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工程实用技术阿里巴巴ronghtak48的博客BLOG

本文转自“深圳市荣恒泰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网址:
ronghengtai,荣恒泰,荣恒泰科技,RHT,RHT-TECHNOLOGY

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工程设计手册 

  一、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1,熟悉国家有关部门对建设单位在安全技术防范上的要求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标准。 

  2.全面了解并掌握安全防范技术设备和器材的性能、技术指标及发展动向。 

  3.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设计技能。 

  4.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 

  二、工程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按照风险等级或工程投资额划分,工程规模达到一、二级的大中型工程,其工程设计程序与步骤一般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小型工程的设计程序可适当简化): 

  1.建设单位给出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书及其内容 

  ①设计任务书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本身的需要,将设防目的和技术要求以文字、图表形式写出的文件。 

  ②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设防目的、系统应具有的总体功能、技术性能指标、工作环境情况、传输距离、控制方式以及建设工期、工程投资控制数额、建成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等。 

  (2)无能力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书的建设单位,设计者可协助其完成,应避免无任务书而直接进行设计的做法。 

  2。进行工程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是进行工程设计的基础,勘察内容与要求如下: 

  (1)防护目标的自身特点及放置情况。 

  (2)设防部位建筑物结构、管道分布及物品布局情况。如:建筑物楼层、内外楼道、非正常通道、通风管道、暖气装置、家具陈设、各种供电线路的分布情况等。 

  (3)建设单位设防区域的周边环境。如:四周交通和房屋状态、地形、地物等。 

  (4)了解设防部位电磁波辐射强度。记录电磁波干扰强度高的区域,作为系统抗干扰设计时的参考。 

  (5)一年中室外{zg}温度、湿度,风、雨、雪、雾、雷电和{zd1}温度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难)。 

  (6)勘测各种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试验,观察覆盖范围及能否可靠工作,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探测器及出线口的位置。 

  (7)勘测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记录{yt}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试验,观察视场范围和图像质量,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摄像机及出线口的位置。 

  (8)所有勘察内容均应作详细记录。 

  3.根据设计任务书及现场勘察结果进行方案设计 

  (1)一般要求 

  根据设计任务书、现场勘察结果、防护目标重要程度和周围环境条件等确定系统构成方式及设备配置。 

  (2)方案设计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①系统构成框图。图中应标明系统中设备的配置数量、分布情况、传输方式等。 

  ②系统功能说明。包括系统的功能及主要设备的功能。 

  ②防区布防图及防护范围。图中应具体标明探测器、摄像机等前端器材的位置、类型以及探测或监视的覆盖面等。 

  ④控制室布局图。图中应标明控制台、终端显示设备(电子地图板、大屏幕显示器、监视器等)、通信设备、通风设施、灭火装置等的位置以及室内走线与系统接地等内容。对于一级风险工程,还应设置卫生间。 

  ⑤设备、器材配置明细表。包括中心控制设备和各种探测 器、监控器材、传输设备(包括机、线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名称、生产厂家、型号、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数量、价格等。 

  ⑥管线敷设方案。包括管线走向、架空敷设还是管道敷设, 以及与其他用途走线间的防护措施等。 

  ⑦工程费用概算。包括器材设备费、设计施工费、工程检测 验收费等。具体概算方法应参照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 用概预算编制办法》中的规定进行。 - 

  ⑧建设工期。包括施工工期(含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工期,其中施工工期可与建设单位商定,而试运行期则应执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中的规定,即施工完毕后,至少试运行一个月。 

  4.建设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 

  (1)组建专家组。专家组一般由5-7人组成,应包括:建设单位保卫处(科)负责人、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防范专家、公安主管部门技防管理人员等。 

  (2)将设计方案提交专家审阅。除提交设计方案外,还应提交与设计方案有关的其他资料,如设计任务书、现场勘察报告、土建图纸、方案中主要设备、•器材说明书等。 

  (3)方案论证。论证会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负责人述说设 计方案,回答专家质疑。专家对方案内容逐项进行审查(论证),并对其技术、质量、费用、工期、服务和预期效果做出评价,提 出修改意见。 

  5.设计方案审批 

  由建设单位将设计方案及论证意见(以及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对修改意见的处理结果)报送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 

  6.工程正式设计 

  (1)依据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正式设计。正式设计包括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操作维修说明等。 

  (2)技术设计 

  ①技术设计应包含方案设计中①。⑦的各部分内容,只是应更加确切和完善。 

  ②最终形成的技术设计文件必须具备以下内容: 

  a.设计任务书。 

  b.方案设计。 

  c.系统图及工作原理。 

  d.设备、器材清单,包括系统中所有设备、器材的名称、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生产厂家等。 

  (3)施工图设计 

  ①施工图是具体指导施工的文件,主要包括: 

  a。探测器或摄像机布防图、中心设备布置图、系统连线图。 

  b.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 

  c。设备、器材安装要求及安装图。 

  ②图上应标明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线路的敷设方式、走向、线间距离、所使用导线、护套管的型号、规格、与其他用途走线间的防护措施、安装要求等等。 

  ③制图要严格按照工程制图标准和GA/T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对于标准发布后的新产品。所用图形符号必须加以说明。 

  (4)操作和维修说明书操作和维修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操作、使用方法说明。 

  ②计算机程序说明。 

  ③系统故障多发部位,以及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和维修措施说明。 

  ④售后服务承诺。 

  (5)工程费用预算书 

  工程费用预算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工程设计费。 

  ②设备器材费。 

  ③设计、施工费预算。 

  预算方法应参照: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项算编制办法》中的规定进行。 

  (6)其他必要的文件,如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7)正式设计文件应有设计、审核和批准人签字方为有效正式设计的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费用须报建.设单位或其上级单位审批(有特殊规定的设计文件还需经公安E管部门审查批准)盖章后,才可进入施工阶段。 

  8.竣工设计. 

  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所作的变更应用文字记录,并画出工程竣工图存档。 

  1-8给出的是工程设计的程序与步骤的一般形式,年具年 实施过程中,有些步骤可以简化,但是总体上不宜相差太多。有关立项、招标、委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请参见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三、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 入侵报警系统应由入侵探测器、传输系统、控制设备组成、并应附加音像(或两者之一装置) 

  (2)入侵报警系统应具备盗窃、抢劫之报警功能,具有用于指挥调动处警力量的通信手段,其防范能力应与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相一致。 

  (3)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进行,必须结合实体防护系统和接处警力量的情况设计。 

  (4)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勘察的内容参见二、2。 

  (5)设备及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防范要求,满足使用环境条件,并有合适的性能价格比。 

  (6)所选用设备、器材均必须为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并经过国家指定检测中心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口设备、器材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 

  (7)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应有利于系统规模的扩充及新技术的引用。 

  (8)系统应考虑安装方便、配置方便、使用方便。 

  (9)系统自身安全性、保密性要强。 

  2.探测器的选型与安装设计 

  (1)一般原则 

  ①选用入侵探测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所选用探测器必须符合GBl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及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进口设备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 

  b.在探测器防护区域内,有盗窃行为发生时不应产生漏报警,无盗窃行为发生时应尽可能避免误报警。 

  c。根据使用条件(设防部位、环境条件)和防区干扰源情况(气候变化、电磁辐射、小动物出入等)选择探测器的类型。 

  d.根据防护要求选择具有相应技术性能的探测器。 

  ②探测器的安装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在防护区域内,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防护目标间的距离应≥5m。 

  b.探测器的作用距离、覆盖面积,一般应留有25%~30%的余量,应能通过灵敏度调整进行调节。 

  c.设防部位的探测应满足以下条件: 

