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的中医常见误解分析_令狐一笑_新浪博客

 

 

 

  我遇到的中医常见误解分析

 

  段海新:http://blog.sina.com.cn/duanhaixin

 

  从2006年年底以来,工作之余我在很多场合与不同的人讨论中医,几乎每次

都遇到同样的情况: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反对我对中医的批评。我周围的中医支持

者绝大多有理工科硕士以上的学历,其中不少大学教授,还有专业的医生(相信

中医的西医)。他们跟我一样,都是中医废存的利益无关者,我觉得他们对中医

的支持多半是“习以为常”:从小大家都这么说,便认为这些常识是正确的;有

的则纯粹出于朴素的民族感情。不过即便是专业的医学博士,也承认自己其实并

不了解中医(甚至远不如我)。

 

  我最近留意把每次争辩记录下来,并整理相关的分析材料。也许对于那些出

于“常识”而相信中医的人,有助于理解并更正对中医的误解,他们本来对中医

的支持也不是很坚定。

 

  本文的材料很多来自于新语丝和方舟子的《批评中医》,由于时间关系,我

没有来得及一一标注出处,新语丝的网友请高抬贵手,别扔砖头拍死我。

 

  1     中医的疗效我亲身感受,甚至治好了西医治不好的病

 

  这是我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他们通常反驳我说,中医治好了自己或家人的

病,这种病通常都是看过许多西医都没有看好的。对持这类看法的分析如下:

  (1)很多气功大师、江湖医生也治好过很多人的病,甚至包括法/轮/功,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法/轮/功信徒拒绝吃药。很多病可以不治而愈,在接受了心

理暗示之后可能恢复得更快。许多疾病在病人吃了没有药性的安慰剂之后也会痊

愈,前些年流xx功治病、特异功能治病,也是利用心理暗示作用。

  “心诚则灵”,在某种程度上,中医、中药和求神拜佛的作用是一样的,心

理安慰对xx疾病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也有可能病人根本没有病,只是医生的误诊,或者患者的癔病,这类的病心

理安慰的疗效应该非常显著。

 

  (2)没有统计意义的“个案”不能说明疗效。有人反驳我说,“我说得不

是‘个案’,很多人在某中医那里治好了病”。注意,这里的“个案”不是说一

个、两个,是指统计意义上的少数案例,而中医没有统计、没有对比试验的概念。

退一步讲,即便承认某种xx方法真的在某个病人身上起作用,对其他的病人能

否起作用?也许你听说某某名医用某种偏方治好了某种疾病,但是你知不知道有

多少人xx无效?

  如果某种疗法只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疗效,你敢试验吗? 更何况中

医通常连这样的数据也拿不出来。

  要确定某种xx或xx方法的疗效,必须作大量的临床试验,进行统计之后

才能确定。正如前文所述,现代医学界已经公认,随机、双盲、对比试验是确定

xx疗效最可靠的方法,个案不能说明问题。

  那些总是用个案证明自己水平高明的医生,很有可能只是自吹自擂、欺骗患

者的骗子。

 

  2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没有中医中华民族如何繁衍生息?

  xxx他老人家似乎也说过类似的昏话(李志绥《xxx私人医生回忆

录》)。的确,现代医学的诞生也不过几百年历史,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相比当

然要短得多;但是中医的历史与中国人类历史比起来也要短得多,连中医也承认

中医不过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我最初的回答是,西方人没有中医,他们怎么活下来的?接下来的反驳是:

他们有西医嘛!所以中医和西医一样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用李志绥的思路接着问:在中医产生之前,中国人的祖先靠什么治病?难

道两千年前的古人从不生病?还是有神仙保佑?从古人类推广到其他的动物,猴

子、老鼠、蚊子、鸟类即没有中医,也没有西医,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多数人忘了我们中学就学过的进化论,物种的生存、繁衍和进化,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由于变异现象的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对抗某种疾病方面有些差异,

抵抗力弱的个体死掉了,只有抗病力强的个体存活下来,而这些基因又遗传了下

来。

  说到这里,只有极个别人还在坚持自己的观点。上海的某位学者大胆的质疑:

进化论也未必是正确的,人类未必是类人猿进化来的。说这话的人并不是一个基

督徒,上帝造人他也不信。

 

 3     中药是几千年经验的积累,一直用人体做试验。

  不可否认,有些中药的确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一定疗效。但是对于大部分

的中药,它的疗效、机理、副作用并不清楚。不能因为它流传了几千年,就认为

它是经过考验的。风水、算命、巫术同样也流传了几千年,有时也能碰上几回算

对的。

  没有科学的试验方法,“经验”甚至“人体试验”所得到的结论未必正确的。

我的老家山东迷信乌鸦会带来厄运,这是在瘟疫流行时期腐尸会招来乌鸦的结果。

这种迷信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的,但是乌鸦与厄运明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听到

