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牛奶倡导乳业“大科技观” - 光明牛奶- brightdairy - 和讯博客
光明牛奶倡导乳业“大科技观” [原创 2010-05-06 09:26:18]   

  科技{lx1}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张{wp}我们{jd1}不会丢掉,而且要打得更好。对此郭本恒非常肯定,这是光明的底蕴,是永远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出发点。

  全程不掉链 乳业亟需大科技观

  消费升级带来的不仅有商机,还有压力。它不仅要求产品升级,还要求品质升级。在乳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阴影之下,后者的压力和需求似乎都更为迫切。

  这就要求占据乳业链主导环节的加工企业要用良知树立大科技观,不仅要舍得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投入,还需要同样重视上下游其它环节,用全程科技来确保产品安全和优质。郭本恒强调,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同样是对企业自身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负责。

  牧业和冷链环节科技水平薄弱是中国乳业建设的两大黯淡之处,而这恰恰是全程科技的亮点。郭本恒表示,光明愿意和行业同仁分享全程科技的实践体验,共同推进中国乳业品质升级。

  在牧业(奶源)环节中,与我国奶牛单产低(平均年单产仅3500KG)、生奶质量不稳定相关的主要因素一是奶牛遗传体质,二是饲养水平,两者对半开。而光明给出的xx换种子换口粮

  光明牛奶提供的种子非同小可:通过优秀种公牛的培育、筛选,充分运用DHI测试系统建立核心母牛群和后裔测定体系,结合奶牛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建立奶牛胚胎生产技术和性别控制技术,有的放矢的对牛群各方面不良基因进行修正,以此形成一群乳用特征明显、泌乳期长达300天、年单产达8500公斤以上的优质乳牛群。光明生产的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也由此畅销,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38%稳居{dy},当前光明已成为我国奶牛遗传种质资源重要的供应基地。

  光明牛奶提供的口粮也不可小觑:在奶牛功能性专用饲料的研制开发上,光明已{lx1}国内水平,先后有五个产品申请了发明专利,其中已有3个获得授权。这些产品很多都是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垄断,降低了奶牛场的饲料成本。光明的奶牛预混料产品年销量达8000多吨,成为国内{zd0}的奶牛预混料生产商。

  牧业环节的科技含量可远远不止体现在育种和饲料上。据光明牛奶牧场管理专家袁耀明透露,光明牛奶此前承担的南方大城市郊区优质、高效、生态奶牛养殖技术项目是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的子项目,已经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其中牧场智能化管理等11项成果技术都达到国内{lx1}水平,项目示范中的成乳牛平均单产超过8000kg,乳脂率达到3.81%,乳蛋白率3.00%,而饲养成本却降低了10%

  享受到光明牛奶科技服务的牛无疑是幸福的,挤出的奶是远高于国家标准的。郭本恒强调,无论是自有牧场,还是合作牧场,以及光明管理的养殖小区,都是由光明统一提供冻精、饲料、牧业机械、养殖技术和牧场管理等全程服务,这样每一个环节都是可控的,我们才敢说自己的奶源好、好在哪里,也才有条件推行牧场千分标准,才能让工厂千分标准落到实处,真正确保消费者受益更多。

  据了解,为{zd0}限度保持新鲜乳品的上佳口味和营养价值,生奶从挤出、运输到加工、包装、存储直至到饮用之前,不仅要做到不见天日,还要全程冷链保证在4度左右的低温状态。

  而冷链建设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并非朝夕可至。早在1992年光明乳业就率先从法国引进了牛奶保鲜概念,开始在生产中提出冷链要求,经过10多年的投资建设才建成一整套完善的冷链科技支持系统。在中国乳品企业中,光明拥有的冷藏物流配送系统不仅是{zd0}最完善的,也是惟一的。

