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满族博物馆关于免费开放情况的汇报_满乡伊通的空间_百度空间

伊通满族博物馆关于免费开放情况的汇报

201052

我们伊通满族博物馆始建于1987年,原称伊通满族民俗馆。2002年,移地重建,更名为伊通满族博物馆,占地达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2008年,博物馆再次扩建,占地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5800平方米。全馆共设6个展厅,馆藏文物共600余种4500余件,是全国{wy}一家展示满族文物专业展览馆,相继被确定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基地和萨满文化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200810月,又被中国民族博物馆列为中国民族博物馆.伊通满族分馆。按照中央、省、市有关部署要求,20091月,伊通满族博物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后,全年累计免费接待观众18万多人次,在弘扬民族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按照要求,现将我们免费开放情况报告如下:

一、免费开放工作的开展情况

实行免费开放,既是党和政府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们伊通满族博物馆充分发挥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必然选择。为了推动免费开放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我们着力做了6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标准,依靠扩大场馆建设规模推动免费开放工作。中央、省、市关于免费开放博物馆的通知下发后,按照有关要求和标准,我们在积极改进工作,争取免费开放尽早实施的同时,从提高场馆设施免费开放承受能力入手,进一步扩大了博物馆原有的建设规模,为全面免费开放工作做好准备。20087月,在省、市、县大力支持下,先后累计投资600万元,对博物馆进行了扩建。经过12个月的扩建后,场馆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0000平方米增加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500平方米增加到5800平方米,展览面积由原来的2000平方米增加到3470平方米。新增了学术报告厅等服务设施,其中学术报告厅可同时容纳120人举办各类交流、联谊活劝。博物馆扩建后,不仅增加了相应的服务功能,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观众容纳量,可同时接纳观众800人,较之以往增加400多人。

(二)突出特色,依靠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推动免费开放工作。伊通是吉林省{wy}的满族自治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县内满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的特点,提出了以满族文化为核心、创建吉林省旅游大县的工作目标。这一工作目标的提出,既为我们伊通满族博物馆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同时也为我们博物馆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要求,我们一方面努力争取把满族博物馆塑造成展示伊通满族文化的窗口,另一方面积极把伊通满族博物馆打造成伊通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重点在满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等方面狠下功夫,并以此推动免费开放的全面实施。在满族文化挖掘上,我们重点加强了对满族传世文物的搜集,仅2009年就投入8万多元,搜集满族文物400余件,其中搜集到的辽金时期的火炮,已经达到国家3级文物标准。在满族文化整理上,我们不仅对馆藏文化进行了科学归类、梳理,而且还加强了对各类文化的研究和利用,组织馆内人员撰写了《满族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立为2007——2009年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在满族文化的保护上,我们重点抢救和保护了满族剪纸、满族饰品等一批濒危的民族文化项目,培养了一批新的满族文化民间传人。通过加大对满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目前已经使博物馆成为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专业文博机构,博物馆的满族文化特色进一步被突出出来,增强了对外的吸引力,有力地推动了免费开放工作。

(三)加强互动,依靠举办文化联谊活动推动免费开放工作。作为县一级的以展示满族传世文物为主的专业博物馆,尽管我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展示水平和价值,但由于受地域的人流、知名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造成了我们在更多的地区、更广泛的领域内还缺少更大的影响力,给免费开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无论是在免费开放工作前的筹备当中,还是在免费开放工作启动后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都把开展文化交流互动作为全面推动免费开放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举办各种文化联谊活动,实施“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县内,积极与广大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实行互动。与县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在中小学生中举办集体参馆、观展等活动,以博物馆为基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在2009年,我们与县教育局在中小学生中联合开展了“利用一件文物、讲述一个故事、了解一段历史”活动,受到了中小学生的欢迎,并在广大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有的学生家长亲自陪着孩子到博物馆参馆、观展,与孩子一起接受教育。二是面向县外,积极与同业开展互展活动。如,我们充分利用与长春市大专院校较近的地理优势,积极与他们联合办展,借船出海,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地式展出和流动式展出,一方面提高文物的展出效率,另一方面以此扩大伊通满族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到目前,我们已经与辽宁、黑龙江、河北、北京以及本省内的多家博物馆建立起了互展互动互利的合作关系。

(四)改进服务,依靠建立合理运营方式推动免费开放工作。免费开放实行后,博物馆原有的一些运营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免费开放后的需要,直接影响免费开放的服务质量。为了保证免费开放合理、有序、协调运行,我们着力建立健全了一套新的运营方式,使免费开放服务质量不断得到了提高。一是积极改进接待服务。免费开放后,观众客流量较之以往增加了一倍多,对此,我们建立了每日参观人数总量控制和疏导制度,合理确定参观批次,实行集体参观提前预约、分场定量接待观众、提前预告参观场次,使参观接待稳妥、有序进行。二是积极改进讲解服务。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讲解员制度,对讲解员的讲解内容、仪表形象、语言服饰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准,实行定场定厅定人专门讲解,在每一个展厅设立两名专门讲解员和引导员,改变了过去讲解员“一跟到底”式的讲解服务方式。三是积极改进展示服务。新馆扩建后,我们不但扩大了展厅面积,而且还适当地增加了展台、展窗、展柜数量。在积极增加展台、展窗、展柜的同时,还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对各类文物恰当布展。我们今后还将增加一些高科技含量展示设施,努力增加良好的展示效果和视觉效果。四是积极改进设施服务。投资62多万元,增加了视、听等多功能的光电设施和服务设施。

