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市场“震荡后的复苏” - consulting12 - consulting12 - 和讯博客
中国玉米市场“震荡后的复苏” [原创 2010-05-06 10:59:54]   

    今年全球农产品市场 均象过山车一样出现了爆涨爆跌的大幅震荡行情。上半年在美元贬值、国际原油价格爆涨、全球农产品库存趋紧各粮食主产国纷纷限制出口、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下半年在次贷危机爆发并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原油价格腰斩、美元升值等一系列不利 因素的影响下,全球农产品价格随即又出现了大幅的下跌。国内农产品市场也相应的出现了不同幅度的震荡行情。尤其是大豆市场因与国际价格连动性较强,行情波动最为巨大,其次便是玉米市场。到2008年底,国内玉米市场的低迷态势同上半年4月间出现的火暴行情形成巨大的落差,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的举措,暂时稳定了玉米市场,但在新的一年里国内玉米市场能否触底反弹走出一拨上涨行情仍是大家xx的焦点。针对这一市场现象对2009年玉米市场发展状况做了浅显是市场调查及分析。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供需情况分析
  我国已经连续五年获得粮食产量的丰收。其中玉米产量在面积略有减少的情况,在种植几管理技术提高、生长情况相对良好的背景下,2008 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历史{zg}记录。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我国玉米产量达1.60亿吨,同比增加770万吨,增幅5.06%;消费量将达到1.58亿吨,同比增加900万吨,增幅6.04%;库存量将减至4099万吨,同比增加160万吨。种植面积为2920万公顷,较上年减少28万公顷。2007/08年度出口量预计为54.9万吨,将较上年减少472万吨。预计2008/09年度与上年度持平。与出口数量大幅减少所不同的是进口数量将恢复性增长,并在 2008/09年度有可能将突破2000/01年度以来的{zg}进口量达到100万吨。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auto 10px; DISPLAY: block" border=0 src="http://www.hoosco.com/images/UploadFile/2009-1/16/2009116114248922.jpg">

从短期来看,国内玉米市场仍将保持低迷。原因是:
  

一、玉米连续五年大丰收,供大于需的格局仍没有改变

  2007/08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1.523亿吨,消费量为1.49亿吨,理论上有390万吨的结转库存。2008/09年度,虽然玉米种植面积略有减少,但由于种植技术提高、天气好于上年, 2008/09年度我国玉米获得连续第五个年景的大丰收,产量预计为1.60亿吨,为历史{zg}记录。美国农业部预测2008/09年度我国玉米消费将达到 1.58亿吨,但笔者认为受全球影响,国内玉米消费量与上年持平的可能性较大,这样将有1100万吨的结余,也就是说连续两个年度的玉米结转库存 将增加1490万吨。如果不出口,2009年国内供大于需格局仍没有改变。

二、养殖业低迷难以拉动饲用玉米需求

  生猪市场在经历了2007年疯狂上涨后,在2008年5月份开始“跳水”,暴跌持续至10月底。虽然年底受“双节”的短暂需求拉动,生猪价格略有上涨,但母猪存栏偏高、农民工返乡将增加生猪饲养量、居民购买力下降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并不高,短时间看生猪饲养对玉米的需求不会有较 快的恢复。另外,“三聚氢胺”事件对国内家禽养殖业的打击较大,禽肉及鸡蛋价格的连续下跌也加速了养殖户淘汰低产蛋鸡节奏,加上个别地区疫情时有发生,家禽养殖业也将经历较长恢复过程。当前受养殖业低迷影响,关内玉米主产区已经形成价格洼地,甚至有贸易商到河北地区抓粮返销到东北地区的情况。

三、玉米加工企业亏损面扩大,价格风向标地位已失

  近几年随着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玉米外运量不断减少,加工企业对当地玉米市场价格逐步形成了主导地位。秋粮上市之初,由于资金雄厚,加工企业率先入市收购,形成最初的,并在收购时基本上比其他贸易商的收购价格略高一些,在收购市场xx占据主动。今年秋粮上市之初,由于价格低迷, 贸易商基本没有入市收购,加工企业仍然占据主动,并不断下调收购价格,使农民产生极大的恐慌心理。但在国家连续启动三批托市收购并且收购价格远高于市场价之后,玉米深加工企业变得被动,即使有心提价增加库存,但由于国内淀粉及酒精价格持续走低,多数企业产品滞销严重,不断增加的亏损难以使加工企业与国家托 市价格抗衡,短期内提价幅度有限。

四、出口数量较少难以提振国内玉米市场


  今年秋粮上市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与国际上形成明显的倒挂。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情况。2008年12月末美国出口韩国的玉米出口报价为170美元/ 吨,而我国的报价在210美元/吨,明显的缺乏出口竞争力。近期国家取消了玉米出口关税以鼓励玉米出口,但悬殊的价差,短期内实现出口的可能性并不大。元旦前有消息说国家发放50万吨玉米出口台湾,因数量较少,不足以拉动国内玉米市场。从{zd0}的玉米出口国美国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该国在2009年将维持较低的增长水平甚至衰退,因此对汽油的消费将同比上年不会有较大的增长,相应的用于转化燃料乙醇的玉米消费量也将比玉米大幅减少。
  从长期看,由于国家调控能力增强,将使2009年后期玉米保持高位运行。国家在东北启动的玉米临时储备收购数量如能按计划的3000万吨全部收购进来,则接近全国总产量的20%,占东北总产量的45%。虽然短期内受需求疲弱影响,国家托市收购对玉米价格的拉动有限,但随着国内可流通商品量减少,国家掌控庞大粮源将对市场具有{jd1}调控能力,在国家明确顺价销售的原则上,

  预计在2009年下半年玉米价格将维持在国家托市价格之上,如果加上相关费用,价格将会更高。

  另外造成的实体经济衰退延续时间、南美玉米种植区域的天气变化、美国及我国2009年玉米种植面积及气候变化、国家后续的宏观调控措施都将影响2009年的玉米市场价格。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玉米市场“震荡后的复苏” - consulting12 - consulting12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