  *防护区域内无盲区。 

  *探测灵敏度满足防范要求。 

  *在交叉覆盖时应避免相互干扰。 

  d.重点防护目标或部位宜实施多层次防护(如室外周界、室内空问、重点防护目标或部位本身三层防护)。 

  e.与报警联动的摄像机或照相机的防范区域,应设置与探测同步的照明系统。 

  f.安装设计应避免各种可能的干扰。 

  (2)常见入侵报警设防措施 

  ①栅栏加电场线感应式探测器组成的周界防护系统。 。 

  ②砖墙上加栅栏结构,配置电场线感应式探测器组成的周界防护系统。 

  ③以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阻挡式微波探测器、电动式振动(地音)探测器或埋入式泄漏电缆探测器等组成的无屏障周界防护系统。 

  ④玻璃破碎探测器组成的室内周界探测系统。 

  ⑤磁控开关与门、窗组成的室内周界探测系统。 

  ⑥各种微动开关构成的具体保护目标探测装置。 

  ⑦通道安装的压力探测装置。 

  ⑧控制空间某一区域的各种入侵移动探测装置。 

  ⑨固定或移动式紧急报警装置。 

  ⑩视频报警装置。 

  ○11出入口控制装置。 

  ○12其他措施。 

  (3)常见入侵探测器的特点及安装设计要点 

  ①开关式入侵探测器 

  a.磁控开关 

  主要用于各类门、窗的警戒,其安装设计要点: 

  *注意所防护门窗的质地,一般普通的磁控开关仅能用于木质的门窗上,钢、铁门窗应采用专用型磁控开关。 

  *所选用磁控开关的控制距离至少应为被控制门、窗缝隙的2倍。 

  *滋控开关应安装在距门窗拉手边150nxn的位置;舌簧管安装在门.1窗框上,磁铁安装在门、窗扇上,两者间对准,间距0。5cm左右。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合{zh0}采用暗装磁开关,引出线也要加以伪装。 

  *设防部位位于强磁场中,或有可能经常性遭受振动以及门窗缝隙过大或不易固定的场所,不宜使用磁控开关。 

  b.微动开关 

  *常用于放在被保护物体的下面(也可用于门、窗合页侧),物体被移开时发出报警。 

  *可用于任意质地的物体,且防震性能好,但开关机械触点抗氧化、腐蚀及动作灵活程度较磁控开关要差。 

  c.水银触点开关 . 

  *可用于防范保险柜等大型物体被非法搬运。 

  d.用金属丝、金属箔等导电体的断裂代替开关 

  *绑扎在物品上,用于防范非法移动或取走物品。 

  *粘贴在门、窗、展柜等部位,用于防范非法开启。 

  *宜加以伪装,如经常活动部位应采取防护措施。 

  e.压力垫 •通常放在窗户、楼梯和保险柜周围的地毯下面,形成通往被防护目标通道上的一道防线。 

  ②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a.常用于室内防护目标的空间区域警戒。 

  b.主要特点: 

  *功耗低、隐蔽性好(被动式)。’ 

  *同一室内可安装多台,探测区任意交叉互不干扰。 

  *灵敏度随室温升高而下降,探测范围也随之减小。 

  *探测区内有热变化或热气流流过易造成误报。 

  *x红外线穿透性差,遇遮挡造成盲区。 

  c.宜含有如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自动温度补偿技术。 

  *抗小动物干扰技术。 

  *抗强光干扰技术。 

  *防遮挡技术。 

  d.安装设计要点: 

  *壁挂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2.2m左右,视 场与可能入侵方向成90度角,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视防护区域覆盖要求确定。吸顶式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应水平安装。 

  *楼道式被动红外探测器,视场面对楼道(通道)走向,安装位置以能有效封锁楼道(或通道)为准;距地面高度2.2m左右。 

  *合理选择透镜结构,使其视场形状适合防范区域要求。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视窗不应正对强光源以及阳光直射的窗口。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附近及视场内不应有可能引起温度快速变化的热源,如暖气、火炉、电加热器、热管道、空调的出风口等。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防护区内不应有障碍物。 

  ③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入侵探测器 

  a.用于室内防护目标的空间区域警戒。 

  b.主要特点(与被动红外单技术探测器相比): 

  *误报警少。 

  *安装使用方便(对环境条件要求宽)。 

  *增加了漏报的可能性。 

  *功耗较大。 

  c.宜含有如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抗小动物干扰技术。 

  *当两种探测技术中有一种失效或发生故障时,在发出故障报警的同时,应能自动转换为单技术探测工作状态。 

  d.安装设计要点: 

  *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2.2m左右,视场与可能入侵方向应成45度角为宜(若受条件所限,应首先考虑被动红外单元的灵敏度),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视防护区域覆盖要求确定。 

  *吸顶式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应水平安装。 

  *楼道式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视场面对楼道(通道)走向,安装位置以能有效封锁楼道(或通道)为准,距地面高度.2m左右。 

  *应避开能引起两种探测技术同时产生误报的环境因素。 

  *防范区内不应有障碍物。 

  ④多维驻波入侵探测器。 

  a.适用于展柜、商品柜等的小型密闭空间警戒。 

  B.主要特点: 

  *全方位警戒,无百区。 

  *全天时工作,不受观众或顾客的影响。 

  c.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在展柜后侧上部的某一角处。 

  *探测器视场轴线与展柜前侧玻璃有30度夹角为宜,严禁正对玻璃。 

  *相邻展柜采用多探测器联网组合运用时,所用同步信号线应采用双绞线。 

  *同步器的接地点应靠近电源地。 

  ⑤声控7-振动双技术玻璃破碎入侵探测器 

  a.用于对门窗、展柜等玻璃的警戒。 

  b.主要特点: 

  *避免了声控或振动单技术探测器因受环境干扰(噪声或其他振动)而导致的误报。 

  *比单技术探测器增加了漏报的可能性。 

  c.设计安装要点: 

  *安装在玻璃附近的墙壁或天花板上。 

  *同时警戒两处以上门窗玻璃时,探测器位置应居中,并且探测范围应能满足要求。 

  ⑥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a.用途: 

  *室内房间周边、重点区域周边警戒。 

  *室外周界警戒。 

  b.主要特点: 

  *警戒线具有直线性。 

  *警戒线为非可见光,隐蔽性好。 

  *警戒线或警戒网组合灵活方便。 

  *室外应用时,可靠性受环境气候(雾、细雨、雪、霜、风沙等)、环境飘浮物(落叶、塑料袋等)、动物(飞鸟、猫等)影响较大。 

  c.所选室外用探测器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外壳具有防雨、防雾、防霜、遮阳功能。 

  *采用双射束或四射束鉴定技术。 

  *内设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浓雾或天气恶劣时,应能自动增加灵敏度。 

  *具有安装校对显示装置。 

  d.安装设计要点“ 

  *红外光路中不能有可能阻挡物(如室内窗帘飘动、室外树.木晃动等)。 

  *探测器安装方位应严禁阳光直射接收机透镜内。 

  *周界需由两组以上收发射机构成时,宜选用不同的脉冲调制红外发射频率,以防止交叉干扰。 

  *正确选用探测器的环境适应性能,室内用探测器严禁用于室外。 

  *室外用探测器的最远警戒距离,应按其{zd0}射柬距离的1/6计算。 

  *室外应用要注意隐蔽安装。 

  *主动红外探测器不宜应用于气候恶劣,特别是经常有浓雾、毛毛细雨的地域,以及环境脏乱或动物经常出没的场所。 

  ⑦电动式振动探测器 

  a.用于室内、外周界警戒及防凿、砸金库、保险柜等。 

  b.主要特点: 

