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专)市政学笔记- 日志- 余业新- 自考家园- xx自学 ...

“行政管理专业”(专)市政学笔记 - 日志 - 余业新 - 自考家园 - xx自xxx互动社交网络

2010-04-29 09:24:10 阅读45 评论0 字号:

{dy}章绪论
{dy}节市政的含义和特征
一、市政的含义
1.市政概念主要有:城市政权说、城市行政说、城市政治说、城市事务说、城市政策说等。
2.对市政主体和客体解释
1)市政主体:
(1)广义的市政主体为城市的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包括城市中的政党组织、各种国家机构和现代城市中广泛存在的非国家权力组织,特别是各类社区组织,如我国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工会、妇联等。
(2)狭义的市政主体仅指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包括人民政府,市辖区人民政府,市、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文化局、司法局、教育局)及不设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2)市政客体:
(1)广义上的市政客体包括市辖区域内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规划、管理和建设,还包括城市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管理等各项专门的管理活动。
(2)狭义上的市政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城市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
3.市政的含义:
1)市政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及其过程,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4.当代中国市政的特色:
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劳动地位和作用问题,要坚持、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
2)政治体制上看,中国实行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服从国务院,城市的大量公共事务主要由人民政府进行管理。
3)当代中国正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市政职能要转变,{wn}政府要转变为有限政府。
4)当代中国的“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
5)当代中国的“市”,都管辖着一定的农村地区,因此并不是个严格意义的城市政府。
二、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市政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2.历史性。
3.整体性,市政是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4.综合性,从市政管理的内容看,既包括大量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又包括对各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调控。
5.动态性,市政是一种存在于城市并以城市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灵敏性;相关性强;民主程度高,民主政策、民主监督成为市政运行过程中最为关注、最为亮丽的焦点。
第二节市政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1.首先研究市政主体的组织体系、权限职责、管理内容及其活动方式等,还研究这些市政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市政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其次研究市政的客体,即市政管理的内容。
3.{zh1}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的规律。
二、市政学的主要内容――P9-10
三、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市政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边缘学科,同政治学、行政学、城市学等学科具有密切的关系。――P10-12
第三节市政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市政学的研究方法
xxx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政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指导科学,为市政学的研究提供根本性的方法论,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
1.系统的研究方法(系统群理论、三基元理论、贝塔朗姆定律、开放性理论)
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的研究方法和动态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二、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
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我国城市化到1997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0%,我国城市居民的数量将首次超过农村居民,进入名副其实的城市时代。
2.加强市政学的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迫切需要。
3.加强市政学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批现代城市管理人才。
第二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dy}节城市概说
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1.城市的定义:
1)城市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最早研究城市现象的是城市地理学。
2)18世纪60年代的城市为中心的工业革命,即城市经济学逐渐形成。
3)20世纪初城市社会学成为社会学分支。
4)19世纪中叶,城市政治学形成。
2.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或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3.城市的特点
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
2)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1)城市总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这集中体现在城市管理职能上。
(2)城市的聚集性使得社会政治权力总是集中于城市而作用于乡村,城市政治权力与政治组织构成城市对周边区域实施管理职能的基础。
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城市的形成,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至六千年之间,主要分布在西亚流域南部、古埃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区;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1)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与奴隶社会初期,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是城市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内在动力。
(1){dy}次社会分工,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
(2)第二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瓦解时期――手工业与农业发生分离。
(3)第三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末期――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对城市的历史生成具有“促生”作用。
2)城市产生的历史条件,是城市形成的直接动力。
(1)战争性质的变化,构筑高大厚实的城墙取代以防范野兽或小股复仇者为目的的壕沟,“城”的空间形态得以形成。
(2)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对居住区域的改造,使“城内”文明有了“城外”文明更快的进步,标志着城市萌芽的发生。
(3)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产生了部落城堡向“城邦”的过渡。
2.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古代城市阶段――原始公社解体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代背景奴隶社会,特征: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城市成为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功能弱。
2)中世纪城市阶段――公元476年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代背景封建社会,特征:城市的范围分布更为广泛;城市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也成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趋多样化。
3)近代城市阶段――1640年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城市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特征: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成为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城市也成为各类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4)现代城市阶段――三个世界同时并存的时代,特征:――P24
(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2)城市成为和的中心。
(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第二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1.城市化的概念
1)城市化的内涵,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德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中{zx0}使用“城市化”一词。
2)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活动向城市转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入乡村,以及城市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2.城市化的特点――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世界进入城市化时代,主要特点是:
1)增长迅速而持续,在1800年――198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3.5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35倍。
2)城市化发展主流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
(2)英国在1850年成为{dy}个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国家。
(3)世界发达地区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以后城市化主流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4)19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而且比发达国家以往的{zg}速度还要快。
(5)197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但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70%,发展国家则约为30%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4)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区于下降。
小结:城市化的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总的趋势在图形上表示是象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
3.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书中都是单一指标。
1)城市化的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指标可以通过城市人口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市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以及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反映出来。
2)最简明、最容易得到的、可比性最强,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公式为:
PU=U/P×{bfb}[U――代表城市人口;P代表――总人口]
3)城市化速度指标,包括两个方面:
(1)迁移、集中的速度;
(2)城市数量增长的速度、通常对城市化速度的衡量采用的{dy}方面的指标。
4)城市化的质量指标,城市化质量指标是多指标的测评,但属于单一指标,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是城市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
二、城市化的动力
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经济发展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dy}动力源,是其他动力的发生基础和现实前提,产生的动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业才真正成为城市化的现实动力,主要表现在:
1)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财
2)为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物
3)为城市成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人
4)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供、产
5)为城市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销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
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
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
4)工业化促进城市的大发展。
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又是直接导因:
1)劳动市场化使劳动的迁移得以实现,劳动力市场化为劳动力人口在空间迁移的同时实现社会职业的转变,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
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
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
三、城市化的类型及其内涵
1.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存在两类城市化状态:
1)积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同步上升。
2)消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包括两种:
(1)过渡城市化,又称为过量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乡村转移失控和城乡发展失调。
(2)低度城市化,又称后滞型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主要是国家政策选择的结果,包括两个方面的政策: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投资政策和社会管理领域的人口法制政策。
2.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进行考察:
1)向心型城市化,是指中心聚集的状态,一般是城市发展的初期的基本方式,又称为低级阶段。
2)离心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和经济活动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的状态,出现在城市发展后期出现的方式,又称为城市化的中级阶段;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两个方面:
(1)城市郊区化,又称郊区城市化,简称郊区化,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是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低密度扩张的转变,包括:人口外迁、工业外迁、零售业外迁。
(2)逆城市化,又称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首先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产生的原因:――P37
第三节中国城市化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
xx战争后,在沿海、沿江、沿线相继出现了一定程度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城市,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过程的开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真正起步,中国城市化水平包括:
1.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年―1957年]
2.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1958年―1965年]
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年],在这一阶段中逐步形成的户口管制、限制人口流动、知识青年回乡、以分散为特征的“三线”建设,以及取消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等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
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二、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城市为主导,即中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为主导型,是与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区别。
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中国城市化选择是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道路,是中国城市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双重模式。
4.农村剩余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世界上出现过的农村劳动力转换方式主要有:
1)英国圈地运动方式;
2)德国容克赎买方式;
3)美国农民自由迁移方式;
4)苏联指令迁移方式。
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通过影响社会剩余农产品的数量、能力和资源、就业岗位的数量三个途径制约城市化的进程。
三、城市化的方针
中国城市化的方针是: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包括建制镇)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一方针表明城市化的合理性标准或目标是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具体表现为:
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控制100万人口以上的人口数量,主要包括:
1)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
2)能够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少数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区域优势。
2.强化中等城市的观念,发挥期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我国中等城市的是指非农业人口数量在20万至50万的城市),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有利于“发展中间促两头”,推动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
2)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
3)有利于城市化两种方式协调,城市化的发展有两个方式:内涵式,适用于大城市的发展和外延式,适合于小城镇的发展。
3.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我国的小城市包括不足20万非农业人口的市和建制镇。
1)小城市是城市序列的最末一位,其中建制镇又是“乡村之首”。
