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0-01-30)科学补钙知多少「黄琪仁」

「健康」(10-01-30)科学补钙知多少「黄琪仁」

2010-05-01 21:24:41 阅读9 评论0 字号:

科学补钙知多少

黄琪仁

 

误区之一:

  每天补充1片钙片就够了,只需要1块钱

  口服的钙剂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氨基酸钙、乳酸钙及磷酸氢钙等钙盐,这些钙盐进入体内后,会释出元素钙只有元素钙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不同的钙化合物,含元素钙的量是不同的,如葡萄糖酸钙仅含9%元素钙,磷酸氢钙含23%元素钙,而碳酸钙含元素钙{zg}达40%。故服用碳酸钙1(1.5克/片),可得到600毫克元素钙(1.5克×40),而服用葡萄糖酸钙1(0.5克/片)仅得到45毫克元素钙(0.5毫克×9)。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老年人每天元素钙摄入量为1 000毫克,由于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关系,中国人每天膳食中平均摄入的钙仅389毫克左右,远远低于推荐的标准。因此,每天除膳食外,至少需补充约600毫克元素钙,才能保证体内钙的需求。如服用碳酸钙(1.5克/片),只需要一片就够了。但补充葡萄糖酸钙(0.5克/片),则需要12片,不仅服用不便,价格也远远高于碳酸钙。

  

  误区之二:

  好的钙片,溶解度好,吸收率高

  补充了足够元素钙,是否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呢?

  各种常用钙剂的吸收率大多在30%~40%,相差无几,如葡萄糖酸钙为27%,乳酸钙为32%,而碳酸钙可达39%。

  有人提出,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差,因此体内吸收差。实际上,由于胃酸的作用,各种钙盐在体内都能溶解,释出元素钙。即使是萎缩性胃炎患者或服用制酸剂者,在餐后服用钙片(胃酸分泌)都可达到良好的元素钙的释出,而不影响元素钙的吸收率。

  市场上有的产品称其钙吸收率高达90%以上,实际上这是在动物处于钙饥饿状况下进行的实验结果。正常人体对钙的吸收是达不到90%以上的。

  若在钙片中加入维生素D3则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科学证明,人体血液内维生素D需维持一定浓度,才可发挥{zj0}的钙吸收作用。目前,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被全球忽略的问题,据调查,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中有50%人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磷代谢,进而影响骨代谢。

  

  误区之三:

  液体钙或“胶囊钙”比固体钙更容易吸收

  人体对钙的吸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多种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如遗传、年龄(老年人吸收率<10%,婴幼儿40%~50%,少年35%~40%,成人10%~15)。生理状况,维生素D状况、某些xx等。

  

  任何钙盐,不论以什么剂型出现,在体内均能释出元素钙。所以,我们应当选择元素钙含量高、xxx好的钙盐,如碳酸钙元素钙含量{zg},且因来源丰富,价格{zpy}。

  

  补钙答疑QA

  

  Q:我坚持补钙多年,但听人说补钙会得肾结石,所以要补补停停,真是这样吗?

  A:首先要澄清,补钙与肾结石没有必然联系,不少临床病例证实,绝大多数。肾结石患者并没有补过钙,发生结石的原因并非因为补钙太多。

  临床研究证明,大部分肾结石为草酸钙结晶,肾结石的发生受遗传。环境、营养以及尿钙和尿草酸盐浓度等多因素影响。事实上,口服钙剂能减少草酸盐的吸收,从而降低尿中草酸盐的浓度。有研究证明,尿草酸盐浓度降低能明显预防肾结石。美国的膳食调查也表明,每天钙摄入量充足者的肾结石发生率远远低于钙摄入量不足者。目前认为,每天摄入小于2 000毫克钙是安全的。当然,那些易发生肾结石的患者,在补充高剂量钙剂和维生素D之前,应当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Q:我长期坚持补钙,而且常常有xx的烦恼,是否补钙会引起xx?

  A:xx本来就是许多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当过量补钙时,可能会出现xx,这是因为钙在进入肠道后,抑制了肠蠕动,使粪便含水量减少,造成xx。然而,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中老年人每天钙摄入量为1000毫克,多数中国人从膳食中获得的元素钙日均摄入量不足400毫克,所以中老年人每天补充约600毫克钙是不会过量的,甚至远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推荐剂量。有些老年人xx,不一定与补钙有关。有习惯性xx的老年人,应注意调理,如平时多食用富含植物纤维的谷类、蔬菜和水果,多饮水,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这都是很重要的预防xx的措施。

摘自《大众医学》2010年第01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健康」(10-01-30)科学补钙知多少「黄琪仁」】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