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题写,校园飘逸油墨香(北京会议的发言)--薛汉忠的blog

 

师生同题写,校园飘逸油墨香

——在第二届全国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论坛上的发言

                  江苏无锡市旺庄中学薛汉忠

诸位专家、诸位领导、诸位老师:
     我来自无锡市旺庄中学,是一个坚持30年与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和下水作文的语文老师。有人说:教作文苦,写作文难。我觉得这句话未必正确。在我坚持30年下水作文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酸甜苦辣;但经过30年的坚持,我现在教作文和写作文没有酸,没有苦,没有辣;有的只是从心里往外冒的甜以及xx的快乐。由于我们是师生同题写,我的文章不断发表,我的学生的文章也经常在一些报刊杂志上亮相,我们校园飘逸着油墨香,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十分可喜的局面。

我和我的同事的教学理念是: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只有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成为钻石,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才能更好地xx学生的写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学校着眼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每个学期至少写2篇下水作文。通过下水作文,教师可以了解作文的甘苦,指导学生的作文就能有的放矢,就能更加到位。为此,我们学校先后编印了《春晖》《春霖》等教师下水作文选,还将编印《春霞》《春露》等教师下水作文选,我们要用教师的下水作文去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去引导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觉得,教师本身的素质比教学方法更重要。为什么在解放前,一些老教师并不特别讲究教学方法,仍然取得了令人眼睛发红的成就呢?这主要是教师的超出一般的素质在起作用。可是,我们现在有的老师只注意研究教学方法,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结果效果并不明显,或者培养不出{yl}的人才。我们重视教师教学方法的指导和改进,但更应该注意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们学校的野草文学社办得红红火火。北京师范大学《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10年第2期介绍了我校野草文学社,并同时选登了我校部分学生的优秀作文。无锡市教育网还在2010年新开辟的“看校园”栏目里,在新年{dy}期上重点介绍了我校文学社,并刊发了部分师生同题作文和同话题作文。江苏教研室教育网站,也对我校野草文学社予以重点推介。

由于师生勤于写作,所以我们学校飘逸的油墨香也越来越浓。我校野草文学社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其前身叫新苗文学社),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很多社员发表文章,其成果曾在无锡市范围内展出。该社社员先后在《读写月报》《语文学习报》《中学语文报》《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等多家刊物发表文章几百篇。90年代初的社长浦江是1991年的无锡市中考语文状元,后来考取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她已出版了自己写的书。社员王志明是复旦大学博士。无锡市教委副主任龚勇当年曾为我校的作文选写前言。

由于师生勤于写作,我们学校飘逸的油墨香也越来越大、越飘越远。现在,我校野草文学社社员有50人,部分班级还有文学兴趣小组。有的班级一个班就有10名学xx表文章,并且有多名学xx表3篇以上的作文。2007年,发表文章最多的是彭红梅同学,她在校期间就发表了12篇文章,并接到北京大学少年作家预备班的集训通知。可是,到了2010年,邱雨晴同学到了初二第二个学期开学不久,就发表了11篇文章,并获5项全国奖(其中有金奖、一等奖等),并成了第八届“叶圣陶杯”大赛“全国xx小作家”入围选手。魏国英、何研娜、李慧洁、陈金华、邱雨晴等多名同学在各级征文和比赛中获一等奖、{zj0}奖。

教学相长。由于师生勤于写作,我们学校教师的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为学校飘逸油墨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文学社的主要指导老师,本人坚持30年与学生一起写师生同题作文和下水作文,在《文汇报》《人民教育》《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读写月报》等多家刊物发表语文教学论文、教育随笔、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地理考证文章几百篇,主编并出版《初中生作文指南针》、《中学生作文宝典》、《课堂内外名师助学》、《轻松练习30分"语文》、《双色笔记"语文》等书90本(其中有一小部分是与人合编和参编)。本人还应《家教周报》邀约在该报刊发“薛老师教作文”系列作文指导文章30多篇,已连续多年写江苏的高考、无锡的中考同题作文,并应多所学校邀请,前去做写作指导等方面的讲座。这为全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保证。

师生勤于写作,也促进了旺庄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陈子豪老师从系列练笔、系列演讲、系列语言运用以及系列比赛等角度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陈浩良老师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制订了课外阅读的思路和方案,激发学生课堂阅读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底蕴。办公室主任邵慎、德育主任朱芳、区教育局团委书记吴慧不但认真教学,而且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北京总课题组的指导和指点下,在我校王明华、唐建忠、冯艳校长的领导下,我们学校出现了师生勤写作,校园飘逸油墨香的可喜现象。我们将继续努力,以便获得新的丰硕成果,让我们学校校园里飘逸的油墨香越来越香,也越来越浓。

斯大林说:“航海需要大船。”现在,我们的这艘中国校园文学的大船已经启航,让我们同舟共济,互帮互学,一起驶向美好的明天!……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2010年4月30日于北京

 邮编:214028

 通讯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旺庄中学

 手机:13057284160

 QQ;645952787

 

 

 

 

郑重声明:资讯 【师生同题写,校园飘逸油墨香(北京会议的发言)--薛汉忠的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