2)小城市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城市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其发展能充分发挥“蓄水池”的作用,缓解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给社会造成的冲击。
(2)有利于农村社会转型,小城市的发展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最直接、最广泛的推动力。
(3)有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我国城市体系包括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的三级城市网络,地方性城市网络的结节点就是小城市。
第三章城市的功能和结构
{dy}节城市功能
一、城市功能的含义和类型
1.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2.城市功能具有的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3.城市功能的类型:
1)共同功能――普遍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
2)特殊功能,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功能,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限,决定着某一个或某一类城市的性质和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如:外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
3)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一种的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如:首都、省会、首府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具有综合功能。
4)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生产功能。
4.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是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行政区划。
二、
1.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过程:――叠加性发展规律是城市功能发展一般规律
1)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出现了叠加性发展的趋势。
(1)城市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城市的政治功能和贸易功能叠加,而后手工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叠加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城市的设置往往出于政治控制的目的。
(3)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城市功能的形成和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工业社会时期:
(1)经济功能开始成为城市的主导功能;
(2)城市功能的作用形式是聚集和扩散;
(3)决定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
3)在后工业社会时期:
(1)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
(2)城市功能的作用形式是渗透和辐射;
(3)决定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
2.城市功能的具体发展规律:
1)功能升级增量规律,城市功能的叠加不仅是量的叠加,而且是质的叠加。
2)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会使城市诸功能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整体的非加和性的特点极大地增强城市功能的能量,产生出倍增效应,即产生的叠加功能构成了城市发展的动力源。
3)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新的主导功能会代替城市已有的主导功能,而使整个城市的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城市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城市主导功能的变异具体表现在城市主导产业的变异,原因有:A自然资源优势的变异;B地理区位优势的变化;C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城市结构功能优化
1.城市功能优化根据,。
2.城市功能结构合理化的3条基本途径:
1)城市功能
(1)城市功能的物质载体是城市产业结构;
(2)城市功能优化的基础是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3)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城市功能优化的动力和源泉;
(4)市场中心功能是城市诸功能核心地位。
(5)城市功能多元化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2)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1)突出和发展城市主导功能的城市的支柱性产业;
“链条”的“网络连接”式的循环构造方式。
3)增强城市,完善城市内部功能。
第二节城市结构
一、城市的经济结构
1.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
2.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是城市生产力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经济组织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的统一体。
3.城市经济结构的内容:
1)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演进呈现出的规律是:
(1){dy}产业份额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份额先增后减;份额不断增加;
(2)重工`业比重不断提高;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加工工业比重日趋增大;基础工业日趋下降。
(3)城市主导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演进。
2)城市的企业结构,包括:
(1),城市结构的技术结构状况如何,;;;。
(2)企业的规模结构,是指大中小企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规模的划分一般根据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原值、生产能力、销售额、利润等进行。
3)企业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城市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1)城市流通是城市交换的总体,是联接城市产生、分配、消费三个环节的纽带。
(2)城市消费结构是城市居民消费的各类消费资料(包括劳物)的组成和相互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城市消费结构可以理解为:
二、城市的社会结构
1.从广义上说城市的社会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从狭义上看,城市的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内容包括:
1)城市的政治结构,基本内容:
(1)各种城市政治组织的构成、相互关系以及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中国城市的政治组织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城市国家政权组织、各民主党派组织、统一战线组织、各群众团体组织等。
(2)城市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政治关系,主要有城市政治组织之间的分析以及它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民主关系以及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2)城市文化结构,包括:
(1)。
(2)。
(3)城市。
(4)。
3)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
(1)城市人口的性别构成,发展规律是:城市出生的男婴和女婴基本平衡,男劳动力数高于女劳动力数;到老阶段,女性人数要多于男性。
(2)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
城市人口分为儿童少年组(0~14)、劳动力组(15~59或64)、老年组(60或65岁以上)。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以下是年轻型城市人口、占4%~7%的为成年型城市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为老年型城市人口。
4)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是由经济水平、经济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社会因素决定的人口构成,具体内容包括:
(1)城市人口的户籍结构,是指城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比例及各自内部的具体构成,其人口的增长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方式,从居留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常住流动人口――3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暂住人口――3个月以内、3天以上的外来人口。过往人口――3天以内的外来人口。
(2)城市人口就业结构。
(3)城市人口的社会社会结构还包括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结构、家庭结构、宗教结构、民族结构。
三、城市的空间结构:
1.含义: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
2.空间结构具体表现为:
1)城市密度,是城市各构成要素密度的一种综合。――优点P67
2)城市布局,指城市各类要素按一定的形式、一定的方向具体地分布在城市空间的某一位置上。
3)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构成的整体形式,是城市内部密度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是城市三维形状和外瞻的表现,包括
(1)城市内部形态:市区空间范围内各类设施和建筑物等的布局。
(2)总体形态:中心城市与相邻城镇的布局,一般可以归结为集中与组合两种形式。
(3)城市形态具体包括道路网、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城市发展轴等要素组成。
3.发展健康的城市空间结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
3)有利于提高市政水平。
4.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行为;居民行为。
5.选择和建空间结构必须原则:
1)依据城市性质选择合理的城市总体形态。
2)端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3)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整城市的空间结构。
四、城市总体结构的优化
1.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各基本环节的平衡,必须把城市同周围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城市的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正确地联系起来。
2.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平衡,要通过增强城市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来实现,还要通过与其他城市和乡村建立全面、稳定、牢固的经济联系来实现。
3.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4.实现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关系到城市的兴衰成败,因此任何城市在建立和调节城市结构时,既要把城市生产搞得更好,又要切实把精神生产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5.实现城市经济机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在各类城市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经济结构,城市总体结构的优化,必须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
6.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能,既要能体现城市的性质,突出并充分发挥传送带主要功能,又要能够围绕城市的主要功能,和谐发展和协调发挥城市的多种功能。
第三节城市体系
一、城市体系的形成和类型
1.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xxx的组织形式。
2.城市体系的特点: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层次性;重叠性,一个城市可以成为不同层级城市体系的成员并充当不同的角色。
3.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互补性;中介性;可输性;
4.1933年克里斯泰勒的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中心地理论,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市场原则,适合于经济发达的开放地区,又称k=3原则。
2)交通原则,适合于新开发的地区,又称k=4原则。
3)行政原则,适合于偏僻、封闭地区,又称k=7原则。
5.根据中心城市的数量多寡和组合形式,城市体系的类型有:
1)金字塔型,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首要的问题是控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市区的规模,发展副中心。
2)多核型,特点:核心城市有多个,区域内城市的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发展的重点是区域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建设,还要改善区域内城市的交通条件。
3)网络型,指区域内核心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相近,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发展重点是统一规模核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强经济协作,防止重复建设。
4)带状型,是指交通干线、江河流域的沿线地区,形成的在空间上一字排列的带状结构城市体系。
二、城市与区域
1.区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区域空间,特点是具有同质性、内聚性、层次性和动态性,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
1)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和焦点,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3)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基础,制约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规模。
4)城市与其所在区域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
(1)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A)农村的发展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大量的市场;
(B)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上对农村的领导作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2)城市之间的关系
2.城市与区域密切联系的作用(意义):
1)是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2)能促进产生内部的新陈代谢。
3)是发挥产生中心作用的前提。
4)是形成地区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先决条件。
5)是建体系的基础。
3.经济区是指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经济原因,自然形成的网状式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1)经济区的基本结构包括:经济中心;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地域范围;经济网络。
2)经济区的特点:
(1)经济区是建立在较为发达的地域分工和专业划协作的基础上的。
(2)经济区是建立在平等协作的基础之上。
(3)经济区没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重叠复合。
(4)经济区在组织形式上以网络的形式存在和维持。
3)经济区的原则:(1)经济开放、横向联合的原则。(2)平等竞争、利益共享原则。(3)依托中心,统一规划的原则。(4)生态独立、突出特色的原则。(5)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原则。
4)经济区的分类:
(1)依据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将中国划分为三个带状的经济区,即东部沿海经济带、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
(2)按经济区的规模,划分为省际的大经济区,省(区)内经济区;
(3)按经济区的经济特点,可分为单一性经济区和综合性经济区。
三、中心城市
1.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2.特点:――P81-82
3.经济中心和中心城市的区别:
1)经济中心可以是大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中心城市必须是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2)经济中心未必都是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一定是经济中心。
4.中心城市的分类:
1)全国性,一般是市区人口在500万以上的超级城市,如上海、北京。
2)地区性中心城市,一般是市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如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城市。
3)省区中心城市,一般是市区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5.为什么城市中心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用的结果?――P82
6.中心城市的作用是组织和发展专业化的枢纽又是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先导。
7.中心城市作用的强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1)中心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
2)城市生产的专业化。
3)的发展水平。
第四章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dy}节城市性质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1.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本质属性,体现了各城市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是由该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所决定得,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集中反映。
2.城市职能一般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所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包括城市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
3.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区别与联系:
区别:
1)城市性质是指标明城市类属,即反映特定城市的性质,城市职能是表明城市功用,反映特定城市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
2)在多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只构成城市职能的一部分,并非所有的城市职能都能概括城市的性质。
3)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城市职能是多变的。
联系:
4)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5)在单一主要职能城市,城市性质与城市主要职能是一致的,多种主要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是城市多种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
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1.确定城市性质,能成为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2.确定城市性质,能为确定城市的合理规模提供科学的依据。
3.确定城市性质,能明确城市部门结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4.确定城市性质,能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三、确定城市性质的原则
1.全局与局部相结合原则。,正确的原则是把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城市自身的特征及条件结合起来,并把它作为城市性质的准绳和出发点。
