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问题集锦{六}_以利以谢_新浪博客
26 罗得的妻子怎样会变成一根盐柱?        创十九26
答:神将硫磺与火从天上降下,要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两个罪恶之城的时候,天使xx罗得全家,并催逼他们出城去避灾,又警告他们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被剿灭(十九15-17,参路九62,腓三13)。不料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26)。她因留恋在城里的家产,舍不得那些将被火焚毁的财物,因此遭到不幸而至灭亡,成为后世之人的鉴戒(路十七29-33,太六21,提前六6-10,雅五1-3)。在死海的南端,有一座名叫阿兹多玛Usdom的小山,也就是所多玛城之名,此地有许多硫磺涌流出来,山下有一个一百五十尺厚的盐层,盐层的上面有一个泥灰土与硫磺的混合层,再上面的一层是地面,就是一个油和沥青烧尽后剩下来的地方,原来是在地层中,先发生了一次很大的破裂,神就藉着这个破裂,在适宜的时候燃烧了这种气体,于是有一次很大的爆发,火红的盐与硫磺喷射到天上,又降了下来,所以按字面说,也实在是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的,这是神用自然力来毁灭罪恶之城,是其所行的一个神迹。罗得的妻子,因她整个的身体被天上降下来的盐包了起来,所以她就成了一根盐柱;现在死海的南端还有许多盐柱,它们一直都被称为罗得之妻,她被陷在隆起的盐岩中,留下一个掩盖她的盐山在那里,以供后人凭吊。
27 摩押和亚扪为何等人?他们的后裔状况如何?创十九36-38
答:摩押和亚扪是罗得的两个女儿,和他先后同寝所生的儿子。由于父母xx,生下来的后代根本不善,他们的子孙也是淫乱邪恶的,因此时常成为以色列人的仇敌(申廿三3,4,民廿一29,廿五1,1,士三12,13,十9,十一4,代下廿1,番二8,9,参加六7,8,来十三4)。关于这两人后裔的状况,xx多有记述,大略如左:
    1.摩押--是从他父亲来的意思,就是以后摩押人的始祖。他们原是住在位于死海东边的摩押平原,东至亚拉伯旷野,南达以东地,西界死海,北界亚嫩河之北面,至尼波山之境。自从以色列人定居埃及以后,摩押人日渐强盛起来;及后当以色列人回到了迦南地时,摩押王特请巴兰咒诅他们,旋复设谋诱惑以色列人犯罪(民廿二-廿五2,弥六5),所以神说,摩押人的子孙虽过十代,也xx可入耶和华的会(申廿三3)。以色列人曾将阻挠他们的亚嫩河北边的亚摩利王西安杀死,将原属摩押的土地分给流便和迦得二支派(民廿一21-31),摩押人心里不服,在士师时代,厚押王伊矶伦曾辖制以色列人,后为以笏所杀(士三全)。此外拿俄米的媳妇路得是摩押女子(得一1-4),扫罗王曾经打败摩押诸族(撒上十四47);大卫躲避扫罗的时候,曾求摩押王容他父亲住在摩押地(撒上廿二3,4);以后又曾攻打摩押人,使他们或被杀,或归服而进贡(撒下八2,诗六十8);所罗门王的娼妃,有摩押的女子,为她们的神基抹建筑邱坛(王上十一1-7)所罗门王死后,摩押复兴,直到以色列王暗利在位时,始再失败;到了亚哈王死后,摩押又复背叛(王下三5),结果为以色列王、犹大王,和以东王所败,但不久又自立,时常侵犯以色列境(王下三全,十三20,诗八三6);众先知皆曾预言摩押必受刑罚,必要覆亡(摩二1-3,赛十五-十六全,廿五10,番二8-11,耶四八全,结廿五8-11)。主前七百馀年,摩押进贡亚述。在约雅敬王年间,摩押军和亚扪军,以及外邦各军,齐来攻击约雅敬,毁灭犹大(王下廿四2)。到了犹大人从巴比伦回归的时候,阿拉伯的拿巴底安族已占据了摩押地,摩押人的权势就日渐衰微。
    2.亚扪--是先天的意思,其原名便雅米(意我民之子),就是以后亚扪的始祖。到了以色列人进迦南地的时候,成为大族,其人民最残忍(撒上十一2,摩一13)。他们住在约但河的东边,南境与北境连接拉巴城(撒下十一1,结廿五5)。他们屡次遇约但河与迦南人打仗,总是没有占领约但河西之地,以色列人逼近迦南时,亚扪人拒绝经过他们的属地,且请巴兰咒诅以色列人,所以神永远不准他们入耶和华的会(申廿三3,4,尼十三1-2),与他们成为世仇(诗八三7)。到了所罗门王时,始纳亚扪族的女儿拿玛为妃,生下罗波安(王上十四21)。后来背叛约阿施王的,是亚扪妇人示米押的儿子撒拔,和摩押妇人示米利的儿子约萨拔(代下廿四26)。亚扪人所敬拜的神名叫米勒公,又叫摩洛,因所罗门王娶了摩押和亚扪女子为妃嫔,而使他陷于敬拜这些偶像的罪中(王上十一1,4-8)
