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7 22:51:11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党中央把农业和农村作为重中之重
2003年3月18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新一届政府的工作目标和施政纲领的提问时,温家宝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总理今天应该认真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我曾经把今后的工作概括为四句话。
{dy},实现一个目标,这就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同时,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到这点,就要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二,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个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第三,解决好三个重大的经济问题。{dy}个问题是就业和社会保障,第二个问题是财政的增收节支,第三个问题是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第四,推进四项改革。一是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包括农村税费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对农民补贴方式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医疗制度的改革。二是企业改革。继续把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致力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三是金融改革。一方面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一方面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其建立起真正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四是政府机构改革。这个方案大家都已经知道,关键在政府职能的转变,成败与否在此一举。
国际饲料工业科技动态与二十一世纪展望
一、在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肉食消费日益增长,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将有很大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中,不少是人多地少,饲料资源供应不足。要解决饲料短缺问题,一方面要靠增加进口,另一方面要靠技术进步。因此,掌握国际饲料科技动态,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采用最适用技术,对推动饲料工业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科技的生长点
在农业学科领域一般公认的高科技生长点,一是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是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的开发与应用。
长期以来,生物学研究处在基于概率的“手工业”式的实验性科学阶段。近来的成就表明,在“定向性”或“可预期性”方面似有突破性进展。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工程的结合将大大加速这一科技领域的发展速度。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的进展将给饲料工业和饲养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饲料与畜牧科技发展的热点
动植物新品种:在动物方面,由人工授精到卵移植的有性繁殖科学技术对畜牧业起了并将继续起着很大的作用。
动物育种除继续朝着高产优质发展外,一个振奋人心的动向是通过基因转移培育xx人类器官组织移植用的动物品种。
在农作物方面,传统的育种技术加上作为高科技生长点的基因标记与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给饲料工业和饲养业带来更多的高产优质或有特殊用途的作物品种和饲料添加剂。
在良种繁育和市场流通方面,有关公司正在建立一种“确保品种特征”的产-供-销xxx体系(Identity Preserved Grain Program),从种子培育、谷物种植、收获到储存运输等每一个环节来确保提供给用户的是该用户所需要的专用优良品种。为此,孟山都与嘉吉(CARGILL)公司建立了全球范围的合作。
饲料添加剂:禁止把xxx作为促进生长的添加剂在饲料中使用的趋势更为明显。非xxx类促进生长或保健用添加剂的应用将相应扩大。