2.区域内各城市合理分工的原则,诸城市在职能分工上相辅相成,形成区域内社会经济技术优势,取得{zj0}的城市组合效益。
3.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相结合,借以决定城市性质的条件总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有些条件可能消失如:矿产资源枯竭、行政中心变动、交通运输条件变化、新技术的出现。
4.详尽地占有和分析资料。
四、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1.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远景计划和区域规划。
2)区域自然、资源、能源、国防及历史条件。
3)城市发展现状。
4)城市发展远景。
5)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
2.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第二节城市规模
一、城市规模的概念和分布
1.城市规模是人口、经济、科学技术等在城市的聚集规模。
2.广义的城市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生产力规模、消费力规模等。
3.狭义的城市规模指城市人口规模。
4.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城市人口数量、占用地数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一般来说,以市区的常住非农业人口作为衡量城市人口规模的标准。
5.城市规模变化两个城市总规模和单个城市规模(即通常所说的城市规模)。
6.城市规模分布两重含义:
1)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数量比重)。
2)指不同规模城市在空间地位上的布局形成。
7.研究城市规模的意义:
1)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2)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的经济、资源优势。
3)有利于确定和保持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4)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发挥各自的优势。
8.城市人口和城市个数在不同规模等级的分布构成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等级规模结构,具有差异性和动态性,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
1)规模――位序分布规律,一个城市的规模与它在国家所有的城市中按人口规模排列所处的位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2)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规律,即城市规模等级处于某等级的城市数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规模――中心分布规律,即城市规模分布与中心地、市场区的等级体系有密切的联系。
二、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1.自然资源和能源,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现代城市能源以电力为主。
2.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交通是城市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手段。)
3.基础设施的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规模。所谓规模容量:指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资源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决定的能够容纳的{zd0}人口规模;即需要突破城市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4.城市的性质和结构,要以一定的城市规模为前提,而城市规模又要以一定的城市结构为内容。
三、城市规模效益与成本
1.城市规模效益,具有规模性;空间性;外在性的特点。
2.城市规模效益所涵盖的范围,因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外在效益有:就业机会、货币收入、从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广泛设施中得益。
1)从城市厂商看,与城市规模相关的效益主要有:厂商成本的降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扩大。
2)从整个城市的角度看,主要是能够带来综合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3.城市规模成本,主要包括:外部成本,为克服其他企业或家庭的生产、生活活动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支出的费用或承担的福利损失:“门槛”成本;疏解成本。
四、适度城市规模
1.适度城市规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历史性范畴、又是一个区间量和动态量。
2.衡量{zj0}城市规模的指标――英国巴顿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提出指标:
1)地方当局开支减至最小;
2)现有居民享受的纯收益增至{zd0};
3)尽量考虑在迁入居民的纯效益。
4)满足各种私人企业的目标。
3.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是否适度和合理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指标是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城市规模是否适度、要从城市自身的条件加以确认,又要从整个城市体系的监督进行考虑。
4.城市适度规模的目标模式应符合的要求:
1)能在宏观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够在微观上促进城市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能使企业以比较少的投入获得比较多的产出。
3)能够给居民提供比较多的就业机会。
4)能建设和有效地经营各种现代化的城市设施。
5)城市环境优美。
第三节城市类型
一、城市分类的意义和原则:
1.城市分类是根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划分城市的类属,以示城市之间的区别。
2.城市分类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经济分类的要求与行政分类的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3)城市体系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与城市功能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4)功能、规模、隶属和地域分类相结合的原则。
二、国外城市分类的方法
1.奥罗素分类法,是以城市的专门化职能作为分类依据,是最有影响的一般性描述分类法。
2.哈里斯分类法,是以工业和商业的就业资料作为主要依据,是主导职能分类法。
3.纳尔逊分类法,用的是统计分析法,比较好地解决了各城市主要职能上的差异。
4.莫塞和斯科特分类法,是一种比较早的多变量分析法。
5.马克斯韦尔分类法,1965年,马克斯韦尔进行加拿大城市分类的研究采用了{zd1}需要量分析法,是一种多变量的分析法。
三、中国城市的主要类型
划分依据 类型 内容 城市举例
按照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分 综合性城市 包括钢铁工业城市、轻纺工业城市、机械制造工业城市, 鞍山、南通、十堰等。
 矿业城市  大庆、玉门、茂名、淮南、大同等。
 交通港口城 根据交通运输条件的不同,交通港口城市包括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和内河港埠城市 铁路枢纽城市:徐州、鹰潭;
海港城市:大连、塘沽;
内河城市:裕溪口。
 商业金融城市  武汉
 风景旅游城市  桂林、曲阜、敦煌
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副省级市 是相对于准直辖市,在不改变现有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具有省级计划决策权和经济管理权。 广州、宁波、青岛
 地级市  苏州、无锡、常州
 县级市  锡山市、武进市
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类 特大城市 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 
 大城市 非农业人口超过50-100万 
 中等城市 非农业人口20-50万 
 小城市 非农业人口10-20万 
 镇 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 
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 沿海城市  烟台、连云港
 内地城市  宜昌、九江
 边境城市  二连浩特
按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类 按市中心的规划结构类型划分 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
 是、根据城郊结构划分 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 
 根据城市各功能用地,特别是生活居住用地和生产用地的相对位置 集中式和敞开式 
第五章市政体制
{dy}节市政体制概述
一、市政体制的含义
1.市政体制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是A规范城市内代议机构、B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以及C城市的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惯例的总称。
2.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A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具有广泛的A代表性和B民主性,拥有监督C一府两院的权力。
3.市政体制的核心是城市的权力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关系。
4.西方国家城市权力的中心在城市的商会。英国,市议会就是市政府,市议会独揽城市公共政策的决策权和执行权;美国实行市长议会制的城市,在决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方面,市长和议会相互制约。
5.我国城市权力的中心在中共市委,尤其在市委常委。
二、市政体制的内容
1.西方国家的城市立法机构在法律规定的事权范围内,一般都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我国直辖市的人大及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省会城市和较大的市人大及常委会具有权拟定地方性法规。
2.市政体制内容中,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城市的代议机构与行政机构是两对基本的关系,共产党市委与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关系是市政体制的主要关系;
3.市政体制必须法制化,核心是职权划分法制化,关键在于司法保障机制。
1)单一制国家,由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市政体制;
2)xx制国家,由州省宪法和法律规定市政体制。
三、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1.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国家政体的内容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内容,形式与国家政体的形式相统一。
2.市政体制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政体,也受制于如生产力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等具体的国情和市情,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市政的作用,因此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政体的具体化。
四、市政体制的作用
市政体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dy}点:
1.通过调整城市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增强统治阶级的团结,调动统治阶级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2.通过协调城市的政党组织,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3.过改革和完善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巩固统治阶级在城市的统治地位。
第二点:
1.通过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机构,适应城市职权行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需要。
2.通过促进城市政权有效地行使统治和管理的职能,适应城市经济体制和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
一、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
1.西方国家市政体制形式多样化
1)英国市议会就是市政府。
2)美国市政体制的形式包括市长议会制、市委员会制和市议会经理制。
3)德国的市政体制除了美国的部分形式外,还有市议会参事会制、市议会监督委员会制等。
2.政党在城市的组织通过竞选,在市议会拥有多数议席,主导城市的议决权,当选市长,主导城市的行政权。
3.西方国家的市长、市议员一般分别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对自选民负责,并且相互制衡。
4.城市一般不辖区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立平等的地方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的领导。
5.西方国家城市的利益集团比较活跃。
二、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类型
类型 实行国家、含义及特征 优缺点
市议会制 实行国家:英国各城市,加拿大多数城市及德国。
含义:是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市议会就是政府。
主要特征:
1、 由市民直接选举的市议员组成城市议会。
2、 由市议会和名誉参议员选举一位市议会议长,即市长▲(但市长只有一些礼仪性的职权,没有政府工作的实权)。
3、 市议会的委员会相当于市政府的工作部门。
委员会的类型:常设委员会(负责临时性事务);法定委员会(依法设立,处理特定事物);联合委员会(处理跨地区的共同性事业) 优点:A有利于维护市议会的xx性;B有利于市议会对城市管理的监督;C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提高管理效率。
缺点:缺乏一个统一指挥市政府各部门工作的、有实权的市长。
议会市长制 实行国家:美国部分小城市和少数大城市,称之为“弱市长制”;德国;日本。
含义:市的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但市议会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
主要特征:
1、市议员与市长由市民选举产生,市长不兼任议长。
2、市议会拥有通过预算、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的权力,还拥有任免权、建议权、调查权。
3、市议会拥有通过不信任的议案而要求市长辞职的权力,市长在收到市议会不信任议案,如果10天内不解散市议会或解散后的市议会再次通过不信任案,市长就必须辞职。
4、属于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的特别行政机关对市长和市议会双重负责,包括教育委员会、人事委员会、公安委员会、固定资产委员会、选举管理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等。 优点:有利于市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的特别行政机关对市长和市议会双重负责,比较独特。
缺点:市议会对市政府工作不适当的监督,会降低行政效率。
市长议会制 实行国家:法国;美国多数的大城市,被称为“强市长制”;德国。
含义:市的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但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实行议行分设。
主要特征:
1、美国:1)市长与市议会分开,市长具有财政预算权、立法权、准司法权;2)在部分大城市“强市长制”演化出一种▲“首席行政官强市长制”(由市长任命一位首席行政官,他根据市长的授权,领导市政府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对市长负责,优点在于使市长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问题)。
2、法国:1)市长由市议会从议员中选举,兼任市议会议长。2)市长有权主持市议会会议、拥有独立的立法权。3)市长在执行议会的决议方面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即权力来源于市长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市政府的首长,另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的代表。 优点:为城市管理执行系统的市政府有强有力的行政首长的统一指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首席行政官强市长制”是“强市长制”的健全,对大城市比较适用。
缺点:市长掌握大权,市议会的制约较弱,容易引起市长专权;若市长不尊重市议会,容易产生矛盾。
市委员会制 实行国家:美国中等城市。
含义:市委员会既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兼行市的议决权和行政权。
主要特征:
1、市民选举市委员,市委员从委员中选举市长。
2、市委员兼任行政首长和市议员。
3、▲市长只有一些礼仪性的职权,没有领导市委员会工作的实权。 优点:A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B有利于议决权和行政权的统一;C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缺点:缺乏一位行政首长统一指挥市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由于市委员会兼工作部门的首长,有时二者的矛盾不易协调。
市经理制 实行国家:美国多数小城市。
含义:市议会聘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实行专业化管理。
主要特征:
1、市议员由市民选举产生,组成的市议会行使议决权。
2、市议会公开招聘市经理,作为市政府的行政首长,具有领导市政府工作所必须的全权。
3、市议会议长兼任市长,▲市长只是一些礼仪性的职权,无权干预市经理工作。 优点: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对市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把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相对分开。
缺点:市议会难以处理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交织在一起时,市经理常常无能为力。
三、大都市地区的管理体制
西方国家改革大都市地区的管理体制:
1.极少数大城市辖区,市、区的政府分工协作,管理城市公共事物。
2.大都市兼并周围的中小城镇,即大城市在行政区域上包含县乡镇,导致大城市政府与县乡镇政府具有不同程度的上下级关系;美国大都市改革的形式包括:
1)大城市兼并周围的郊区;2)市县合并;3)多功能都市行政区(市乡合并)
3.大都市地区多数县乡镇的居民不愿意所在地区被并入大城市的行政区域,而是支持县乡政府在适宜由大城市政府统一管理和提供服务的领域,与大城市展开不同形式的合作,也成为大都市地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方法包括:
1)合作行使职能协议;2)职能转移;3)都市政府联合会,其性质是协商和咨询的组织。
第三节中国市政体制
一、中国市政体制的特征
1.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比较统一。
2.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3.市政府、市法院和市检察院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4.中共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全面地领导中共区、县委和区县级国家机构的工作;从城市国家机构上下关系看:1)市人大指导区、县人大的工作;2)市政府领导区、县政府的工作;3)市法院监督区、县法院的工作;4)市检察院领导区、检察院的工作。
5.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生活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市街体制
1.含义:
1)市街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是市与市辖区、街道的国家机构之间纵向的上下级关系。
2)广义的市街体制包括市、区、街道三级的中共党委、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3)狭义的市街体制是指市、区、街道的国家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
2.设置市辖区的标准:
1)一定设立市辖区:(1)直辖市;(2)较大的市,指地级市(包括省会城市及其它大部分城市);(3)特大城市;(4)大城市。
2)可以设立市辖区:(1)直辖市;(2)较大的市,指地级市(包括省会城市及其它大部分城市);(3)特大城市。
3)一般不可以设立市辖区:县级市。
3.市辖区与街道的区别:
1)市辖区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种行政区域,市辖区政府是直辖市和地级市在市区的基层政府;街道是我国单行法律规定的一种行政管理区域;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政府的派出机关。
2)市辖区政府是一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关。
3)区的职权是法律授予的;街道办事处的职权是法律授予区政府的权力后,委托街道办事处行使。
4)市辖区有一级财政;街道只有市级或区级的财政授予的财政自主权。
4.我国市街体制的类型:
1)市、区和街道三级型,直辖市和多数的地级市属于这种类型;
2)市和街道两级型,县级市属于这种类型。
