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_豫言流蜀的空间_百度空间

  环球网赴记者李洁思、李蓉报道,2010年上海于5月1日起正式迎客,举世瞩目。世博会从来都是人类思想的盛大节日,从百年前蒸汽机在伦敦“万国博览会”上的展示到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探讨人与自然共存的概念来看,可以说,每届世博会大多体现了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理解,也是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人们不禁产生这样的想象:本届上海世博会将如何实践低碳与环保大背景下的创新?能否为全球带来新的启迪?中国能否通过世博孕育出自己的“爱迪生”、“贝尔”?


  中国成全球创新{zd0}舞台


  作为集纳世界智慧的窗口,本届上海世博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实践“低碳”效应、畅想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舞台。正如韩国《朝鲜日报》5月2日报道中所说的,“历届世博会可称为是新产品xx舞台,很多把人类生活提升一个高度的新产品通过世博会被公开,例如爱迪生的白炽灯、贝尔的电话机以及、飞机、电视机等。”文章说,“正如拥有159年历史的历届世博会一样,上海世博会上也将涌现出不少新的发明和产品”。


  为了紧紧扣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不同形态的低碳建筑在此“群英荟”。日本馆首次采用了带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 “膜结构”利用这层可以透光的膜“发电”。德国馆则采用了网状的、透气性能良好的革新性建筑“布料”,在世博会结束后,这些布料将被再利用。英国创造了本次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之一的英国馆“种子圣殿”,其驻上海总领事馆副领事卢杉女士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通过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其国家的另一面——创新。她对记者说:“长久以来,在中国人眼里英国是一个传统而宁静的国家,而这次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极具创意’的英国。”


  与此同时,一些国外大型企业也借助世博平台建立自己的场馆,如通用汽车馆、思科馆等,推出自动停车汽车和智能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中国元素”悄然加入创新阵营


  上海世博会不仅仅为世界各国的科技创造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中国自己也绝不甘于沦为看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世博会上的一些创新理念中有不少“中国元素”的参与,一些中西方技术合作也逐渐展开。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再单纯地以“拿来主义”利用西方科技,而是在此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再创造。


  号称世博园“最酷建筑”的英国馆曾创下{zg}等待时间六小时的纪录。名为“种子圣殿”的英国馆由约6万余根纤细、透明的亚克力“触须”组成,向外伸展,随风摇曳,每根“触须”顶端都嵌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卢杉告诉记者,“种子”是英国方面想呈现出对可持续发展、自然多样性和生命潜能等的探讨。值得一提地是,这些“触须”中储存的6万颗种子全部来自于中国——昆明植物研究所与英国“千年种子银行”在植物多样性探讨的过程中已是伙伴关系。


  在世博会各场馆最重要的声光电展示中,中西强强联手更成为主流。台湾馆创建的4D和IMAX “全天域球幕剧场”就是其中的典范。台湾馆的设计出自世界第二高楼——台北101大厦的设计师李祖原之手。其设计理念是来自于中国的传统的哲学理念——三元论,即天、人、地。所以台湾馆的圆球代表的 是“天”,点灯水台代表“人”,下面的城市广场就是“地”,而帮助设计师实现其梦想的则是比利时创新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全球{lx1}厂商巴可。象征天灯形体的巨型玻璃罩以及里面的LED球体结合调光薄膜,球幕与{dj0}投影机的高科技技术 ,为参观者呈现出了极具视觉空间层次效果和极富创意内容的影像。


  除此之外,上汽-通用汽车馆,上海民营企业馆都不遗余力地“借助外力”来让“理想照进现实”。上汽-通用汽车馆20台高清投影机打造的环幕以及上海民营企业馆的DML1200投影机创造的梦幻舞台均引进比利时xx产品来帮助设计师实现其奇思妙想。上海民营企业馆公关处负责人告诉环球网记者:“我们场馆一些技术设备的确来自于国外,但我们已不满足于照搬西方技术,而是在西方技术的基础上将西方科技加入中国概念,重新整合,重新赋予新的创造力。”


  期待世博令中国步入“创造时代”


  据悉,为了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新观念渗透到世博会各个细节,从2005年开始,科技部、上海市政府会同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联合牵头启动了“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统计显示,在规划建设、能源利用、环境生态、食品和公共卫生、运营管理、展示技术等六大领域,“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共安排232项科研开发课题,集聚了全国各地近千家科研单位上万名科研人员的队伍,已取得了1000多项科技成果。


  与此同时,普通民众对科技展示的也表现出极大兴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国航空馆、信息通信馆等以展示科学技术成果为主的场馆,游客排队人数并不比热门的国家馆少,有些科技类场馆同样需要排队1小时才可进入。


  在这样的氛围下,世博能否成为催化剂,使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不少国外媒体就将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形与美国十九世纪{zh1}40年联系在一起。1860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4位,不到英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到1894年,也就是芝加哥世博会的第二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xx,接近全球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日本世博会专家堺屋太一此前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上海世博会后,中国可以被期待成为高速发展的知识价值型国家。他表示,大阪世博会把“工业化的社会日本”向世界作了宣传。现在的中国,如同站在了“工业化社会”的中心。美国是1980年从工业化社会毕了业、成为“知识价值社会”的。他认为,当中国变为知识价值型国家后,中国整体的消费层次将提高,需求也会更高。



郑重声明:资讯 【上海世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_豫言流蜀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