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琴童_瑞心知涵_新浪博客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个耳熟能详的题目,总是给人一种负重的感觉。不知道有多少妈妈对孩子的学琴之路感到“漫漫无期”,我也不止一次看到过有的妈妈用“不学则已,学了就得坚持”这样的话支持自己和孩子坚持下去,我却总是感觉这样的话用在弹琴这样的事上,有些变味。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是不是在某些方面你不具备,而希望孩子为你实现或者孩子具备?我曾认真地想过,因为在她问我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zh1}我想不是这个原因,我希望孩子能做得比我好,但并不是因为我有很多未竟的梦想。在音乐方面,我练过多年的合唱,也曾经在北京音乐厅的舞台上唱过;在文学方面,上大学的时候也在文学社的社刊上发表过散文和诗;在我做系宣传部长的那一年,全校宣传部评分中我们系是{zg}的;虽然没有学过钢琴,但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那时在高中的音乐课上学五线谱也不是很普遍的,当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时,我也是挤进了国内数的上的重点大学...所以,我自己从来没有过对未实现的梦想的遗憾,对待孩子,就是纯粹的希望他也能体味到我所体味过的美好的经历,只是希望xx他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看到周围有朋友因为孩子学琴变得负担重重,觉得家长的心态真的非常重要。

    明明在开始摆手型时也有些不顺利,他学琴比较早,4岁就开始了。为了让他自然地过渡,基本练习前我都是给他报幕:“现在,芭蕾舞表演开始!你的10个小演员都准备好了吗?...”有时根据曲子给他的手指们编个故事,别觉得基本练习的曲子枯燥,只要是音乐就能配上故事,还不止一个。孩子觉得好玩,就不觉得枯燥(后来我们还锤子剪刀布地决定谁有权报幕和编故事)。有一阵练连音的时候他的小指不是特别好,那是因为他太小,好不了。我本来不想管他,但他小指落下后会看看我,我就说,“哎呀这两个小妹妹不如哥哥姐姐跳得好,咱们得帮帮她们,怎么办呢,对啦,你吃菜的时候,多给她们吃一口,还得快点吃,她们不爱吃凉的,别看她们个儿小,有劲儿就行。再吃饭的时候可带劲了。”

    音乐、文学、美术、运动...说白了,这些都是玩,玩的目的是放松、快乐,是让一个人的心智与体魄更加xx。记得我上中学时,我们前后桌的几个同学难得地“志同道合”,写歌、填词,玩得不亦乐乎,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作曲软件,但我们的快乐是一样的,如果我的少年时代缺少这些,会减色不少。这么好玩的事情,如果能让孩子在现在有时间的时候多玩玩,不是很好吗?所以,根本不是为了学琴而学琴。我从孩子{dy}次钢琴课开始,就做了详细的笔记,为了什么呢?不xx是认真对待陪练的工作,还希望自己退休后能够自学成才,哈,不能说没有私心,绝不是只为了孩子。为什么要感叹此路绵绵无尽头呢?在美国时朋友借给我们一个电子琴,里面存有100首世界名曲,我和明明经常一起听,孩子有时会对我说:“妈妈你听,这个曲子多好听啊。”有一次,我们一起重新听08奥运会的主题曲,听到一半他说:“停。”然后自己跑到琴那弹了起来,{dy}遍还有些间断,第二遍就连贯了,虽然只是前半段,虽然没有和弦,没有伴奏,但从他专注的表情和闪亮的眼睛我看出,这是流淌在一个5岁儿童心里的音乐,这个状态就对了,因为他在享受。

    音乐为先,钢琴只是音乐的一个载体,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指尖流淌出来的,是心灵的声音,而不是苍白的音符,谁也不想只停留在熟练工种的层次上,所以,将孩子的注意力,更多地往音乐本身引导,孩子在学琴的路上会走得更轻松快乐,会走得更远。再退一步说,钢琴虽是器乐{zw},但其他乐器也都各有千秋,况且,人世间最动听的声音也不是器乐,是声乐;音乐家,不是器乐演奏者,而是作曲家。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音乐都是{dy}位的,那么,不管孩子学了4年也好5年也好,我们不也在跟着学吗?我们不会辅导不了孩子的,要相信我们的人生阅历会让我们更能理解一个曲子要表达的情感,至少也是和孩子一样的理解吧,我想那时比现在会更“和谐”的,因为孩子有一定的能力和我们讨论点什么了,我们一起去发现、体味、陶醉岂不是更好?至于技术上,看别人弹比自己弹容易多了。我倒觉得刚开始的阶段比较麻烦,就说手形吧,说多了烦,说少了没用,总得费脑子想点小花招来对付他。还有老师,好老师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家长更要好好为孩子选一下。

    至于想着孩子能考个10级增加自信,以后有个什么场合能自信一下就更是夸大了它的作用。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说得俗点,是和别人比出来的,等到了中学,周围的人都是10级,这是我同事的孩子说的,学校联欢会想找个钢琴伴奏,一大堆举手的,都是9级10级,到了这个阶段,10级也没什么特殊的,不会弹的也没什么特殊的了,这个时候,会鼓捣点别的,没准才是大家最羡慕的。这还不算,钢琴表现的机会很少的,孩子甚至大人,需要的都是同龄人的认同,班里举行的联欢会,朋友之间的聚会,哪有弹钢琴的机会,还不如弹吉他“收获的自信”多。我不会弹钢琴,但10多年前也在北京音乐厅的台子上站过,自觉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差。给一个人带来气质、涵养、自信的不是钢琴,是音乐,这和一个人会不会乐器没关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家有琴童_瑞心知涵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