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雨教授揭穿余秋雨老毛病:不懂装懂_陈明远_新浪博客
               西周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xx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 - 金文——西周散氏盘
    看来1968年乱时期“毕业”于戏曲专业的余秋雨,在“念念不忘阶级斗争”为主的大学低年级实在没有好好念过什么书,{zh0}报名进入“成人再教育学院”一年级去补补课否则,不仅知识老化僵化、而且错误连篇,贻笑大方;信口开河,以讹传讹;误人子弟,不知其可。

  

 余秋雨在他的“大文化散文”中,有多处对汉字发出的感慨,如:

    (1)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惊叹地创造了独特而美丽的象形文字,创造了简帛,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创造了纸和印刷术。 ——《文化苦旅·风雨天一阁》 

    (2)笔是竹竿毛笔,墨由烟胶炼成。浓浓地磨好一砚,用笔一舔,便簌簌地写出满纸黑生生的象形文字来。这是中国文人的基本生命形态,也是中国文化的共同技术手段。——《文化苦旅·笔墨祭

    (3)我把原稿放在一个塑料洗衣袋里随身带着,直到进入伊拉克前几分钟才想起,那个洗衣袋上印有以色列的希伯来文,赶快停车换下,要不然如果被伊拉克海关查到,不知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我怎么能够说得清,这厚厚一大堆装在敌国口袋里的象形文字,居然是什么“日记。——《千年一叹·补记》 

    他也对古埃及文字做了不少点评,如:

      (4)每个石柱上都刻满了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与中国的象形文字有很大差别,全是一个个具体物象,鸟、虫、鱼、人,十分写实,但把这些人人都能辨识的图像连在一起,却谁也不知意义。——《千年一叹·他们老泪纵横》    

     (5)它(指埃及——引用者注)昔日的辉煌使每一个占领者都力图割断它的历史,结果经过几度切割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千年一叹· 没有例外的衰落》

 

    上述文字中,余秋雨又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汉字当作象形文字,二是把古埃及文字当成象形文字并宣称“谁也不知其意”、“无人能识”。既然余秋雨把两种本不相干的文字放在一起对比,本文也就一块儿做一个点评。

 

一、方块汉字并不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做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形状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真正的象形文字(pictograph),讲述传教士来到海地岛的故事,1510

 

(古代美洲)玛雅文字中的“头字体”和“几何体”是象形文字。而(多数)甲骨文和(早期的一些)金文是象形文字;此外,目前中国西南部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在世界上仅存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我想,余秋雨的书法和日记,不会是用这些文字写的吧? 

汉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所以不属于象形文字,而属于意音(logographic)文字,有时也称为“表意文字”或“形意文字”(Ideograph)。比较严格的说法是: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书写系统的词素音节文字。西方文献也认为,汉字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就由象形文字转变为意音文字。……汉字是当今世界上{wy}仍被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

 

     整天“文化”不离口的余秋雨居然说汉字是“象形文字”,不仅暴露出他的无知,更是对我们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的亵渎。

   “文化大师”犯下这种低级错误,实在让我莫名惊诧!

 

二、古埃及文字并不是“无人能识”

 

    余秋雨所说的卢克索“石柱上刻满的象形文字”,其实是古埃及的圣书体(也称为碑铭体或正规体)。

     西方语言中“圣书体”一词的拼法(英hieroglyph、法hiéroglyphe),源自于希腊文单词ιερογλύφος,“hiero-”(ιερός)意为“神圣的”,“glyph” (γλύφειν)意为“镌刻”。古埃及的原称是mdw nr,意为“神辞”或“圣书”。语言文字学中“象形文字”的英文是另一个单词“pictogram”或“pictograph”。而我国早期将hieroglyph译为“象形文字”,实际是一种误译,应该按原意称为“圣书体”(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相关条目,以及《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译名问题》,作者王海利,《新华文摘》2007年第4期)。目前,绝大多数语言文字研究的中文资料都称之为“圣书体”。

 

    实际上,圣书体并不是象形文字,也属于意音文字,这种文字主要由音符,意符和限定符构成,表意、表音和表形相结合。……

 

                           

                           僧侣体(上)与圣书体(即正规体,下)对照

 

     所以,余秋雨说这些文字全是一个个具体物象,鸟、虫、鱼、人是外行看热闹看到的表面现象,只能说明他对这种文字的背景毫不了解。

 

    余秋雨不懂装懂,竟然胡说这些文字“却谁也不知意义”、“无人能识”,更是想当然的信口开河。

 

    19世纪之前的几百年间,有许多学者对解读古埃及文字进行了尝试,的确一直没有xx。但是,1800年初,拿破仑xx远征埃及时,在罗塞塔城附近发现了一块用三种文字(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写成的黑色玄武岩石碑,被称为“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这块石碑给破译古埃及文字提供了关键性资料,也有一大批学者为此作出贡献。 1822至1824年间,法国史学家、语言学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1790—1832),从石碑上面刻有圆框的国王“托勒密”名字的圣书体和古希腊文的对应关系入手,几乎xx破译了古埃及圣书体文

字……

 

            

罗塞塔石碑(现藏大英博物馆,是镇馆之宝之一)

 

    普通老百姓对古埃及的圣书体没有了解,通俗地称之为象形文字倒也无伤大雅。但是余秋雨以“文化大师”自居,自称是专门“考察”世界文化的,却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真的当成“象形文字”,还要妄评所谓两种“象形文字”的区别,就太没“文化”了。尤其是他武断地宣称埃及的“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更是井底之蛙的见识。其实,目前世界上研究埃及学、通晓圣书体、能看懂古埃及文献的专家何止成百上千!仅在我国,就有夏鼐、刘文鹏、林志纯、周谷成、吴于廑等xx埃及学专家,他们虽大多已辞世,但已培养了一大批埃及学的研究工作者。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都有埃及学专业或研究机构。

   

  余秋雨似乎觉得自己作为“文化大师”都不认识的文字,当然就是“谁也不知意义”,还在那里大发思古之幽情,实在令人啼笑皆非。真是“秋雨不识字,何故乱灌水”! 

 

    【附】圣书体的解读举例(北京方雨根据英文资料翻译综合)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首先根据古埃及人一般用长圆形的框表示国王名字,找到了“托勒密”的圣书体,而古希腊文是人们已经掌握的文字,从中找到“托勒密”非常容易,见下图:

    罗塞塔石碑上的圣书体部分,“托勒密”(Ptolemy)国王的名字是这样写的(红圈内有长圆框的符号):

 

    圣书体既可以从左到右写,也可以从右到左写,还可以从上到下写。为了便于与西方拼音文字对应,改为从左到右的镜像,即: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根据石碑上对应的古希腊文字的拼写,按上图数字顺序将图形符号用拉丁字母代替就是(有时候ii可以用ee或y代替):

    可见古埃及圣书体文字已经具有拼音文字的特征,只不过把“字母”用图形来表示。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就不能称之为象形文字。

     给博主补几句吧:
    中国的象形文字不会令人惊叹,因为人类社会早期产生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所有文字都是从“象形”开始,根本没什么好惊叹的。汉字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象形文字,而是多种构字方式的表意文字。
    商博良的突破之一,就是发现所谓“圣书体”并非象形有表音字符以及限定字符。并且这些文字可以用科普特语念出来。

 

请继续点击

 

北京方雨教授揭穿余秋雨老毛病:不懂装懂

 

 

 

(xx)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北京方雨教授揭穿余秋雨老毛病:不懂装懂_陈明远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