28 亚比米勒有几人?其出身和行事如何?          创廿1-3
答:亚比米勒--意思是王的父亲。在xx中提到与亚比米勒同名的人有四个,关于他们的出身和行事情形,概述如左:
    1.非利士一王--为亚伯拉罕寄居基拉耳城时的非利士王,他看见撒拉美貌,便召进宫中。在夜间梦中因神的责备,将撒拉归还亚伯拉罕;神为撒拉的缘故,使他家中的妇女不能生育,后因亚伯拉罕的祷告,才恢复生育。又曾为一口水井的风波,与亚伯拉罕彼此立约(创廿全,廿一22-32)。
    2.非利士另一王--为以撒寄居基拉耳城时的非利士王,曾因以撒称妻为妹的事指责以撒;也为了以撒挖水井的事,与以撒结盟(创廿六1-33)。
    3.基甸的儿子--乃士师基甸之妾在示剑所生的儿子(士八31),基甸死后,这个亚比米勒与示剑人结党,杀他弟兄七十人,只剩下小弟兄约坦,示剑人便立亚比米勒为王,三年后,迦勒挑唆示剑人背叛亚比米勒。该城的首领西布勒悄悄打发人告诉亚比米勒,他就攻城,击败迦勒,杀了城中居民,将城拆毁,撒上了盐,且焚烧了示剑楼,旋即攻取提备斯城,要用人焚烧城中的坚固楼,被妇人抛下磨石打破脑骨就死了(士九全,撒下十一21)。
    4.迦特王的称号--非利士地迦特王亚吉,也称为亚比米勒,他是玛俄的儿子,大卫曾两次投奔过他(撒上廿一10-15,廿七1-12,廿九1-11,诗卅四1)。
29 以一千银子为遮羞有何意义?        创廿16
答:亚比米勒王,原是把亚伯拉罕的妻子,称为妹子的撒拉娶了来,受到神的责备。他还没有亲近她,就要把她归还亚伯拉罕(2-7,14),且对撒拉说「我给你哥哥一千银子,作为你在各家人面前遮羞的」。下有小字「羞原文作眼」(16),这羞字是译意,眼字才是本文,这节经文的原意,可作以下的几点铨释:
    1.在那时那地的妇女们,是多用面帕的,她们在男子们面前,自然会披上面帕蒙脸,如利百加举目看见以撒时,就急忙下了骆驼,拿了帕子蒙上脸(廿四64,65,参卅八14)。可惜当时撒拉没有帕子蒙脸,致被亚比米勒王的家人看见了,后来王因知错而悔悟,知道撒拉原是亚伯拉罕的妻子,所以给她一千银子去买面帕来蒙脸。
    2.亚伯拉罕既认撒拉为姊子,现在亚比米勒王就将她归还与其哥哥,并且赠送她一千银子,为包含面纱在内的板奁费,好叫他们重新恢复夫妻的关系,如此「作为你在各家人面前遮眼」,今日在近东回教国家的青年妇女,仍有沿用遮蔽面容的帕子,不过要在双眼处,开有纱孔可以看见东西。按文理本的译法是「我以千金赐尔兄,可蔽尔容,勿今众见,言此盖以责之」。其原意更为显明。
    3.亚比米勒拿出这一千银子作为遮羞的礼物,其大概意思,是在表明可以改正她在不知不觉中所犯的错误。若以卅二20节的含意来作比较,在此处之希伯来的原文「遮羞的」,乃是译作「解……恨的」。亚比米勒的希望,是他的礼物可以平息亚伯拉罕,和他亲友们的怨恨,好叫他们不记念他曾对撒拉有霸占的企图,且尚未发生过什么坏事来。理化中文译本是「我把一千块银子给你哥哥,用来证明你是清白的,要大家知道你没有做对不起人的事。」这意思已经让人明白,撒拉在整个意外事件上,自始至终都是贞洁的。
30 别是巴是什么地方?那里的概况如何?       创廿一14
答:别是巴--意思是盟誓的井(31),是古时的一座小城,离希伯仑城(参19题)南边二十里,现已变成了荒场。其境内有两口大深井,井的四围有石头凿成的水槽,夏甲与其子被逐时,曾在别是巴的旷野走迷了路(10,14)。亚伯拉罕寄居在基拉耳时,被亚比米勒王的仆人把这口井霸占了,他指责亚比米勒,因此,他们便在这地方彼此立约,起名叫别是巴。亚伯拉罕就在此地栽上一棵垂丝柳树,表示文约的证据,和在树下求告耶和华的名(22-33)。后来以撒寄居基拉耳时,也与亚比米勒立约,在立约之日,以撒的仆人挖井得了水,以撒就给这井起名叫示巴,因此那城叫作别是巴(廿六26-33)。到以色列人分迦南的时候,这城给与西缅支派,名示玛(书十五28,26),又名示巴(书十九2)。撒母耳二子都在这地做士师(撒上八1,2)。先知阿摩司的时候,这城是xx拜偶像的地方(摩五5,八14),直到省长尼希米由巴比伦返国,才使犹大馀民,分居这城(尼十一27,30)。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xx问题集锦{六}_以利以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