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乐士pk立邦漆

多乐士pk立邦漆

2010-04-24 16:47:05 阅读13 评论0 字号:


  请问各位懂行的大侠们。这位ella朋友的贴子的阅读数达到了85315人次!而在回贴中“推举立邦”与“偏好多乐士”的意见数不分伯仲。bbs上的声音最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家装市场中,立邦与多乐士两个油漆品牌竞争的胶着状态。立邦与多乐士两个品牌的支致剩嫉搅?5.88%,而所有其他品牌加起来不过3.29%!而立邦的支持率为51.64%,多乐士的支持率为44.24%,二者没有明显差距。在涂料领域,立邦与多乐士已呈明显寡头竞争之势。多乐士与立邦,在老百姓的叫法中,它们都是壹种油漆,而真正专业的说法,它们是涂料的壹种。

以“多乐士、立邦”为主题,在google上搜索,在“我爱我家装修论坛”上又壹下子找到了这样的贴子:

    “电视里经常看到多乐士五合壹第二代的广告,虽然有些怀疑真的能反复洗擦不褪色,但是还是决定我家装修就用它了,毕竟广告做的大,产品应该不会太差劲吧!可是前些天发现立邦也出了五合壹,顿时又没了方向,说明书上也写着防酶防蛀,不褪色,可是价钱却比多了士廉价了大约30块,请问各位懂行的大侠们,到底那种更好呢?还有又用过立邦的感觉如何呢?”

    这位ella朋友的贴子的阅读数达到了85315人次!而在回贴中“推举立邦”与“偏好多乐士”的意见数不分伯仲。 
      bbs上的声音最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家装市场中,立邦与多乐士两个油漆品牌竞争的胶着状态。慧聪网涂料频道更以“作为壹般消费者,你更认可哪个品牌的涂料”为题,进行了读者调查,反馈如下: 
       立邦与多乐士两个品牌的支致剩嫉搅?5.88%,而所有其他品牌加起来不过3.29%!而立邦的支持率为51.64%,多乐士的支持率为44.24%,二者没有明显差距。 
     在涂料领域,立邦与多乐士已呈明显寡头竞争之势。 
     多乐士与立邦,在老百姓的叫法中,它们都是壹种油漆,而真正专业的说法,它们是涂料的壹种。 
    据慧聪网涂料行业总经理郭喜鸿介绍:“涂料可分为水性漆和溶剂(即油性)漆,所以,油漆包含在涂料中。随着石化工业的进展,化工产品层出不穷,现代涂料的大部分已经脱离了用油生产漆的传统,越来越多的涂料产品经达化工合成制备,性能更优良,使用场合也越来越广,称呼涂料更准确。” 
     经过长期进展,涂料产品多达数千种,涂料产业涉及行业广,素来有“百业兴,涂料兴”之说,涂料行业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壹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由于近年来中国汽车业、房地产业、轻工业的进展,涂料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进展。据统计,2004年涂料行业总产量达到298.15万吨,其中建筑涂料达到113.37万吨,利润总额达到32亿元。 
    我国登记在册的涂料企业达7000多家,而被大众所熟知的不超过50家,其中五分之二为国外品牌,除立邦、多乐士外,其他企业还有杜邦、阿克苏诺贝尔、汉高等,国产的xxxx仅有华润、海虹老人、嘉宝莉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的产品能进入到前50名之列。 
     据慧聪网《涂料行业资讯大全》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目前人均涂料消费水平还很低,人均消费2.3kg/a,不及世界平均水平4.0 kg/a,与发达国家的40 kg/a相比,更是有着巨大的差距。这表明涂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估计,2006年涂料产销量将突破350万吨,其中建筑涂料将达到180-230万吨。

