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没有“基本正确”_成寓思_百度空间

  近日,某作业区每周例会上的一场特殊考试让笔者记忆犹新。会议开始前,作业区经理让每位参会人员默写HSE管理体系相关知识以及集团公司六条禁令。参会人很快信心满满地交上答卷。然而,在现场点评时,这位作业区经理说了这样一段话: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含糊不清的指令或是一个稍微错位的符号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安全,只有100分,没有“基本正确”。原来,这些答卷虽然内容都回答正确,但在文字表达上或多或少与标准答案有差别或有错别字。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位领导太过较真,但“蝴蝶效应”深刻告知我们,哪怕是一个微小因素,都会影响到整个结局。安全问题,更不能疏忽,不能心存侥幸。一项调查显示,在责任事故中,90%以上是因为责任人心存侥幸,抱着“差不多”、“基本正确”的心理,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随着HSE管理体系知识贯彻的不断深入,一个个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进一步理解,人们更加意识到“xx正确”和“基本正确”的差别。

  翻看事故案例,每一个都是血的教训。扼腕叹息之余,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些事故的背后几乎都是“人”的因素导致,究其原因就是很多人抱着差不多就行的思想,怀着侥幸心理,没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看看实际工作中,有人或是仗着“艺高人胆大”违反规程操作,或是盲目乐观在新知识新技能学习上滞后,或是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懂或不懂都敢上……粗枝大叶、冒险蛮干、心不在焉、盲目乐观等成为滋生事故的温床。

  安全,是我们踏进石油企业大门{dy}天就要上的必修课。不断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教育培训机制……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可谓是严管理、高要求、硬标准、铁手腕。然而,却总有人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把偶尔的侥幸、一时之方便当做“成功”经验,致使一些不该发生的惨剧一再上演。

  “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在工作中除了要知晓本岗位安全风险和危险源,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熟悉突发事件应对流程外,还应时刻带着“四心”,即细心、专心、虚心、责任心。这“四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工作中“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以每一位会者、能者为师,对待任何工作都细心谨慎,心无旁骛。

  古人云:“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告别“差不多”、“基本正确”,时刻绷紧安全弦,敲响安全钟,养成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的好习惯,才能真正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吴萍

关键词:   



郑重声明:资讯 【安全没有“基本正确”_成寓思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