  光明牛奶每一辆冷藏车都有GPS定位系统和自控全程温度记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运输者为节约成本而两头开冷气中间停掉,从而保证了生奶或乳品不至于因升温变质。郭本恒表示,光明每年都要投入上千万资金用于改善运输车辆、建造社区冷库,还为每一位订奶的用户设计了专用保温奶箱,真正做到将冷链进行到底,为乳品品质升级提供了强大的保护伞

  逐步接轨国际 自主创新推进乳业升级

  如果说研发{lx1}全程科技是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自主创新则是满足中国乳品产业升级的需求。

  这一观点正被更多乳品企业和科研院所所认同。据可靠消息,中国乳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于11月中下旬在北京正式举行成立大会。这个战略联盟由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起,国内23家乳品企业、14所大学、5家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而郭本恒则应邀出任技术委员会主任。

  中外乳业自主创新的根本差距在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酸奶的竞争尤其如此,工艺是固定的,关键在于菌种。郭本恒表示,本土企业不应排斥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但必须坚持在特殊菌种等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不断提到自身研发能力。

  但xx产品所用的特色菌种一定要自主研发。他透露,在日前刚刚结束的国家卫生部新资源食品审批中,光明自主研发的植物乳杆菌ST-III已获批准成为可以在乳制品和乳酸菌饮料中使用的新资源食品,这就意味着具有降血脂、xx等诸多保健功能的ST-III可以投入规模化生产,为消费者奉上更丰富的功能性乳品乃至功能性食品。

  据悉,降血脂植物乳杆菌ST-III菌株不仅拥有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还获得了欧盟发明专利授权,光明牛奶自主创新的xxx干酪乳杆菌LC2W菌株也拿到了美国发明专利证书,这些发达国家也在进行相关研究,所以光明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保护起来。

  资料显示,全球乳业发达国家的酸奶菌种研究已有四五十年,真正出名的产业化菌种只不过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四五株。光明开始菌种研发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已经弥补了多项世界空白。推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菌种能进入全球xx菌种行业,这也是光明牛奶未来的战略构想之一。

  五年前,在郭本恒的自主创新战略规划中,光明要向着世界上{zyx}的酸奶企业迈进,在酸奶特色菌技术方面达到国际{lx1}水平;新品研发至少保持12年的技术{lx1}期,新产品增长中科技贡献率要大于60%,保持产品盈利能力10-20%比较成本优势,成为中国乳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和技术最{lx1}的企业。

  五年后,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随着光明牛奶持续十年每年近4000万元科研经费的投入,光明技术中心近年来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增长中科技贡献率已超过70%,已远远高于30%-40%的行业平均水平;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和部市级以上科研项目超过20项,目前已有10多项成果通过鉴定,均达到国内{lx1}、国际先进水平;在益生菌、婴儿配方粉、酸奶、液态奶、奶酪五大领域,光明均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核心技术,并主持、参与制订或修订了《发酵乳》、《干酪》、《再制干酪》、《犊牛代乳粉》、《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近20项。

  作为科技{lx1}型企业,光明牛奶有责任对行业多多做出贡献。据郭本恒介绍,光明不仅主办《乳品科学与技术》杂志,多年来还坚持在公开出版物上与业界共享自己的多种研发和实践成果。此外,还通过联合办学、培训、咨询服务、技术交流等方式,为行业培养了大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近年来,在中国乳业自主创新大潮中,鱼龙混杂跟风炒作的现象已颇为令人担忧。

  自主创新不可叶公好龙,也不可急功近利。郭本恒分析认为,就中国国情而言,乳品加工企业是行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在研发管理模式上切忌工厂式管理,创新是要有失败的代价和成本的,而且有时可能一年都出不了成果,有时半个月就有突破,月月考核玩不成任务扣奖金这种方式不适合科研。”“自主创新虽然投资大、周期长,还有失败的风险,但未来光明还是要在自主创新路线上继续进深。郭本恒表示,期待更多同行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掌握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技术,共同积极探索中国乳业自主创新的路径。

 

郑重声明:资讯 【光明牛奶倡导乳业“大科技观” - 光明牛奶- brightdairy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