录的。

 
 日军在缅甸追击中国xx


新的发现

但是,最近在查阅美国资料有了新的发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

中缅印战区

史迪威到中国的使命

中国xx撤退

 US Army in WWII: Stillwell's Mission to China [Chapter 4]

  Chapter IV

The Chinese Withdrawal

   这份资料说,中国撤退的xx,第22和38师,另外还有28师、96师和200师的残部,他们向西到印度。第五军和38师从曼德勒出来一同向北,直到到达了英多——卡萨(Indaw-Katha)地区。5月4日,罗卓英将军收到了来自蒋介石的命令,要第五军到密支那。罗本人赶快找到杜聿明,劝说还是撤退到印度。仅仅只有孙立人被说服了,他看清形势认为目前的情况不可能到达缅北,他在给重庆解释无效后,带着他的38师到印度了。

……

    蒋介石在5月18日给第五军的命令又改变了,要第五军“占领”密支那和葡萄之间的地区。同时,这里到达印度边境(Manipur邦)只有几天的路程,而且非常安全,但是中国人对去印度还是中国非常犹豫。这时,两个中国师——22师和96师分开了。22师和军部在7月——8月陆续到达印度的利多,而96师到达大洛(Taro)后,在大洛到新平洋的途中却向东转向去了葡萄,{zh1}从图片回国。

这样,美军的资料又和中国传统的说法又出现了一些分歧:

中国的资料说96师是从孟拱-孟关-葡萄回国。

美军的资料说96师孟拱——大洛——新平洋(中途)——葡萄——回国。

 
注意看96师的撤退路线。路线是和22师在shingbwiyang(新平洋)和Taro(大洛)分手的。


路线不同说法的分析

杜聿明的回忆录说到九十六师在孟拱掩护xx撤退,后第九十六师及炮工兵各一部经孟拱、孟英、葡萄、高黎贡山返国。

我采访的漆云鹏老人并没有提到他们跟随杜聿明一同撤退到了大洛和新平洋。

 

 
 撤退的难民队伍


 

       美军资料提到九十六师到达大洛却没有去印度,而是转身到葡萄的原因: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从大洛到印度距离很短,而从大洛到葡萄,再到中国距离却非常遥远。九十六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美国人是这样解释的:

本来在传统的缅北通向印度的道路上有3万多印度、缅甸难民在逃亡,对道路和沿途的食物供应压力很大。中国的第五军军部、22师和96师撤退很快就赶上了难民的队伍,这样道路和食物的情况就更加恶化。沿途96师发生了士兵抢劫食物和打死难民和缅北克钦村民的情况。为了减轻途中的极为恶劣的情况,英国人和美国人就要求“纪律涣散”的96师在到达新平洋的途中折转去了葡萄……

美军资料说:“然后从那里再穿越巨大的不知名的缅北山地回中国。这样,96师的耐久力显示出了中国xx{zh0}的品质,如同早期显示出了他们最坏的一面(抢劫和打死人)一样。”同时这份美军资料也说新38师在撤退途中几乎没有发生这样的违纪事件,和96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wy}保留下来的难民小道的惨状


     身为九十六师的顶头上司的杜聿明的说明和美军的说法在路线上有了分歧。我目前无法判断那个说法更加准确。

    按照一般的情况说,杜聿明的说法应该更加准确一些。但是美军最xx的资料的说法也不是xx没有道理的,我在和凤凰军事网站的编辑胡楠先生讨论两种不同的说法时,小胡说,他看到的九十六师的老兵回忆,在撤退的路上确实和杜军长在一起,而且那时杜已经患疟疾躺在担架上,这说明这些九十六师的人员是到达了大洛地区,因为杜军长是在通往大洛时病倒的。这就和美军资料上说的九十六师(部分)到达了大洛一致。

    我在缅甸采访时,也听缅甸人说过在大撤退时,出现过中国xx抢劫食物和缅甸老百姓发生矛盾的故事。这和美军资料上说的九十六师的违纪现象一致。

 

是否经过孙布拉蚌(Sumprabum)

 

  孙布拉蚌(Sumprabum)是葡萄以南的一个地方,如果从密支那方向到葡萄,途中必定经过此地。

 

    从美军地图上看,九十六师撤退的路线是直接从新平洋到达葡萄的,中间并没有经过孙布拉蚌(Sumprabum)。
 
注意看96师的撤退路线,路线没有经过大洛和新平洋,但是却经过孙布拉蚌


    但是,从九十六师师长余韶的回忆看,九十六师的确是从孟拱向北撤退。5月24日到达孙布拉蚌,6月6日到达葡萄(文中提到过漆云鹏,也提到了在孙布拉蚌截获被遗弃的英军仓库的事情,和漆云鹏的回忆一致)。这样的说法不仅和美军资料xx不一样,同时也和这张地图有所不同。(这张地图是从孟关再到孙布拉蚌的)。