  *面控型。 

  *在实体屏障突破之前即可发出报警。 

  *室外周界警戒形状组成灵活,隐蔽性好。 

  *传感器中的活动部件易磨损,需半年检修一次。 

  c.安装设计要点 。 

  *室内应用明敷、暗敷均可。通常安装于可能人侵的墙壁、天花板、地面或保险柜上。 

  *安装于墙体时,距地面高度2~2.4m为宜,传感器垂直干墙面。 

  *室外应用时,通常埋入地下,深度在l0cm左右,不宜埋人土质松软地带。 

  *安装位置应远离振动源(如室内冰箱、空调等,室外树木、拦网桩柱等),室外用一般应与振动源保持1。3m以上距离,室内用酌情处理。 

  *不宜用于附近有强振动干扰源的场所(如附近临公路、铁路、水泥构件厂等)。 

  ⑧电动式振动电缆入侵探测器 

  a.用于室内外周界警戒。 

  h.主要特点: 

  *电缆易弯曲,可用于地形复杂的周界防护。 : 

  *电缆本身无源,可在不宜进入电源的易燃易爆场所安装使用。 

  *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 

  *外界的振动干扰(如小动物爬越、冰雹等引起的振动)较大时易产生误报警。 

  *功耗小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灵敏度和供微处理用的报警条件参数可选择。 

  d.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于网状围栏上时,电缆应敷设在围栏的2/3高度处,固定间隔应小于30cm,且应每10m预留一个维护环(直径为8.10cm)。 

  *安装于栅状围栏上时,宜将传感电缆穿人金属管内置于栏的顶端,固定金属管的卡子与管子之间应留有少量活动空间,以便入侵时能够产生振动。 

  *围墙上安装可采用如下三种方式: 

  电缆穿人金属管,用金属支架将金属管宽松地固定在围墙内侧或外侧的上方。在围墙上安装铁刺网,电缆敷设在铁刺网上,敷设方法与上述网状围栏情况类同。用支架将电缆固定在围墙内侧或外侧的2/3高度处。 

  *电缆敷设需经过大门时,应将电缆穿入金属管埋入地下:1m深处。 

  *室内安装时,将电缆敷设在可能入侵的房屋墙体的2/3高度处、天花板、地板上,明敷、暗敷均可。 

  *接线盒(内置前置信号处理器)应固定安装在传感电缆附;近的桩柱或墙体上,且注意防破坏,其地线应良好接地。 

  *电缆分区要适当,每个警戒区域不宜过长,{zh0}不超过300m,以便能确定入侵部位。 

  ⑨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 - 

  a.用于室外周界,或隧道、地道、过道、烟囱等处的警戒。 

  b.主要特点: 

  *隐蔽性好,可形成一堵看不见的,但有一定厚度和高度的电磁场“培”。 

  *电磁场探测区不受热、声、振动、气流干扰源影响,且受气候变化(雾、雨、雪、风、温、湿)影响小。电磁场探测区不受地形、地面不伞坦等因素的限制。 

  *无探泅盲区。 

  *功耗较大。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采用信号数字化处理、存储、鉴别技术。 

  *入侵位置判别技术。 

  d.安装设计要点: 

  *泄漏电缆视情况可隐藏安装在隧道、地道、过道、烟固、注意隐蔽安装,以防破坏。 

  *泄漏电缆通过高频电缆与泄漏电缆探测主机相连,主机输出送往报警控制器。 

  *周界较长,需由一组以上泄漏电缆探测装置警戒时,可将几组泄漏电缆探测装置适当串接起来使用。 

  *泄漏电缆埋入的地域要尽量避开金属堆积物,在两电缆司场区不应有易移动物体(如树等) 

  ⑩电场线感应式入侵探测器 

  a.用于室外周界警戒。 

  b.主要特点: 

  *电磁感应探测区不受热、声、振动、气流干扰源影响,且受气候变化(雾、雨、雪、风、温、湿)影响小。 

  *价格较低。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采用信号数字化处理、存储、鉴别技术。 

  *入侵位置判别技术。 

  d.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在周边钢丝网的中部或顶部、围墙的顶部,或单独安装在地面的柱桩上。 

  *场线与感应线间距离依具体产品技术性能来定,两者之间 

  e保持平行(安装时需用拉线器拉紧)。 

  *场线与感应线的数目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二,对: 

  f后一种情况,两根感应线应分放在场线的两侧。 

  *周界较长,需由一组以上探测装置警戒时,可将几组电场目应线探测装置适当串接起来使用。 

  ⑦紧急报警装置 

  a.用于可能发生直接威胁生命的场所(如银行营业所、值E室、收银台等),利用人工启动(手动报警开关、脚踢报警开等)发出报警信号。 

  b.紧急报警装置可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报警方式。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防误触发措施。 

  *触发报警后能自锁。 

  *复位需采用人工再操作方式。 

  *无线紧急报警装置的发射机应能在整个防范区域内达到触发报警的要求。 

  d.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在紧急情况下人员易可靠触发的部位。 

  *要隐蔽安装。 

  3.传输方式的选择与布线设计 

  (1)传输方式的选择要点 

  ①传输方式必须能快捷、准确地传输探测信号,而且应性能定,受环境影响小,并具有防破坏能力 

  ②传输方式的确定取决于报警系统中警戒点分布、传输距、环境条件、系统性能要求及信息容量等因素。可靠性要求高或布线便利的系统,应优先选用有线传输方式,{zh0}是选用专用线传输。 

  ④布线困难的情况,可考虑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但要注意选用抗干扰能力强力的设备。 

  ⑤报警网的主干线(特别是借用公共电话网构成的区域报警网)及防护级别高的系统(如金融、文物单位等),采用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双重报警传输方式,产配以必要的有线、无线转接装置。 

  (2) 专用线系统布线设计 

  ① 基本原则 

  a.系统布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中的要求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和规范。 

  b.前端探测器和入室线一般应全部采用铜芯屏蔽线。 

  C.信号传输线路耐压应不低于交流250v,线芯截面除应满足系统的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导线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下表规定值。 

  序号 类别 线芯的最小截面(mm2) 

  01 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 1.00 

  02 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 0.75 

  03 多芯电缆 0.50 

  d.探测器电源供电传输线路,应采用耐压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多股电线或电缆,供电距离大于50m以上距离的电源线,所选用线径不应小于¢0.75mm。 

  e.路径选择应以美观、施工维护方便为原则,走线路径应尽量短捷,安全可靠。 

  f.尽量隐蔽,防止被破坏。 

  g.强电、弱电一般应分开敷设。 

  ② 室内布线设计 

  a. 室内线路敷设应筌符合JBJ 16-8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b.室内布线一般应采用金属管、硬质或半硬质塑料料线槽等,探测信号线优先选用金属管。 

  c.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附件应采用不燃性材料制成。 

  d.选用管线内截面应至少留有1/3的余量,线槽的内截应至少留有1/3的余量。 

  e.探测器至接线盒或管线间的连线应加软管予以保护 

  f.信号线路暗敷时,不能与照明线、电力线同管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 

  G.报警系统线路的电缆竖井宜与强电电缆的竖井分别,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报警系统线路和强电线路应分别在竖井两侧。 

