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破碎机破碎理论简析- dmlq - dmlq - 和讯博客
现代破碎机破碎理论简析 [转贴 2010-05-05 16:30:27]   

一.破碎理论综述

1.层压破碎理论

 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研究单颗粒破碎时发现,在空气中一次破碎的碎片撞击金属板时明显地产生二次破碎,一次破碎的碎片具有的动能占全部破碎能员的45%。如能充分利用二次破碎能量则可提高破碎效率,也有人指出,较小的持续负荷比短时间的强大冲击,更有希望破碎物料。同时在对冲击力与挤压力对颗粒层的破碎效果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静压粉碎效率为{bfb},单次冲击效率为35%-49%。为了节约能量,提高粉碎效率,应多用静压粉碎。少用冲击粉碎。如果使大批脆性物料颗粒受到50MPa以上的压力,就能够由“料层粉碎”节约出可观的能量。基于这两个认识形成了层压破碎理论,与传统的挤压破碎理论不同,传统的挤压破碎认为石料的破碎是基于单颗粒发生在颗粒与衬板之间。层压破碎认为石料颗粒的破碎不仅发生在颗粒与衬板之间,同时也大量发生在颗粒与颗粒之间。其特征是在破碎室的有效破碎段形成高密度的多个颗粒层,将充足的破碎功作用于石料颗粒群,在充分发挥层压破碎的同时充分利用了石料破碎过程中所产生的强大碎片飞动能对相邻石料进行再破碎,获得极高的破碎率,即便是比较大的排料口间隙也能大量生产细粒产品。料层石料颗粒之间的相互挤压,实现了选择性破碎,使那些强度低的针`片石料在层压破碎中首先破碎,故能产生优粒形含量很高.的石料产晶(针片状含量≤15%)。颚式破碎机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代表性破碎设备。

2.自冲击破碎理论及自

自冲击破碎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新西兰BARMAC公司的布赖恩+巴特立和吉姆·麦克唐纳提出的。传统的冲击破碎机是靠旋转的板锤直接冲击石料,对石料破碎并给石料破碎所需动能,板锤在破碎石料的过程中自己也在快速消耗。与传统的冲击破碎方式不同,自冲击破碎则是石料与石料之闰的冲击破碎,一部分石料通过高速旋转装置获得动能,与另一部分伞状以瀑落而下的石料冲击破碎,在破碎腔内一部分石料形成自衬式工作部件,使机器本身不受磨损。石料自衬保护了易损零部件,而本身又是被破碎物料。石料在工作时实现了不断破碎——形成石衬与排料一一再破碎的循环破碎、排料过程。破碎过程是一种选择性破碎,石料产品针片状含量可≤10%。自冲击破碎机由涡动破碎腔、进料分料装置、转子旋冲器、动力传动装置飞机架等组成。石料通过绘料装置进入转子中心,转子高速国转,中心石料受离心力作用而飞溅,像子弹一样,与另一部分以伞状瀑落方式分流而下,在和转子周围环形石料相碰击而产生{dy}次“石打石”自破碎,并共同飞溅到反击石衬环上而产生第二次“石打石”自破碎(如图1)。设备内壁和转子出流喷射口侧壁在运转中自形成抛物紧贴自衬层,使设备部件无磨损。石料在相互打击后,又会在转子与壳体之阂破碎腔内再次作囚转弧的回流运动,而形成多次“石打石”自破碎。破碎过程中,在物料颗粒之间传递能量,可使激烈的冲击摩擦转变为温和的研磨。颗粒受到阻力,在消耗能量的同时被击碎,直到能量全部消耗掉为止,{zh1}脱离破碎腔,经排料口排出。物料的破碎过程是物料颧粒之间的能量交换,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自冲击破碎机最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破碎发生在石料与石料之间,使设备的磨损损耗大大降低,减少了维修次数亨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心同时产晶粒度等级不因锐件的磨损而改变,破碎效率也保持恒定。的内部本身形成空气流通系统,因此它对周围的环境污染很小。由于细小的物料颗粒所具有的动能小,破碎的可能性也很小雪从而可以避免过粉磨现象的产生。自冲击破碎视选择性破碎,可生产优形粒料,是一种高能量利用率设备。自冲击破碎机主要是用于路用碎石系统的三级或四级破碎鲁生产中、细碎石和砂孛也可降低转子的速度而用于粗细石料的整形以提高产品立方体颗粒含量。

上海东蒙路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有:,反击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制砂机等破碎机设备。本公司具有多年生产销售历史,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欢迎您来电咨询021-68911951 021-68911957

郑重声明:资讯 【现代破碎机破碎理论简析- dmlq - dmlq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