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英”网站9月4日文章,原题:为了让告别更容易一些,中国父母在孩子大学宿舍外“爱心帐篷”中睡觉随着中国高校“开学季”的到来,很多大学不仅在欢迎新生,也在欢迎新生的父母。
不少父母陪同新生前来报道并在校园中过夜,中国各地的大学为他们建起了帐篷以及临时住所。虽然学校也在讨论这样的做法是否会削弱年轻人的自立能力,但这在中国已经变的越来越普遍了。
广东魔术贴
在美国,有些人被称作“魔术贴父母”,他们以很难与已经成年即将去上大学的孩子分别而有名。而在中国,这种情况更加极端。受中国1979年曾出台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很多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们发现,要和他们{wy}的孩子说再见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而且,不少学生都是作为家中的{dy}个大学生步入校园的。因此父母不仅要将他们带进学校,还要为他们整理寝室。这些父母通常要在学校过夜,有的还要留宿几晚。
东莞魔术贴公司
“我们非常担心。”今年48岁的张埃芙(音译)说。她护送自己独生女张燕(音)上大学。“我跟她父亲请了十天的假陪女儿到上海。”他们家在天津,坐汽车要花11个小时到上海。“过去20年来她从来没住过宿舍。”她说。他们夫妻两人花了两天时间帮女儿搬进宿舍,后面的时间在上海随便逛逛。“直到我们亲眼看到她安顿下来了,我们才能放心。”她补充说。
四年前,天津大学首先搭起“爱心帐篷”,为即将与子女分别的父母提供宿处。其他大学随后纷纷效仿,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和广东的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在今年8月27日至29日的新生报道期间搭建了28顶帐篷,供家长免费居住。
“双人帐篷的是为夫妻准备的。”汕头大学学生处工作人员说。一些父母甚至跟xx不认识的陌生人共用一个帐篷,因为他们知道帐篷数目是有限的。搭建帐篷的体育馆内也配备有热水和淋雨设施。
“帐篷挺舒服,有毯子和空调,虽然没有枕头。”8月28日在汕头大学与一个陌生人共住一个张鹏的黄一鸣(音)说。“但是为了孩子,一个晚上没关系。”他的独生子黄宗海(音)被这所大学工程学院录取。
“我们没办法在学校附近找到一个合适和方便的旅店,因为它们都被预定完了。还有数十个其他的家长面临同样处境。”让情况变得更差的是,从广州到汕头7个小时的车程让他感到晕车。他为了送儿子从自己工作的化工厂请了两天假,这期间没有工资。
之后,他每天给儿子打电话看是否顺利。“我儿子说十月国庆节的时候可能回家。”他说。
去年,唐先生在得知女儿被汕头大学录取后非常高兴。了解到学校为新生父母提供免费帐篷,他坐了10个小时的火车护送女儿从广西省来到广东省的汕头大学。他说:“我是一个农民,不用再找其他宿处让我松了一口气”。
也有一些学校在体育馆和食堂中为家长搭建起大型休息室。
许多中国学生表示很感激父母的帮助。
22岁的伊莲娜•王(音译)是家中的独生女,四年前她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时,母亲曾护送她去学校。现在她即将前往香港读硕士,她希望父母能够再一次陪她过去。她说:“一方面,我有很多东西需要他们帮我搬,另一方面,他们应该想看看大学的样子,毕竟这是令人自豪的事情”。
陪伴新生入学的往往不仅仅是他们的父母,有时阿姨、叔叔、祖父母和表亲也会一起过来。去年,一位来自安徽大学的新生和十四位家人一同前来,他们还在宿舍里拍了一张全家福传到了网上。
与子女分开后,中国的父母们还会定期和他们的独生子女保持联系,从而排解孤独感。
“儿子离家之后我觉得心里很空。”50岁的胡女士说。她的儿子陈庆涛(音)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书。陈去上学时,他的父母、叔叔和婶婶还有一个一岁的婴儿都挤在一个五座的汽车上去送他。胡女士去陈的宿舍去过三次,帮忙整理房间、取出行李并了解陈的舍友。“他的舍友来自深圳。”胡说。
过去四天她也不断跟儿子发短信询问在学校里吃得怎么样。但是要见到儿子,“至少得等一个学期”,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