5.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市街体制的改革经历。
1)适当合并市辖区和街道。
(1)有利于提高城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管理效益;
(2)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
(3)有利于缩小城市政府领导区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区政府领导街道办事处的幅度。
2)市政府向区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向街道办事处恰当下放权力。
(1)在经济管理方面,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分担再就业工程建设;
(2)在城市建设方面,行使一部分监督执行规划权力。
(3)在社会管理方面,负责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
(4)在文教卫体方面,主管中、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促进地区文化商业和医疗卫生事业,领导群众性体育活动。
3)使市政府、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职权划分法制化、制度化。
三、市领导县
1.含义:
市领导县,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是直辖市、地级市与周围的县、县级市的国家机构之间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是市政体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直辖市、地级市与县、县级市的中共党委、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发挥城市在经济上带动农村的作用,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2.地级市领导县的类型包括:
1)地市合并,多数的地改市属于这种类型;2)划县入市型;3)升市领县型。
3.如何看待市领导县(优缺点):
1)有利于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的作用。
2)市领导县只是一种过渡型的行政体制。
3)市领导县与地区行署管县相比较,{zd0}的不足是增加了行政层次,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4)长远看,市和县宜平等,都直接受到省级政府领导。
第六章市政管理机关
{dy}节城市政党组织
一、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政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组织机构包括:
1.市党代表大会,是党的市级领导机关,主要职权是:
1)听取和审查市委员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2)讨论本市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
3)选举市委员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
2.市委员会,是市党代会闭会期间的领导机关,一般设立办公厅、政策研究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立法委员会等部门。
3.市常委会,主要由市委员会选举城市由常务委员、副书记和书记组成。
4.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的专门机关,在市委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5.其它:
1)直辖市和设区的市除了4种主要的党的市级组织机构外,还包括:党代表大会、区委、区委常委、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城市的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等基础组织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6.市委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政治指导(是首要的,是核心)、思想领导(是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保证)。
二、市民主党派组织
1.中国的民主党派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制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联系和代表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在城市和市辖区设有党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其基层组织包括A党小组、B支部委员会和C总支部委员会。
3.各民主党派的市委员会由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A主任委员、B副主任委员、C常务委员、D委员和E秘书长组成。
4.城市民主党派组织在城市生活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具体表现在:
1)发展城市社会主义民主;
2)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出力;
3)协助城市有关部门开展统战工作。
三、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A市政协,B是城市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C是城市全体会议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D实现党派合作的形式;E是城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F市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2.市政协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
1)市人大、市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需要征求市政协的意见;
2)市政协委员列席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3)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常委会举行联席会议;
4)市人大和市政协同时召开会议,分合穿插。
5)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一起进行视察工作。
3.市政协委员设常务委员主持会务:
1)常务委员由A主席、B副主席、C秘书长和D常务委员组成;
2)主席会议由A主席、B副主席、C秘书长组成,处理日常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4.市政协的基本职能: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要任务是:
1)参与本市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协商。
2)对城市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
3)推进城市的改革开放;
4)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宪法、法律和各项方针政策;
5)调整和处理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关系和市政协内部合作的重要事项。
6)组织有关人士,进行文史资料工作。
7)积极开展同台湾同胞和各界人士的联系。
8)积极主动开展人民外交活动。
9)加强市人民政协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第二节城市权力机关
一、市人民代表大会
1.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城市的行政区域内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间接选举产生;实行直接选举的城市类型包括: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大、区人大、县级市的代表。
3.市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行使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地方立法权(县级市没有),具体体现在:
1)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
2)▲审查和批准本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
3)市人大选举和罢免市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选举罢免市长、副市长、市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市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法院检察院检察长,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4)听取和审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改变和撤销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议。
5)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在不与宪法、法律和其它地方性法规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6)市人民代表代会会议选举和通过决议,以全体代表的半数通过。
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由A主任、B副主任若干、C秘书长、D委员若干人组成;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大常委由A主任、B副主任若干和C委员若干组成。
2.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1)解释宪法,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
2)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3)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zg}人民法院和{zg}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4)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根据{zg}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zg}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根据{zg}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zg}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3.市人大常委会设立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
1)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审查代表的选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2)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组成,是临时性专门机构。
3)工作委员会,如:A法制工作委员会;B城乡工作委员会;C农村积极工作委员会等向人大常委负责。
4)综合性办事机构职责是处理常委会的日常事物。
5)研究机构主要职责是提供咨询服务。
三、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直辖市和设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立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受市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由主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第三节城市行政机关
一、市人民政府的性质、组成和领导体制
1.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双重性质和地位,直辖市和设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2.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即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
3.市人民政府设有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1)全体会议由市人民政府全体成员组成;
2)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分别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组成;
3)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分别由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组成。
二、市人民政府行使的职权:
1.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2.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1.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是指在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某一方面的行政事物的职能机构,称为局、委员会、科、办公厅等。
2.市政府的工作部门包括:(1)综合经济管理机构,如:市计划发展委员会、市经贸委、市财政局等。(2)专业经营管理机构,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外经贸等。(3)监督管理机构,如:审计局、市监察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地税局、市国税局等。(4)社会管理机构,如:市民政局、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市科委等;(5)国家司法机构,如: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司法局等;内务管理机构,如: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档案局等。
3.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必须遵循需要、精干、法制、效能原则。
四、市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dy}点:现有城市政府职能和机构存在的弊端包括:
1.政企不分,城市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传送带经济和社会事务;
3.现有城市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第二点: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目标是:
1.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
3.深化城市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
4.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划分工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5.按照依法制市、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城市行政体系的法制假设。
小结:以上的五个目标未能实现,原因是A目标不明;B产权不清;C方法不当;D法制不全。
第三点:城市政府职能变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原则;
2.既考虑城市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社会的承受能力的原则;
3.弱化微观管理,强化宏观管理的原则;
4.加强服务,提高效率的原则
第四节城市司法机关
一、市人民法院
1.市人民法院是市的审判机关,是指依法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等;审判案件时,实现两审终审。
2.市人民法院的行政地位设置:
1)直辖市设市A高级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基层人民法院;2)设区的市设A中级人民法院、B基层人民法院;3)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设基层人民法院。
3.市各级人民法院由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组成,配备助理审判员、书记员、执行员、法医、法警等。
二、市人民检察院
1.市人民检察院是市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2.市人民检察院的行政地位设置:
1)直辖市设A市人民检察院、B市人民检察院分院和C市辖区人民检察院;
2)设区的市设A市人民检察院和B市辖区人民检察院;
3)不设区的市设市人民检察院。
3.各级市人民检察院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若干人,配备一定数量的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和法警等。
第七章市民与市民参政
{dy}节市民与市民素质
一、市民的概念
1.市民,又称城市居民,通常是指具有城市有效户籍和常住在市区的合法公民。P167
2.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要件包括:
1)从身份上看,城市居民的首要条件是持有有效的城市户藉。
(1)我国一直采取严格的城市居民户籍制度;尽管这种限制基本符合实际需要,但在客观上却表现为一种非常落后的“身份制”残余。
(2)在大部分农业过剩劳动力成功地被截流在小城镇,发达地区的一些城市对需求不断增加。
(3)户籍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市民概念创新的关键。
2)从地域上看,市民是指居民和生活在市辖区或城区范围内的居民。(1)那些富裕起来的市民开始在城乡结合部居家置业。(2)周边地区甚至外省区的大批民涌入城市。
3)从职业上看,市民是指事非农业劳动的职业群体。
(1)城郊结合部出现了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广大区域。
(2)城市周边和外省区农民大量涌入市区从事和其他服务业。
小结: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把市民看做是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市里的合法公民。
二、市民的构成
1.现代社会可划分为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1)在职业上,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城市则以非农业生产为主。
2)在环境方面,乡村以自然环境为主,城市则以人造环境为主。
3)在人口密度和规模上,乡村规模小,人口密度低,而城市则相反。
4)在居民构成上,乡村具有同质性和稳定特点。
5)在社会关系方面,主要社会关系大都来自初级集团的{dy}层社会关系,而市民通常都属于复数以上的社会集团;农民采取直接的、情感的、连续的、朴素的、内向的方式进行交往,而市民采取直接的、理性的、断续的、复杂的、外向的方式进行。
2.市民构成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人格构成,是市民素质的内核;其特征5点P170是:(1)理性重于情感;(2)时尚重于传统;(3)个人主义倾向(即市民在人际系中富有秘密性、利已性、排他性色彩);(4)消费主义倾向;(5)较强的心理调适与平衡能力。
2)市民的社团构成有2部分P172,包括:
(1)初级集团,主要有血缘关系集团、地缘关系集团、学缘关系集团以级事缘关系集团。
(2)次级社会集团,主要有邻里关系集团、社区关系集团和社会关系集团。
3)市民的文化构成或价值构成,是一个复杂的价值体系,反映着一般市民文化和某个城市所特有的价值倾向,具有继承性、统一性、规范性、和谐性特点。P173
三、市民素质与市民参政
1.影响市民素质的主要因素
市民素质:即市民的价值信仰、道德心理、知识能力等因素复合而成的一种集体人格状态,即一个城市的居民,在其人格构成、社团构成和文化构成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形成的整体人格倾向。P173
市民素质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A市民对城市现实生活的基本态度;B市民的语言、地理、历史和传统的情感与意志特征;C市民的文化、价值、知识和能力素质(是市民素质的内核或内在构成)状况;D市民的道德水平和城市精神的塑造(包括市民对居住城市素质的外部表现)。
2.市民素质的3个P175-176特点:A整合性;B相对稳定性;C可塑性;
3.市民参政与市民素质的提高,主要因素有:
1)市民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市民参政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现代城市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市民亦是“开放性的自我”,市民参政意识的3个P178特点:(1)自主性;(2)多样性;(3)客观性。
2)市民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市民参与城市公共事务和公益活动和程度,一般来说市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活动的频度和程度越高,越能有效提高市民素质,原因是:市民参政过程是A市民相互学习和沟通的过程;B是市民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行为自律的重要途径;C市民参政可以提高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决策质量。
第二节市民权利与义务
一、市民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依据
1.市民的基本权利包括P179-P180:A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B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方面的权利和义务;C享有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利和义务;D享有劳动、休息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权利和义务;E享有文化教育权利和义务;市民的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2.市民的法定义务与公共道德包括:P181A市民要认真履行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B作为一个市民,必须树立严格遵守城市政府制订和倡导的各项城市管理法规、规章。C作为市民,有义务遵守城市公共道德规范。