    历史与地缘的竞赛 
    关于立邦,国人有很多的误解。nippon(立邦)虽然是日本品牌,但在中国运作的立邦公司是由新加坡立时集团投资设立的跨国公司。立时公司成立于1963年,投资股市绝不是为了赚一次钱,而是要持续赚钱。如果想靠一“博”而发财,你大可离开股市,去xx好了。负责治理东南亚区域立邦漆的所有业务活动,先后建立制造工厂25家,员工超过6000多名。 
    立时公司经营的涂料品牌为有着118年历史的立邦漆,立邦漆在拓展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以华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的过程中,名下逐步形成了包括前述美得丽、永得丽在内的构成壹个完整系统的中文产品名称体系,体系内另有雅得丽、喷得丽、丝得丽等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立邦漆在亚洲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进展,销售额稳居亚洲区涂料行业xx,在华语区的消费人群中取得了极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如果说国人对于立邦还多少有点壹知半解的话,而对于多乐士的了解则更为陌生。生产多乐士的厂家是ici油漆公司——完整的表述是:卜内门太古漆油(中国)有限公司,它是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于1992年在中国设立的。 
    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即ici世界集团(以下简称ici)是壹个全球性的化工集团,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壹、全球{zd0}的建筑装饰漆供应商之壹,在全球化工行业名列前十。ici成立于1926年,由当时英国4间{zd0}的化工公司合并而成,总部设在英国。ici目前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超过200间生产厂和办事处,雇员超过38,000人,经营50,000多个产品,产品行销120个国家,2001年的销售总额达60亿英镑。 
    ici世界集团属下的ici油漆集团是全球{zd0}的油漆生产商之壹,在全球25个国家开设了49间油漆生产厂,堪称涂料行业的巨无霸。 ici油漆集团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建筑装饰漆及包装涂料,旗下拥有多个世界驰名的建筑装饰漆品牌。 
    ici油漆是如何进入中国市场的?这其中有壹段xx。 
    据说,ici集团的前身英国卜内门公司是闻名的纯碱与肥料的制造厂商。1898年,该公司派遣壹位代表到中国视察,考虑在当地行销产品,随即聘请李德立为卜内门公司在中国的第壹位总经理。李德立曾在中国居住过壹段时间,中文十分流利。当时正是满清末年,中国政局混乱,清朝与国民政府难以沟通;李氏平日与双方政府要员均有接触,于是居中协调,安排双方晤谈,并达成共识,促使满清{zh1}壹位皇帝逊位,顺利完成政权转移,中华民国成立。 
    第壹次世界大战结束,卜内门公司和其他英国公司于1926年合并成立ici集团,为珍惜ici与中国历史的壹段渊源,至今在中国仍沿用以前的译名卜内门。

    布局中国:速度和规模的竞争 
    1992年,立时集团及所属立邦漆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大陆开办了几家独资企业。利用先发优势,开始在国内快速布局:1992年10月建成立邦涂料广东公司;1992年12月建成立邦涂料中国公司;1995年7月建成廊坊立邦涂料公司;2004年12月苏州立邦雅士利涂料有限公司迁入苏州园区新址。之后,又成立了两家合资企业,1995年3月建成重庆立邦涂料公司;2005年11月29日,又由新加坡立时集团和日本涂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8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2亿元)组建的立邦涂料成都基地,以生产家装油漆为主。立邦2004年年产值合计超过30亿元人民币。

    而ici公司自1898年第壹次访问中国以来,在1984年和1990年,ici油漆集团先后在北京及上海设立业务办事处。ici公司于1992年成立卜内门太古漆油(中国)有限公司, 并在1994于广州投资2400万美元建成ici广州生产厂。ici公司又于1995年在上海成立卜内门太古漆油(上海)有限公司,紧接着在1998年投资4000万美元,建成icixx全自动化油漆生产线工厂。 
    除在上海、广州建有两个现代化工厂外,ici还在十个主要城市设有业务办事处,包括多乐士在内的等多个品牌,在中国均有经营。 
    从战略布局来看,卜内门公司与中国的渊源可谓悠久。但立邦却{lx1}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快速布局,抢得了市场先机。而卜内门则凭借公司雄厚的整体实力,发力追赶。至今双方可谓不相上下。

