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互联网+是什么意思

最近几年,“互联网+”可以说成了一个热门词汇,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真正核心是企业思维模式的转变,而非各种工具的利用。那么在社会各界如火如荼地讨论“互联网+”的时候,大家知道“互联网+”的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吗?“互联网+”具体内涵是什么呢?gao端营销推广平台鹿豹座带您详细了解一下。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

 

2014年11月,xxx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重要作用。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表达了对经济社会创新的建议和看法。他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xxx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xxx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15年7月4日,经xxx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互联网+”内涵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六大特征。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正因为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鹿豹座作为一家专注“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gao新技术、gao端资源、创意内容的gao端营销推广平台,聚焦于为基础好的潜力企业、规模产业、gao新技术企业,提供gao端“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dianfu式创新四个核心观点和用户思维、简约思维、{jz}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九大思维,提供包括转型前期产业评估、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重组、产销分离营销策略制定、企业大数据定制、整体宣传推广战略制定、平台搭建技术升级、整体品牌资产架构七大服务助力转型。

 

互联网时代,所有产业都在快速互联网化,企业的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宣传方式、售后服务都在发生深刻转型。鹿豹座的使命在于推动互联网改造传统企业,融合实体经济,帮助企业品牌塑造新机遇下的核心竞争力。

 

郑重声明:资讯 【互联网+的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互联网+是什么意思】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