二、市民权利的保障与自我保护P183-P192
1.市民政治权利的保障,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选举权、罢免权等各项政治权利,是市民参政最重要、最xx的形式。
1)公民行使选举权,被认为是人民行使主权的重要体现,遵循的原则是普遍、平等、直接、秘密xx等,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A市辖区人大代表的选举;B县级市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C设区或辖县的市人大代表,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2)我国原选区的选民可以罢免由他们选举产生的市辖区、县级市和乡镇的人大代表。
3)在市民与政府的关系中,市民可以通过一些行政法规,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如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方面的法规。
2.市民经济与劳动权利的保障,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向市、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3.消费者权益保障。
4.市民权利的自我保护,主要内容包括:市民的起诉地点一般在被告所在地法院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起诉时须明确自己提供的基本材料;市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向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市民要注意利用公证机构的公证服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市民参政的内涵与方式
一、市民参政的内涵及意义
1.市民参政,又称为市民政治参与,是指市民个人(意见表达)或群体通过的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又称为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激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P192
2.市民参政的意义:市民参政A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B是市民参加作主的集中表现;C市民参政是廉正建设的推进器,D是立法建制的民意基础,E是监督政府执行法行为的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二、市民参政发展的条件
1.市政公开及其法制化
市民的知情权是指了解城市各项政务活动及其过程的权利,是市民参政的前提条件。P194
主要内容包括:A有关市政管理的法规告示于市民群众;C法规、规章城市政府提供和解释的义务;D政府公开决策的过程。
我国市政公开的主要尝试包括P195:(1)设立市长电话;(2)实现现场公开办公制度;(3)建立制服发言人制度;(4)举行公开的市政对话会或市政讲评会;(5)实行公开办事制度;(6)公开党政机关重要领导人的活动、去向;(7)将重大市政决策和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公共事务公诸于众;(8)政府上网。
2.创新市民参政的途径方式
1)市民意见表达方式的创新,即隶属于不同职业、社团和组织的市民,通常以个人意见和建议的形式参与市政管理和决策活动,采用直接或间接的口头表达、署名的文字表述等方式,通过工会或市民团体等机构表达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表达方式包括:(1)扩大基层和地方选举的范围和力度;(2)循序启动大众传媒及其他舆论工具。(3)努力发展的教育事业,开展市民终身教育培训。
2)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创新,市民的利益表达通常是以团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我国市民利益表达的主要途径是:(1)个人联系渠道,是最为传统的表达方式;(2)代理人或代表渠道;(3)集团参与渠道,是一种以职业集团的形式表达市民利益。(4)市民监督渠道。
第八章市政职能
{dy}节市政职能体系
一、市政职能的含义
1.市政职能P200是指城市在城市公共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是城市政府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
2.广义的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者和功能,其核心内容是A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上级政府的决定;B实施同级人民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管理城市政府管辖区内的地方公共事务。
3.具体内涵是:
1)市政职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城市政府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国家的城市有不同的市政职能。
2)市政职能是历史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政府有着不同的市政职能。
3)市政职能的主体是城市人民政府。
4)市政职能的客体是城市公共事物。
5)实现市政职能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法制化、科学化的公共管理。
4.市政职能的4个P202特征
1)广泛性,并不等于数量多;
2)服务性,体现了是市政职能的本质特征,服务是城市政府的天职;
3)规范性,法制政府要做到依法循制来确定、调整和发展各项政府职能保证市政职能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4)自主性,城市的在国家行政体制中发挥独特作用,其职能的实现也具有相对独立性,适合城市政府自主实施管理。
5.市政职能的意义
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政府性质:市政职能代表了城市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反映了城市政府行为的基本目的和宗旨。
2)职能规模:市政职能决定着城市政府管理范围和组织规模。
3)关系:市政职能是中央、省和城市政府权责分工和事物分割的重要依据。
4)改革: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实施“三定方案”的重要依据,抓好城市职能转变是城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
5)绩效:市政职能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政府管理绩效和成败,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和未来。
二、市政职能的类型
划分依据 类型 主要内容 运用典型
按照历史线索分析市政职能 传统职能 指近代以前的城市政府职能一直延续至今,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文化再生能力。具有{yj}性、稳定性、基础性的特征。 文化教育、供水照明、卫生健康、治安消防
 现代职能 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兴起。具有生产性、战略性、导向性的特点,决定着城市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未来。 城市规划、建设规律、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绿化美化
根据市政职能的性质和实现方式 防御职能 主要指城市政府通过限制性、保护性手段,从{zd1}限度上维持一个城市正常的秩序;在早期是主导性质的市政职能,主要是限制事物向坏的方向演化;是条件、前提和保障。 环境保护、卫生管理、治安消防
 建设职能 指在基本的秩序和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主动采取措施,积极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促使事物朝更好的方面发展。 城市规划、文化教育、公共设施建设
->>续上表
根据现代城市事物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我国城市政府管理的实际情况 一般职能 是城市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都具有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 经济职能,主要是指城市政府运用经济 、财政、金融法律等手段,从宏观上对城市经济调控和服务。
社会职能是指城市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关心重点是市民生活质量、市民素质的提高、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秩序,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
 专门职能 指城市政府特有的或特别突出的职能,主要有规划职能、建设职能、管理和服务职能 规划职能: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以土地看开发、资源优化和建设布局为主要内容,是由城市国土规划部门负责编制的。
经济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城市规模、产业结构、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为主要内容,由计划部门负责编制。
管理职能:包括决策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法制管理等内容。
服务职能:又称为公共服务职能,主体是城市政府、公营机构和中介组织,对象是市民和市民生活,范围是市民个人和私营机构无法有效活动的公共领域。
根据市政职能的发展和消长趋势 成长趋势  
 衰退趋势  
三、市政职能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1.市政职能体系的基本定位:市政职能体系是指城市政府各项职能在市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纵向和横向相互作用关系,
2.市政职能体系发展趋势:对于符合我国国情和市情并符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市政职能予以充分肯定,并为其发展创造条件,不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和市情,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某些职能或职能要素,必须进行调整、变革和转换。「联系课文P158」
第二节市政职能的改革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范围与实现方式
1.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时期:
1)前工业化阶段:是城市的发展时期,市政管理只能管理比较简单,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也比较原始,具有私人性质和宗教性质。
2)工业化阶段:始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市政职能的范围和内涵也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内涵也不断扩大。
3)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后,6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开始出现分散化和民营化趋势。
2.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范围,包括
1)规划职能,以土地规划和区域综合开发计划为主:
(1)英国的城市规划包括制订(划分为机构规划和地方规划)和执行两个阶段。
(2)美国的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两个阶段。
(3)中国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2)公共服务的职能,是西方国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服务职能(是英国政府迄今最主要的职能)、文化服务职能、交通运输服务职能、产业振兴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日本在这方面比较突出)人力资源服务职能。「联系课文P209」
3.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
1)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导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2)直接经营和控制某些公益事业。
3)依法规定各种审批、许认可程序,对市民息息相关的事务进行巡视检查和实时监督。
4)通过政府投资和支持开发新技术,引导、刺激经济发展。
5)委托私人企业从事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
4.中外市政职能的比较与借鉴。
1)行政指导职能是城市政府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中心环节,包括:
(1)对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2)制定产业政策和社会公共政策。(3)制定财政预算。(4)制定科技政策。(5)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经济与社会管理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
(1)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企业引资创造条件。
(2)建立人才基地,为城市发展提供优质人才。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4)建立和健全公共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
(5)立法建制。
二、我国市政职能的改革与发展
1.我国市政职能体系发展的目标:
1)我国市政职能体系发展的基本目标: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2)总的要求: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
3)具体要求:A撤消部分职能;B转移部分职能;C增加部分职能;D强化部分职能。
2.我国市政职能的转变
1)调整城市政府行使职能的外在环境,基本要求是:理顺党政关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实行政企职能分开;下放权力;城市的非权力政治系统应依法积极参加城市管理活动。
2)调整城市政府内部系统的经济职能,为转变职能提供保证。
3)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行政职能,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平衡转变。
4)在市政职能实现方式上,有行政命令向使用规划指标、经济杠杆等手段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控制转变。
3.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的特点:A目的的双向性;B方式的间接性;C手段方法的综合性;D范围的有限性;E时效的超前性
第三节市政绩效管理
一、市政绩效的内涵及特点
1.市政绩效的内涵
市政绩效是指城市政府实现市政职能、管理城市公共事务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能,具体包括:
1)市政绩效对市政职能实现程度和结构的客观评价。
2)市政绩效的主要内容:内部业绩和外部业绩(工作绩效和社会绩效)
3)绩效管理包括一系列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方法及技术。
2.市政绩效的特点:A市政绩效的层次性;B市政绩效管理的公共性;C理论实践相结合;D注重操作技术。
二、市政绩效管理的原则、特征和基本程序
1.市政绩效管理的内涵及原则
市政绩效管理过程括基本要素或步骤:
1)确定发展战略和绩效计划(是前提);
2)制定绩效协议和绩效计划(是{dy}步);
3)市政绩效的监督、评估和反馈;
4)市政绩效的正式评估与分析;
5)公务员的奖励、培训和发展。
2.市政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或特征):
1)市政绩效管理应融入日常的市政管理活动之中。
2)市政绩效管理的前提是城市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的明确化。
3)市政绩效管理是以公务员的认同和共识为基础的契约式管理。
4)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市政管理的全面、迅速和持续地发展。
5)市政绩效管理强调团队精神。
第九章城市规划管理
{dy}节城市规划管理的概述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
1.城市规划是由城市权力机构制定,并经上级政府批准的在一定年限内关于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等部署,以及城市用地、建筑和设施等布局的地方性法规或法律效力的文件。
2.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
1)我国东周洛邑城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之一。
2)1909年,英国通过了世界上{dy}部城市规划法。
3)1933年对各国城市规划具有指导意义的{dy}个城市规划法大纲,《雅典宪章》制定。
4)1989年全国人大颁布了{dy}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指内容上、方法上具有综合性,要求:有全局观念,努力实现整体优化;有各方面专家参与,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有各部门、各单位的通力合作。
2)xx性,城市规划体现了公众的意志,是一种公共事务。
3)特殊性,又称为城市规划的个性。
4)动态性,因为主导产业的要求、地位、材料和工艺、理论和工艺具有动态性,因此城市规划也具有动态性。
5)科学性,源于城市规划的科学依据。
4.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
1)国家生产力的布局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实事求是的确定城市的性质(即城市的特殊功能或主导产业),是城市规划的龙头。
2)城市在一定的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3)城市的自然、经济和人文的地理条件。
4)城市的发展战略。
5)城市的经济计划。
二、城市规划理论
1.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古罗马的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著作之一。
2.近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典型:
1)西班牙的工程师索里亚于1882年提出带形城市理论;
2)霍华德提出在1902年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
3)英国格迪斯的贡献是{dy}次从区域经济出发,考察城市规划,逐步产生了区域规划理论,还首次提出调查――分析――制定规划方案的顺序。
4)1922年英国昂温提出了建设卫星城市的理论。
5)美国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
6)德国地理学家斯泰勒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7)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论”。
3.现代的城市规划理论:
1)法国经济学家帕鲁1955年提出的“增长极核”理论。
2)1977年xx建筑师、规划师在秘鲁发表《马丘比丘宪章》,是《雅典宪章》的姐妹篇。
3)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兴起了技术派。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环境派引人注目。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
1.城市规划是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的结合体,从城市建设上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
2.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它指明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
3.城市规划是用地和建筑的规范,促进土地和建筑的效益。
4.城市规划是市民生活质量的卫士,能够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节城市规划的编制
一、城市规划的原则
1.协调兼顾原则,包括:(1)城市规划与国家、地区的经济和建设等规划相协调的原则。(2)统筹兼顾、综合部署的原则。(3)城市建设与国家、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2.发展提高原则,具体包括:(1)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原则。(2)用科学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水平的原则。(3)以人为本原则。
3.节约保护原则,具体包括:(1)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原则。(2)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原则,实质是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中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关系。(3)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原则。
二、城市规划的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文件,是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是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P243内容重点了解」
2.城市分区规划,是大、中城市为了进一步控制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所制订的规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
