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十一五发展规划(2)_进取_百度空间
   6、农牧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2005年达到2130元,比“九五”末净增640元,增长43%,年均增长7.4%。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037元提高到1990元。农村牧区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57.89%下降至2004年的48.53%。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从整体上来说,全省农牧业基础还不牢固,大部分地区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村牧区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农村牧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不足。
     二、对“十一五”全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和内外环境的总体判断和认识
     (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当前,我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段时期,是农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农畜产品供给相对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牧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一是农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农畜产品加工能力相对饱和。二是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牧区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牧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牧区向城镇集聚。三是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牧业收入仍是农牧民收入的基础,但收入增长的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农牧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牧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重。目前,全省农牧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达44%;工资性收入比重为24%,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0%以上。四是农村牧区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五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农牧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农畜产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加入世贸组织,既为我省农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为引进资金、技术和扩大农畜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也使我省农牧业发展更加直接地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产品和技术的严峻挑战。六是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不仅要保持数量增长,而且要注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不仅要开发利用资源,而且要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要繁荣经济,而且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二)“十一五”全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民收入分配开始向“三农”倾斜,国家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支持力度加大
     随着国家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中央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逐年增多,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黄箱”政策。加大对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的资金投入和良种工程等“绿箱”政策的支持力度。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全面展开,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全部取消。农村牧区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农村牧区金融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正在逐步推进。保护农牧民权益问题得到重视,失地农牧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正在积极研究解决。
     2、党中央、国务院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外部环境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三农”问题放在了整个国民经济中考虑,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绘制了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今后农村牧区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产业和城乡关系也逐步转变为“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我国农业与世界接轨,为我省农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农牧业整体水平提供了可能
     一是加入WTO后,为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和高原无污染绿色产品的出口拓宽了空间。二是促使我省加大对传统农牧业的改造,发展农牧业现代化,加快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三是随着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区划的不断交融和合作,有利于我省吸纳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四是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国家转移,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农牧业及生态环境的压力。
     4、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牧区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将会加快流动和集中优化,这就为农牧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为我省将来发展外向型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5、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发展的战略举措,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做出的科学决策。这一战略思想突破了过去就农牧业论农牧业,就农村牧区论农村牧区的旧思维束缚,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农牧业发展与农村牧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整个社会进步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千万农牧民参与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福祉。
     6、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有待挖掘
     “十五”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农牧业生产布局优化,畜牧业尤其是农区畜牧业发展较快,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受到xx,农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升。这些成效为我省继续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拓宽农牧业内部增收空间创造了条件。目前,我省由于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低,对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普遍存在不够充分,不尽合理的地方,造成现有土地的生产效率不高,中低产田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水浇地中只有42%的耕地真正达到稳产高产,现有耕地的增产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若通过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改进耕作制度,实施科学种田,单产水平还会提高。由于牧区多为自然放牧,造成全省平均可利用草地的利用率只有65—80%。“十一五”期间,以实施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为契机,通过围栏封育、改良草场、以草定畜、舍饲圈养、合理轮牧、人工种草等措施,将会有效提高牧草的质量和数量,全省xx草场单位产草量和平均利用率都会有所提高。
