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美军决定研制二战后的自行榴弹炮,以作为坦克xx和步兵才xx的火力支援车辆。研制之初就决定采用正在研制中的新式轻型坦克T37(定型后为M41轻型坦克)上的许多部件,研制的代号为:装105毫米榴弹炮的称为T98自行榴弹炮;装155毫米榴弹炮的称为T99自行榴弹炮。1950年,底特律坦克厂分别制成了2辆T98和2辆T99的样车,并分别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试验。M41轻型坦克定型后,美军决定采用定型的M41轻型坦克上的部件研制自行火炮,代号改为T99E1。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军方决定T99E1立即投产,很快就生产了250辆。T99及T99El采用全密封战斗室,井引入了弹道计算机、火炮稳定器等,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很先进的了。不过,由于仓促上马,炮车的故障相当多,不得不修改设计,取消了弹道计算机和火炮稳定器,由于战斗室的空间不够,战斗室也改为敞开式的。改进后的炮车称为T194,并对已生产的250辆T99E1按T194的标准进行改装。1953年,T194正式定型为M44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可以看出,M44和T99相比,在技术上是倒退了,但在可靠性上却提高了。这说明在当时仓促的设计中,一些很先进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1956年又制成了M44A1自行榴弹炮,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配用了燃料喷射系统。M44系列自行榴弹炮由马塞哈里斯公司生产。 M44和M52自行榴弹炮都采用M41轻型坦克的底盘,但将发动机和变速箱都移到车体前部,主动轮在前,{zh1}一个负重轮兼作诱导轮。也就是说,行动装置是采用诱导轮着地方式。这种方式在自行榴弹炮中常常采用,其优点是可以很好地将火炮巨大的后坐力传到地面,不过,诱导轮降低,也同时降低了通过障碍物的能力。车体后部有驻锄,火炮射击时,要将驻锄放下来,以辅助传递射击时的后坐力,并减少整车的后坐距离。战斗室的顶部是敞开式的,但必要时可以用盖板或蓬布(有弧形支架)罩上,谈不上有什么顶部防护,只能起到挡挡灰尘和防防雨的作用。 M44的战斗全重为26.3吨,乘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2名装填手)全部在战斗室中,驾驶员在左前部,他的后面是车长,炮长在火炮的右侧,装填手位于火炮的后方,射击时,要将车体后部的大型平台打开,装填手站在平台上运送和装填炮弹。主要武器为1门M45式155毫米榴弹炮,采用被压式助退机和复进机,炮尾为横闩隔螺式。火炮的俯仰角为-5~+65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30度,采用液压驱动方式。 所采用的炮弹以M107榴弹为主,炮弹重42.9千克,另有烟幕弹、照明弹、化学弹等。弹药基数为24发。发射榴弹时的炮口初速为564米/秒,{zd0}射程为14.6千米。其火控系统较简单,有1具4×、10度视场的瞄准镜。 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重机枪,安装在车长的小型旋转指挥塔上,有机枪弹900发。 其动力装置为500马力的风冷汽油机,传动装置为液力机械式变速箱,有2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装置,每侧有6个负重轮、4个托带轮,{zh1}的负重轮兼作诱导轮。炮车的{zd0}速度为56千米/小时,{zd0}行程仅122千米。 车体和战斗结构,装甲厚度为12.7毫米。整个看来,M44自行榴弹炮在技术上不算先进,但比二战后期的M40"远程汤姆"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要强些,明显地带有过渡型自行榴弹炮的性质。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更先进的M109自行榴弹炮问世,在美军中便逐步转为预备役的自行榴弹炮,但在一些国家中一直服役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 M52自行榴弹炮的战斗全重为22.6吨,乘员人数也是5人。所不同的是它装有105毫米榴弹炮,大型炮塔可以左右各旋转60度,火炮的俯仰角为-15~+85度。可发射的弹种与M44相同,发射榴弹时的{zd0}射程为11.3千米。炮弹的弹药基数为102发。辅助武器仍然为1挺12.7毫米重机枪。 装备M44/M52自行榴弹炮的国家除美国外,还有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比利时、希腊、约旦和日本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