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籍与回忆- 没有鱼~ -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刚识字时,妈妈给我买了好多插画书,都是有拼音的。最喜欢的一本,就是《海的女儿》。读懂之后的我,总是回翻地看书上的插图,而后盯住{zh1}一页“平静的海面上浮起的泡沫”,很长时间不说话,我想,那时的我,必是惆怅的,有一种空落落的情愫,一直萦绕在心口,却不懂究竟是什么。

    告别插画书后,我依然看童话。小学时,学校附近开了家书店,在里面办一张卡,充了钱之后即可借书,每借一本一角钱。每到放学就要和同学在里面流连一阵子,那时候,我看安徒生,看格林兄弟,看一千零一夜;也看彼得·潘,看匹诺曹,看爱丽丝……小学时,学校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放了个小书架,每个人从家里带来一本书放进去,到午休时,每个人都会去拿一本出来看。直到本班的书都被翻烂了,还可以找别班的交换着看。

    后来,妈妈给我买了两大箱的书,一箱世界名著,还有一箱是中国古典名著。这两个箱子就放在我书桌的一角,世界名著在上,中国古典名著在下,上面的那一箱是我的宝贝,而被压在下面的,几乎就没打开过。初中时寄宿,每到xx回家,我就会把阳台的门打开,放点音乐,挑一本书,然后坐在铺满阳光的地板上度过一个下午。

    初三时学校新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里面的书都是崭新的,于是我成了那里的常客,并和管理员阿兰成了好朋友。每次下午一放学,我就会去找她,在里面找书并等她下班,然后两个人坐在学校门口的双杠上看书,聊天,或看着夕阳发呆。中考前的那个夏天,在学习压力下,我竟然无可救药地爱上看书。那时我一个人住,在房东那吃饭。我总是跑去厨房舀了一大碗绿豆汤,然后坐在房间里边看边吃。吃完后开始做题,11点半准时上床,继续看书。经常因为舍不得放下书,会熬夜把它看完,而后第二天旷课在房间里睡觉……

    上高中后,我不再看名著。高一的时候,开始爱上郭敬明,爱上新概念,爱上一些阴暗颓废的文字。如今书架上还摆着几本小四的书:《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爱与痛的边缘》……后来有阵子实在没书看,再去翻翻,竟再也看不下去。高二的时候,受同桌影响,开始看亦舒的书,看的{dy}本是《喜宝》,后来还看了很多,也就是从那时起,亦舒成了对我影响很大的作家。

    高中看的书,通常是在教室看完的,有时是在上课时偷偷放在课桌底下看,有时是在晚自习时压在课本的下面看。谁一有了新书,看的时候被人看见了就会借,而后在晚自习时,书的主人看完了,就会把书传过去,并在上面附张纸条:“传至XXX” ,传的过程中,又会有很多纸条传过来:“看完能否借我?”于是书就这么被传来传去,想看的人,往往要排队等候。而书被没收也是很常见的事。因为看的书都是别人的,因此一被没收总是xx心急地跑去找老师,经过软磨硬泡才使老师同意拿回,拿回期通常是一个星期以后。于是那一星期里面对书的主人总是愧疚的,而面对老师时又是心虚的,生怕一有差错,书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郑重声明:资讯 【那些书籍与回忆- 没有鱼~ -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