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统一渲染GPU架构历程回顾与评测[四]_智慧背囊的空间_百度空间

    ● 每代{dj0}产品基本信息分析——Radeon HD3870

    在这个环节,我们使用了常用的GPU-Z软件和EVEREST系统信息检测软件来测试每代核心{dj0}显卡的基本信息,这样可以帮助各位用户更好的回顾和分析核心架构规模和这代产品的基本概况。第二款登场的是改进于R600架构的RV770架构代表之作——Radeon HD3870显卡。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Radeon HD3870显卡GPU-Z信息

    在GPU-Z信息测试中,软件识别出了这款产品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它使用了集成320个流处理器的RV670核心,55nm工艺、6.66亿个晶体管。这款产品出自迪兰恒进之手,它使用非公版设计,使用了双层热管xx无风扇,但是频率还是能够坚持运行在公版标准。{dy}次看到这种散热方案出现在xx产品中,让我非常吃惊。

    显存方面,RV670核心使用了256位显存控制器以减小芯片面积,降低芯片是生产成本和功耗,但是借助频率较高的DDR4显存最终显存带宽达到了72.0GB/s,这种设计能够媲美上代旗舰512bit的HD 2900XT显卡的带宽优势,足以为320个流处理器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找到了GPU性能与功耗的设计平衡。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Radeon HD3870显卡GPU-Z信息

    在传感器页面,我们看到了这款显卡的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显卡的工作状态。但遗憾的是这款显卡的传感器数量明显偏少,或者说能被GPU-Z识别的传感器数量偏少。但是温度和频率还是得以正常识别,无风扇4热管设计让这款迪兰恒进HD3870显卡在运行时可以给予用户{zh0}的使用体验。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Radeon HD3870显卡 EVEREST信息

    上图是EVEREST检测结果,我们选择“图形处理器”,EVEREST侦测到的结果基本与GPU-Z软件一致。相对于上代{dj0}显卡HD2900XT的技术特性也在检验中得到体现,就像我们上文所说,虽然是一些细节方面的不触碰核心架构的改进,但是它们在日后使用中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感受。

   ● 每代{dj0}产品基本信息分析——Radeon HD4890

    在这个环节,我们使用了常用的GPU-Z软件和EVEREST系统信息检测软件来测试每代核心{dj0}显卡的基本信息,这样可以帮助各位用户更好的回顾和分析核心架构规模和这代产品的基本概况。第三款登场的是在架构方面做出{dy}次大幅度改进的RV770架构代表之作——Radeon HD4890显卡。它代表了AMD在55nm工艺方面最成熟的微架构设计,大幅度扩充了ALU运算器规模线程管理能力与周边资源增加,让这款显卡为后来的R800架构铺平了横向扩张的道路。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Radeon HD4890显卡GPU-Z信息

    在GPU-Z信息测试中,软件识别出了这款产品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它使用了集成800个流处理器的RV770核心,55nm工艺、9.59亿个晶体管。作为AMD官方超频版的显卡,HD4890的构架在RV770的基础上并未做出重大变化,虽然核心面积由原来的256mm2增加到282mm2,但是其核心晶体管数量仍然与Radeon HD 4870相同,为9.56亿个。

    据业内人士透露,HD4890属于重新Tape Out的产物,即在RV790核心外围,新增加了Decap Ring(去耦环),可以有效降低信号噪音,可让其稳定运行的频率达到一个更高的值;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HD4890采用了TSMC(台积电)55nm工艺中价格{zg}的55GT,这也是为什么Radeon HD 4890的核心频率能达到这么高的原因之一。

    显存方面,RV670核心使用了256位显存控制器以减小芯片面积,降低芯片是生产成本和功耗,但是借助频率极高的DDR5显存最终显存带宽达到121.9GB/s,这种设计相比{dy}代统一渲染架构旗舰512bit的HD 2900XT显卡,显得更为从容和稳健。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Radeon HD4890显卡GPU-Z信息

    在传感器页面,我们看到了这款显卡的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显卡的工作状态。丰富的传感器数量能够准确描述这款显卡的运行状态,这是xx显卡所必须的特性。改良后的散热、供电以及1.5A的风扇电流,让这款显卡的温度在满载时也能有效控制。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Radeon HD3870显卡 EVEREST信息

    上图是EVEREST检测结果,我们选择“图形处理器”,EVEREST侦测到的结果基本与GPU-Z软件一致。同时我们发现AMD在RV770核心中加入的Powerplay功耗控制技术,在这款公版显卡中得到了xx体现。也就是说在轻负载3D或者2D状态中,这款显卡的低功耗和静音特性能够有效体现。

    ● 每代{dj0}产品基本信息分析——Radeon HD5870

    在这个环节,我们使用了常用的GPU-Z软件和EVEREST系统信息检测软件来测试每代核心{dj0}显卡的基本信息,这样可以帮助各位用户更好的回顾和分析核心架构规模和这代产品的基本概况。

    {zh1}一款登场的是在架构方面做出{dy}次大幅度改进的RV870架构代表之作——Radeon HD5870显卡。它代表了AMD在40nm工艺方面最成熟的微架构设计和AMD所有产品中最强的单卡单芯性能,特别是在性能功耗比方面表现优异。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Radeon HD5870显卡GPU-Z信息

    在GPU-Z信息测试中,软件识别出了这款产品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它使用了集成1600个流处理器的R800核心(Cypress),40nm工艺、21.54亿个晶体管。本次测试的产品在频率方面默认做出了提升,但是为了测试结果更有对比性,我们还是将它还原为最初的公版频率。