  ③室外布线设计 

  a.室外线路敷设可采用如下方式: 

  *架空式。线路路径上有可利用的线时可考虑采用aI设方式。 

  *管道式。线路路径上有可利用的管道时可优先考虑gI道敷设方式。 

  *直埋式。线路路径上没有管道也不便立杆,可采用直设方式。 

  *壁挂式。线路路径上有建筑物可利用时可考虑采用直定敷设方式。 

  b.架空敷设时,同共杆架设的电力线(1kv以下)不应小于1.5m,同广播线的间距不应小于1m,同通信线的不应/J、于0.6m。 

  c.直埋式弓[出地面的出线口,应尽量选在隐蔽地点,在出口处设置从地面计算高度不低于3m的出线防护钢管,且周围5m内不应有易攀登的物体。 

  d.电缆线路由建筑物引出时,应尽量避雷针引下线,不能避开处两者平行距离应≥1.5m,交叉间距应≥1m,并应尽量防止长距离平行走线,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处,可在间距过近处对电缆加缠铜皮屏蔽,屏蔽层要有良好的就近接地装置。 

  e.在中心控制电缆汇集处,宜对每根入室电缆在接线架上加装避雷装置。 

  (3)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①传输频率必须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给报警系统专用的无线传输频率 

  {dy}组 36.050MHz 36.075MHz 36.125MHs 

  第二组 36.350MH: 36.375MHz’ 36.425MH2 

  第三组 36.6犯MHz 36.675MHz 36.725MH2 

  2、发射功率在一瓦以内,经批准{zd0}不超过10瓦。 

  3、当探测器进人报警状态时,发射机应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应具有一设定周期的时间间隔后重复发射报警信号的功能。 

  4、控制器宜具有同时接收处理多路报警信号的功能,不应产生报警。 

  5、道具有自检和对使用信道进行监视的功能,当出现连续阻信号或干扰信号超过30S,足以妨碍正常接收报警信号时,接收端应有故障信号显示。 

  6、接收机安装位置应由现场试验确定,以保证接收到防范区 域任意发射机发出的报警信号。 

  7、固定安装的无线报警发射机,应有防拆报警和防止人为破坏的实体保护壳体。 

  8、固定安装的无线报警发射机,应有电源欠压指示,当其电工作在欠压状态时。应发射一个故障信号给中心控制室的接收机,以便及时更换发射机的电源。 

  9、发射机使用的电池应保证有效使用时间不少于6个月,在 

  发出欠压报警信号后,电源应能支持发射机正常工作7天。 

  1999年1月1日起新增防盗报警专用的微功率无线传输频率有: 

  315.0MHz。316.0MHz 

  430.oMHz。432.oMH2 

  并限定无线报警控制设备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m处不得超过6000P√m。 

  4.控制设备的选型与控制室的布局设计 

  (1)小型系统 

  ①控制设备的选型 

  a.一般采用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的常见结构主要分为台式、柜式和壁挂式三种,小型系统的控制器多采用壁挂式。 

  b.控制器应符合GBl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中有关要求。 

  c.应具有可编程和联网功能。 

  d.设有操作员密码,可对操作员密码进行编程,密码组合不应/J、于10000。 

  e.具有本地报警功能,本地报警喇叭声强级应大于80dB。 

  f.接人公共电话网的报警控制器应满足有关部门入网技术要求。 

  g•具有防破坏功能。 

  ②值班室的布局设计 a.控制器应设置在值班室,室内应无高温、高湿及腐蚀气体,且环境清洁 

  b.壁挂式控制器在墙上的安装位置,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m,如靠门安装时,靠近其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c.控制器的操作、显示面板应避开阳光直射。 

  d.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电线的位置应保证配线整齐,避免交叉。 

  e.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宜直接与电源连接,应尽量避免用电源插头。 

  f.值班室应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和防盗锁,设置紧急报警装置以及同处警力量联络和向上级部门报警的通信设施。 

  (2)大、中型系统 

  ①控制设备的选型 

  a.一般采用报警控制台(结构有台式和柜式)。 

  b.控制台应符合CB/T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的有关技术性能要求。 

  c.控制台应能自动接收用户终端设备发来的所有信息(如报警,音、像复核),采用微处理技术时应同时有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大型系统可配置大屏幕电子地图或投影装置),并发出声、光报警。 

  d.应能对现场进行声音(或图像)复核。 

  e.应具有系统工作状态实时记录、查询、打印功能。 

  f。宜设置“黑匣子”,用以记录系统开机、关机、报警、故障等多种信息,且值班人员无权更改。 

  g•应显示直观、操作简便。 

  h.有足够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包括报警信息接口、视频接口、音频接口,并留有扩充的余地。 

  i.具备防破坏和自检功能。 

  j.具有联网功能。 

  k.接入公共电话网的报警控制台应满足有关部门入网技术要求。 

  ②控制室的布局设计 

  a.控制室应为设置控制台的专用房间,室内应无高温、高湿及腐蚀气体,且环境清洁。 

  b.控制台后面板距墙不应小于o.8m,两测距墙不应小于o.8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 

  c.微机显示器的屏幕应避开阳光直射。 

  d.控制室内的电缆敷设宜采用地槽,槽高、槽宽应满足敷设电缆的需要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e.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其架空高度应o.25m,并根据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留进线槽和进线孔。 

  f.引入控制台的电缆或电线的位置应保证配线整齐,避免交叉。 

  g•控制台的主电源引入线宜直接与电源连接,应尽量避免用电源插头。 

  h.应设置同处警力量联络和向上级部门报警的专线电话,通信手段不应少于两种。 

  i.控制室应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和防盗锁,设置紧急报警装置。 

  j.室内应设卫生间和专用空调设备。 

  四、电视设计 

  1.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电视一般应由摄像、传输、显示及控制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应具有对图像信号采集、显示、分配、切换控制、记录和重放的基本功能。 

  (2)系统的制式宜与通用的电视制式相二致。 

  (3)系统的设备、部件、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采用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进口产品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全系统的所有设备和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75n,如有监听装置,音频设备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应为高阻抗或6000。 

  ⑦系统中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 

  (4)电视宜采用黑白电视系统,在对监视目标有彩色。要求时,可采用彩色电视系统。 

  (5)在监视目标的同时、需要监听现场音响的电视系统应配置伴音系统。 

  (6)在监视区域内,灯光照度应符合摄像系统的要求。 

  (7)整个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情况下: 

  视频信号输出幅度=(1±0.3)V(峰—峰)。 

  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350TVL(电视线)。 

  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270TVL。 

  灰度≥8级。 

  信噪Lb≥38dB。 

  (8)在摄像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的图像质量不应低于下述中的4级要求: 

