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之七年级下册复习题- 永远的守候的日志- 网易博客

2010年中考之七年级下册复习题

2010-05-06 08:44:13 阅读6 评论0 字号:

2010年中考之七年级下册复习题

班级          姓名          计分:

一、根据拼音,工整写出相应的汉字:(8分)

人迹hǎn至         当之无kuì        鞠躬尽cuì         qiè而不舍    

jiǒng乎不同        精疲力jié        疲bèi不堪        略胜一chóu    

二、用横线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8分)

锋芒必露         家谕户晓         妇儒皆知         一反即往     

毛骨耸然         语无轮次         进退危谷         眼花瞭乱     

三、(1)成语辨析: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B、我们要学会沉下心来读书,决不能断章取义,以致于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D、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昂然挺立,那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擎天撼地:形容力气巨大。擎:举起。撼:摇动。)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弯道超车”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新战略,是湖南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弯道超车”:机动车在弯道超速行使。)

D、时下,网络{zlx}的语言是“史上xx的人”,牛人,多用于贴吧、论坛。(牛人:喻指那些非常厉害,让人赞叹或惊讶的人。

三、根据要求默写:(16分)

①           ,云从窗里出。/深林人不知,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              。/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                   。/                 ,野渡无人舟自横。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荷笠带斜阳,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                 。/                  ?青草池塘处处蛙。

⑥《木兰诗》篇{zh1}两段中,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是           

            ,              ,                   ?用环境描写烘托战争的残酷的诗句是                 ,                

四、名著导读:(5分)

①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dy}部,其它两部分别为             和             

②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xx。其中一位叫        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孙,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            ”,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五、综合性学习:(31分)

(一)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布置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12分)

1、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2分)

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              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

栏目三:                          栏目四:                

2、请你写出至少两句与马有关的俗语。(2分)

                                                                

3、请你至少用上两个带马“马”字的成语,给自己写一句激励性的话。(4分)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的交通工具已经取代了马,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了,你认为,这个为人类服务了数千年的动物,它的未来命运会是怎样的?(4分)

                                                                                  

                                                                                   

(二)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全面了解了有关黄河的知识。(11分)

1、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请写出至少两句。(4分)

①                                                

②                                                

2、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3分)

                                                                        

3、在我们常用的俗语中,有许多和黄河有关,请任意写出两条并写出它的意义。(4分)

①                                                                              

②                                                                           

(三)(1)五四青年节前,某市共青团日前在网上开展了一项关于“五四运动”的问卷调查,见材料(一):(8分)

注:接受该项调查的人年龄在19岁到28岁,都拥有大专或本科学历。

阅读上面的表格,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结论?(3分)

                                                                                                 

                                                                                    

                                                                                 

(2)材料(二):

如今,铿锵激昂的“红歌”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很多年轻人传唱得更多的却是一些情呀爱的所谓“流行歌曲”。如果一个城市的年轻人、甚至整整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长期沉湎这些软绵绵的歌曲之中,久而久之他们的精神中就会缺乏斗志和敢冲敢闯的激情。xxx到重庆后大力提倡“唱红歌”,他说“一个城市的发展是综合的,需要有精气神”、“革命歌曲都很有生命力,……非常带劲”,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提起重庆城市、重庆人的“精气神”。

材料(三):

不少年轻人放弃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吸收,转而被一些西方传来的“快餐文化”、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甚至很多恶风低俗所xx、所沉迷……可以这样说,重庆市开展“读经典”的活动,不仅是向市民推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更是在人生价值盲目、网络垃圾盛行的今天,为重庆这座城市的市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构筑出了一片“精神绿洲”!

综合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3)继“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的活动之后,重庆市又开展了“红“言”颂”红色短信创作传播大赛。红色短信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以体现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红段子,也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还包括符合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要求、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对学习、生活、工作有益的励志箴言。以下是红“言”颂优秀作品摘选,请任选一句做点评。(2分)

①139****8899:六十年,一甲子,新中国迎来盛世华诞。五千岁,历沧桑,华夏族屹立世界东方。

②159****2830:红旗飘扬在废墟,白衣天使进灾区,绿色迷彩救人急,桔黄消防上云梯,七彩自愿运物资,献血捐款表无私,大难面前有大爱,中华民族心最齐。

③139****9181:常唱红歌,精神振奋努力工作;细读经典,品味思考提升素质;多讲故事,潜移默化宏扬传统;广传红信,播洒正气励志成功。

                                                                             

                                                                                    

 

六、文言文阅读:(28分)

伤 仲 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8分)

①世隶耕                          ②未尝识书具                

③父异焉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⑤不能称前时之闻                  ⑥泯然众人矣                 

⑦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⑧贤于材人远矣              

2、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彼其受之天也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余闻之也久

3、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仲永∕生五年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环而攻之而不胜

B、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下列对文中词语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B、“忽啼求之”的“啼”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岁方仲永哭声洪亮、顽强好学的情态。

C、“忽啼求之”的“忽”,“即书诗四句”的“即”和“自是指物作书立就”的“立”,这三个字极写出方仲永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利而自得和愚昧无知之态。

6、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6分)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③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课文内容理解填空。(3分)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8、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一——三 略

四、①《在人间》;《我的大学》

②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 》;  星期五

五、(一)1、颂赞马的美文;    探索马的起源

2、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

3、马到成功、龙马精神。写激励自己的话省略。

4、要求条理清楚,能够自圆其说。

(二)1、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① 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清。 ② 黄河清,天下平。

③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④ 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⑤ 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得玷污!

3、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的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三)(1)(3分)在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中(1分),大多数人听说过“五四运动”(1分),但有接近一半的人不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和“五四”精神(1分),可见他们对历史的漠然。

(2)(3分)如今一些年轻人不了解历史,长期沉湎于软绵绵的流行歌曲,缺乏斗志和敢冲敢闯的激情,不xx传统文化,人生价值盲目。(2分)针对这种情况,重庆市开展“唱红歌”、“读经典”等活动以提起人们的“精气神”,为青年一代构筑“精神绿洲”。(1分)

(3)本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六、1、①属于   ②还不曾     ③对……感到诧异     ④完成     ⑤相当

⑥消失尽的样子       ⑦文采和道理;        ⑧胜过、超过。 (8分)

2、C

3、A

4、C

5、B

6、①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奇怪,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人还拿钱求他的诗。

②他的父亲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

③(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2分。“卒”“众人”“受于人”“不至”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处扣0.5分)

7、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3分。前1分,后2分)

8、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结合原文2分,说出理由2分,共4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中考之七年级下册复习题- 永远的守候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