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工业大检阅_极限速度_新浪博客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的上海举办。这是自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举办以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种盛事。

    世界博览会是工业文明的标志,它集中展示了人类在工业文明领域取得的成果,也是对各国综合国力的一次大检阅。尽管时过境迁,工业时代早已远去,后工业时代的迷茫与反思加上信息时代的来临让世博会的光环黯淡了不少,但是我们能够成功申办世博仍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1851 伦敦:工业的召唤


     1851年5月,英国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xx作家查尔斯·金斯利站在高大的水晶宫前感慨道:“在我看来,纺纱机,铁路,轮船和电报,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我们和宇宙是一致的;一定有一个伟大的神灵在我们之间工作,他就是{wn}的,主宰一切的上帝!”这段话,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工业诞生以来,人们对其惊人力量的由衷赞美,乃至膜拜!

     那个时代,意气风发的大英帝国正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占据着欧洲66%的工业产值,全世界20%的商业贸易,亚洲,非洲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dy}霸主。而xx这一切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思想指导和英国开明灵活的经济政策固然是首要的,但是强大的工业能力无疑是决定性的力量。1769年,{dy}台现代意义上的往复式蒸汽机诞生,1775年,{dy}台镗床诞生(可以用于加工蒸汽机的缸套,从而使这种机器不会只停留在图纸上,而是会切实成为一件产品),这两件发明很快为世界工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直接引发了{dy}次工业革命!

     {dy}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物:高耸如云的工厂烟囱,呼啸的蒸汽机车,航行的汽船,已经它们喷吐出的那浓密的黑色烟柱,今天看来恍若隔世。大概我们只能从《蒸汽男孩》这样的动漫里才能去缅怀那个不再的机械原教旨主义时代了。

 

1937 巴黎:艺术的元素

    艺术,不能直接服务于生产,也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人类需要艺术,就像需要阳光和空气一样自然。在工业文明不断改造着这个古老的世界,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技术,越洋海底电缆,电话,电视机,钢筋混凝土……丰富着生活的同时,艺术并不会消亡,而是以新的形式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在巴黎世博会上,各国不再把工业产品和工业能力的展示作为自己的目标,而是努力在本国的地理资源和人文文化上大做文章,其中法国馆最为积极,它最早创造了国家馆-地方馆的模式,向各国人们介绍法国各地风光。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上海世博会!而旅游业也开始被作为产业而迅猛发展。

    要问巴黎世博会上最出彩的国家是哪里,当然是新生的社会主义大国苏联了。在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陷入恐怖的经济危机的时代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两个五年计划令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业能力取得巨大进步,从此进入了黄金时期。苏联馆的顶部,是不锈钢铸造的巨大雕塑《工人与女集体农庄农民》,是艺术史上的精品。这座充满乐观,积极,富有力量的雕塑很快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赞叹苏联取得的惊人成绩,苏联也在这次博览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1939-1940 纽约:未来的畅想

    历史课本上,1939年是个黑暗的年代,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类陷入了空前浩劫。在这一大背景下,纽约的世博会简直是{zh1}一缕人类文明的光芒。通用汽车公司构筑了一个“未来世界”,人们可以登上汽车,打开音响,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欣赏未来城市的风光,汽车在七车道的柏油马路上以100多公里的时速飞奔------这不已经实现了吗?没错,可这些在那个汽车速度比自行车快点,运载能力比毛驴强点的年代里是多么的让人惊奇啊!

    石油产品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塑料制造的生产生活用品取代了金属和木材成为主流;电视摄影机可以把各种画面完整的记录下来;最有趣的发明当属尼龙了:这种坚韧的材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于制造弹性联轴器的柱销和xx的降落伞,然而,杜邦公司在这一年,用一个300英尺高的玉足模型向大家宣告了这东西的另一个用途-----制造丝袜,成为时尚的象征。一直延续至今,世界各国的女性朋友都在用尼龙制造的丝袜装饰自己的双足,可见其力量多么强大!

1958 布鲁塞尔 核子时代和太空时代

    这个星球上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二战结束了,冷战爆发了,量子力学,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各国在以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主的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人类文明开始进入原子时代和太空时代。

    这个奇特的建筑,是布鲁塞尔1958世博会的标志,看似造型怪异,但从冶金学的角度来看,它是α铁体心六方晶格放大1650亿倍后的模型。人类在用这样的建筑纪念着人类在原子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在微观世界的神奇发现和钢铁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的贡献。而1957年前苏联人成功发射{dy}颗人造地球卫星也让太空不再是人类文明的盲区。太空技术让人类得以有机会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太空是宏观的,而原子是微观的,人类文明在无限大和无限小这两个世界得到了超越以往所有的时代的延伸。
    原子能发电站,涡轮喷气航空发动机,原子塔,人造卫星,电子音乐,不断挑战着当时人们的想象力。工业没有止步不前,它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以承载这个星期的文明。

1970 大阪:Japan is No.1!

    大阪,日本关西地区的{dy}重镇,也是一座富有浓厚商业气息的大城市,发达的工商业和绚烂的文化,让这里成为整个70年代日本的象征。-----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持续了42年至今!所以这一年在这里举办世博会,当之无愧!

    虽然这个时期,日本凭借其制造业的异军突起而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技术不断挑战着想象力的极限。也一次次的让日本人觉察到了努力的方向。高科技领域,有宇宙空间站,登月飞船,铯原子钟,移动式穹顶体育馆,区域性网络等技术;生活领域,有无线电话,寻呼机,磁悬浮列车,可视电话,自动扶梯,电动汽车;此外还有这样一些:易拉罐饮料,方便面,家庭餐馆,便利店也在改变着世界上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7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辉煌时期,这次世博会成为日本崛起的一大机遇,从此日本走上了制造业的道路,无论是在汽车,钢铁,能源,机械,电气,电子,造船,航空等{jd1}实力领域,还是家用电器,娱乐设备,家具,生活用品,乃至书籍,电影,漫画,动画片这样的软实力领域,日本制造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三菱,尼康,丰田,本田,东芝,富士,松下,日立,富士通……也不断成就着一个又一个xx。并且早就了那句在90年代之前xx正确的口号:“Japan is No.1!”

2000 汉诺威:可持续发展


   

     人类,有技术,有文明,有艺术,但是,人类和自然又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汉诺威世博会的主题。

    虽然我们无可争议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自然界也在人类文明的影响下开始不按照其规律运转,环保,已经成为事关生死存亡之大事!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定义。

    楼宇变成了独立的循环系统,可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而别具特色的日本馆却是用纸做的!这是一种工业用纸,轻盈,坚固,适合作为建筑材料。这一年,无论是美国的英特尔,日本的丰田,还是德国的德马克,西门子等大公司都开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保证这个地球的{yj}清洁,健康,适合人类发展。而环境更是需要全民的努力。

2010 上海:????

    接下来的六个月是什么主题呢?拭目以待!未来,只有因为未知才有价值。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世博会:工业大检阅_极限速度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