  图像等级 图像损伤主观评价 

  5 不察觉 

  4 可察觉,但不令人讨厌 

  3 有明显察觉,令人感到讨厌 

  2 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1 极严重,不能观看 

  2.前端设备的选型与安装设计 

  (1)摄像机 

  ①应优先选用CCD摄像机 

  ②所选摄像机的技术性能宜满足下列要求: 

  a。能满足系统最终指标要求。 

  b.电源变化适应范围≥土10%(必要时可加稳压装置)。 

  c.温度、湿度适应范围满足现场气候条件的变化(必要时可采用能制作人工小气候的防护罩)。 

  ③监视目标照度不高,而要求清晰度较高时,宜选用黑白摄像机;监视目标照度不高,且需彩色摄像时,需附加照明装置。 

  ④监视目标亮度变化范围大或必须逆光摄像时,应选用具有自动电子快门和数字背景光处理摄像机。 

  ⑤夜间需隐蔽监视时,宜选用带红外光源的摄像机(或安装红外灯作光源)。 、• 

  ⑥摄像机应由稳定牢固的支架(或电动云台)固定在建筑物上。 

  ⑦摄像镜头应尽量避免逆光设置,必须逆光设置的场合,除对摄像机的技术性能加以要求外,还应设法尽量减小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⑧室内、外安装的摄像机均应加装防护罩。 

  (2)镜头 

  ①镜头尺寸应与摄像机靶面尺寸相一致。 

  ②镜头焦距应根据视场大小和监视目标到镜头的距离而定,其焦距计算可按下式进行: 

  f=A•L/h 

  式中:f——镜头的焦距(mm) 

  h——被摄物体的高度(mm) 

  L—被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mm) 

  A——靶面成像的高度(mm) 

  a.监视对象为固定目标时,可选用定焦镜头。 

  b.监视目标视距较大时,可选用望远镜头。 

  c.监视目标视距较小而视角较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 

  d.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和视角范围较大的情况,应选用变焦镜头。 

  ③监视目标照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达到100倍以上,或昼夜使用的摄像机,应选用光圈可调(自动或电动)镜头。 

  ④需要遥控监视的情况,应选用可电动聚焦、变焦距、变光圈的遥控镜头。. 

  ⑤摄像机需要隐蔽安装时,可隐藏在天花板内或墙壁内,镜头可采用小孔镜头或棱镜头。隐蔽程度要求不很高时,可采用一体化摄像机。 

  (3)云台 

  ①所选用云台的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5412—94《应用电视摄像机云台通用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②监视对象为固定目标时,摄像机宜配置手动云台(即支架)。 

  ③需要监视变化场景的情况,摄像机应配置电动遥控云台, 

  并注意以下方面: 

  a.电动云台的环境适应性有室内、室外之分,应按实际使用环境条件选用。 

  b.所选云台的负荷能力应至少大于实际负荷重量的1.2倍。 

  c.云台转动停止时应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水平和垂直转角回差应名1度。 

  d.室内型电动云台在承受{zd0}负载时,噪声应≤5肋B。 

  e.云台电缆接口,{zh0}位于云台固定不动的位置,且在固定部位与转动部位之间(即与摄像机之间)的控制输入线和视频输出线应采用软螺旋线。 

  ④室内云台安装高度以2.5—5m为宜,室外云台安装高度以3.5。10m为宜。 

  (4)防护罩 

  ①防护罩尺寸规格宜与摄像机相配套。 

  ②室内防护罩主要用于防尘、防潮湿等,有的还起隐蔽作用,外形宜美观大方,且易于安装。 

  ③室外防护罩一般应具有全天候防护功能(可防高温、低,温、风沙、雨雪、凝霜等),宜采用双重壳体密封结构,内设自 1动调节温度、自动除霜装置,所具功能可依实际使用环境的气候条件加以取舍。 

  ④根据特殊需要,还应相应选用防爆、防冲击、防腐蚀、防辐射等特殊功能的防护罩。 

  3.传输方式的选择与线路设计 

  (1)传输方式的选择 

  ①选择传输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a.传输距离。 

  b.地理条件。 

  c.摄像机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②在近距离范围内,宜采用视频同轴电缆传输方式。 

  ③对于中、大型系统的主干线,多采用光缆传输,也可选用射频电缆。 

  ④在传输距离远,不便铺设线缆(电、光缆)的区域,可考虑其他传输方式传输。 

  (2)线缆选型 

  ①同轴电缆 

  a.应根据图像信号采用基带传输还是射频传输,确定选用视频电缆还是射频电缆。 

  b.所选用电缆的防护层应适合电缆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如环境气候、存在有害物质、干扰源等)。 

  c.室外线路,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9mm的同轴电缆,采用聚乙烯外套。 

  d。室内距离不超过500m时,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7mm的同轴电缆,且采用防火的聚氯乙烯外套。 

  e。终端机房设备间的连接线,距离较短时,宜选用的外导体内径为3mm或5mm,且具有密编铜网外导体的同轴电缆。 

  ②光缆 

  a.光缆的传输模式,可依传输距离而定。长距离时宜采用单模光缆,距离较短时宜采用多模光缆。 

  b。光缆芯线数目,应根据监视点的个数、监视点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并注意留有一定的余量。 

  c.光缆的结构及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zd0}抗拉力等机械参数,应满足施工条件的要求。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其外径的20倍。 

  d。光缆的保护层,应适合光缆的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 

  ③传输线缆在满足衰减、弯曲;屏蔽、防潮等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线径较细,容易施工的线缆。 

  (2)室内布线设计 

  ① 室内线路敷设应符合JBJl6—8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②在新建或有内装修要求的已建建筑物内,宜采用暗管敷设方式,对无内装修要求的已建建筑物内可采用线卡明敷方式。 

  ③室内明敷电缆线路宜采用配管、配槽敷设方式。明敷线路布设应尽量与室内装饰协调一致。 

  ④电缆线路不得与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 

  ③明敷电缆与明敷电力线的间距不应小于0.3mo 

  ⑥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附件应采用不燃或阻燃性材料制成。 

  ⑦电缆竖井宜与强电电缆的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 

  须合用时,报警系统线路和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4)室外布线设计 

  ①电缆在室外敷设,应符合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中的要求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和规范。 

  ②室外线路敷设方式宜按以下原则确定: 

  a.有可利用的管道时可考虑采用管道敷设方式。 

  b.监视点的位置和数量比较稳定时,可采用直埋电缆敷设方式。 

  c.有建筑物可利用时可考虑采用墙壁固定敷设方式。 

  d.有可供利用的架空线杆时可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③电缆、光缆线路路径设计,应使线路短直、安全、美观,信号传输稳定、可靠,线路便于检修、检测,并应使线路避开易受损地段,减少与其他管线等障碍物的交叉跨越。 

  ④电缆线路宜穿金属管或塑料管加以防护。 

  ⑤电缆架空敷设时,同共杆架设的电力线(1kV以下)的间不应小于1.5m,同广播线的间距不应小于1m,同通信线的间不应小于0.6m。 

  ⑥在电磁干扰较强的地段(如电台天线附近),电缆应穿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或采用光缆传输方式。 

  ⑦交流供电电缆应与视频电缆、控制信号线单独分管敷设。 

  ⑧地埋式引出地面的出线口,应尽量选在隐蔽地点,并应在出口处设置从地面计算高度不低于3m的出线防护钢管,且周围5m内不应有易攀登的物体。 

  ⑨电缆线路由建筑物引出时,应尽量避开避雷针引下线,不能避开处两者平行距离不应小于1.5m,交叉间距不应小于1m,并应尽量防止长距离平行走线,;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处,可在间距过近处对电缆加铜皮屏蔽,屏蔽层要有良好的就近接地装置。 

  ⑩在中心控制室电缆汇集处,应对每根入室电缆在接线架上加装避雷装置。 

  ⑾电缆传输部件的选择 

  a.视频电缆传输方式 

  如下位置宜加电缆均衡器: ’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的不平坦度≥3dB处。 

  *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的不平坦度≥3dB处。如下位置宜加电缆均衡放大器: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的不平坦度≥6dB处。 

