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游记_也在草莽_新浪博客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番之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唐代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让滕王阁名扬天下。

    一千多年来,滕王阁,岳阳楼和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王安石,白居易,苏轼,朱熹等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相聚,留下大量华丽的诗篇与唯美的故事。

             

    说来惭愧,我来南昌念书已经三年了。值此今日,我才去滕王阁看看,一睹它的风采。

    历史上,滕王阁遭受了无数次的火灾,然后又陆陆续续重建。在1926年的时候,滕王阁更是被北洋军阀一把火烧为灰烬。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建筑师们根据建筑学家梁思成查阅古籍之后设计的滕王阁复原图,将滕王阁重建。终于,滕王阁才有今日之风采。

 

    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

    主体建筑高57.5米,共7层,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我不懂建筑学,只是觉得,滕王阁给人以大气,登上楼顶,市内景色尽收眼底。据说,从飞机上鸟瞰时,滕王阁如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的巨大鲲鹏,这种巧妙的设计,真是体现了工匠们的巧夺天工。

   

    “滕王阁”牌匾被置于最顶层,而在下面的每层前面,都有一个较小的牌匾,一个个都是那么大气,比如:江山入座,东引瓯越等等。

     工作人员介绍说: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在其中的一个小湖中,王勃的雕像坐落在里面。

    湖中,可爱的鱼儿游来游去,连游人的嬉戏,鱼儿们无动于衷,一点也不怕生。它们就这样一直陪伴着这位风流才子。

    我不禁走向湖中,和王勃合影一张,希望也可以沾点才子的文采吧。这举动有些俗气,然而,我本生就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也不能免俗呢,情有可原。只是,但愿游人们没有打扰到这位才子的休息吧。

   
   

    站在王勃的雕像旁边,我不禁想起,一千年多年前的场景。

    唐高宗上元二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此时,王勃因回家探父,中途因种种缘故,到达了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的本意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在座宾客当然明白阎都督的心思,于是均再三谦让。

 

  王勃年纪轻轻,不太懂人情世故,尤其是官场上的那套阿谀奉承。至王勃之末座时,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只见王勃,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来报{dy}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从此,这篇《滕王阁序》开始流传开来。遗憾的是,天妒英才,在王勃作序后的第二年,在一次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逝。



    主阁边上有个附属楼阁,登上阁顶。便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石头立在那里。

    石头的一侧,刻着xxx爷爷的题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据说,xxx爷爷非常喜欢书法,每到一个景区就会题词。还记得,那次去南昌起义纪念馆的时候,也见到了他老人家的题词。
   

    我有时在想,滕王阁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为什么千百年来,它会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钟爱?这个问题,我大抵是弄不明白吧。只是我知道一点,那就是,滕王阁身上有着太多的故事。

  

   阁楼底层,是坚固的城墙。

   城墙,还有那阁前的宽阔广场,将滕王阁衬托得更加雄伟。充分展现了当年王勃写的“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的气势。

   城墙外面是护栏,护栏外,是雄浑的赣江。

   站在护栏上,江上风景一览无余。那高耸的建筑,那平静的江面,一切都是那么的美。我想,如果站着的是一位诗人的话,此刻,他一定会心潮澎湃,诗兴大发吧!

   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离开景区时,在出口处,我发现了那一处安静的竹。不由得,又停下脚步,按下了相机快门。

也许,滕王阁里的竹子和别处的也一定不同呢。

    美丽的竹子,我喜欢。

    此时,耳边又响起了钟声。

    那是游客们在敲打古钟呢,10元钱撞4下。那里的工作人员说,撞钟可以祈福。我们没有去撞钟,我只是隐约记起,《滕王阁序》里的那句“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其中意境,真美!

   

    中午12点的时候,我们终于离开了景区。

    总体上看,我还是比较喜欢滕王阁。此次之行,也满足了我的一个心愿。曾经在书本上学过的,能够亲身得以见识,难道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么?

   

    然而,滕王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近年来,来滕王阁参观的游客始终不尽人意。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并被列为xxxx风景名胜区的滕王阁,游客人数居然不升反降,尤其在黄金周7天与往年同比{zg}每日游客下降率{zg}时曾经达到过64%,{zd1}也有16%。

    滕王阁应当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强文化底蕴。 商业氛围浓于文化氛围,许多游客一语道出了当前滕王阁景点的不足。许多游客来滕王阁参观,是冲着其文化名楼、历史名楼而来,但在这里却感觉不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十分遗憾。

 

    其实,这种现象不只在滕王阁。国内的很多景区的商业化气息都盖过了景区原有的文化魅力了。各地纷纷提出所谓“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口号。连少林寺这种佛门清净之地,如今都做起了生意。据说,嵩山少林寺的主持都成为了上市公司的CEO。

   

    我们还是应该归还景区一点人文底蕴吧。

 

                                              ————仅以此文记录2010/05/01滕王阁之游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滕王阁游记_也在草莽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