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全球娃娃兵成长及未来现象--2009 - 止-跃的日志- 网易博客

美刊:全球娃娃兵成长及未来现象--2009

2010-05-05 22:09:27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美国《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5月29日文】题;反思娃娃兵(作者斯科特盖茨  西蒙.赖克〕
    它不只是人权问题.还是地缘政治和发展问题。娃娃兵通常被描述成受害者。但他们也是行凶者。在不对称战争中,娃娃兵是廉价而有效的武器。战地报道表明.娃娃兵几乎是免费招募的,伙食费很便宜,而且非常听话。他们很快就能学会如何施暴。
    例如。1991年至2002年在塞拉利昂活动的反叛组织革命联合阵线党”以强奸和残害平民而具名昭著,而实施暴行的通常都是xx或醉酒后的娃娃兵。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在长达数十年的独立斗争中,一直依靠娃娃兵来执行xx式爆炸袭击任务。他们发现孩子接近目标要比大人容易得多。
    娃娃兵的训练和教育全都来自游击战争。在他们成长的世界里暴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结果后患无穷日。除了心理创伤之外,充满暴力的童年还剥夺了娃娃兵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使得打仗成为他们日后{wy}的职业道路。战争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世界上有30万名娃娃兵。没有人认真统计过世界上的娃娃兵数最。“30万”,这个经常被引用的数字只是一些儿童权益组织成员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然而个别国家的娃娃兵数量也许比全球统计数字更能说明问题。全球68亿人口中有30万名娃娃兵,远没有一个国家15%的青少年都在当兵耸人听闻。在许多冲突中,娃娃兵占所有参战人员的百分之4以上,其中就包括非洲近20年来的至少9场战争.“娃娃兵大都是非洲男孩”的说法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许多娃娃兵并不是配备武器的战士,而是信使、脚夫,间谍和性奴。他们的工作如此多样化,以至于许多维权人上现在更爱用一个不那么有冲击力但却更加准确的词来称呼他们:作战xx相关儿童。有关娃娃兵性别的描述也站不住脚。
    据近期的研究报告估计,在一些武装组织中,女孩所占的比例高达40%。在过去20年的近40场战争中都有女孩参战。和男孩一样女孩有时也得上战场。当然娃娃兵是一个全球现象,而不只是非洲的问题。从2004年到2007年,全球19个国家的70多个武装组织都曾招募并利用娃娃兵作战。
    缅甸是娃娃兵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政府和反叛组织总共招募了数以万计的娃娃兵。哥伦比亚、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的战场上都有娃娃兵。事实上.英国和美国也招募17岁的青少年入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还是孩子),只是禁止他们作战(不过两国都承认.它们曾把不到18岁的士兵送上阿富汗和伊拉克前线)。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卢森堡、荷兰和新西兰也有类似的政策。娃娃兵已经存在数千年娃娃兵经常被说成是一种新现象,是后冷战时期廉价武器和资金流入世界上最失败国家的产物。事实上娃娃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例如,古希腊的斯巴达xx就十分倚仗男孩作战,其中最小的只有7岁。
    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海军一直招募男孩担任船舶服务员和弹药搬运工。在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xx中都有大量娃娃兵。虽然孩子们挥舞AK一47的样子很吓人,但大多数娃娃兵其实从没碰过武器。另外,在近期的许多战争中,老式的砍刀对比枪支更受娃娃兵青睐。在常规战争中,娃娃兵不是西方xx的对手.但不对称战争则xx是另一种情况。巴勒斯坦、伊拉克、斯里兰卡、车臣等地由孩子实施的xx式爆炸袭击就是个例子。
    对于身边的某个孩子是不是xx式袭击者.训经有素的军人除了猜测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在阿富汗阵亡的{dy}名北约士兵就是被一名14岁的孩子打死的,而后者很可能只是现在或曾经为塔利班xx效力的大约8000名娃娃兵之一。在战场上与娃娃兵面对面时,西方士兵常常不知所措。
    他们是该交火、撤退‘投降还是解除对方的武装?美军的作战手册中并没有相关规定。目前.国际社会应对娃娃兵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威慑(起诉招募娃娃兵的麻成年人)和遣散〔解除娃娃兵的武装并将其遣送回家)但这两种方法都没有收到多大成效。要解决娃娃兵问题.{zd0}的挑战在于结束使用娃娃兵的那几类战争。不幸的是.此类战争仍是当今武装冲突的主导形式。
本文来自参考消息,

 