    究竟谁的说法更加准确呢?现在我也无法作出判断。

    不过从更多的资料看,九十六师在撤退途中一度迷失了方向,在深林中转了很长的时间。如果按照保守的看法,我认为,两种说法也许都有一定的道理。{zh0}的解释是:师长余韶带领大xx(其中包括漆云鹏)走的是孙布拉蚌到葡萄的路线。这是路线是事先杜聿明军长事前定下来的。而部分迷路的九十六师的xx非常有可能跟随着军部和22师的xx到达了大洛,然后又折转方向从大洛到葡萄寻找大xx。这支小xx在脱离了师长和大xx的情况下,不能排除违反军纪抢劫食物和打死老百姓的可能性。

      至于说到中国军人和当地老百姓的冲突这个事情,我是这样分析的:英国人对缅甸的殖民统治,当然会引起一些缅甸人的不满,日本人在夺取缅甸时,大肆进行了一些“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缅甸是缅甸人的缅甸”的宣传。得到了一些希望摆脱英国人统治的缅甸人的赞同,中国xx进入缅甸和英军成为同盟,也就会遭到了他们的反对。中国xx甚至手无寸铁的华侨在败退途中,遭到缅甸人的伏击,华侨和中国军人被他们猎杀的不在少数。中国xx当然会反击的。只是缅北的克钦族亲英反日的,他们过去也和缅族有许多矛盾。中国xx在缅北和克钦族发生矛盾当然是不应该的,是属于误会。以后在反攻缅北时,中国军人和克钦人成为了战友。

 

     余师长率领的96师在葡萄驻扎了很长时间,原来我认为是等待着雨季的结束,现在看来,部分原因可能是等待着到达了大洛的迷路的xx归队。按照漆云鹏的回忆,后来余师长并没有一直等待到雨季的结束才回国,现在分析也许是脱离的xx归队了。

 

后记:

    仔细看了第九十六师师长余韶的回忆录才弄清楚:的确美国人说的有道理:其实有一部分第九十六师的官兵在副师长胡义宾的带领下和杜聿明军长一同到了新平洋,然后返回葡萄。看来上述我和小胡的分析是对的。

    过去国内的地图在绘制96师撤退的路线时,仅仅显示了余韶师长的路线,没有绘制副师长胡义宾带领部分官兵从新平洋撤退的路线。相反,美国人却只绘制了胡副师长的路线,而没有余师长的路线,而且美国人绘制的这条撤退路线也没有显示他们是结果孙布拉蚌撤退的。

 

这样96师撤退路线在我们看了是基本清楚了。

 

特此说明。

 

 

 

附录:

余韶师长的回忆节录(文中可能的错别字是原有的,我做一点说明。戈叔亚)

 

                  分道离缅
                  远征军撤离缅甸时分为三路:杜聿明,廖耀湘,孙立人一路;第96师及军炮兵团一路;第200及黄翔所率军部补骄纵一,二团一路。为传述方便,先写第96师一路。
                  当时决定,第1步先到孙布拉蚌,然后取道经江心坡返国。这是一条直径,又比较安全。但仍留一排人在孟缓收容落伍士兵。随即交师行动,电告杜聿明,胡义宾。
                  14日午后,我自出找向导。寻遍数处,仅见一华侨妇女。我请她帮我的带路人,她向屋内努嘴示意,得一腾冲人,懂野人语但不识路,愿与我军同行,沿途问路。复于归途中遇二山头人,他们是从英军第18师逃回的,家住孙布拉蚌。喜极,载与同归。
                  15日,八时出发,进和森林,除道上有一线黄土处,余皆草木。这是原始森林,密的地方连狗都钻不进去。行未数里,忽闻群猿哀鸣,甚为凄惨。他们都在树上攀援跳跃,尖脸,长脚,黑毛,身长约2尺许,不下千头。
                  5月16日至18日,均于森林中行军,仍是满目青苍,遮蔽天日,群猿啼鸣,闻之异常刺耳。蚂蝗甚多,草间树梢皆是,人人身上多处被咬,伤口流血。反近草木坐立,数分钟后,身上蚂蝗已百十条矣。幸而在空旷无落叶干土地面,蚂蝗不来,否则无法露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第二条路线·第九十六师·葡萄——福贡路线(四)_今日缅甸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