3.城市详细规划,总体体现规划或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用地的性质,是编制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
三、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
{dy}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具体步骤是:
1.勘察、搜集和分析城市的基础资料;
2.编制城市总体计划纲要,由市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3.起草城市总体规划,包括指导思想;发展规划;布局规划;专业规划和工程规划以及规划的实施。
4.上级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市民评议城市总体规划草案。
5.城市政府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后,有城市政府向市人大提交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议案,提请市人大或常委会审议和通过城市总体规划。
6.上级政府审查、批准城市总体规划,具体规定:
1)直辖市的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
2)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在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3)城市分区规划由市政府审批。
7.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
第二步: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由市政府的城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县(县级市)政府所在地的镇的详细规划由县政府的城市规划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第三节城市规划的管理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机构
1.我国建设部的城市规划局是国家对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
2.省、自治区的政府建设委员会下设城市规划处。
3.在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市的政府设置了城市规划委员会,另设城市规划管理局。
4.天津和重庆在市政府的城市建设委员会下设城市规划管理局。
5.省会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多数地级市的市政府都设立了城市规划管理局。
6.一般的县级市,由市政府的城市建设局负责管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局设城市规划管理科。
二、城市规划的实施
1.对规划区内土地的规划管理,主要包括:(1)对建设用地提出选址意见书;(2)核发建设用地许可证。(3)土地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的检查和奖惩,包括:
1)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县级以上政府的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停建。
2)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泣诉,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后直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基本内容包括5点P256: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2.制定分期实施的开发计划;
3.基础设施,事业设施与生产设施,生活设施配套建设,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
4.综合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5.保护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第十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dy}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概述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1.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又称为生产性基础设施或技术性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公共事业和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是一种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城市公共事业:指自来水、的;电力、煤气和公共交通等部门。城市工程设施指道路、桥梁、隧道和下水道等。
2.城市基础设施种类有:A能源设施;B供、排水设施;C交通设施(外交通设施和内交通设施);D邮电通信设施;E环保设施;F防灾设施。
3.亚里士多德描述的古希腊城邦是城市基础设施的起源。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1.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生产性,决定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必须有尝使用,而且全部的城市基础设施都具有生产性。
1)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生产性,指城市基础设施是第二、三产业的组成部分。
2)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部门属于消费性事业,是非生产建设。
3)城市基础设施实现投入产出补偿的途径:
(1)市场补偿,如出租汽车行业;
(2)财政补偿,如路灯、红绿灯等交通安全设备、公共绿地、防灾设施、广播等。
(3)市场与财政复合补偿:
(A)以市场补偿为主,财政补偿为辅,如能源设施、供水排水设施、交通设施和邮电通信。
(B)以财政补偿为主,市场补偿为辅,如公园、消防、垃圾的收集处理等。
2.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决定了它的部门和企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dy}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具体是指:(1)每个单位的生产、每个居民的生活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因此,又称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性,是基础设施具有服务性的出发点。(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是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企业的宗旨,只能以微利、保本或亏损但有利于社会效益为目标。(3)城市基础设施的部门和企业应把社会效益放在{dy}位。
3.城市基础设施具有承载性,决定了必须与城市的产业规划规模和人口规模相适应,也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
1)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
2)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性,需要考虑生产和生活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量(通过运用科学技术),也考虑基础设施的负荷能力(通过增加投资建设)。
4.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垄断性,决定了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必要的竞争。
5.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超前性,决定了建设的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处理好它与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间上的超前性称为提前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上的超前性又称为提前量。
6.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系统性,决定了必须保持它的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1)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2)城市基础设施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3)城市基础设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4)城市基础设施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5)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dy}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主要体现在:(1)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和在某个工程项目中;(2)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设施或生活设施的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第二点: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有赖于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
3.按照城市经济建设的计划,分步骤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
第三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作为城市经济建设周期的调节手段。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
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数额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利润率和折旧率低的特点;资金来源包括:
1.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支出,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A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最主要的来源;B城市土地使用税;C城市公共事业附加;D其它税收;E若干种收费(城市排污费、过桥费等)。
2.确处理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效益关系,增加基础设施的运营收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社会集资,可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充资金。
4.城市银行xx。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管理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管理,根据资金用途的不同,包括:(1)城市建设性投资管理,按建设规模大小分为城市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和城市更新改造投资管理。(2)维护性投资管理。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管理包括:
1)计划管理(步骤:制定中长期计划;安排年度投资计划;做好计划的综合平衡工作)
2)项目管理,中国建设银行是国家指定的从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专业银行,包括三个方面监督:
(1)控制投资总量;(2)按建设进度支付资金;(3)对资金用途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进行监督。
第三节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机构和职责
1.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机构:
1)综合机构,即市政府的城市建设委员会是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综合机构。
2)专业机构,包括公用事业管理局、市政工程管理局、环境保护局、环境卫生管理局等。
3)协调机构,包括城市管理委员会(是城市建设委员会的下级机关)、交通管理委员会。
4)临时机构,如建设指挥部,治理整顿小组等。
5)中央政府的部门设在城市的下级机构,如民航、铁路、电力和邮政等部门。
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内容及改革方向
主要内容:
1.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包括两种模式:
1)绝大多数城市,由市政府的城市建设委员会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这时城市规划管理局是城市建设委员会的下级机构,优点: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统一领导;缺点:协调解决执行城市规划中矛盾的xx性不够。
2)在一部分城市,市政府分别设置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城市建设委员会,这时城市规划管理局是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下级机关。
2.市政府其它有关部门的配合,以及区、县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组织保障。
3.改革和依靠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关键。
4.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基础设施,是搞活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新途径。
5.人民城市人民建,是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源泉。
改革:(1)从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2)从福利型向营利型转变;(3)从垄断型向竞争型转变;(4)从人治型向法制型转变。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管理
特点:
1.根据城市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在公益性同市场化程度上的区别,实行不同类型的经营管理模式。
2.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模式不同,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
3.无论实行哪一种经营管理模式,城市基础设施的部门和单位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内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主要包括A城市供电管理、B城市供水管理、C城市供气管理、D城市道路管理。
第四节城市灾害管理
一、城市灾害管理的作用――P282了解。
二、城市灾害管理的基本内容:
1.城市政府强有力的、高效的领导体制,是搞好灾害管理的前提条件。
2.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是搞好灾害管理的中坚力量。
3.储备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搞好灾害管理的物资保障。
4.发动群众参与防灾工作,开展救灾演习,是搞好灾害管理的基础。
实现防灾救灾工作法制化,是城市灾害管理的制度保证。
第十一章城市环境管理
{dy}节城市环境管理概述
一、城市环境的概述
1.城市环境是与人类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复合体。
2.城市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在的生态平衡。
3.城市环境的基本特征:
1)人工环境的扩大和自然环境的后退――人格化。
2)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被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异化。
3)自然环境对城市居民的积极作用有所削弱,消极作用正在扩大――消极化。
二、城市环境管理的内容、含义及作用
1.城市环境管理包括:环保卫生、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市容管理。
2.城市环境管理是城市政府运用各种手段,组织和监督城市各单位和市民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使城市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行使职能的活动。「城市××管理的答题模式:主体+手段+客体」
3.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作用:
1)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
2)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有助于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水平。
4)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三、城市环境管理的目标、方针及原则
1.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现代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A环境效益优先,B社会效益为主,C兼顾经济效益。
2.环境管理的32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布局合理;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3.具体原则:
1)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原则,即
(1)是运用科学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2)环境污染是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保护资源和能源就是保护环境。
(3)党和国家强调运用科学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是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根本途径。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博弈论。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5)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是在初提出来的,是经济学的“经济的外在性”理论。
6)依靠群众,大家动手原则。
7)环境管理法制化的原则,是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城市环境合理的基本法,在环境管理的执法方面,分为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两个部分。
第二节城市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一、城市环境污染
1.城市环境污染,是以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辱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2.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城市环境污染,其特点是:
1)污染的内容全面性;
2)污染的范围广泛性;
3)污辱的时间长期性;
4)污染的危害严重性;
3.城市环境污染的种类包A括空气污染、B水域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D噪声污染、E土壤污染。
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1.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强化政府环保部门的职权,依靠政府其他部门的分工配合,运用各种手段,组织和监督各单位和市民,从各方面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过程。
2.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表现在A领导体制、B运用手段、C依靠力量、D防治内容的综合性。
3.我国城市政府的环境保护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其职责是「参照模式」
4.我国城市管理环境的基本制度包括:
1)排污管理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报告书被环境部门批准后经项目管理预审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3)三同时制度,指一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项目,其中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4)年限治理环境污染制度;
5)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6)污染赔偿制度。
7)环境监测制定,包括A经常性监测(又称为抽样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主要的形式,是城市政府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基础)、B污染源监测(监视性监视)、C事故性监测、D研究性监测。
8)环境质量标准制度。
9)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10)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三、园林绿化管理
1.国家要求有条件的城市,绿地覆盖率近期达到30%,远期达到50%.
