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中西:以抢救民族濒危文化为己任_潘永会_新浪博客

          民族研究工作者潘中西以抢救民族濒危文化为己任

 

    潘中西是从小受到水族文化的潜移默化,师范毕业安排到三洞民族学校任教两年后,就参加了贵州省水家学会的学术研讨会,她提交的《水族剪纸和刺绣》论文引起与会专家的xx,也是因为这次偶然的学术发言,1995年被组织选调到县民族研究所工作。从此,她与民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挖掘、抢救、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甘于寂寞,乐于贡献,勤于耕耘。为弘扬民族文化费尽心血,默默奉献在民族研究工作的{dy}线。

    深厚的民族感情是她工作的不竭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人们价值取向趋向利益多元化和利益{zd0}化,民族文化研究逐渐走向低落和边缘化。三都是{gjj}贫困县,职工工资尚且不能保证,更不能期望投入更多资金来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工作。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无人问津,县级民族研究机构基本上名存实亡。面对濒临失传的水族文化,作为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潘中西,感到很心痛、惋惜。

    2002年,中央提出了先进文化也是生产力的战略决策,犹如一阵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三都县委、县人民政府也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旅游兴县,文化塑县的战略目标。她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要一下子改变民研所眼前这种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现状,说实在话,她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不管怎样,抓住机遇就会有希望,她和老所长四处呼吁和奔走,还专门写信给县委书记和县长,要求充实民族文化研究人员,要求增加投入民族研究经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应,三年时间民族研究所的职工从过去的2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0人,专业人才包括有计算机、水书翻译、国际音标、网络管理等,机构也从股级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几年来省、州、县累计投入用于民族文化研究的经费已达80余万元,且逐年递增,她和同志们所做的工作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同。

    把抢救民族濒危文化作为己任

    在她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民族研究所的社会知名度在建所以来达到了历史{zg}点,每年都吸引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调研和考察。为了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 她把那些来访专家学者的通讯方式记录成一本小册子,经常跟他们保持联系。她常说,我们是本乡本土人,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倾注心血是应该的,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而那些专家学者作为外来人,他(她)们对水族文化给予xx和帮助,实在是了不起,我们应该向他(她)学习。她知道,研究水书必须要走专家路线,依托专家学者在学术界的影响和认可,水书的研究和开发才能有突破性进展,才能形成品牌效应。否则,仅仅依靠地方研究机构的努力,水书研究将可能永远停留在低水平的抢救资料阶段,难以形成高水平的品牌文化。在她的积极工作下,中山大学、贵州大学等先后在民研所建立水族文化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还为民研所购置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贵州大学则表示为所里免费培养人才,同志们可以分期分批到贵大去接受短期培训,提高业务知识。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语言学者赖静如则多次到所里给同志们培训国际音标,为水书的翻译注音提供很大的帮助。随着这些高等学府和专家对水族文化的xx,三都的民族文化研究正在走出狭隘的圈子,获取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成绩,她显得十分冷静,民族研究要为县域经济、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服务才具有现实意义,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她一直在思考,如果能够把水族文化的{wy}性,特别是把神秘的水书作为研究重点,与建设旅游大县结合起来,用水书作为亮点,去经营和发展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就会有更好的出路,她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几年来,为抢救和保护濒危的水书,她和同志们徒步深入全县21个乡镇216个村246个村民组,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解除群众顾虑,取得群众支持,现已有偿征集不同版本水书7000余卷。水书翻译工作也取得较好成果。目前共完成《金堂卷》、《日历卷》、《时辰卷》、《寿寅卷》、《营造卷》、《婚嫁卷》、《五行卷》、《九星卷》、《三元.七元卷》、《正七卷》(续编)、《扫丧卷》、《甲己卷》、《丙戊卷》等共13个卷本的翻译和注音。为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她组织编写《水书常用字典》和《水书地方教材》,在校园开展水书教学。针对多数水书先生年事已高,水书传承出现断层的现状,她带领所里的同志深入农村走访水书先生500多人,为他们录音、录像、建立档案,带他们定期到县医院检查身体。

    水族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后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几年来,她组织所里的同志协助相关部门在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对水书文字进行规范,开发 水族文字输入系统软件,并向国家版权局申报注册系统版权和字库版权,已获准登记。二是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6水书民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被列为{gj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水药制作技艺水族祭祖文本已获审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期内将申报为{gj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是制作民族文化远程教育课件 水书水族端节,拍摄一些水族文化题材的专题片。四是为加强对水书的抢救和保护,参与起草制定《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书保护办法》。五是挖掘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组织素材编排节目参加国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潘中西:以抢救民族濒危文化为己任_潘永会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