鸡叫然后才看见日出,观察几千年都是如此,但是由此我们不能得到“太阳是公

鸡打鸣叫起来的”。

  想到一则笑话,有人用青蛙作试验:冲着青蛙大喊:跳!青蛙跳了四步然后

停下来;剪掉青蛙的一条腿,然后命令青蛙:跳!青蛙往前跳了两步;{zh1}剪掉

青蛙的四条腿,再次大喊:跳!青蛙一动不动。于是试验者得出结论:青蛙的耳

朵长在腿上。

  所以,没有科学的实验方法,所谓基于经验积累的xx方法,往往和康复并

没有因果关系。

  另外,没有长期的对比实验和观察,很难发现中药的副作用,特别是那些毒

性较慢或较弱的中药。许多被历代中医都认为xx的中药,现在却发现可以导致

慢性中毒。比如,孙思邈认为,“硝石,味苦辛,寒,大寒,xx”。而今天我

们已经知道硝石中含有硝基化合物,可诱发肝癌。近年来发现的同仁堂的龙胆泻

肝丸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龙胆泻肝丸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宋朝,但是直

到1993年才发现它的副作用,因为其中的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导致很多服药者患

上尿毒症,这一点连中医药管理局都已经承认了,可是中医药大学的那位裴永清

教授还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上说,龙胆泻肝丸没毒!

  还有一点,历代中医的人体试验从来没有“医疗事故”。只有现代医学出现

以后,才能明白病人是死于疾病本身,还是死于xx方案,而对死因的判断,来

源于对xx副作用准确的认识。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协和医科xxxx醉学博士

学位时,曾经用很多狗试验某种xx剂的副作用,试验过程中记录注射剂量与狗

的各种生理指标(如血压、心跳、呼吸等)的变化情况,直到注射到致狗死亡的

剂量过程中,各种症状都有详细的实验数据记录。因此人如果死于现代xx的副

作用,大部分是可以证实的。

  相反,由于中医对中药副作用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如果病人死了,无法得

知这个人是医治无效还是被中药毒死的(象武大郎那种急性、恶性中毒者很少

见)。不过,历代中医对自己的无能都有一个解释,“治病不治命”,病人命中

注定是该死的,几个字就把责任推到了老天爷那里去了。我虽是神医,也不能违

背天命嘛。打官司?找老天爷去吧!

 

  4     中医讲究调理,靠调理身体的xxx来抵抗病毒

  首先要清楚,中医条理的是你的“阴阳”, 中医的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理

论中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 “xxx”的概念的,“xxx”、“抗病毒”等术

语是从现代医学生搬硬套来的。

  中医所谓的条理,无外乎什么“虚则实之,实则泻之”。比如中医认为表为

阳、里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于是胃和脾的关系就成了表里关系,中医对消化

不良最常见的诊断是“脾胃不和”,要调整你的阴阳,让你的脾和胃这两兄弟和

和气气的过日子,别打架。看见了吧,你的肚子里的这些五脏六腑都是有人格、

有脾气的!

  如果你认为中医关于脏腑功能认识错误的话,也就不难理解中医所要条理的

身体各部位的功能本来就是错误的,对致病的原因如病毒、xx等病原体一无所

知,怎么可能调节人的“抵抗力”、“xxx”呢?

  相反,现代医学并非中医所批评的那样,治病只是孤立“杀灭病原体”。注

射疫苗就是现代医学对付病毒的有效方法,依靠的是病人体内产生抗体,而不是

消灭病毒或病原体。

 

  5     中医在xx疑难杂症上有优势

  中医现在好像专治“疑难杂症”了,在街头电线杆子上、公共厕所门口宣称

xx“疑难杂症”的小广告,绝大多数是中医,靠的都是{zc}的中药。

  美国王澄医生认为,“疑难杂症”仿佛是中医界的“黑话”,所谓的疑难杂

症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里却很少见。虽然现代医学对很多病缺少有效的xx方

案,甚至有些病的致病原因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却很少有不知道的病症。西方的

医生所受的教育和训练要比中国的医生要长得多,而且他们可以查阅世界各地的

医学文献,可以学习世界各国的医疗经验。

  但是中国的中医的眼界却非常狭窄,大多数中医在中医古籍的旧纸堆里去寻

找病例或xx方案,而古代中医的经验和眼界更为狭窄,于是,这些病对他们来

说必然成为“疑难杂症”了。

 

