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米尔之夜

泰米尔之夜

2010-04-26 00:13:09 阅读21 评论4 字号:

自己工作的这家律师事务所,老板及至80%的员工,都是来自斯里兰卡或者是印度的泰米尔族。这个因为国内内战而大量侨居在欧美、澳洲和北美的灾难民族。在国内时,我对之{wy}的了解,大概就是和其名字永远都分不开的“猛虎游击队”。

今年的四月十日,生活在多伦多的泰米尔社区,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商业表彰大会。我的老板,这个在泰米尔社区xxxx的“大律师”,“成功商人”也荣获了其中的“年度{zj0}市场营销”奖。表彰她以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内,从起步的五名员工,迅速发展到现在的超过三十名员工的规模,以及拥有超过二千个案子的市场占有率。这一个奖项,是当晚仅有的六个奖项中的其中一个,可见并非“分猪肉”和“见者有份”的面子派对。那一晚,老板意气风发,风光无限,也豪气地订下了三张桌子,邀请了所里所有的员工出席,因此,我也有幸地在加拿大{dy}次正式地见证了泰米尔族商界的年度盛会,并留下了不俗的印象。

首先,与国内的类似活动印象最不同的,是与会人员的全体盛装出席。老外在这一些细节上,就是比我们要严谨和刻板很多。尽管我知道,国内现在的大型活动,人们对于着装和出席的礼节,也都开始越来越正式和重视,但是,仍旧有相当比例的活动,如一般人的婚礼和公司的小型活动等,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象这里的老外那样,一定会着意修饰,严格遵守活动的着装指引。这一晚,所有的泰米尔女性,都穿上了她们的传统民族服装——艳丽的纱丽;而所有的泰米尔男人,都是西装革履,领带齐备。而其他族裔的到会者,要么融入性地也试穿泰米尔的民族服装,要么就是晚装飘逸。

其次,活动中,组织者的条理和认真细致,也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所有的奖项,从表彰词到介绍和推介的Video,都极尽详尽和标准化,每一个嘉宾和发言和颁奖流程,以及中间穿插的表演和节目,都安排得错落有致,井井有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细心体贴的晚会流程,所有的细节,简炼而又清晰地一一列入,就连晚餐的每一道菜式,都有详细的说明。最值得称道的,是晚会的{zh1}一个流程:“控制饮酒,并小心驾驶,xx到家!”人说,细节决定成功。这次晚会,就是这些细节上的一点一滴,让我对于晚会的组织者,产生了不少的敬意。

{zh1},是整个晚会过程中,几乎很少有人大声喧哗,自顾自地聊天和独立活动。更别说打手机,随意走动和不停地发短信了。这些国内类似活动中,屡见不鲜及至习以为常的场面,不能说xx没有,但{jd1}是极少以及令人侧目的。整个晚会的过程中,最起码大部分的人,都表现出了对于获奖者,对于晚会组织者以及其他参与人的基本尊重和对于所有环节的投入。

总而言之,大概是因为我从前在国内,根本就没有参与过同样级别的活动,所以用自己的那些贫乏的经验来以偏概全吧,这次泰米尔之夜,就是一次纯粹而又几乎让所有人都能够体验和见证到的一次这个民族,在这个城市的一次,一年一度的商业颁奖盛会。

废话不多说了,以下就是晚会的照片分享: 

身穿民族服装,在聚光灯下走上颁奖台的老板。                              

领奖风采                                                         

 

我和同桌的同事们                                                      

所里两位妖艳的女律师,分别来自菲律宾和印度。                             

老板全家福,最右边的是她一红一黑,一胖一瘦的两个从外貌到性格都大相径庭的女儿。                                                  

{zh1}的事务所全家福里,我大概还是要算穿得最随便的那一个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泰米尔之夜】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