近来在酶制剂及有关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方面进展较大。
有机微量元素(Organic Trace Minerals)由于结合的方式与程度不同,其效力可以有相当的差别。此外,与普通的无机微量元素相比,有机微量元素在预混料中可显著提高维生素的稳定性。
目前配合饲料中应用的工业生产的氨基酸有赖氨酸和蛋氨酸两种。其他限制氨基酸因成本太高,尚不能用于商业生产,但看来只是时间问题。届时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将更加平衡,总蛋白含量可望近一步降低,既有利于蛋白资源的利用,又减少了粪便中的氮排出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保健营养品(Nutraceuticals)是近年来食品工业中流行的一个新词。该词一般说来指的是一些来源于xx的,对人体健康,防老与防病有特殊作用的添加剂或食品。最近在饲料工业中这一词汇也开始流行起来。
饲料配方:由于饲料成本是畜禽饲养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应用营养学方面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从{zd1}成本配方向{zd0}收益模型的发展。
{zd0}收益配方模型最适合于“饲料-饲养-屠宰-加工”的xxx经营系统。但国外较为先进的商品饲料公司也在推行这一技术体系。饲料公司的技术服务专家运用这类模型,将畜产品的预期价格、畜禽品种特征、饲养条件等方面的信息输入电脑,即可向客户提出{zj0}的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案。
现代化饲料企业目前还利用饲料配方优化技术包括影子价格,指导饲料原料的采购和饲料原料在企业内的合理使用,指导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与竞争力。现代化技术与现代化经营管理相结合,这也是饲料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加工工艺与设备: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也总是在不断革新。
以上实例还给人们以启示:饲料科技的研究开发,需要跨学科的合作;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需要跨世纪的人才。
未来我国饲料工业生产将会更加集中
目前世界上不到25%的饲料厂家生产的配合饲料却占世界总产量的80%。美国在1979年有1万多家饲料加工企业,1995年就只剩2000多家,但产量却增长了两倍。
因此,随着饲料市场的竞争加剧,我国必将出现一批饲料企业集团,饲料生产更加集中将成为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我国饲料工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饲料企业的数量则会减少,而产量却大大增加。
中国的饲料行业将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普通原料介绍
一般配合饲料原料分类
通常原料(偕称大料)
1. 草粉类饲料(苜蓿草粉、松针叶粉、蚕豆茎叶粉等);
2. 能量饲料:谷实类(玉米、稻谷、小麦等);糠麸类(小麦麸、米糠等);油脂类(动植物脂肪);薯类加工副产品(薯类及其粉渣、糖蜜等);
3. 蛋白质饲料:植物蛋白质(饼粕蛋白类、玉米蛋白、叶蛋白);动物蛋白质(鱼粉、血粉、羽毛粉、蚕蛹等);单细胞蛋白质(酵母、藻类等);非蛋白氮及其他(尿素、再利用粪便等);
4. 矿物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食盐、骨粉、磷酸钙等);
饲料补充料及添加剂(偕称小料)
5. 饲料补充料:微量元素饲料;维生素饲料;氨蛋酸饲料(蛋氨酸、赖氨酸等);
6. 饲料添加剂:保健助长剂(xxx、抗球虫药、酶制剂等);产品工艺剂(抗氧化剂、调味剂及抗结块剂等);xxx添加剂;
常用原料的特性
玉米
玉米是高能饲料,适口性好,易消化,可以任何比例用来生产饲料,有“饲料{zw}”的美誉。
1. 物理性质
² 颜色:黄玉米为淡黄或金黄色;
² 味道:略具玉米特有之甜味,初粉碎有生谷味道;
² 比重:玉米粒0.69kg/L—0.75kg/L;
2. 特点
² 有效能量高,猪消化能(DE)3.44Mcal/kg,鸡化谢能(ME)3.28Mcal/kg;
² 适口性好;
² 脂肪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² 黄玉米含较多的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且含丰富的叶黄素,可使禽产品着色;
3. 缺点
² 含赖氨酸(0.24%)和色氨酸(0.67%)低;
² 白玉米的胡萝卜素、维生素E及叶黄素含量低;
² 粉碎后不耐贮藏;
我国饲用玉米分级标准
水分含量一般地区不超过14%,东北、内蒙、新疆地区不超过18.0%。
4. 贮存
² 玉米的品质受储存期长短和储存条件的影响甚大,储存中品质的降低可归纳为玉米本身成分的变化,霉菌、虫、鼠污染产生的毒素两种;
² 受霉菌污染或酸败之玉米均会降低畜禽食欲及营养价值,故进口玉米或购买玉米均应检测黄曲霉素的含量,有异味之玉米应避免使用;
5. 判断玉米是否耐贮存的几个因素
² 水分含量:温差会造成水分的移动,高水分之玉米即成为发霉之源;
² 已变质程度:发霉的{dy}个征兆就是轴变黑,不变色,{zh1}整粒玉米成烧焦状;
