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儿(小说)
作者:熊墨毅
在船厂,杨振发算个顶呱呱的人物。
七十二行,钳工为主,从57年他就是八级工,八级工匠,光工资就挣一百零八块呀!那岁月,能有几个?
58年,船厂造蒸汽机,曲轴烘装。厂长、书记、总工都来了,把场房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人们都盯着杨振发。这曲轴是机器的心脏部件,造价昂贵,装配中不能有半点差错。轴套在加温,杨振发用卡钳一会儿测量一卜轴,一会儿测量一下套。场房里一片沉寂,静得只能听见卡钳爪子的摩擦声。时候到了,杨振发轻轻一摆手,天车将硕大的曲轴缓缓地落在轴套里,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卡钳的手法丝毫不差,真是绝了!
“哗……”厂房里掌声雷动,老书记大步跨上来,激动地握住杨振发的手:“小杨啊(那时还未到叫老杨的年岁)你真是为我们船厂争了光,好好干吧,前途无量啊!”
62年大比武,杨振发代表船厂上场,独占鳌头,拿了华北地区{dy}名,成了比武状元。钳工讲究手锤扁铲、锉刀的功夫,杨振发表演了这样的绝活儿:用手帕蒙住眼,将手锤大小头掉个,十四毫米的钢棍只四手锤就铲飞了;手工锉六方套,相配的严丝合缝,就像铣床加工过的一样。
一时间,杨振发名声大噪,全厂没有不知道的,钳工一遇到难干的活儿,或者呛火,打赌,都说:“找杨八级评理去……”。杨振发俨然成了钳工的祖师爷,技术xx。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儿头上染上了白霜,铁塔一样的身板也像吊车的吊臂一样伸不直了。杨振发老了,年轻时二十四磅的大锤在他手里抡得呼呼带风,可现在,没几下就气喘吁吁,喉咙里发凉。杨八级的大名你不象当年那样叫得响了,杨八级多年也没有显露他的绝活儿了。
远洋货轮昌平号的机舱里弥漫着浓重的机油气味,杨振发此时正在进行主机运动件的校中工作。这台主机是世界xx苏尔青公司台阳机型,共有六缸,杨振发负责前三缸的拆验工作,而后三缸则是一个三十岁的小伙子李明负责,论辈分属于杨振发的徒孙辈,可手艺并不差。校中工作已经结束,此时正站在机器旁用眼睛瞄着杨振发,嘴里还哼着xx时期流行的那首歌曲:“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杨振发耍了一辈子手艺,最容不得别人看不起他,最容不得别人在技术上小瞧他。李明唱洋歌,他恨不得抡圆了巴掌给他一记耳光。他有这个脾气,他的徒弟,现在的车间主任就因为和他顶了一句嘴,被他搧过一个耳光,可那是啥年月?那时师徒如父子,打了白打,徒弟还得给师傅陪笑脸。现在敢吗?徒弟是师傅的爷!有一次杨振发正在车间干活儿,远远地就听见李明在高谈阔论:“杨振发有嘛了不起,不就仗着基本功硬吗?你能铲槽卧键,可现在有铣床刨床,你卡钳摸得准还能赛过千分尺?他那点玩意儿早过时啦,青出于蓝胜于蓝,我就不服他杨八级。”其嗓门之大,语言之放肆,半个场房都听得真切。
杨振发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
机器发出有节奏的轰鸣,李明喜形于色。
“唉……”:杨振发长叹一声,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感觉涌上心头。
突然,机器发出“当当”的敲击声,人们都紧张了起来,李明的洋气劲儿全没了,脸色也变了。杨振发用耳朵听了听,片刻,大吼一声:“停车!”
机舱马上沉寂下来,杨振发对轮机长说:“据我的经验,四号缸活塞敲缸,这是中心线不正所致,需要马上校正检查。”
四号缸是李明干的,他有些不服气:“杨师傅,中心线校正一点问题也没有,这是检查员检查过的,你凭什么说中心线有问题。”打开机器的门,李明钻进去检查,一会儿出来,耷拉了脑袋。
杨振发用眼睛斜瞅着李明,嘴角掠过一丝冷笑。这时的李明已经xx服了,没有一点精气神,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在海上,没有铣床、刨床,更没有磨床,机器的零件需要重新加工,缩小间隙,提高光洁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可怎么办哪?这是一起严重的质量事故,不光是个人奖金受损失,重要的是船方已经在国外订货,耽误了船期,外国老板要索赔的。
人们面面相觑,船长急得“猴蹦”,马上要打高频电话向公司汇报。
大伙儿的目光都转向了杨振发。杨振发皱着眉头,在机舱里来回踱步,这个耍了一辈子手艺的老钳工心里像着了火,他已不再怨恨李明的粗心和狂妄,就像一个父亲对待一个无知的孩子所犯的错误,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这关系到船厂的声誉,国家的信誉。
“没有机床,我们用手工锉刮!”
杨振发又拿出了当年的虎劲儿,工件夹在台虎钳上,杨八级摆开架势用18英寸的锉刀反复锉削,锉刀就像牛头刨床一样既快又稳,铁屑刷刷刷地往下掉,那姿势犹如功力精湛的武林高手在表演武功。粗加工后,杨振发又端起了平刮刀,一会儿,光洁的工件上又出现了一个迎风展翅的小燕。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行家一看便知,这是钳工真正的绝活儿。
“真是绝啦!”,“盖了冒了!”人们啧啧赞叹,几个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加工过的零件装复在机器上。一声轰鸣,机器又奏起了和谐欢快的交响曲。
人们围住了杨振发,争先恐后地和他握手。
李明红着脸蹲在机器旁,一言不发。
杨振发分开人群,把他拽了起来。缓缓地对他说:“干我们这行的,干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
李明紧紧握住杨振发的大手,一颗豆大的泪珠滚了下来……。(2030字)
注:马上就是五一劳动节了。发一篇1991年船厂职工撰写的小说作品,向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这些天一直在整理敲打着二十年前企业职工创作的小说和诗歌。读着它们,仿佛让我看到船厂二十多年前那些火热的劳动场面……我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着,被那时的人们感动着,被工厂里的“作家”们感动着……这些充满真实生活芳香的文字,今天读起来依然那么可亲,那样可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