  6     西医、西药也有副作用问题,不要批评中医中药

  首先这是一个逻辑问题:难道因为西医、西药有问题,中医中药就没有问题

了吗?就像我说A有缺点,你说B也有缺点,能掩盖A的缺点吗?这种讨论再次证

明中国人普遍的思维方式中,仍然缺少逻辑(Logic),象我们的先人一样。

  现代医学从来没有否认xx的副作用,相反,现代医学在研究xx的时候总

是极尽所能弄清xx的副作用。拿到医生开的某种西药时,也许你看到它的种种

副作用时会心生恐惧,这么多的副作用我还敢吃么?这恰恰说明,现代xx通过

各种统计对比试验基本掌握了xx可能导致的种种反应,出现危险的情况很小,

也会写出来。现代很多用药不当引发的医疗事故,也是建立在清楚认识xx副作

用的基础上。

  还有很多人会用xxx的例子说明西药的副作用。xxx使用不当、滥用抗

生素不是xxx的错,而是医生的错,或者病人对滥用xxx的后果缺乏认识。

 

  7     方舟子、张功耀等废医者动机不端,他们的废除中医言论不足信

  这又是一个逻辑错误:这个人的动机如何,跟他所说的话又没有道理没有必

然联系,而且没有证据证明方舟子或张功耀废除中医xx出于个人目的。

  退一步讲,即便废医者真的动机不纯,他们的言论就一定没有道理吗?美国

和台湾的在野党总是在相互批评与指责,他们的动机很单纯:夺回政权。但是他

们指出的弊案就不该清查吗?

  另外,有什么证据证实所谓的不良动机呢?喜欢用动机说话的人,习惯于用

xx时期的人身攻击,仍然在重复着100年前中医卫道者们的伎俩。

  我曾经和中科院的一位研究员讨论中医时提到了杨振宁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的批评,这位研究员说,杨振宁已经臭了,他的话你也听?我实在莫名其妙,难

道杨振宁先生因为娶了个年轻媳妇,他的研究成果就成了伪科学?

 

  由此想到近几年发生的几件事情:

  丘成桐指责北大“引进海外人才xx”,北大于是反驳说,丘成桐想“灭”

掉北大当数学界霸主;

  司履生批评四川大学魏于全发论文xx,魏于全院士说司履生跟他有私人恩

怨;

  曾经做过气功师的司马南揭露气功师骗人的真相,众气功师称,司马南是气

功界的魔头,他是为了把别的气功师都灭掉,自己独霸江湖…

  ……

 

  对于批评,不去正面回击被批评的内容,而是通过小人之心、无凭无据的揣

测批评者的动机,让普通民众觉得批评者“名不正则言不顺”。

  这又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作恶!“名正”和“言顺”有必然联系吗?

 

  8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不能因为中医的问题就否定传统文化

  很多人认为中医是中国传统中的“国粹”,那么究竟什么是国粹呢?外国没

有、我们有的东西都可以称得上国粹吗?那么中国古代女人的裹脚步、抽xx的

烟枪也可以称作我们的国粹了。

  中医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文学、艺术等都是传统文化,并

不会因为否定中医就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糟粕,

传统的不等于是好的。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男尊女卑”

的社会秩序我们也不能否定吗?

  中医作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确已经深入我们每个人的骨髓,

挥之不去。比如,中国的很多成语跟中医的错误认识有关,如“魂飞魄散”、

“肝胆相照”、“胆小如鼠”、“血气方刚”等等,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医,我

们是无法抹去的,但是不代表中医仍然可以用来治病救人。

  如果我们老祖宗的老祖宗不抛弃四肢行走的传统,那么我们今天还在地上爬

行。

 

  9     西医是西方人发明的,我们永远搞不过人家,只有搞中医才有希望

  我记得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那个与方舟子辩论的裴大教授就

是用这个观点来做总结发言的“中国西医再好,充其量和人家平,超不过人家西

医,玩西医,你玩不过人家外国。”我在和一个西医从业人员讨论中医时,他也

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因为他们医院领导出国考察,总是感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现

代医学领域中的差距很大。

  然而这是发展中医的理由么?这其中体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还透露着浓重

的民族自卑感,颇有些阿Q的情结。

  如果基于这一理由发展中医成立,那么我们研究计算机的应该大力发展我国

传统的计算器“算盘”,我们研究互联网的只能用算盘连成一个网络,然后推广

到全世界;“打算盘从娃娃抓起”,让世界人民生下来就背珠算口诀,我们在推

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盘v6”或者“算盘2.0”之类的新技术,多长中国人的

志气呀!

  可惜我们互联网界尽是些不肖子孙,把我们老祖宗的伟大发明彻底丢掉不说,

还把什么Email、WWW这些洋玩意也搬进中国;一亿多网民也没有什么民族大义,

应该联合起来搞一个“xx互联网、恢复算盘、发展算盘网络”的签名,只是这

一签名活动绝不能在现在的互联网上进行。

  很多人听到对传统的批评,就骂批评者是“民族虚无主义”。他们不敢正视

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对自己的民族毫无信心,只能靠“祖上曾经阔过”聊以自慰,

到祖坟上挖点古董骗人以维持生计。

 

  究竟谁是“民族虚无主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我遇到的中医常见误解分析_令狐一笑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