2.城市的绿地类型包括: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
3.我国城市绿绿化的管理体制:
1)绿化委员会负责宣传、组织、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群众性绿化工作。
2)市园林管理局是城市园林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
3)市农业局是城市林业生产和乡村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
4.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1)园林绿化的规划管理。
2)园林绿化的建设管理。
3)园林绿化的产权管理。
4)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
5)城市公园的管理和城市古树名木的管理。
第三节城市环境卫生及市容管理
一、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内容
1.环境卫生管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2.环境卫生事业的资金管理;
3.环境卫生作业单位管理。
4.环境卫生设施管理。
二、城市垃圾管理的现代化标志:
1.城市政府和市民高度重视垃圾问题。
2.市民自觉坚持分类倾倒垃圾;
3.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科学化。
三、城市市容管理
我国城市市容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大城市是专设的市政管理委员会;其它城市是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章城市经济管理
{dy}节城市经济管理概述
一、城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特点
1.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决策、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经济管理的内容包括:A城市工农业管理;B城市财税管理;C城市市场价格管理;D城市土地住房管理。
3.城市经济管理的意义
1)城市经济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分工协作构成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特征。
2)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3)城市经济管理是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的重要保证。
4)城市经济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提高微观经济效益是各个经济单位的中心。
4.城市经济管理具有:范围的区域性、内容的综合性、目的的双重性(全局性和局部性)的特点
二、城市经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1.城市经济管理达到性质主要体现在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上(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职责)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计划。
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的发展。
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
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
三、城市经济管理的原则
1.取得{zj0}城市经济效益的原则,是城市经济管理的目标,也是城市经济管理的必须遵循的一种重要原则。
2.政企分开原则。
3.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核心是责任、权力和利益的问题。
4.条块结合原则,核心是依托城市,把城市作为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的结合点。
四、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1.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是城市政府组织和管理城市城市经济的具体制度、具体方式和具体方法的总和。
2.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类型:
1)按职能分包括计划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管理体制、劳动工资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商品流通管理体制等。
2)按组成要素分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结构、经济调节结构、经济利益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
3.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
1)政企职责不分,造成行政化。
2)条块分割,造成封闭化和分割化。
3)忽视市场作用,造成单一化。
4)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城市经济主体丧失内在动力。
5)排斥非公有制经济,造成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
4.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具体要求是: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
2)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转变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城市财税管理
一、城市财政管理
1.城市财政的职能、作用和构成
1)城市财政是城市政府凭借国家给予的权限,利用价值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工具,是实现城市政府职能的经济基础和财政保证。
2)城市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2.城市财政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城市的建设和维护。
3.分税制条件下,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地方税――地方性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2)分享税――即中央与地方分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
3)中央税――中央财政对城市财政的转移支付。
4)其它收入,如:城市政府借款、福利性摊派、行政性集资等。
4.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应该作到:
1)建立规范、完善、彻底的分税制(指一国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照税种划分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1)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
(2)根据事权与财政相结合的原则。
(3)科学核定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4)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
5.中国城市政府必须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主要包括A公共预算、B国有资产经营预算、C社会保障预算。
二、城市税收征管
1.城市税收征管的组成:
1)税收征收管理依据是指税收征收管理法规,199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办法》。
2)税收管理手段包括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管理电算化。
3)税收征管管理主体即城市各级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
4)税收征收管理客体包括纳税、扣缴义务人及下一级税收征收管理人员。
2.城市税收管理的基本作用是实现城市税收分配关系。
3.城市税收征收管理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城市税务管理(前提)、城市税款征收(目的)、城市税务检查(手段)。
4.城市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改革,基本原则是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
2)流转税制改革是整个税制改革的关键,要体现公平、中性、透明、普遍的原则。
3)税收征管制度的改革坚持依法征税、规范统一、整体协调、实用易行、监督制约原则。
第三节城市市场管理
一、城市市场管理的任务、内容和原则
1.城市市场管理是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国家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对市场要素及其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管理。
2.城市市场管理的内容:(1)对商品经营者及其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2)对商品的监督管理。(3)对市场交易场所的管理。
3.城市市场管理的原则(1)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2)依法管理市场的原则;(3)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4)专门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城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是经济监督部门,是行政执法机关,主要职能是确认城市主体资格、监督市场主体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三、价格管理
1.中国价格管理的形式包括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或政府定价。
2.中国的价格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物价部门管理的原则。
第四节城市房地产管理
一、城市土地管理
1.城市土地是一个城市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地域性概念,是城市形成的和发展的前提,是城市人口和城市各种活动的基础,一般是指城市市区内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城市土地具有位置固定性、差异性、耐久性、希缺性、区位效益性、边际产出递减性的特点。
3.城市土地管理是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城市土地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占有、分配、实用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
4.城市土地管理的必要性:
1)城市土地本身的特点要求加强城市土地管理。
2)城市土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要求加强城市土地管理。
3)中国城市土地的国有制要求加强城市土地管理。
5.城市土地管理机关包括市土地管理局(是城市土地的最主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市规划管理局、市房地产管理局、市司法局。
6.城市土地规划包括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般为15年)、城市各类用地的具体规划和城市企业土地规划。
7.经批准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注:P350案例。
二、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
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土地实行的无偿、无期限使用土地,造成A城市土地产权模糊B城市土资源浪费C城市土地配置不当的弊端。
2.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具体表现在:
1)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权,要求以地租的形式在经济上得到体现。
2)现实的城市土地大都是已经开发了的土地本身具有价值。
3)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3.我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是通过税费形式进行的,包括:
1)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土地使用权的价格,反映了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土地使用税,实际上是绝地地租,体现了国家政权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行政关系。
3)土地使用费,体现了土地管理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4)土地增值税,是一种级差地租。
4.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
1)城市土地市场狭义上是城市土地使用权流通的场所,从广义上体现在城市土地使用权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2)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由三级市场组成。
(1)一级市场是土地使用权在国家与城市土地经营者、使用者之间的纵向流动,具有垄断性质。
(2)二级市场是是城市土地使用权在城市土地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横向流动或转让。
(3)三级市场是城市土地使用权在城市土地使用者之间的横向流动或转让。
5.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基本政策是垄断一级市场,搞活二、三级市场,关键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机制,具体包括:
1)一级市场――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是通过竞争方式实行城市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向城市土地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转移,主要方式:(1)协议出让,是指城市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和受让方通过协商的方式有偿城市土地的使用权。(2)招标出让。(3)拍卖出让;
2)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城市土地使用者将城市土地使用权进行有偿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认人不认地原则;房、地产一致原则;效益不可损原则。
三、城市住房管理
1.城市住房管理的内容包括:城市住宅的规划管理、建设管理、流通管理、分配和消费管理。
2.中国传统城市的住房制度是一种公建、公有、低租的福利供给制根本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背离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主要弊端包括:
1)住房建设投资欠帐太多,城市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
2)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背上沉重的包袱。
3)刺激了住房需求的过度膨胀。
4)扭曲了居民的消费结构。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市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
第十三章城市社会管理
城市社会管理的内容包括城市人口管理、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城市社会保障管理和城市社区管理。
{dy}节城市人口管理
一、城市人口运动趋势与城市人口管理的地位、任务
1.城市人口运动表现出的趋势:(1)城市人口总量增长的趋势;(2)城市人口老老龄化的趋势。(3)城市人口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4)城市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2.城市人口管理的地位与任务
1)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常住人口户籍和人口变动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队城市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流动人口等管理。
2)城市人口管理对建设城市有哪些意义
(1)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的。
(2)是城市发展客观要求;
(3)是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的有力保障。
(4)是维护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必要条件。
3)城市人口管理的任务
(1)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控制城市人口的机械变动。
(3)实现对城市流动人口全面统一的管理。
二、城市常住人口的管理
城市常住人口户政管理及其职责
1.城市常住人口指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人口,城市公安局或公安分局的派出所是城市常住人口户政管理的基层单位。
2.户政管理机构主要内容户口登记、人口卡片、居民身份证管理、人口统计。
3.城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城市人口生育控制指标;落实城市人口生育控制指标;落实计划生育工必要的物质条件。
三、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1.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滞留在城市的人口。
2.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流动人口规模大、经济流动人口比重高;人口流动周期长;经济发达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且流动人口构成日趋多样化。
3.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
1)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1)流动人口弥补了二、三产业的岗位空缺。
(2)有力支持了城市的发展。
(3)加强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
(4)活跃了城市市场,增加了城市城市财政收入。
2)流动人口增加给城市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
(1)加剧了城市基础设市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2)加重了城市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
(3)给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4.城市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总原则:综合治理,既堵又疏。
1)限制流入量与居住时间;
2)完善法制,依法管理流动人口;
3)区别对待,分类分片归口管理。
4)规定规划,把流动人口纳入规划管理的轨道。
四、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1.我国原有人口管理制度的特点:努力控制大中城市人口增长,特别着重严格户口管理,限制农村转移,限制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限制内地城市人口向沿海城市转移。
2.原有城市人口的弊端
1)造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
2)阻碍了合理流动。
3)延缓了人口城市化进程。
4)城市人口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3.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核心在于户籍改革。
1)实行全国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
2)实行居住地登记原则;
3)实行以公民住房、职业和收入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与政策控制相结合的户籍迁移制度。
4)实行大城市严格控制、中小城市适当放宽、城镇全面放开的方针,保证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节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一、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1.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建设和维护城市治安秩序,城市政府及其公安机关依法进行的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以及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处理。
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包括户口管理、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消防管理、交通管理以及违法犯罪人口实行惩罚和教育改造等方面的内容。
3.加强城市治安管理的意义
1)城市治安管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2)城市治安管理是开展城市精神我们建设的必然要求。
3)城市治安管理是维护我国声誉和搞好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
二、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城市社会治安的管理机构包括城市区划的各级各类公安机关(是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主要机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
2.治安保卫委员会,是我国独创的维护社会治安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城市社会治安管理贯彻群众路线,实行群众自己参与、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和治安自治的有效形式。
3.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的职责
1)执行和实施国家有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政策和法规草案。
3)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规划及其实施措施。
4)组织和开展城市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三、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1)违反犯罪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决定了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力量的同时,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行综合治理,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
2)综合治理是社会治安管理的正确方针