    广告与渠道贴身紧逼 
    在众多的品牌中,国际涂料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5%,且主要占据高中档市场,仅多乐士和立邦品牌的产品就占据了中国涂料市场份额的近1/3,在中xx产品领域,这两家更是操纵着“半壁江山”。 
    “现在在中国市场上,立邦漆经过多年的宣传,推广,可以说已经立住了脚,成为目前中国数壹数二的xx,主要的竞争对手只有英国的多乐士牌涂料。”新加坡立时集团主席吴学人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 
    多乐士与立邦的竞争,最明显的体现就在广告上。电视广告、平面广告、街头路牌,立邦每年投放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费高达2500万美元。尽管没有获得多乐士在广告投入上的具体数字,但我们能看到,几乎有立邦广告的地方就有多乐士广告。立邦漆打出“处处放光彩”的旗號,而多乐士则定位于“美丽的家,美丽的多乐士”;立邦漆的代言人是壹群光屁股的婴儿,而多乐士则找来两位6、7岁的活泼淘气的儿童……尽管立邦与多乐士都不吝惜打广告,但从消费者角度看,广告诉说点的重合,使得消费者很难记住,究竟广告中的产品是立邦的,还是多乐士的。这不得不说是二位行业巨头在广告上的壹处败笔。 
    在渠道竞争上,凡是有立邦的建材超市,也就有多乐士的产品,无论是百安居、好美家,还是东方家园或家世界等,立邦与多乐士都抢占了很好的位置,而对于这些建材超市而言,能够有这两家{dj0}产品进驻,这家超市也才能吸引人气。除超市外,专卖店的建设,二者也难分伯仲,但因为立邦漆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稍长,在专卖店数量上略有优势。

     产品和服务各有所长 
    在产品定位上,多乐士与立邦略有差异,多乐士的突出特色是它的六千多种颜色,ici的电脑配色系统可调配多达6134种颜色。早在2003年,ici就在中国推广其调色店概念,2003年在全国开设了200多家调色店,2004年达到500家左右。 
    据称,ici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在6年内超过立邦漆。2003年多乐士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有为13%,而立邦漆的占有率在20%左右。为了达到超越立邦漆的目的,ici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色彩是其壹个重要策略。仅2004年,他们已经为中国的零售店配置了近400台价值在几十万元左右的调色机,力争*自己在色彩方面的优势赶超立邦漆。但是,在这方面,多乐士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立邦模仿得很快。 
    在2004年底,多乐士全球市场经理巴顿女士在北京公布了2005年涂料市场的流行色时指出:目前有壹些主要竞争对手在抄袭该公司巨资研究的色彩体系。“竞争对手抄袭我们研究成果的手法非常高明,通常会将颜色的命名略加修改后就推向市场。”而对于这种做法,ici自称也非常无奈。 
    与此相似,立邦漆在防霉性以及抗酸碱性等硬性指标方面,壹直是国内涂料市场上的壹个参照标准。于是,立邦在其广告中,把自己产品的抗污、防水、弥盖细纹、耐擦洗、遮盖力以及xx性等特点做了自信展示,而广告中作为对比的“某多合壹品牌”则直指多乐士多合壹。 
    在销后服务方面,立邦公司于2005年7月新近开发了壹种专用扫描仪——beep扫描仪。公司要求每个专卖店对售出的每壹桶漆都必须扫描条码,并将数据当天上传至总公司,以此跟踪产品去向。据了解,每壹桶立邦漆都会有全国惟壹的编码。当扫描信息传到公司总部时,每壹桶漆的生产时间、型號、质量标准、流向哪个专卖店,然后在何时、何地由哪个专卖店的哪个营业员售出等相关信息都会自动记录下来。消费者可以通过公司驻各地办事处热线查到自己所购产品的相关信息。目前市场上应用beep扫描系统跟踪产品流向的只有立邦壹家,在这个技术运用上又拔头筹。 
    总之,尽管在产品定位、广告宣传、渠道策略等方面,多乐士与立邦都打得难分难解,但是,在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二者在价格战上有壹些出手的动作。而且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竞争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大家彼此都在以几乎50%的速度增长,交战的双方各自有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定位,每个人都本着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慧聪网涂料行业总经理郭喜鸿说,“现在应该还是涂料企业跑马圈地的时候”。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逸坤是从新加坡立时集团派来的,他不仅是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也是立邦中国下属几家企业的董事长。他负责立邦中国市场有着多年的经验,可谓是立邦的“老人”了。   