     (三)“十一五”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牧业资源匮乏,发展空间狭小。我省自然条件严酷,高寒干旱、作物生长季短,水热匹配性差,降水较多的地区,热量严重不足,热量较好的地区,旱灾严重。全省耕地面积仅700多万亩,占国土面积的0.73%,人均耕地不到2亩。各地适应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有效生长期只有120—210天左右,因此只能保证一年一茬农作物的生长。能够实施复种的地区xx于海东地区湟水河下游和循化、化隆等黄河谷地,全省复种指数平均只有87.8%,与南方省区180—240%的复种指数相差甚远。由于全省耕地多数是等次质低的土地,加之多年来耕作粗放,耕地的生产效率低。全省耕地亩均产值只有330元,同产出人均耕地只有陕西、河南的四分之一,粮食作物平均产量220公斤/亩,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可利用草地虽有4.74亿亩,但一、二等草地仅占10.42%。xx草地平均超载率达到64.04%,由于草场退化,致使草地平均产草量减少30—50%。现每公顷草地载畜能力仅为1.15只羊单位,远低于美国的4.95只羊单位和新西兰的11.58只羊单位的载畜水平,同产出人均草场只有内蒙、新疆的二分之一。虽有后备耕地资源约800万亩,但光、水、土、热条件较好的一类宜农土地只有100万亩左右,大部分受自然条件制约开发难度极大,且开发成本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难以承受的。人口与资源矛盾尖锐,构成我省农牧业发展的刚性制约。
     2、投入不足,投入效益较差。农牧业发展受自然环境约束调整空间小,投入成本高。地方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牧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全省缺少大型骨干水利设施支撑农牧业生产,耕地中仍有60%没有任何灌溉设施,且以往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长期“重用轻养”或“只用不养”,农村牧区中小型水利设施不能正常发挥效益。草原畜牧业基本上是逐水草而居,畜均占有围栏草场不到1亩、占有人工草地仅0.06亩,有近65%的牲畜没有畜棚。耕地、草场产出率低,每百元种植业生产费用创造的产值仅在200元左右,百亩草场产值不到400元,在西部12省区属最末位。且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和产量增加,农业投资效益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投入能力有限,加之生产条件恶劣,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能达到农民增收的目标。近年来国家投入虽有所增加,但距农民增收的需求差距较大,投入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3、农牧业科技水平低,创新能力差。由于我省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使我省难以借鉴内地的科技经验和移植实用技术。首先,我省农业高新技术型企业极少,且水平差、层次低,第二,我省农牧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模式。第三,农牧民素质差,接受农业高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低下。
     4、生态环境恶化,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脆弱。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我省生态环境呈日趋恶化趋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3.4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已占到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7.4%,占全国沙漠化面积的23.6%。草地退化严重,中度以上草地退化面积2.53亿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3%。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处于生态结构单一、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系统不稳定、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境地,严重制约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农村牧区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十五“期间,得益于各项政策扶持等客观因素,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牧民收入有所提高,但目前全省还有10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制约农牧民增收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尚未xx,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地不断扩大,按近年来城乡收入增长速度测算,“十一五”末我省城乡收入比将扩大到4:1左右。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
     (四)“十一五”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判断和认识
     “十一五”时期,我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显著标志,一是百万农牧民要充分分享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好处。二是农村牧区经济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三是农村牧区生产力要素组合将发生革命性的调整优化。从内外环境来看,总体上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多于挑战;从发展基础条件看,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面临四个主要矛盾,即资源约束与人口刚性增长、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牧民技能素质低下与充分就业等四个主要矛盾。但只要我们坚持城乡统筹,根据新阶段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任务的变化,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措施,从农村牧区内涵挖潜和外延扩大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努力克服资源、投入、科技支撑等瓶颈因素制约,继续推进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深化农村牧区各项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加快农村牧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在“十一五”及更长一段时期,将会呈现出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 “十一五”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中心,以保障农民粮食需求为重点,以农村牧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推进农村牧区各项改革,加大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支持和保护力度,着力构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十一五”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粮食总产恢复到110万吨,肉类,奶类产量分别达到28万吨和27万吨。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森林覆盖率达到5.07%;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5%,农牧民进入城镇30万人,{dy}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例为50%,农牧民人均收入保持6.5%以上的增长速度。按照2004年价格水平测算,2010年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农村牧区市场化程度达到60%;科技进步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5%,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普及率达到80%;牧民全部实现定居,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住房面积占25%以上,100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水、肥、土地等农牧业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加快发展农村牧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使农牧民真正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好处。
