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黑风暴中的生活--南方报业网- 不停的闻的日志- 网易博客

民勤——黑风暴中的生活--南方报业网

2010-05-05 09:45:43 阅读6 评论0 字号:

民勤——黑风暴中的生活--南方报业网 - 不停的闻 - 不停的闻
 

  工人在劳动间隙喝水,民勤县是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源地之一,年降水量仅1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46毫米,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干旱的地区。

民勤——黑风暴中的生活--南方报业网 - 不停的闻 - 不停的闻

民勤县是河西走廊重要的生态防区。

民勤——黑风暴中的生活--南方报业网 - 不停的闻 - 不停的闻

烧饭的锅就支在睡觉的炕旁边。

民勤——黑风暴中的生活--南方报业网 - 不停的闻 - 不停的闻

当地居民家居,桌上摆放的物品显示出他们特殊的生活细节。

民勤——黑风暴中的生活--南方报业网 - 不停的闻 - 不停的闻

  民勤薛百乡有的农户仍用骆驼耕地。沙海戈壁中,骆驼和民勤人相依为命。

民勤——黑风暴中的生活--南方报业网 - 不停的闻 - 不停的闻

  晴天的戈壁上经常有小型龙卷风。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河西走廊的安危,“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成为大家的共识。

 

民勤人习惯了沙尘暴,不过,4月24日的黑风暴还是有些意料之外。

这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特强沙尘暴,惨烈程度超过了1993年“5·5”黑风暴。民勤一所中学的地理老师柴尔红提前约半个小时接到了气象台预警短信:“强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他把所有门窗都关上,打电话通知亲戚。“就像是原子弹爆炸,世界末日,伸手不见五指。”晚上7点刚过,11级大风席卷民勤,整个县城被尘土笼罩。黑风暴持续了3个小时零4分钟。尽管门窗紧闭,柴尔红家里仍然蒙上了一层黄沙。

在兰州,中科院寒区沙尘暴专家陈广庭外出晨练时,闻到了尘土的味道。他望着天上灰蒙蒙的浮尘天气,知道又有一场沙尘暴在河西走廊肆虐。今年复杂多变的沙尘暴,又是一笔浓烈的记录。

中国西部和华北地区也遭遇风沙。8级大风席卷而过,新疆吐鲁番地区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河北、山东、陕西罕见地出现风沙蔽日的灾害,约2300万居民受影响。直至4月27日,北京依然感受到大风在穿街走巷。

民勤县进入了紧急的救灾时间。预计造成经济损失达2亿元,农村生产损失惨重,城乡部分区域断电,引发火灾13起,3处农村居民点连片起火。

所幸无人员伤亡。追溯到17年前,建国以来最严重的“5·5”黑风暴在河西走廊造成了85人死亡,损失牲畜12万头,37万公顷耕地因沙土掩埋而绝收。

自1993年始,中国进入了防风治沙的新时期。民勤,中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河西走廊北部被两大沙漠挤压着的狭长绿洲,从卫星图片上看,仿佛灰白宣纸上的一抹写意绿色,它成了中国防风固沙的标本,“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甘肃省列资金治沙项目……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沙史。“民勤人三句话离不开水和沙。”民勤县林业局主任工程师路林平说。治沙,已经成为民勤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得不为抗争大自然做出牺牲。曾经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如今已更改成节水作物,如葱、棉花、茴香、辣椒等。以前盲目的开荒变成大规模强制“关井压田”(详见本报4月1日报道),处于植被敏感带的农民,开始有规划地生态移民。有些农民用骆驼耕地,这在南方是见不到的。3月底,时值春耕。全县惟一的洪崖山水库开闸放水,水流顺着田埂旁的沟渠,慢慢漫向各家田地。板湖村的村文书挥舞着锄头,在沟渠边挖出一道小渠,引水入田。田埂边,时不时响起农民的吆喝声,提醒下一家赶紧挥动锄头。

有一些农田已经荒废,大风卷来沙尘,填满凹凸不平的农地。覆盖大棚的黑色塑料薄膜被风撕裂,堆积在灌木丛里,或者挂在毫无绿意的树枝上。

深入荒漠带,有一队队的农民在封育林地里挖树坑。几乎每个农民都会在农闲时打零工:植树。每隔约两米挖一个洞,种上一小撮梭梭林,两辆水车来回运输,戴着头巾的妇女拖着比大腿粗的水管,往树坑里浇水。3月29日,路林平带着记者在老虎口参观治沙成果,他说,这一片沙漠已经被固定住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草方格沙障,铺陈在沙漠上,绵延数万亩,蔚为壮观。在沙漠中驱车走了约1个小时,依然望不到沙障边缘。风吹沙走,小路上时常可看到如水般流动的细沙,原来压沙时修筑的土石路多处被沙漠吞没,汽车像陷入淤泥般无法动弹。

草方格沙障,这是民勤人创造出来的固沙技术,用麦草、芦苇、塑料网格、石块等材料围成方格,将细沙固定住。成本高,但效果显著。

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民勤综合站,矗立着高约50米的观测塔,每隔两三米,就有一处观测设备,用于测量风速、水平和垂直的沙量、降雨量等。这样的高塔有3座。测量数据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传输到甘肃、北京等地的研究机构和气象部门。

在高级工程师张大彪眼里,这是了不起的设备。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王继和说:“在1990年代,只能靠手工和肉眼来观察,手里拿着风速风向仪,观测高度只有两三米,没法自动记录。”治沙技术和观测手段发展至今,路林平和张大彪都觉得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不过,风沙不止,今年沙尘暴呈现出增强的趋势。面对这种不可遏制的自然现象,路林平和一众专家期盼的是,能够防止沙漠化,xx沙尘暴中破坏植被的人为因素。

□本报记者何海宁/文王轶庶/图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民勤——黑风暴中的生活--南方报业网- 不停的闻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