     卜内门太古漆油中国总裁伍健贤不仅是多乐士的新老板,刚刚就任ici中国公司总裁不到壹年,而且他也是涂料行业的壹名新兵——此前,他是飞利浦照明中国区总裁,再往前6年,他是飞利浦照明的亚太区市场部总监。 
      伍健贤,这场涂料霸主挑战赛的新兵,虽然没有本行业的经验,但是他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业绩也是功勋显赫。他曾在壹年时间内成功扭转飞利浦澳大利亚公司15年的亏损局面。他的法宝是:与竞争对手做朋友。 
     这段经历给伍健贤的启发是:在商场上其实并没有敌人,大家其实可以壹起把蛋糕做大。对于与立邦的竞争,伍的看法依旧是:“它是壹个令人尊敬的好公司,市场竞争在所难免,但根本用不着厮杀,因为这个市场这么大,大家xx可以共容。” 

    重新定位对手的强势  
    立邦和多乐士的竞争故事,再壹次证明了抢先占据顾客心智的重要性。立邦{lx1}打响乳胶漆品牌,成功占据了潜在顾客的心智,赢得了可持续竞争优势。多乐士壹招落后,招招落后,尽管投入巨大资源,由于缺乏与立邦针锋相对的战略定位,始终处于下风,依旧屈居第二。 
    立邦成功的核心原因,是它抢占了潜在用户心智中对乳胶漆品牌的认知空白。1993年,立邦在上海投入了3千万广告,第壹个在电视上做涂料广告,随后每年把销售的12%投入广告。由于当时在顾客心智中,乳胶漆品类还未有品牌占据定位,立邦的广告攻势使得立邦能迅速进入顾客心智,顾客在潜意识里面就把立邦和乳胶漆联系在壹起。 
    立邦在顾客心智中成为乳胶漆品类的xxxx,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当顾客想到购买乳胶漆时,就会首先想到立邦,并且把立邦作为{zy}购买选择。 
    待到多乐士上市时,立邦早已经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了乳胶漆的定位。尽管多乐士只落后立邦壹年时间,却由此错过了最为宝贵的战略时机。顾客心智壹旦形成认知,就难以改变,因此尽管多乐士在广告上的投入也很大,却难以撼动立邦乳胶漆在顾客心智中的地位。 
    多乐士的产品攻势也无法见效,因为立邦不断在乳胶漆上汰旧换新,为自己确立了技术{lx1}的形象.即便多乐士产品临时{lx1},只要立邦即刻跟进,顾客心智还是会偏向立邦,这是xxxx的又壹个优势。立邦在顾客心智中的xxxx优势,压制了多乐士的进展,使其壹直落在后面。 
     但{ldz}并非xx可破,它常会自己击败自己。立邦在乳胶漆上{lx1}后,开始忘其成功之道。立邦如今不再是单纯的乳胶漆,它已经推出了木器漆,如地板漆、漆等产品。立邦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破坏自己的品牌根基,为竞争对手制造机会。

    木器漆会逐步稀释立邦在顾客心智中代表了乳胶漆的清楚认知,而壹旦立邦不再代表乳胶漆,其品牌的根基也将毁于壹旦。实际上,立邦在乳胶漆上的份额还不大,具备很大的进展空间。立邦的{zj0}策略是持续聚焦在乳胶漆上,通过收拾杂牌进壹步做大市场份额。待取得{jd1}的主导权之后,再开发第二战线,推出第二品牌来经营木器漆。 
   正是立邦在乳胶漆上的心有不专,为多乐士制造了机会之门。惋惜多乐士显然没有看到其中的战略机会,相反也学立邦推出了木器漆,陷入了同样的战略陷阱。多乐士如此做法,很难打造强势第二品牌,更难以超越立邦。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多乐士pk立邦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