     (一)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牧民用粮需求
     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加之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所需饲料粮的逐年增加,农村粮食消费缺口将呈扩大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应注重粮食生产和粮农保护,构造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率的制度和环境,以确保我省农民用粮需求。按农村牧区人口290万人、人均消费量300公斤测算到2010年全省农民粮食消费总量将达到120万吨左右(考虑种子用粮和饲料作粮近30万吨),考虑到我省粮食实际生产能力和主要依靠外调的因素,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恢复到110万吨,是有可能的。从目前来看,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在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潜力不大。“十一五”期间,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主要依靠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单产水平。
     1、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总量,严把建设用地审批关。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征地和土地转让{zd1}价格制度,完善征地程度和征地补偿办法。要建立以生产粮食为主的{yj}性基本农田保护区,保证400万亩的粮食面积,在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的前提下,保证农村粮食供求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灾年略歉,适当调入或动用储备粮即可弥补需求。做好粮食丰歉、余缺和品种调剂,以应付自然灾害的袭击,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解困。加大复垦开发、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的实施力度,争取每年开垦宜农荒地5万亩。积极采取措施,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复种指数提高到90%以上。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粮食生产统一起来,避免以行政手段随意减少粮田面积。
     2、加强粮食良种繁育和推广。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引进、试验和推广利用,推行良种补贴和种子产业化,直正做到良种进村入户。结合良种培育,加强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快开发粮食品种的模式化、标准化种植技术,以及旱作节水、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等节本增效技术。
     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和中低产田改造,力争2010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00万亩。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在国家补贴材料费的引导下,完善农牧民投工投劳的有关政策,引导农牧民投工投劳。要不断改进耕作制度,实施科学种田,力争:“十一五”末全省粮食单产水平提高10%左右。
     4、加强商品粮油基地建设,发挥其粮食生产的优势和潜力。一方面,巩固完善已建成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形成较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供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建设海东、海西等粮食主产县的粮油生产基地和海南、海北、海西、玉树四州的藏区青稞生产基地,提高我省粮油商品率,满足牧区藏族群众口粮需求。
     (二)转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牧业发展将面临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克服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必须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大力实施xx战略。我省独特的气候特征和xx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一五“期间,要将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思路调整到增强农畜产品竞争力上,用经营工商业的思维和方法来经营特色农牧业。首先正确选择发展特色农牧业,突出发展优质杂交油菜制种、专用型马铃薯、高原花卉、优质肉牛羊等产品,并对特色农畜新产品实行原产地保护。其次建立无公害种植养殖基地,实行TQC全面质量管理。在此基础上,从市场出发,将市场细分与区域农牧业比较优势相结合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形成特定的产业,并用现代营销的方法,培育和管理特色农畜新产品品牌。
     2、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积极推进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是从源头抓起,做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大气、水体、土壤等方面的检测认证工作,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为农牧业结构调整提供优良品种。二是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畜禽疫病监测防疫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农畜产品质量认证,大力推行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三是努力保护和改善农村牧区生态环境,强化灭治鼠虫害,改良草场。加强对东部农业区畜禽养殖场污染的治理和监管,推广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源,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3、推行节水型农业。必须把节约用水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建立科学的用水管理制度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到2010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改革农业用水的水价形成机制,采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引导农民节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设备和新技术。推广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滴灌、渗灌、水平畦田灌等先进适用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引导农民使用节水灌溉设备,对农民采取节水措施给予补贴;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把发展旱作农业摆到与节水灌溉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发展。培育推广抗旱节水农业新品种,提高生物体自身的水分利用效率。推广旱作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提高自然降水保率,有效减少农田蒸发失水,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
     4、提高农牧业劳动者素质和农户经营水平。“十一五”期间,必须把提高农牧业劳动者素质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大事来抓。要充分发挥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院校的作用,鼓励科技人员深入{dy}线,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开展农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畜禽疫病防疫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农牧业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户的带动作用提升广大农户生产经营水平。
     5、提高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牧业投入品的利用水平。大力推广复绿灵等新品种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技术。按照复合化、高效化、缓释性、可控性的要求,优先发展复混肥料、有机肥和叶面施肥。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积极组织实施沃土工程,推广农机具综合配套和节能低耗利用技术。推广高强度、可控降解地膜,以及高光合作用生态棚膜。
     (三)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
