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公德缺位【原创】_吴越防风_新浪博客

昨晚,在凤凰卫视新闻中,看到由日本人在前几天上海世博入场“预演”中拍摄到的一组镜头:有跨栏线的、有钻警戒线的、有翻铁栏的,更有甚者是连冲两道xx的维护线,怎么拦也挡不住,这些人到底是为什么?我不明白。世博会是一个展示国人形象的良机,也是让世人了解中国的窗口,这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实力,我觉得重要的是“软实力”。但是,“预演”已经出现了许多公德缺位之现象,不免让人担忧,待愿这是杞人忧天。这里,我发一篇旧作,主要想表明本主的担忧并非是空穴来风。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令中国人脸红的三张照片》。该贴子说的是在三个不同的名胜:即巴黎圣母院、珍珠港景区、泰国皇宫,分别有三张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垃圾桶在此”、“请便后冲水”,这都是写给中国人看的,它影射出国人即使是到了国外旅游,那种爱在公众场合“热闹”、没有耐心找垃圾桶、经常忘记便后冲厕所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何况,出国的人员还是在咱国内是属于较高层次的人群,他们或是领导干部,或是学者、教师等文化人,或是有钱的哥们。所以,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到国内,想想高层次人群尚且如此,那么,其他一般的平民百姓的“劣根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凑巧,一张县级小报刊登了一则与上述现象相似的报道:《休闲椅断臂缺腿,草坪灯屡屡受伤》。文中说,在河滨街一带,记者看到,不少休闲椅已经少了胳臂断了腿,而草坪灯无一例外地赤露在外,形象极不雅观。而在一些保护草坪的标牌中,“别践踏我”的字样清晰可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原本想要保护小草的标牌,也被无情地“践踏”了。

虽然,上述现象与外国人给以我们的“礼遇”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前者是无意识的,属“非礼”特征,后者有主观故意性,属“破坏”范畴,但二者均属“非文明行为”,是社会公德缺位的表现。

其实,这种行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很有市场的,具有普遍性。诸如,随地吐痰、上公交争座位、行车抢道等等。究其原因,这种“投机性行为”是源于群体意识的弱化,为民族劣根性的反映。

现代社会是崇尚文明的社会,上述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来说,都与之格格不入的。但由于长期的教育的畸形,使得国人的为人思维规律(即: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产生了纷乱,最终导致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所适从。因此,投机性非文明行为便有了充分的市场,你做我做大家做,久而久之,即便是公德缺失现象,结果被公众所认同。这样,社会公德之大厦的基础被大打折扣。

据此,我们要革除这些陋习,必须要在端正教育理念上下功夫,因为社会公德的健全与否,并非是某一个人的问题;有时我们在骂社会骂他人的时候,同时也骂着自己。认同了这一点,在实际生活中就能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五千年文明才能重现光彩并被世人所认同。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浅谈社会公德缺位【原创】_吴越防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