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锡福传人李金善
李金善是中华xxxxx“盛锡福”帽业的第四代传人,从1974年分配到盛锡福,今年已是第三十六个年头。刚入行时,李金善最想干的是“开车的”,当时厂里有辆“小蹦蹦”负责车间和门脸的送货,而且司机在那个时代被看做是个时髦的营生。眼看在盛锡福干了几十年的师傅李文耕就要退休,缺个接班人,于是便收下李金善当徒弟,这一干就是三十六年。
李金善做客文艺之声直播间
刚开始,他不知道自己对皮毛过敏,拉皮子的时候手痒得难受,愣是打了一年的xx针,扛了过来。李金善学习缝纫刚满三个月,接到的{dy}个活儿就是给某国驻华大使夫人做一顶紫貂皮帽,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他笑着说:“心里直打鼓,这一刀下去要是拉坏了,我三个月的工钱就没了。”后来听说大使夫人戴上帽子特别满意,他心里才踏实。
制作过程
都说“心灵手巧”,李金善觉得自己的手巧了,心也越来越年轻了,国际上帽子的流行趋势他也非常关注,他说虽然盛锡福是中华xxx,但也要将现代制帽技术和时尚元素融为一体。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帽子是百姓的“头等大事”,现阶段能掌握皮帽制作工艺的技师更是屈指可数。在盛锡福加工制作一顶皮帽通常都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处理,道道工序都很讲究,挑皮刀要锋利,起刀、进刀、止刀要稳准,“选料”要求皮毛皮板整齐、柔软有拉力,“配活”要考虑节约用料,“平皮”要按帽子款式的需要去平皮,“裁制”时也要根据皮料摆放合理……李金善从选料的源头开始把关,每年他都会亲自去外地采购毛皮,见得多了,什么好料子都逃不过李金善的眼睛,他的裁制技艺基本代表着盛锡福皮帽加工工艺的{zgj}标准。
李金善和主持人小钊
盛锡福明年将迎来百年店庆,李金善现在的徒弟陈军已经跟着他学了两年,随着帽店的生意越来越火,李金善最近想再收一个徒弟,说起“收徒标准”,李金善说品德是{dy}位的,还要勤思考,善于举一反三,最重要的是能吃苦。
成品展示
1912年,刘锡三和友人合资在天津估衣街开办了盛聚福小帽店。
1917年从东洋银行得到一笔可观的xx之后,刘锡三在天津法租界21号选好店址,把盛聚福改为盛锡福。
1919年,盛锡福用巨资买下了西方人运来的一部全套电力制造草帽的机器,设立草帽工厂自产自销,并很快在天津打开了销路。几年之后,盛锡福相继设立了皮帽工厂、便帽工厂、缎帽工厂、化学漂白厂、毡帽工厂和印刷厂等,并开设了两家分销门市部。二三十年代,先后在南京、北京等城市设立分店20多处。盛锡福在美、澳、英、法、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捷克、瑞士、瑞典、挪威以及非洲等地都有代销处。
从1924年至1934年共获国民政府奖状15个。一些社会名流为盛锡福题字,其中宋哲元题“明驰中外”;秦德纯题“冠冕群伦”;曹锟题“国货之光”;邹泉荪题“冠冕吾华”。由吴佩孚书写的盛锡福牌匾,一直挂到现在。
1936年,北京西单北大街盛锡福开业;盛锡福在北京王府井帽店的建立,使盛锡福走过了其辉煌的历程。
1937年,前门大街和王府井大街盛锡福开业;1937年,盛锡福帽厂主要品种有75种,实际生产的帽子品种超过200多种。
1938年,沙滩盛锡福开业。四家分店地处繁华市区,天天顾客盈门,到了四十年代,刘锡三年老体弱,回乡养老。
1956年北京王府井大街盛锡福帽店参加了公私合营。同年,xxx总理在视察王府井大街后指示:要保护和发扬xxx的产品特色,更好地为首都人民服务。在周总理建议和关怀下王府井盛锡福制帽工厂正式规模性建立起来。同时,王府井大街盛锡福还为{gjldr}和外宾服务。曾给xxx主席做过将校呢圆顶帽。
50年代,盛锡福为陈毅外长出访印度尼西亚,做了一顶金丝草草帽。60年代,周总理去莫斯科访问时戴的水獭皮帽,也是盛锡福做的。刘少奇主席去莫斯科访问,在盛锡福做了一顶美式圆沿皮帽。乌兰夫、万里等同志也在盛锡福做过帽子。朝鲜金日成首相曾在盛锡福做过一顶海龙皮帽,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做过一顶三羔皮帽。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也在盛锡福做过帽子。国内外各界人士慕名到王府井大街盛锡福买帽、定做帽子的,不计其数。
转载:
在线收听: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