     实现农牧民增收,是我省“十一五”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牧民人均收入的标准和现行价格水平测算,到2010年,我省农牧民人均收入突破3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要增长6.5%以上,对我省这样一个农牧业和农村经济滞后省份来说,难度较大。为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十一五”期间,在保证农村粮食基本供给的前提下,继续大力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农牧业的良种工程抓起,全面提升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大力发展畜牧业、林草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优化农牧业内部结构;优化农牧业布局,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着重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小城镇,培育主导产业,引导农牧民进城,为农牧民和跨地区就业提供服务,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
     1、稳定、完善和落实扶持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搞好农牧业生产资料和供应和市场管理,严格控制农资价格上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牧业生产资料等各种坑农行为。完善生态建设等工程性补贴方式,落实好三江源生态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公益林等工程对农牧民生产、生活补偿收入, 使农牧民切实得到实惠。
     2、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拓展农牧业增收空间。目前,我省农牧民收入构成中,农牧业增收比重占60%左右,仍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十一五”期间,通过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种植业和畜牧业效益,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条等措施,加快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综合开发和利用耕地、水面、空间资源,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高效农牧业,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的增收潜力。
      3、加快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要积极转变农村工业增长方式,充分的挥县域经济作为中心城市经济与广大农村牧区经济过渡的桥梁和城市工业与农牧业联系的纽带的作用,利用农牧业特色资源和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抓好流通产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牧民进入流通领域,积极从事初级农畜产品收购、贩运、仓储及加工的内购外销,尽{zd0}努力将流通领域的收入实现在本省内部。同时,加快推进全省性的粮食、油料、马铃薯、绒毛、皮张等大宗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的形成,解决“卖难”的瓶颈。发展市场化的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业、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业、农牧业标准服务业以及服务与农村牧区的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和开放个体经营等非公有制的经营领域,加大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村牧区二三产业。
     4、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按照“走出去”战略的要求,拓宽视野、广辟渠道、加强组织、积极引导,力促省内流动,强化省外输出,引导出国务工,多层次、xxx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省外输出劳动力5万人。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完善而强有力的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要像抓城市再就业工程那样,制定专项规划和工作目标,扶持和引导各类劳务公司健康发展,大力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努力形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农牧业部门、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走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新路子。加大农牧民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力度。要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底服务等有针对性的实用和职业技术培训。“十一五”期间培训农牧民100万人,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完善相关政策,取消农牧民进城务工的一系列不合理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降低农民工进城成本,优化转移环境,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
     5、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争取“十一五”期间农牧民进城30万人。小城镇发展重点要实现由单一数量扩张向数量扩张与壮大规模并举的战略转变。要加强小城镇供排水、道路、通迅等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便于农牧民和中小企业低成本进入。要量力而行,有什么样的条件搞什么样的基础设施,切忌盲目攀比,贪大求洋。要注重资源环境的承截能力,解决好发展小城镇与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东部及环湖地区要把县城作为发展重点,引导其向中小城市发展,突出其辐射带动作用;三江源地区要结合生态保护工程,整合现有资源,合理发展小城镇,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发展城镇经济,为牧区人口进入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转移到城镇的牧民收入稳步增长。进一步探索建立以居住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场所或稳定生活来源为户口准迁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进城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允许农牧民把土地、草场使用权资本化,成为农牧民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实施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按照“科学规划、巩固成果、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进行。 “十一五”期间新增造林合格面积4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7%,力争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1、巩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果。1998年以来,我省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xx林保护、重点防护林建设等多个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随之而来的管护任务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要通过配套项目建设等措施,巩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果。一是在东部农区,通过中期评估,加快基本农田、农村能源、后续产业等配套措施,积极解决退耕农户口粮、烧柴、增收等问题。在三江源区,通过加快生态移民、禁牧舍饲、后续产业等配套措施,解决牧民基本生活和增收等问题,扭转“边治理、边破坏”的被动局面。二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后的管护工作,通过产权改革,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微观主体,调动农牧民和社会法人管护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重点在区和重点工程。“十一五”期间突出抓好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以及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同时,加强黄河上游干旱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营造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利用退耕还林(草)工程,发展高效生态林草业。  
    


郑重声明:资讯 【青海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十一五发展规划(2)_进取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