222----【《日本经济新闻》10月3日文章】题:帝国的衰退给世界带来动乱的萌芽--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弗格森是历史学教授,却在哈佛大学教经济和金融史。他从稳定秩序的角度支持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爆发后他又批评美国政府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发行大量国债。在英国《金融时报》开设专栏、不时激荡欧美论坛的弗格森认为,在大国衰落的21世纪,世界正面临着危机。
  记者:作为历史学家您如何看待现在和未来?
  弗格森:未来的事情我想用futures这种复数形式来形容。来来不是只有一个。由于有多个未来,因此任何人都不知道会出现哪一个未来。不过,如果用历史思维来思考,人们会更容易看到将来的画像。美国和中国或许会结成同盟关系,但也可能会分道扬飙。这一切如果对照过去的英美关系和英德关系,就比较容易想像。
   记者:您预测中国今后会是什么样子?
   弗格森:中国如果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10年内将成为可与美国匹敌的经济大国。世界经济的钥匙掌握在美中两国手中。那就是chimerica。
   记者:倡导美中一同应对全球性课题的“G2”论者似乎正在增加。
   弗格森:从两国是互补关系的角度看,“G2”与chimerica的提法是一样的。“chimericaa”是一个将中国的储蓄同美国的消费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概念。虽然很多人说美中两国今后会互相合作.但两国也存在着明显的利害冲突。如果以10年、20年为单位预测的话,两国今后的分歧将会越来越大。其结果将会影响到美欧关系和日美关系,美国与原本不是同盟国的印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非常重要。
  记者:您是说美中对立将会成为世界主要格局吗?
  弗格森:19世纪和20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中国现在正试图抹平这段记忆。上一代人不希望再发生战争.但年轻一代人正越来越自信。今后的中国会变得越来越独断。对中国来说,日本应该是个很好的教训。大约100年前.日本作为亚洲的新兴国家,一心想加入列强的行列。由于不断与周边国家发生摩擦,日本首先与俄罗斯,后又与欧美发生了战争。但日本几乎没有从战争中得到任何东西。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更不会从战争中得到什么好处。
 
  记者:欧盟会成为一极吗?
  弗格森:虽然我们希望欧盟能变得更强大一些.但它在机能上比较脆弱,因此我不认为它能与美国比肩。如果(通过引入总统制)能够形成单独的代表,可能会对欧盟外交更有利。但每次欧盟要进行某项改革.总会在某个国家的国民xx中被否决。欧盟不会成为强大的xx国家。深刻明白这一点的俄罗斯总理普京才大秀肌肉。
  记者: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能变成一个。
  弗格森:冷战结束了,但战争却没有消失。这是因为引发纷争的三项条件依旧存在。{dy}个条件是不稳定的经济。当前的经济比以前更加不稳定:第二个条件是民族对立。这在世界一部分国家尤其是伊斯兰世界依然非常普遍;第三个条件是(作为霸权国家的)帝国的衰退。就连美国今后作为帝国的能力也将达到极限。试图挑战帝国地位的国家正在增加。我们正面临危机。地缘政治学的因素发生了变化。主战场已经从当时的中东欧、满洲和韩国变成了现在的中近东。如果美国xx从伊拉克撤军,紧接着从阿富汗撤军的话,发生争端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可能成为导火索的地点有巴基斯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伊朗。特别是伊朗正在逐步接近拥有核武装。
  记者:您是说民族对立永远不会xx吗?
   弗格森:民族对立并不会一直存在。作为苏格兰人的我与作为日本人的你虽然DNA存在差异,文化上也不同,但相互间并没有憎恨对方。在100年前的中欧.维也纳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但几乎不存在什么对立。民族对立为什么会发生呢?只有从外部施加了破坏共存社会的压力后才会出现民族对立。
   记者:您认为金融危机会加剧民族对立吗?
   弗格森:这一点基无疑问。通过研究金融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发生大的金融危机,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会进一步加剧,进而会带来巨大的冲击。最近日本实现了政权更替。但在有些国家政权更替并非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往往会发生很多暴力事件。多民族国家的局势已经越来越紧张。在政治对立不明显的国家,会以犯罪增加的形式体现出来。
本文来自参考消息

333----【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8日报道】收拾世界金融危机残局的成本已达11.9万亿美元。这笔惊人的开支总额接近全球年经济产出的五分之一,包括为防止银行破产而注入的资本、清理不良资产的成本,以及各中央银行提供的债务担保和流动性支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表明花费在持续上升。抗击金融危机的大部分资金是由发达国家支出的,其账单迄今已达10.2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支出了1.7万亿美元。化解金融危机的资金中多半为央行对陷入困境的金融部门的流动性支持。
   IMF的统计数据还表明,英国向金融部门提供的紧急救助开支总额占GDP的81.8%.比例为全球{zg},约为12270亿英镑(合20507亿美元),并且大部分资金已经用完。20国集团2009年的预算赤字总额将达GDP的10.2%,为二战以来{zg}。
   美国的预算赤字排名{dy},占GDP的13.5% 。英国为11.6%.日本为10.3%。
本文来自参考消息,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美刊:全球娃娃兵成长及未来现象--2009 - 止-跃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