    显存方面,RV870核心使用了256位显存控制器以减小芯片面积,降低芯片是生产成本和功耗,但是借助频率极高的DDR5显存最终显存带宽达到150.0GB/s。同时借助于对DirectX 11的支持,这款显卡能够对DirectComputer计算接口提供支持,这为以后市场更大的GPU通用计算提供了基础。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Radeon HD5870显卡GPU-Z信息

    在传感器页面,我们看到了这款显卡的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显卡的工作状态。丰富的传感器数量能够准确描述这款显卡的运行状态,这是xx显卡所必须的特性。复杂的监控项目甚至在一屏无法显示。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Radeon HD5870显卡 EVEREST信息

    上图是EVEREST检测结果,我们选择“图形处理器”,EVEREST侦测到的结果基本与GPU-Z软件一致。同时我们发现AMD在RV770核心中加入的Powerplay功耗控制技术在这代核心中还是有较好的继承。通过我们前文的分析可知,R800核心的功耗控制能力更为优秀。

性能测试的硬件、软件平台状况

  ● 测试系统硬件环境

  性能测试使用的硬件平台由Intel Core i7-975 Extreme Edition、ASUS P6T Deluxe主板和2GB*3三通道DDR3-1600内存构成。细节及软件 环境设定见下表: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中央处理器 Intel Core i7-975 Extreme Edition
(4核 / 超线程 / 133MHz*25 / 8MB共享缓存 )
散热器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单个120mm*25mm风扇 / 1600RPM)
内存模组 G.SKILL F3-12800CL9T-6GBNQ 2GB*3
(SPD:1600 9-9-9-24-2T)
主板 ASUS P6T Deluxe
(Intel X58 + ICH10R Chipset)
显示卡
AMD 产 品
Radeon HD 2600XT
(RV630 / 512MB / 核心:800MHz / Shader:800MHz / 显存:2200MHz)
Radeon HD 3850
(RV670 / 512MB / 核心:669MHz / Shader:668MHz / 显存:1400MHz)
Radeon HD 4830
(RV770 / 512MB / 核心:575MHz / Shader:575MHz / 显存:1800MHz)
Radeon HD 5770
(RV840 / 512MB / 核心:850MHz / Shader:850MHz / 显存:4800MHz)
Radeon HD 5830
(RV870 / 512MB / 核心:800MHz / Shader:800MHz / 显存:4000MHz)
Radeon HD 2900XT
(R600 / 512MB / 核心:740MHz / Shader:740MHz / 显存:1650MHz)
Radeon HD 3870
(RV670 / 512MB / 核心:776MHz / Shader:776MHz / 显存:2250MHz)
Radeon HD 4890
(RV770 / 512MB / 核心:900MHz / Shader:900MHz / 显存:3900MHz)
Radeon HD 5870
(RV870 / 1024MB / 核心:850MHz / Shader:850MHz / 显存:4800MHz)
Radeon HD 5970
(RV870 / 2048MB / 核心:725MHz / Shader:725MHz / 显存:4000MHz)
硬盘 Western Digital Caviar Blue
(640GB / 7200RPM / 16M缓存 / 50GB NTFS系统分区
电源供应器 AcBel R8 ATX-700CA-AB8FB
(ATX12V 2.0 / 700W)
显示器 DELL UltraSharp 3008WFP
(30英寸LCD / 2560*1600分辨率)

16款2009年度最热门显卡{zj2}性能对决
G.SKILL F3-12800CL9T-6GBNQ

16款2009年度最热门显卡{zj2}性能对决
AcBel R8 ATX-700CA-AB8FB

16款2009年度最热门显卡{zj2}性能对决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我们的硬件评测使用的内存模组、电源供应器、CPU散热器均由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提供,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是华硕(ASUS)玩家国度官方店、英特尔(Intel){zz1}地带旗舰店和芝奇(G.SKILL)北京旗舰店,同时也是康舒(AcBel)和利民(Thermalright)的北京总代理。

  ● 测试系统的软件环境

测 试 平 台 软 件
3D合成
测试软件
3Dmark 06
Futuremark / 版本号1.10
3Dmark Vantage
Futuremark / 版本号1.01
其他综合测试项目 Sisoft GPGPU着色器性能
单精度Shader型浮点
Sisoft GPGPU着色器性能
双精度Shader型浮点
3Dmark Vantage 贴图填充率
3Dmark Vantage 视差闭塞映射
3Dmark Vantage GPU粒子模拟
3Dmark 06 Shader Particles 3.0
Furmark Open GL 性能测试
Lightsmark 光照渲染测试
DirectX 10 SDK Cube Map GS
DirectX 10 SDK Nbody Gravity
辅助测试软件 Fraps
beepa / 版本号 3.0.3

  各类合成测试软件和直接测速软件都用得分来衡量性能,数值越高越好,以时间计算的几款测试软件则是用时越少越好。      ● DX9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06

    历代芯片{dj0}显卡成绩对比: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历代芯片性能级显卡成绩对比: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在代表DirectX 9时代的3Dmark06测试中,HD5870表现出了{zg}的效率,同时HD4890依靠{jd1}的频率优势,在这项测试中发挥出色。

    在性能级显卡中,HD5830得分{lx1},但最耀眼的明星是目前价格在1000元左右的HD5770,毕竟RV840能以800个流处理器的规模取得接近RV870核心的成绩,是相当值得欣慰的。但是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出HD5830的ROP单元规模不足。                                                                                                                                                                                                                                                                                                                                                                                                                             

更多内详见:                          

  3Dmark 06作为上一代3DMark系列{df}之作,所有测试都需要支持SM3.0的DirectX 9硬件,并且支持HDR特性,这款软件的最终得分里CPU性能占有不小的权重,因此它更适宜分析整个系统的3D加速能力。


{lx1}A卡强项达50% 卡皇GTX480全球首测



郑重声明:资讯 【AMD统一渲染GPU架构历程回顾与评测[四]_智慧背囊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