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拖拉机”想到的_蒋杰的自留地_新浪博客

由“拖拉机”想到的

    汉语中有一些词是从俄语中直接音译过来的,这些词也是中苏兄弟友谊的见证,最有代表性的便是трактор这个词,这个词的发音近似“拖拉机”,我们便很形象地直接“拿”了过来,再加上汉语化的加工,便有了“拖拉机”这个在中国风靡一时的词。位于古城洛阳的东方红洛阳拖拉机厂是1954年的“一五计划”时苏联援建新中国的156项重点项目建设之一。在我们的第三套人民币上,一元面额纸币的正面便是一位女性开着拖拉机耕作的画面。由此可见拖拉机之于新中国的重要地位。我觉得“拖拉机”这个词翻译得很好。严复认为,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那么“拖拉机”这个词就xx达到了这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这个译法不仅达到了严复先生提出的标准,而且赋予了汉语的内涵,这才是最让人赞叹的。

    这是很难得的,两种不同语种的语言,对同一个事物有相同的发音,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新中国从苏联学来了不少的东西,涵盖了方方面面,但是像“拖拉机”这种“拿来”并且“实用”的少之又少。你想想,一听到“拖拉机”这个发音,中国人和俄罗斯人都立刻会想到现实中的拖拉机,并且都正确,这也是很有趣的。但是汉语和俄语中有些词是xx不能听音判义的,和俄罗斯人打交道时间久了,才知道有几个词最值得注意。其中一个就是“hui”这个发音。在汉语中,“hui”音是很常用的,比如“辉”、“ 惠”、“会”。我有好几个同事的名字中就有这个“hui”音。但是在俄语中,“hui”音是很不雅的一个词。如果非要说出来,就是男性的生殖器。所以,在翻译特别是口语翻译的时候,懂俄语的人一般不发这个音。如果在介绍人名的时候非要发这个音,我们也必须强调,是汉语的“hui”不是俄语的“hui”。

    当然,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这里“拖拉机”和“hui”音可能有些牵强附会,我不过是觉得有趣而已,就像讲一个笑话一样。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由“拖拉机”想到的_蒋杰的自留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