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zd0}的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的跨国公司,卡特彼勒一直谋求对中国xxxx企业的收购兼并,但从去年起,卡特彼勒的购并之路变得愈发艰难。
2004年之前,厦工集团一直酝酿海外上市,也曾经和卡特彼勒进行频繁的接触,但这些计划目前都已经终止,从此次定向增发的公告来看,厦工集团已经选择了新的道路;无独有偶,就在离厦门不远的龙岩,2006年销售收入突破37亿元的龙工集团也突然传出与卡特彼勒中止战略合作谈判的消息,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具体原因所在,但从卡特彼勒一贯风格推敲,其控股龙工的意图当在意料之内,谈判戛然而止也就不会在意料之外。
"我们已经和卡特彼勒xx不接触了!"3月24日,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此前{yt},厦工股份公布了2006年年报及公司拟非公开xxxx的议案。公司将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500万股的议案。
至于增发的目的,该人士说:"我们要发展的是上下游的整个产业链,这次募集的资金就是为此,从上游产品的配套到下游的物资,包括产品序列上,这都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
并购终止始末
在此次公布的{zx1}的厦工股份的股东资料中,出现了三一集团的身影。三一集团及其关联方三一路面机械合计持有其1757万股,为其新进来的{dy}大流通股东,而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也开始介入了该股;此前,该股流通股东全部为自然人。
同三一股份股价一年上涨4倍多相比,厦工股份的股价表现差强人意,这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厦工的进一步发展。
三一集团购买厦工股份的股票绝非偶然,三一集团的一位人士曾经对记者表示过:"厦工的股价并没有xx反映出公司的价值。"
2006年,厦工股份交出了一份近乎xx的答卷。公司去年实现主营收入33.83亿元,净利润5342万元,每股收益0.099元,分别同比增长7.8%、200.41%和147.5%。公司同时预测,仅因结构件整合2007年将新增净利润1200万元。
净利润超过200%的增幅对于厦工而言,颇为不易。在2006年之前,厦工的经营举步维艰,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外,厦工股份忽视研发投入,导致新产品开发弱于竞争对手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在困境中,厦工集团一直谋求自救。
2004年以前,厦工集团公司一直有去香港上市的计划,由于受宏观调控影响工程机械行业整体效益下滑,集团公司海外上市受阻。
之后,厦工集团还和卡特彼勒进行了接触,不过谈判情况并不顺利。在地方政府主导的谈判中,厦门市政府希望卡特彼勒能接手厦工集团的不良资产,而卡特彼勒却另有主张。在控股权和品牌问题上,卡特彼勒提出控股、控品牌。但"遭到了厦工上下所有员工的强烈反对"。
厦工集团董事长王昆东曾经对媒体表示:"除了价格上的讨价还价之外,{zd0}的障碍是,卡特彼勒仍然坚持要将厦工作为其中国堡垒的部分,限制以原有品牌出口。"
王昆东非常担心厦工这个民族品牌可能旁落,2005年11月份,就在卡特彼勒与厦门市政府洽谈时,时任厦工股份董事长的王昆东特意组织全国工程机械企业领导在厦门召开了一个高层论坛。
当时来看,这次论坛声威平平,但过后来看,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一次划时代的会议。一年之后,当向文波发起对凯雷并购徐工的质疑时,曾经不止一次地对记者谈及这次会议,三一与徐工争论中的所有风云人物,比如向文波、王民等人都在那次论坛上露面发言,不同观点进行撞击,对外资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大举并购的忧思从那时开始爆发。
一位当时与会的人士说:"会上,所有企业都达成协议,表示坚决保护民族品牌。"也是自那时,卡特彼勒对厦工集团的并购由此终止。
该人士说:"外资并购不一定都是好事,很多企业有的就这样没了,我们现在还是力争自己的品牌发展。"
对于厦工股份而言,教训就在眼前。一位厦门当地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与厦工股份同在一城的厦门叉车厂,"被林德叉车并购之后,目前已经不行了,这对厦工股份而言是前车之鉴"。
百亿计划
但保护民族品牌的意愿却不会简单以一腔热血而达成,摆在厦工面前的是一条崎岖之路,首当其冲就是关联交易问题。
厦工股份的装载机产量2001年以前一度为行业{zg},此后由于公司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加之公司过于注重市场份额和排名,导致公司装载机产品产量与毛利率与柳工拉开了距离。
尽管厦工在之后也曾经一度超越柳工,成为国内装载机行业的老大,但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显然代价颇大。
而且相比柳工、龙工等装载机生产企业,厦工的毛利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公司外购、外协件比例过大,超过了70%,导致采购成本高于这些企业。
厦工股份的母公司厦工集团拥有的多为工程机械零部件资产,尤其是为装载机产品配套的零部件资产,如厦门齿轮厂、新宇机械公司、银华机械厂、三明重型机器公司、厦工运输公司等等。2005年厦工股份与集团公司包括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额为7.45亿元,占上市公司销售收入的23.75%。
减少关联交易是厦工股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此次非公开发行公告之前,就有业内人士分析,厦工股份将会通过再融资收购集团公司的零部件资产,进一步减少关联交易,降低采购成本。
虽然厦工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还稳定在三甲行列,但该人士坦陈:"从2003年率先突破一万台到现在,感觉发展不是很理想。"
此外,区位因素也是厦工成本偏高的原因之一。厦工地处东南沿海,而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中部市场,要在重庆钢铁、鞍钢、韶钢采购钢材,风神股份采购轮胎、上柴采购柴油机,运输成本比柳工和龙工高。
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募集资金的另外一个用途是增强研发的能力,"我们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毛利率方面,量上都差不太多。盈利能力上要提升,成本压力比较大"。
她认为,选择这个时间增发:"对我们公司是{zh0}的时机啊,城市建设需求很大,市场也比较成熟,2008年的奥运会大家也觉得是一个机会"。
厦工集团的大股东厦门机电集团对厦工集团包括上市公司的整体销售目标是2010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2007年达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