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放射xx(以下简称放疗),由宫体腔内镭疗开始至今已超过一个世纪,目前仍是宫颈癌的基本xx方法之一。据国外统计,1982~1993年期间,在世界范围内,在xx中曾用过放疗的病例超过宫颈癌患者总数的80%。放疗的适应症广泛,各期宫颈浸润癌均可采用放疗。例如,不适于手术的原位癌患者,可采用放疗;不宜行根治性xx的晚期患者,亦可采用放疗进行姑息性xx,以改善症状、xxxx。近年来,宫颈癌的放疗技术有了不少进展,我们将在文章中介绍宫颈癌的放疗现状及其进展。 体腔内放疗技术的发展 体腔内镭疗开创了宫颈癌xx的新纪元。但是,长期以来,体腔内镭疗未能解决医护人员免受放射线照射的问题。自上个世纪60年xx始的体腔内后装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医护人员得到了很好的放射线防护。后装技术xx经由以往的手工后装到机械控制,发展到今天,很多先进的医院已开始应用计算机控制、带有xx计划系统的多功能后装xx机。因此,这种多功能后装机目前已成为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放疗器械。 传统宫颈癌放疗应用的是低剂量率体腔内xx。伴随着后装技术的出现,高剂量率体腔内xx开始应用于宫颈癌的放疗。由于高剂量率xx时间短,所以方便了病人,同时提高了单位时间内xx病人的数量,因而特别受发展中国家欢迎。我国目前多采用高剂量率xx,放射源多采用易于防护、短半衰期的同位素。此外,放射源的微型化使得近距离xx特别是组织间插植xx更为方便。 在放射源中,同位素锎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为近几年的一个进展。同位素锎作为体腔内放疗的中子源目前已在几个国家临床应用,且已用于后装体腔内放疗。我国亦有同位素锎后装机以及用于临床宫颈癌放疗的报道。 体外照射技术的改进 宫颈癌体外照射是为了增加A点以外的宫旁浸润区和淋巴转移区的剂量,可弥补体腔内放疗的不足。一个世纪以来,体外照射xx机经历了从常规X线xx机、同位素钴xx机到目前多种加速器的应用三个阶段。由于放射能量的不断增加,也就增加了深部照射剂量,减少了皮肤剂量,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副反应。从临床使用技术上讲,除了垂直照射外,亦出现旋转、钟摆等中心技术应用于宫颈癌放疗的报道。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近年又出现了γ刀、χ刀、三维适形照射、调强xx等新技术。但是,这些新技术用于宫颈癌的xx尚处于探索阶段,尚不能取代目前体外照射与体腔内照射相结合的常规放疗。 宫颈癌单纯放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现在,我国各医院放疗科室所用的机器不同,采用的放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他们均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但是在宫颈癌单纯放疗中有如下5个共同的原则和应注意问题。 一、xx量:xx量是指对外生型、体积大的肿瘤给予一定剂量,使患者宫颈大致恢复至正常外形的剂量。一般在开始放疗时,施行xxxx或组织间插植。xx量可以在源旁10mm处作剂量参照点,一般xx量为10~20Gy。但在放疗时应注意的是,肿瘤xx需要的时间。换句话说,就是当xx开始之初,在全盆腔照射时给予xx量,当全盆腔照射结束时,宫颈外形才能得以恢复。 二、注意宫腔剂量:现在对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虽然已不依宫腔侵犯与否作为条件,但据国外报道,宫体受累者还是常见的。国外有研究者报道,宫腔受侵的宫颈癌患者在Ⅰb期为7.8%、Ⅱa期为25.5%、Ⅱb期为38.2%,总受累率为 21.6%。而当宫颈癌患者的宫体受累时,又常伴淋巴及周围组织的转移,所以不应忽视宫体因素,应注意宫体在放疗中的接受剂量。若仅考虑宫颈及宫旁的剂量,而忽视宫体接受剂量,可能易致宫体复发。 子宫移位:由于某些原因所致子宫移位,在临床非常多见。例如,炎症、肿瘤、盆腔手术等经常导致子宫位置不在盆腔中间,而是侧向移位。此时,应考虑宫腔xx对宫旁剂量的影响,即远离侧剂量降低、移位侧剂量增加。所以,应仔细分析造成移位的原因,并对体外放疗剂量加以调整,以弥补对宫旁剂量的影响。 注意宫腔、xx的解剖位置:正常的子宫宫体前倾,子宫与xx成一定角度,xx时应考虑此因素对剂量及分布的影响。宫腔和xx分别xx,可减少这种影响,并减少宫口水平部位及直肠、膀胱部位的剂量,对减少并发症有益。 个体化xx:一种放疗方案不一定适合每个具体的病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xx设备以及医生的经验等,在上述的原则基础上进行调整。例如,宫颈早期浸润癌,单纯体腔内放疗即可;xx侵犯多且狭窄,宫颈呈空洞合并炎症,xx应从全盆腔照射开始,并可增加全盆腔照射剂量,相应减少体腔内xx剂量;明显xx浸润肿物或孤立转移可用xx塞子或模子进行xx;对于宫颈残端癌应适当增加体外剂量,体腔内剂量因患者无宫体所以剂量应减少,具体剂量根据残端宫颈管的长度、xx弹性、病变情况及体外照射方式与剂量综合考虑。此外,合并卵巢肿瘤或炎性包块者,可考虑行手术切除。 放疗与手术的联合xx 放疗与手术的联合xx包括术前照射和术后照射。对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价值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术后照射可以提高生存率;但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术后照射不但不能提高生存率,反而增加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认为,应严格掌握宫颈癌的手术指征,不能对一些不适于手术的病例进行不适当的手术,而以放疗来“补洞”。当然,对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转移、血管及淋巴管有瘤栓等具有预后不良因素者,以及切缘未净或可疑未净的病例,可考虑辅助应用术后放疗。术后放疗多以体外照射为主,xx残端有癌者则予体腔内xx。应注意的是,术后照射并发症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手术的广泛程度、放射野面积及剂量有关。 术前放疗近几年受到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病例,如局部肿瘤巨大的Ⅰb期病例单纯手术疗效较差。人们发现通过术前体腔内放疗可改善局部情况,使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但是,由于根治性盆腔放疗后再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并发症很多,因此在多数医院,术前放疗一般仅予体腔内xx,剂量给予体腔内全量放疗的1/3~1/2。由于肿瘤xx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切忌放疗后手术时间过早而失去术前放疗的意义。例如,术前给予患者体腔内放疗的半量,则可于放疗结束两周后进行手术。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xx 近年来,在放疗与化疗的联合xx中,人们对先化疗再放疗即所谓的新辅助化疗以及化、放疗同时进行两种xx方法研究较多。由于宫颈癌病灶大多较为局限且宫颈癌对放疗较为敏感,加之一些临床试验未证实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放疗的疗效,因而不提倡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常规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而关于化、放疗同时用于宫颈癌xx的方案,国外的不少临床试验已显示出鼓舞人心的结果,目前国内不少单位也在进行这种xx方案的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