2.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
1)主体方面的综合治理,共产党市委和市政府是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ldz}。
(1)公安机关是防御和打击城市违法犯罪的中间和骨干。
(2)家庭是社会成员社会化的{dy}站,因此在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负有重要的责任。
2)措施方面的综合治理,首先应加强思想教育,其次采取经济与社会的措施,再次采取治安与司法措施,{zh1}采取法制措施。
第三节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一、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构成与模式
1.城市社会保障的特点和构成
1)城市社会保障的特点是:(1)主体是国家和政府;(2)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3)出发点是为了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
2)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是一种事先预带有强制性)、社会救助(是一种救济性机制,在权利义务关系上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和社会优抚(对象是特殊的群体通常为现役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军人退休生活保障,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和烈属抚恤)三部分组成。
2.城市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1)国家福利型――北欧、英国和英国xx成员国最为典型。
2)社会救济型――美国、德国最为典型
3)个人储蓄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二、城市社会保障的目标和作用
1.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指城市的社会保障职能机构贯彻落实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律和政策,依法建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筹集和运行保障资金、调节保障分配、维持保障秩序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2.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目标包括:
1)贯彻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实现社会保障法制化。
2)坚持公平与效益相统一,实现保障的社会化。
3)坚持资金筹集与保值相结合,实现保障资金运行的良性化。
4)规范管理行为,实现社会保障事务管理的有序化。
3.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城市社会稳定;2)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3)有利于落实城市计划生育;4)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三、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2)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3)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的必然要求。
2.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
1)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2)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3)社会保障社会化的原则;
4)社会保障基金化的原则;
5)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6)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3.社会保障改革的方向是使社会保障事业走向社会化、基金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基本思路是:
1)改变所有制的分割局面,逐步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2)改变由国家和企业“包”的体制,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多元资金来源结构。
3)改变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逐步实现收现付与预先积累相结合。
4)改变单纯按部门按部门分别管理的体制,建立既有统一管理机构又有分类分级管理系统的管理体制。
第四节城市社区管理
一、城市社区的含义与类型
1.城市社区的含义(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弗。腾尼斯{zx0}提出和使用“社区”):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2.社区的要素构成:
1)稳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地域;
2)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人群。
3)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设施;
4)具有本地特征的文化积淀;居住人群对居住地的感情沟通和心理认同。
3.城市社区的特点:
1)道路环绕居住区,边界较为确定,范围较小。
2)人群规模大,密集度高。
3)公共设施齐全。
4)社区内社会组织结构复杂。
5)人民之间的关系密切,有较强的归属感。
4.城市社区的类型:法定社区;自然社区;功能社区。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和主体
1.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
1)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允许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功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过程。
2)城市社区管理的特点:属性的多重性、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复杂性;实践的参与性;过程的系统性。
3)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按功能不同可以分为行政性的(行政性组织,是指街道办事处及各政府主管不满在社区中的派出机构)、企事业的、社团性三大类:
三、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1.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4点:(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3)社区卫生保健;(4)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4点:P391
1)有利于通过社区规范来调解和整合社区中的矛盾冲突和利益纠葛。
2)有利于培育社区成员民主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3)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发展。
4)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推进。
第十四章城市公共事业管理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包括城市政府对辖区内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管理。
{dy}节城市教育管理
一、城市教育的特点及其重大意义
1.城市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同农村教育相比具有综合性、先进性、聚集性的特点。P393
2.城市教育的重大意义4点P394
1)教育是产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
2)教育成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3)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4)教育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二、城市教育基本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级建制。
2.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和成人教育制度。
4.学业证书和学位制度;
5.教育管理制度,包括教育考试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评估制度。
三、城市教育制度机构与管理内容
1.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教育管理的领导机关,负责对教育事业的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和目标管理,主要机构是教育局或教育委员会及其所属的区、县教育局。
2.广义的城市教育管理指的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部管理过程,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内部管理;狭义的城市教育管理是指学校管理,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的管理对象。
3.城市教育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基本内容大体可以分为5点P397:
1)教育预测(是作出正确的教育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教育决策(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城市政府及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xxxx);
3)教育计划(是实施教育决策的行动纲领,是根据教育决策对未来教育发展的设想和规划,是教育决策的具体化和系统化);
4)教育组织,是任何管理活动都必可少的关键环节,包括教育层次划分、教育结构的组成、学制规定、行政机构的隶属等方面;
5)教育评价。
四、城市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1.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教育管理体制存在哪些弊端:4点P398
1)政府教育管理的权限太大,学校的自主权缺乏。
2)教育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僵化;
3)教育管理缺乏充裕的条件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4)教育结构失衡以及教育内容滞后。
第二节城市科技管理
一、城市科技的作用3点P400
1.科学技术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2.科学技术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整体实力的动力。
3.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支柱。
二、城市科技管理态度机构设置及基本内容
1.城市科技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辖区的科学技术活动所进行的规划、计划、领导、组织饿调控活动,使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宏观管理过程。
2.城市科技管理的机构设置,包括城市科技技术委员会(是城市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中国科学元城市分院;城市社会科学院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央关于部委在城市设置的;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机构等六个机构。P401
3.城市科技管理的基本内容(1)确定城市科技发展规划;(2)制定并实施科技发展计划(3)科技活动的组织和领导。(4)科技活动的调控和评估。
三、城市科技管理的条件和保障4点P403-P404
1.完善科技立法,保护知识产权。
2.增加科技投入,拓宽科技资金融资渠道。
3.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4.加强城市政党领导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管理能力。
四、城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1.旧的的科研体制与经济严重脱节的现象原因包括:3点P404(1)原有的国家科技及以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2)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开发力量过多,企业创新能力薄弱。(3)科技力量内部结构不合理。
2.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的初步成果:
1)科技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由行政性向市场性转变。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由事业型的向企业型产学研联合体的转变。
3)科技力量内部结构的合理化,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合理解决科技力量内部结构的问题。
3.城市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须作到四个结合,即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有利于与企业相结合;有利于xx科技与民用科技相结合;有利于开展科技事业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4.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1)继续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继续推动应用型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转化机制,大力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
3)加强国家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产业化基地。
4)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
5)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中介机构。
第三节城市文化管理
一、城市文化管理的内涵及其构成
1.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在城市地域的成果与表现,具体的内涵与特性:
1)城市文化的内涵包括:
(1)宏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
(2)中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
(3)微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学艺术、广播电视以及各种社会性、群众性的娱乐性活动的总和。
2)城市文化具有构成的多元性、形式的多样性化、作用的广泛性的特性。
2.城市文化的构成
划分角度 具体类型 含义及主体 特点及内容
从活动方式看 群众性文化行为 广大市民 大众化、广泛性、普及性和日常操作性的特点是城市文化活动的最基本构成。
 专业性文化行为 职业性的文化工作者和各种艺术家及专门人才。 
 商业性文化行为 各种文化生产、文化商品、文化商务的经营者(个人或组织) 交换性、利益性、投机性的和契约性的特点。
从教育功能看 自然科学知识 以自然性物质世界为对象的知识 是人类有关自然世界的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人类社会及其规律为对象的知识 是产生公众与各种歪理邪说斗争的前沿阵地。
从物质条件看 公共性文化设施 如图书馆、剧场、展览馆等 是产生文化层次的最集中体现。
 团体性文化设施 是城市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所拥有的文化设施。 内容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场所与设备,是城市文化物质条件的有机构成,也也组织文化的硬件。
从动态过程看 扩张性文化生活 如科学精神的养成、人格的完善等。 居于不断扩展张的地位。
 削减性文化生活  
二、城市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1.城市文化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和所属城市的方针、法律、法规,对城市文化事业进行规划、组织、调控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
2.城市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4点,P410――总体原则:四项基本原则。
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首要原则,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管理区别与资本主义文化管理的根本标志。
2)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xx”的方针,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
4)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3.城市文化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3点P411
1)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制定。
2)城市各项文化基础工作的管理,要作到3点:
(1)加强城市文化的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
(2)抓好文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包括专业化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
(3)做好文化普及工作,表现形式由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
3)城市文化权市场的管理和监控。
三、城市文化的管理的方式与手段,主要包括4种P413:
1.经济手段,是普遍有效的文化管理而后调控的方法,包括财政手段、价格手段、金融管理手段。
2.法律手段,包括文化立法、文化执法(是文化法制管理的关键环节,重头是文化市场)、文化司法(是实施文化法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文化纠纷包括经济纠纷和文化行政纠纷)等
3.行政手段,主要在宏观层次和特殊文化市场上运用。
4.教育手段,内容包括政策水平、法制观念、道德概念等。
四、城市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4点P415)
1.城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经济体制的转变;
2)政治生活的转变;
3)文化模式的转变;
4)国际条件的转变。
2.城市文化管理新模式(或目标)包括:
1)政府主导,即从政府严控型转变为政府主导型。
2)层级管理,是各级政府在文化管理职能上有明确的权限,在管理职责上有不同的侧重。
3)分类制导,根据具体的文化活动与市场相关程度,按类别的给予不同的指导。
第四节城市卫生管理
一、城市卫生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1.城市卫生管理的内涵
城市卫生是城市范围内个人和群体的生活卫生、生产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总称,其实质是人民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环境卫生,标准就是城市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否有益于人体健康。(2)劳动卫生(又称生产卫生);(3)生活卫生;
2.城市卫生的意义
1)促进经济增长,三个方面体现:(1)提高工人生产率和企业劳动效率;(2)改善生存环境;(3)提高土地生产率;(4)促进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2)实现基本人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疾病的xx和预防;(2)建设并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3)提供有效的卫生保障。
3)维护社会稳定,包括三个途径发生作用:(1)通过卫生教育;(2)通过卫生防疫;(3)通过卫生监督。
二、城市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针
1.城市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
1)卫生行政机构,如卫生局。
2)卫生业务机构;
3)政府协调性组织与群众卫生组织包括
(1)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是我国特有的卫生组织。
(2)中国红十字会,中国1919年加入红十字会,奉行的宗旨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下,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
2.城市卫生管理的工作方针
1)面向人民群众;
2)预防为主,表明了卫生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
3)团结中西医。
4)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三、城市卫生管理的基本内容
1.城市卫生管理是城市政府及其职能机构,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手段协调卫生系统各要素,以达到卫生工作目标的活动过程。
2.城市卫xx展管理模式,包括:
1)管理环境:社会和经济体制;
2)决策:(1)制定卫生政策;(2)制定卫生规划和编制规划预算;
3)执行:(1)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包括三个环节即初期实施、正常实施、检查实施;
4)评价:评价与调整规划,评价的内容包括:适当的程度、足够程度、进展、效率、影响等;
5)信息情报:情报支持与法律支持。
3.城市卫生的分类管理
1)医事管理,包括医疗卫生组织的管理和医疗预防制度的管理两个部分。
2)卫生防疫管理。
3)药政管理。
4)妇幼卫生管理。
5)中医要管理;
6)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7)城乡基层卫生站管理。
四、城市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
1.城市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1)我国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建立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包括4点P424
(1)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
(2)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管理;
(3)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
(4)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2.城市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
2)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3)积极推进配套制度的改革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行政管理专业”(专)市政学笔记- 日志- 余业新- 自考家园- xx自学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