(五)强化保障,依靠形成科学投入机制推动免费开放工作。省、市、县对我们伊通满族博物馆的发展历来都十分关心和支持,多次投入专门资金帮助我们重建扩建,使博物馆的展示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实行免费开放后,国家、省、市、县更进一步加大了对我们的支持和投入,仅2009年中央财政就向我们下拔专项经费21万元,省、市、县等地方批配资金()万元,均都及时足额到位,极大地推动了免费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资金使用上,我们突出了6个方面的使用重点,努力保障全馆高效运行。一是保障基本费用的支出,重点是采暖、供水、供电等费用的支出。二是保障人员工资费用支出。三是文物收藏保管等费用支出。四是各项活动费用支出。五是人员培训费用支出。六是设施建设费用支出。为保障各项费用支出合理,使用科学,在经费使用中,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使用,实行了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出作用。

(六)扩大宣传,依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免费开放工作。无论是从博物馆自身发展看,还是从宣传推介满族文化看,免费开放都是伊通满族博物馆在运营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转变。为了把免费开放这项工作真正广泛开展起来,我们还加大了对博物馆及免费开放工作的宣传。一是加大了对博物馆的宣传和包装。经过宣传和包装,目前伊通满族博物馆已经名列国内满族专业博物馆的前位,并在国内外满族文化研究领域享有一定盛誉。二是加强了博物馆宣传的阵地建设。在《四平日报.伊通专刊》上设立了反映满族文化的经常性宣传栏目,并对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及时进行了宣传。同时还在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开辟了伊通满族博物馆的专门页面,对重点文物进行了详细宣传和介绍。三是拓宽了博物馆的宣传渠道。本着借助大媒体、开展大宣传的原则,加强了与吉林日报、四平日报、吉视、乃至央视等各大媒婆体的沟通和联络,在央视、吉林日报、吉视、四平日报播发了反映伊通满族博物馆的相关节目和文章。四是优化和创新了博物馆的宣传载体。在2009年,编印了反映满族博物馆的台历、挂历、明信片等。

二、免费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表明,博物馆免费开放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惠民举措,是一项有利于博物馆长远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但在运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可能影响今后免费开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一)免费开放后观众观展需求迅猛增长与博物馆供展水平提高相对缓慢,给免费开放工作带来较大压力。免费开放在客观上进一步刺激了群众文化消费,使群众观展的日流量急剧增加。在进入免费开放的新阶段后,我们博物馆的展馆规模、接待能力、服务水平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提升,在短时间内影响了免费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而免费开放程度受到制约,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群众观展热情,产生种种负面影响,以至会对免费开放的长远持续下去造成种种不利因素。因此,推进免费开放工作,应该在较短时间内进一步加大投入,把扶持的重放在尽快提升博物馆的展馆规模、接待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提升上,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专项经费的基本使用和重点使用细化程度不高。关于免费开放专项资金使用的问题,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使用规定和标准出台,在没有制度可参照的情况下,我们博物馆把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安全保卫、水电热等费用支出、维护维修、文物征集等保证博物馆基本运行方面,对一些体现特色、关系博物馆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还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因此,应该在基本经费和专项经费的拔付和使用上,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出台统一的专项经费使用规定,对基本项目的资金使用实行规范管理,对重点项目的资金使用实行专项管理,专报专批。

(三)资源有效宣传和利用的水平还很低。目前,博物馆免费开放情况只掌握在专业的管理部门,更多的群众并不了解,使群众只知有免费开放政策,但不知到哪里能享受免费开放政策。同时,一些免费开放博物馆为了更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吸引更多观众进馆参展所采取的宣传手段又受到各种制约条件的限制,基本处于零打碎敲的状态,宣传效果并不明显和理想。由于宣传不到位、不广泛,造成博物馆虽然实行了免费开放,但文物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统一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以动态的方式,定期向广大群众进行公布和宣传。

(四)免费开放博物馆的专业力量还很薄弱。目前,博物馆专业的讲解人员、服务人员、研发人员还很匮乏,博物馆为了保持正常的免费开放,只能临时从社会招聘一些非专业人员充实到讲解、服务、研发队伍中,造成博物馆的讲解、服务、接待、研发水平的相对下降,对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免费开放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应该在一些院校中设立相应的讲解、接待、服务等专业,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同时,上级部门应该统一举办一些专业培训班,加强讲解、接待、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免费开放的服务水平。



郑重声明:资讯 【伊通满族博物馆关于免费开放情况的汇报_满乡伊通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