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教授站讲台五十余年让谁汗颜? - 41366的博客- CCTV.com

/  2010-04-16 20:24:11
系统分类: | 个人分类:

 TAG:

古稀教授站讲台五十余年让谁汗颜?

刘纯银

   在每天按时发往距市区40公里的榆中校区的兰州大学校车上,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教授在一群中青年教师中格外引人注目。他略显稀疏的白发一丝不乱地梳到脑后,看起来清瘦却精神矍铄。(49日《中国青年报》)

他就是钱伯初,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据了解,钱伯初高级教授自1956年从北大物理系研究生毕业踏上讲台以来,他已经在讲台上默默耕耘了50余年。凭着“无论做什么,都会以{zg}标准来要求自己,竭尽所能把事情做到{zh0}”的信念,50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一线教学领域,不仅在兰大物理系主讲《量子力学》等基础课程,还作为客座教授到西安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代课,如今他的学生总数累计达4000多人。正如钱伯初教授自己所说:“我从来不觉得给本科生讲课是低水平工作,它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是一门艺术。”也许正是由于他对本科教学工作的热爱,以及对教学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他多次获得兰州大学、甘肃省及{gjj}教学名师奖……。一位听课的学生也说出大家的心声:“经常看到白发苍苍的钱教授提着公文包,一路小跑地奔去教室,心里真是由衷地敬佩加感动!”

让人汗颜的是,国内有不少高校名师却不上讲台。据有关部门做了一个抽样统计,全国的高校副教授大概有三分之一,30%多不上本科生的课,三分之二的教授不上本科生的课。另据媒体报道:一所全国重点大学过去4年中给本科生上满400课时的教授仅有4人,最终只有一人获得名师奖。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xx也。教书育人本是大学{dy}功能,如今的教授上讲台授课却成了新闻,令人难以理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高校考核体制形成了当前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于是许多大学教师为晋升职称,不得不将大量精力花在论文和课题上,无暇顾及课堂教学,更令担忧的是高校普遍存在“职称越高,离讲台越远”的现象。正如一位在校本科生所说:“对于知名教授只是知其名,却难闻其声,更别指望名师给学生上课。”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曾经是中国几代知识分子潜心科研、薪火相传的典型场景。如今,讲台上难觅名教授身影,已不是个别现象,的确令人深思。

当前,国内有不少高校提出“创建{yl}大学”,甚至是瞄准“世界名校”目标。这种想法固然值得肯定。但要明白:“创建{yl}大学”,瞄准“世界名校”不是看学校有多“大”、学科有多“全”、人数有多“多”,关键是要有{yl}教师队伍、{yl}教学内容、{yl}教学方法、{yl}教材、{yl}教学管理等。记得李德仁院士曾说过:名师站得高,看得远,注重对学生做人与做学问两方面的教育,善于发现和调动学生的潜能,名师上讲台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也正如饶子和院士所认为的,优秀的学生是在大师云集、百花齐放的学府中“熏”出来的。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大师们都不去给学生授课,甚至学生都不认识这些大师。那怎么能“熏”出优秀的学生来呢?那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但愿有更多的名师主动走上讲台,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好教授,这也是振兴高校的关键所在。

新闻链接: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版权归作者和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发表评论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匿名提交

郑重声明:资讯 【古稀教授站讲台五十余年让谁汗颜? - 41366的博客- CCTV.com】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