  *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的不平坦度≥6dB处。 

  b.射频电缆传输方式 

  *摄像机在传输干线的某一处相对集中时,宜采用混合器来收集信号。 

  *摄像机分散在传输干线的沿途时,宜选用定向锅合器来收集信号。 

  c.控制信号传输距离较远,到达终端已不能满足接收电平要求时,宜考虑中途加装再生中继器。 

  (5)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①传输频率必须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 

  ②发射功率应适当,以免干扰广播和民用电视。 

  ③无线图像传输宜采用调频制。 

  ④无线图像传输方式主要有高频开路传输方式和微波传输方式: 

  a.监控距离在10km范围内时,可采用高频开路传输方式。 

  b。监控距离较远且监视点在某一区域较集中时,应采用微波传输方式,其传输距离最远可达几十公里。需要传输距离更远或中间有阻挡物的情况时,可考虑加微波中继。 

  4.控制中心设备的选配与控制室的布局设计 

  (1)控制中心设备的选配 

  *应具有存储功能,当市电中断或关机时,对所有编程设置、摄像机号、时间、地址等均可记忆。 

  *应具有与报警控制器联动的接口,报警发生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摄像机的图像,予以显示与记录。 

  *视频信号远距离传输时,宜采用远地视频切换方式。 

  b.遥控器 

  *遥控器的控制功能,应根据摄像机所用镜头的类型及云台的选用与否来确定。 

  *控制方式常用有直接控制和总线控制两种,选择原则:监控点距离较近、较少、且为固定监视时,一般可采用直接控制方式。 

  监控点距离较远且相对较多,又多采用变焦镜头和云台的情况,一般宜选用总线控制方式。 

  c.时间日期地址信号发生器 

  应能产生并能在视频图像上叠加摄像机号、地址、时间等字.符,并可修改。 

  d。附加传输部件 

  *视频同轴电缆传输方式,当传输距离较远时,宜加装电缆均衡器。 

  *采用射频同轴电缆传输方式时,应配置射频调制解调器。 

  *采用光纤传输方式时,应配置光解调器。 

  *采用电话线传输方式时,应配置线路接收装置。 

  e。的运行控制和功能操作宜在控制台面板上进行,操作部分应简单方便、灵活可靠。 

  f。在控制台上应能控制摄像机、监示器及其他设备供电电源的通断。 

  g•控制台的配置应留有扩充余地。 

  ③其他常用配套设备 

  ①监视器 

  a.数量 

  x监视器的配置数量,由摄像机配置的数量决定,一般采用 

  4:1方式(即若有16个摄像点,则应选配4台监视器),录像 

  专用监视器可另行设置。 

  b.清晰度 

  *应根据所用摄像机的分解力指标,选用高一档清晰度的监视器,一般应高出100TVL; 

  *满足系统最终指标要求。 

  c.颜色 

  *彩色摄像机应配用彩色监视器,黑白摄像机应配用黑白监视器。 

  d.尺寸 

  *监视器的屏幕尺寸,应根据监视者与监视器屏幕之间的距离为屏幕对角线的4—6倍的关系来选定。 

  ②控制台 

  一般由视频切换控制器、遥控器、时间日期地址信号发生器、附加传输部件等部分组成。 

  a.视频切换控制器 

  *视频切换控制器的切换比,应根据系统所需视频输入输出{zd1}接口路数,并考虑留有适当余量来选定。其中: 

  视频输入接口的{zd1}路数由摄像机配置的数量决定。 

  视频输出接口的{zd1}路数由监视器、录像机等显示与记录设备的配置数量及视频信号外送路数决定。 

  *视频切换控制器应能手动或自动编程,对摄像机、电动云台的各种动作(如转向、变焦、聚焦、光圈等动作)进行遥控。 

  *应能手动或自动编程,对所有的视频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 

  a.录像机 

  *防范要求高的特殊监视点,可采用普通录像机直接录像方式(即录像机与摄像机进行一对一录像)。 

  *普通监视点,当图像实时性要求不很高时,可采用长时间录像机一对一录像(延时时间越长,实时性越差)。 

  *普通监视点,当图像实时性要求不很高且监控点较多时,可采用一路对多路切换录像控制方式,切换控制方式有时序切换、帧切换和智能切换等(参与录像的路数越多p实时性越 

  差)。 

  *普通监视点,当图像质量要求不很高且监视点数目较多时,可采用多画面分割录像方式对多路视频信号同时记录(一般画面分割越多,图像质量越差)。 

  *录像控制应与报警系统联动。 

  b.多画面分割器 

  *采用画面分割器可在一台监视器或录像机上同时显示或录制、重放一路或多路图像。当资金或控制室空间受限,且防范要求不很高而监视点较多时可选用。 

  (2)控制室的布局设计 

  ⑦控制室的设备布置应符合GBH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H16—8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②控制室一般分为二个区,即终端显示区及操作区。操作区与显示区的距离以监视者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屏幕对角线的4—6倍设置为宜。 

  ②控制台的设置 

  a.控制台的设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正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m,两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离在主通道不应小于1。5m,在次要通道不应小于0.8mo : 

  b.控制台的操作面板(基本的组成:操作键盘和九寸监视i器),应置于操作员既方便操作又便于观察的位置。 

  ④监视器的设置 

  a.较小的控制室,宜用吊架把监视器吊于顶棚上;大、中型控制室的监视器宜用监视器架摆放,一般呈内扇形或一字形,监视器架的背面和侧面距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8m o 

  b.固定于机柜内的监视器应留有通风散热孔。 

  c。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界强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强光入射时,应加光罩遮挡。 

  d.与室内照明设计合理配合,以减少在屏幕上因灯光反射引起对操作人员的眩目。 

  e.监视器的外部调节旋钮应暴露在方便操作的位置,并加防护盖。 

  ⑤控制室内照明 

  a.控制室内的平均照度应≥200Lxo 

  b.照度均匀度(即{zd1}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应≥0.7。 

  ⑥控制室内布线设计 

  a.控制室内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采用地槽。槽高、槽宽应满足敷设电缆的需要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b.对活动地板的要求: 

  *防静电。 

  *架空高度≥0.25mo 

  *根据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留进线槽和进线子乙。 

  c.对不宜设置地槽的控制室,可采用电缆槽或电缆架架空敷设。 

  5.系统照明 

  (1)监视目标所需{zd1}照度: 

  a. 黑白电视系统,监视目标{zd1}照度应≥10Lx o 

  b.彩色电视系统,监视目标{zd1}照度应妻50IJxo 

  (2)监视目标处于雾气环境时,黑白电视系统宜采用高压水银灯作配光,彩色电视系统宜采用碘钨灯作配光。 

  (3)具有电动云台的监视系统,照明灯宜设置在摄像机防护罩上或设置在与云台同方向转动的其他装置上。 

  五、入侵报警、电视的供电与接地 

  1.供电 

  (1)系统中心控制设备的供电电源,应采用220V、50Hz的单向交流电源,并应由可靠的交流电源回路单独供电(空调等大负荷用电装置不得与该系统同回路供电)。 

  (2)宜根据系统的用电负荷设置配电盘和配电柜。 

  (3)入侵报警系统的前端探测器,宜采用由控制室集中供电方式。 

  (4)电视,当监视点距离较近时,系统前端设备宜采用控制室集中供电方式;当监视点距离较远时,则宜采用监视点本地供电方式。 

  (5)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超过*10%时应采取交流稳压措施,交流稳压电源的功率应≥1.5倍系统总功率。 

  (6)应设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并能进行自动切换,且切换时不应引起系统误动作。 

  (7)系统应配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应能满足系统24小时工作的需要。 

  (8)系统的供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物设计的防火规范。 

  2.接地 

  (1)人侵报警、电视应有良好的接地,以保证人身安全以及防干扰和雷击。’ 

  (2)控制设备的工作接地电阻小于4Ω,当系统采用综合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3)应采用专用接地干线,由控制室引入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所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其芯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 

  (4)接地线不能与强电交流的地线以及电网零线短接地或混接,接地线不能形成封闭回路。 

  (5)由控制室引到系统其他各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 

  mm2。 

  (6)系统一般可采用单点接地。 

  (7)系统中三芯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应与系统的接地端相连.(保护地线) 

  (8)系统中有电缆进入建筑物时,在靠近电缆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应将电缆外导电屏蔽层接地。 

  (9)系统中所有的接地装置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的间距不就小于3m。 

  第二部分 

  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工程施工手册 

  一、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安全防范工程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为目的的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出入口控制、防爆排爆及安全检查等工程。工程建设单位多为党政首脑机关、xxxx文物系统、重要金融系统等要害单位或部门。为此,要求安防工程施工人员不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避免施工环节造成的漏洞。 

  安防工程施工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无犯罪历史。 

  2.严守工程保密制度。 

  3.接受施工主管部门的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4.带班长及主要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电工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及技能,并有三年以上施工经验。 

  二、入侵报誊工程施工要求 

  1.一般要求 

  (1)入侵报警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工程师,以指导施工进行,并协同建设单位做好施工中的隐蔽工程检测与验收。 

  (2)入侵报警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 

  ①探测器布防平面图、中心设备布置图、系统原理及系统连接图。 

  ②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 

  ③设备、器材安装要求及安装图。 

  (3)入侵报警系统施工应按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原设计图纸时,应按程序进行审批,审批文件(通知单等)需经双方授权人签字后方可实施。 

  (4)入侵报警系统竣工时,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图纸资料: 

  ①施工前全部图纸资料。 

  ②工程竣工图。 

  ③设计更改文件。 

  ④检测记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测试数据。 

  ⑤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 

  2.布线 

  (1)报警系统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注:此为相关标准汇编本名称,以下延用)的1要求。 

  (2)报警系统的各种导线原则上应尽可能缩短。 

  (3)在管内或槽内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积水及杂物xx干净。穿线时宜抹黄油或滑石粉。进人管内的导线应平直、无接头和扭结。 

  (4)导线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5)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导线,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同一线槽内。 

  (6)明装管线走向及安装位置应与室内装饰布局协调。 

  (7)在垂直布线与水平布线的交叉处要加装分线盒,以保证接线的牢固和外观整洁。 

  (8)当导线在地板下、天花板内或穿墙时,要将导线穿入管内。 

  (9)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线接口应作密封处理。 

  (10)一般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的2/3。 

  (11)管线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514。下列部位应设置固定点: 

  ①管线接头处。 

  ②距接线盒0.2m处。 

  ③管线转角处。 

  (12)在同一系统中应将不同导线用不同颜色标志或编号。如电源线正端用红色,地端用黑色,共用信号线用黄色,地址信号线用白色等。在报警系统中地址信号线较多,可将每个楼层或每个防区的地址信号线用同一颜色标志,然后逐个编号。 

  (13)对每个回路的导线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0。 

  3.入侵探测器的安装 

  (1)入侵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安装前要通电检查其工作状况,并作记录。 

  (2)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电器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3)探测器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及设计图纸进行。 

  (4)室内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壁挂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应安装在与可能人侵方向成900角的方位,高度2.2m左右,并视防范具体情况确定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 

  ③吸顶式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必须水平安装。 

  ③楼道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必须安装在楼道端,视场沿楼道走向,高度2.2m左右。 

  ④被动红外探测器一定要安装牢固,不允许安装在暖气片、电加热器、火炉等热源正上方;不准正对空调机、换气扇等物体;不准正对防范区内运动和可能运动的物体。防止光线直射探测器,探测器正前方不准有遮挡物。 

  (5)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安装牢固,发射机与接收机对准,使探侧效果{zj0}。 

  ②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不能有可能遮挡物。如:风吹树摇的遮挡等。 

  ③利用反射镜辅助警戒时,警戒距离较对射时警戒距离要缩短。下面是利用反射镜辅助警戒示意图(见图1)。 

  图1 

  ④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透镜,如有灰尘可用镜头纸擦干净。 

  (6)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2. 

  ①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应安装在与可能人侵方向成45。角的方位(如受条件限制应优先考虑被动红外单元的探测灵敏度),高度2.2m左右,并视防范具体情况确定探测器与墙壁倾角。 

  ②吸顶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必须水平安装。 

  ③楼道式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必须安装在楼道端,视场正对楼道走向,高度2.2m左右。 

  ④探测器正前方不准有遮挡物和可能遮挡物。 

  ⑤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的其他安装注意事项可参考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 

  (7)声控—振动双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探测器必须牢固地安装在玻璃附近的墙壁上或天花板上。 

  ② 不能安装在被保护玻璃上方的窗帘盒上方。 

  ③ 安装后应玻璃破碎仿真器精心调节灵敏度。 

  (8)磁开关控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磁开关控测器应牢固地安装在被警戒的门、窗上、距离门窗拉手边的距离150MM。 

  ② 舌簧安装在固定的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活动门、窗上,两者对准,间距在0.5cm左右为宜。 

  ③ 安装磁开关探测器(特别是暗装式磁开关)时烈冲击,以防舌簧管破裂。 

  (9)电缆式振动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在网状围栏上安装时,需将信号处理器(接口珊栏的桩柱上,电缆敷设在栅网2/3高度处。 

  ②敷设振动电缆时,应每隔20cm固定一次,每隔半径为8cm左右的环(如图2所示)。 

  ③若警戒周界需过大门时,可将电缆穿入金属管中,理入地下1m深度。 

  ④在周界拐角处须作特殊处理,以防电缆弯成死角和磨损。 

  ⑤施工中不得过力牵拉和扭结电缆,电缆外皮不可损坏,电缆末端处理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加防潮处理。 

  (10)电动式振动探测器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远离振源和可能产生振动的物体。如:室内要远离电冰箱;室外不要安装在树下等。 

  ②电动式探测器通常安装在可能发生入侵的墙壁、地面或保险柜上,探测器中传感器振动方向尽量与人侵可能引起的振动方向一致,并牢固连接。 

  ③埋在地下时,需埋10cm深处,并将周围松土砸实。 

  4.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1)报警控制器的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2)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板面高度不应小于1.5m,正面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3)报警控制器必须安装牢固、端正。安装在松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引入报警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配线应排列整齐,不准交叉,并应固定牢固。 

  ②引线端部均应编号,所编序号应与图纸一致,且字迹清晰不易退色。 

  ②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④电缆芯和导线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⑤导线应绑扎成束。 

  ⑧导线引入线管时,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5)报警控制器应牢固接地,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0(采用联合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接地应有明显标志。 

  5。报警系统的调试 

  (1)一般要求 

  ⑦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物内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②报警系统调试前应具备该系统设计时的图纸资料和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文件(通知单)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记录等。 

  ③调试负责人必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由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④具备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且这些仪器设备符合计量要求。 

  ⑤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 

  (2)调试 

  ①调试开始前应先检查线路,对错接、断路、短路、虚焊等进行有效处理。 • 

  ②调试工作应分区进行,由小到大。 

  ②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及系统设计功能检查系统工作状况。主要检查内容为: 

  a.报警系统的报警功能,包括紧急报警、故障报警等功能。 

  b.自检功能。 

  c.对探测器进行编号,检查报警部位显示功能。 

  d.报警控制器的布防与撤防功能。 

  e.监听或对讲功能。 

  f.报警记录功能。 

  g•电源自动转换功能。 

  ④调节探测器灵敏度,使系统处于{zj0}工作状态。 

  ⑥将整个报警系统至少连续通电12小时,观察并记录其工 作状态,如有故障或是误报警,应认真分析原因,做出有效处理。 

  ⑧调试工作结束后,填写调试报告。调试报告可用本手册绘制的“入侵报警、电视调试报告”();也可由调试单位自行制表。 

  (3)写竣工报告。 

  三、电视监控工程施工要求 

  1.一般要求 

  (1)施工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工程师以指导施工进行,并协同建设单位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 

  (2)电视监控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 

  ①系统原理及系统连线图。 

  ②设备安装要求及安装图。 

  ③中心控制室的设计及设备布置图。 

  ④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 

  (3)电视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原图纸时,应按程序进行审批,审批文件(通知单等)经双方授权人签字,方可实施。 

  (4)电视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提交下列图纸资料: 

  ⑦施工前所接的全部图纸资料。 

  ②工程竣工图。 

  ②设计更改文件。 

  2.电缆敷设 

  (1)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 

  (2)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应提前xx。 

  (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 

  (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5)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 

  (6)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 

  (7)随建筑物施工同步敷设电缆时,应将管线敷设在建筑物体内,并按建筑设计规范选用管线材料及敷设方式。 

  (8)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如电台、电视台附近)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 

  (9)在电磁场干扰很小的情况下,可使用PVC阻燃管。 

  (10)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xx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 

  (11)管线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mo 

  (12)电缆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 

  (13)在地沟或天花板内敷设的电缆,必须穿管(视具体情况选用金属管或PVC阻燃管),并固定在墙上。 

  (14)在电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 

  3.光缆敷设 

  (1)敷设光缆前,应检查光纤有无断点、压痕等损伤。 

  (2)根据施工图纸选配光缆长度,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和其他障碍物。 

  (3)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可用牵引机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牵引力大小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弓I长度不宜超过1kmo 

  (4)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o 

  (5)光缆敷设一段后,应检查光缆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无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6)光缆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最小。接续后应做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7)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盘成圈置于光缆预留盒中,预留盒应固定在电杆上。地下光缆引上电杆,必须穿人金属管。 

  (8)光缆敷设完毕时,需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9)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yj}性标志; 

  4.前端设备的安装 

  (1)一般要求 

  ①按安装图纸进行安装。 

  ②安装前应对所装设备通电检查。 

  ②安装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2)支架、云台的安装 

  ①检查云台转动是否平稳、刹车是否有回程等现象,确认无误后,根据设计要求锁定云台转动的起点和终点。 

  ②支架与建筑物、支架与云台均应牢固安装。所接电源线及控制线接出端应固定,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不影响云台的转动为宜。安装高度以满足防范要求为原则。 

  (3)*的安装 

  *应牢固安装在建筑物上,不能倾斜,不能影响云台(摄像机)的转动。 

  (4)摄像机的安装 

  ①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②摄像机应牢固地安装在云台上,所留尾线长度以不影响云台(摄像机)转动为宜,尾线须加保护措施。 

  ③摄像机转动过程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 

  ④室外摄像机若明显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加避雷措施。 

  ⑤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 

  ⑥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 

  5.中心控制设备的安装 

  (1)监视器的安装 

  ①监视器应端正、平稳安装在监视器机柜(架)上。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 

  ②主监视器距监控人员的距离应为主监视器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4。6倍。 

  ③避免日光或人工光源直射荧光屏。荧光表面背景光照度不得高于100Lx。 

  ④监视器机柜(架)的背面与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8m o 

  (2)控制设备的安装 

  ①控制台应端正、平稳安装,机柜内设备应安装牢固,安装所用的螺钉、垫片、弹簧、垫圈等均应按要求装好,不得遗漏。 

  ②控制台或机架柜内插件设备均应接触可靠,安装牢固,无扭曲、脱落现象。 

  ③监控室内的所有引线均应根据监视器、控制设备的位置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 

  ④所有引线在与设备连接时,均要留有余量,并做{yj}性标志,以便维修和管理。 

  6.供电与接地 

  (1)测量所有接地极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可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的长效降阻剂或更换接地装置。 

  (2)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zh0}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7.电视的调试 

  (1)一般要求 

  ①电视调试应在建筑物内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②电视调试前应具备施工时的图纸资料和设计变更文件以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资料等。 

  ③调试负责人必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由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④具备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且这些设备符合计量要求。 

  ⑤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 

  (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①电源检测。接通控制台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电源上电压表读数;合上分电源开关,检测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极性等,确认无误后,给每一回路通电。 

  ②线路检查。检查各种接线是否正确。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进行测量,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O;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测量,其线芯间、线芯与地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0。 

  ②接地电阻测量。中的金属护管、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线钢管和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地连接,保证可靠的电气通路。系统接地电阻应于小40。 

  (3)摄像机的调试 

  ①闭合控制台、监视器电源开关,若设备指示灯亮,即可闭合摄像机电源,监视器屏幕上便会显示图像。 

  ②调节光圈(电动光圈镜头)及聚焦,使图像清晰。 

  ③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像清晰度。 

  ④遥控云台,若摄像机静止和旋转过程中图像清晰度变化不大,则认为摄像机工作正常。 

  (4)云台的调试 

  ①遥控云台,使其上下、左右转动到位,若转动过程中无噪音(噪音应小于50dB)、无抖动现象、电机不发热,则视为正常。 

  ②在云台大幅度转动时,如遇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 

  a.摄像机、云台的尾线被拉紧。 

  b.转动过程中有阻挡物。如:*、对讲器、探测器等是否阻挡了摄像机转动。 

  c.重点监视部位有逆光摄像情况。 

  (5)系统调试 

  ①系统调试在单机设备调试完后进行。 

  ②按设计图纸对每台摄像机编号。 

  ②用综合测试卡测量系统水平清晰度和灰度。 

  ④检查系统的联动性能。 

  ⑤检查系统的录像质量。 

  ⑥在现场情况允许、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改变灯光的位置和亮度,以提高图像质量。 

  (6)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可将系统连续开机 

  24小时,若无异常,则调试结束。 

  (7)填写调试报告。调试报告可用本手册绘制的“入侵报警、电视调试报告”(见54页);也可由调试单位自行制表。 

  (8)写竣工报告。 


本文转自“深圳市荣恒泰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网址:,荣恒泰科技,安防报警及监控系统、网络通讯及综合布线系统、企业视频及多功能会议室、一卡通系统等项目建设及周边产品销售,公司网址:  TEL:0755-27808181   客服QQ:61920881   客服邮箱: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安全防范工程实用技术阿里巴巴ronghtak48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