² 破碎性:玉米一经破碎即失去xx保护作用;
² 其他:虫蛀、发芽、掺杂程度;
小麦
小麦的有效能值稍低于玉米,但蛋白质含量较高,是良好的饲料原料。
1. 物理性质
² 颜色:白小麦呈淡黄色,红小麦呈茶褐色;
² 味道:新鲜带甜味;
² 比重:小麦粒0.72kg/L—0.83kg/L;
2. 特点
² 有效能值高,猪消化能(DE)3.39Mcal/kg,鸡代谢能(ME)3.04Mcal/kg;
² 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13.5%左右;
² 水分含量较低,较耐贮藏;
² 适口性好,易消化;
² 其淀粉易糊化,有利于制粒;
² 维生素E含量较多;
3. 缺点
² 赖氨酸含量低;
² 不同品种的蛋白质变异大(10-17%);
我国饲用小麦分级标准
水分含量冬小麦不超过12.5%,春小麦不超过13.5%;
稻谷
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南方不少地区已采用稻谷作饲料。
1. 物理性质(糙米)
² 颜色:白色直至淡黄色,发霉酸败为灰色;
² 味道:新鲜米味,不可有酸败,发霉味道;
² 比重:糙米粒0.72kg/L—0.79kg/L;碎糙米0.55kg/L—0.72kg/L;
2. 特点
² 脱壳后的稻米营养价值与玉米相当,可以任何比例用于畜禽饲料;
3. 缺点
² 稻谷的种子外壳即统糠约占整粒重的20-50%,粳稻谷的粗纤维含量高达8%以上;
² 稻谷有效能较低,猪消化能(DE)2.29Mcal/kg,鸡代谢能(ME)2.63Mcal/kg;
² 粗蛋白含量较低(5-8%),赖氨酸含量低(0.29%);
我国饲用稻谷分级标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0%;
小麦麸
小麦制粉过程中留在20目左右筛上的粗麸部分称之为麦麸;制粉{zh1}阶段分离出来的更细的一部分称为尾粉(次粉)。前者约占整粒的23-25%,后者约占3-5%,可把两者混合起来,统称为小麦麸。
1. 物理性质
² 颜色:淡褐直至红褐色;
² 味道:特有香甜风味,不可有发酵发霉味道;
² 比重: 0.18kg/L—0.26kg/L;
2. 特点
² 蛋白质含量较高,约为12-17%;
² 赖氨酸含量较高,约为0.5-0.6%;
² 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丰富;
² 质地疏松,具有轻泻性;
3. 缺点
² 粗纤维含量较高,消化率较低;
² 有效能值低,猪消化能(DE)2.24Mcal/kg,鸡代谢能(ME)1.6Mcal/kg;
4. 使用注意要点
² 由于质地疏松,特别适用于产前、产后的母猪、母牛和马;
² 喂肉鸡易造成肝脏肥大,降低屠宰率;
² 因含有效能低,不适宜喂肥育肉猪;
我国饲用小麦麸分级标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米糠
米糠是糙米加工成白米的副产品,一般占糙米重量的7-10%,经压榨或溶剂浸提去除脂肪后的米糠称为糠饼或脱脂米糠。
1. 物理性质
² 颜色:全脂米糠淡黄或淡褐色,脱脂米糠黄或褐色;
² 味道:全脂米糠特有风味,脱脂米糠具米味;
² 比重:0.29kg/L—0.34kg/L;脱脂米糠0.28kg/L—0.32kg/L;
2. 贮存
² 米糠因含油量高达14%左右,且含较多的酶及微生物作用,易酸败,降低贮存温度及添加EDTA均可延缓氧化酸败的速度,添加抗氧化剂之抑制效果;
3. 特点
² 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较高,粗蛋白约12.8%,粗脂肪约16.2%;
² 赖氨酸含量较高,达0.74%;
² 含B族维生素丰富;
² 有效能含量相对较高,猪消化能(DE)3.02Mcal/kg,鸡代谢能(ME)2.63Mcal/kg;
4. 缺点
² 未脱脂米糠易酸败变质,不易贮藏;
² 存在着高活性的抗胰蛋白酶因子;
² 适口性不太好;
5. 使用注意要点
² 米糠喂猪不宜太多,以25%为,否则降低采食量,并引起下泻;
² 喂肉猪(育肥后期)易造成限脂变软,胴体品质变劣,大猪{zh0}不用;
² 喂肉鸡若量大时,造成肝脏肥大;
² 抗氧化剂可提高米糠营养效果;
我国饲用米糠分级标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豆粕(饼)
豆粕(饼)因其产量大,品质优,适口性好,各种畜禽都可大量使用。因制造工艺不同,其营养价值有很大差异。
1. 物理性质
² 颜色:淡黄色直至淡褐色,颜色太深表示加热过度,太浅可能加热不足,色泽新鲜一致;
² 味道:烤黄豆香味,不可有酸败、霉坏、焦化、生豆等味道;
² 比重:0.55kg/L—0.65kg/L;
2. 特点
² 蛋白质较高,在40-48%左右;
² 适口性好,一般畜禽都可大量使用;
² 对猪的消化能较高,DE值为3.15Mcal/kg;
² 对鸡的代谢能较低,ME值为2.30Mcal/kg;
² 赖氨酸含量高,为2.45%;
3. 缺点
² 存在着一些抗营养因子、抗胰蛋白酶因子、尿酶、血球凝集素、皂角苷、甲状腺肿因子、抗凝血因子等,其中主要是抗胰蛋白酶因子,若加工时加热不足,则严重影响饲用价值;
² 蛋氨酸含量低(0.46%);
4. 使用注意要点
² 需测生、熟度,脲酶活性PH值在0.02-0.4为适宜值,0.05-0.5亦可(未加热的为2,加热过度为0);
有人认为脲酶活性PH值不一定能准确展示出加工生熟度,建议测氮溶解指数(NSI),NSI值35%以内可安全使用,{zh0}在25%以下。
² 大量用豆粕喂猪鸡时需补加蛋氨酸;
² 大量用豆粕喂猪会导致肉猪软脂肪,降低肉质;
² 生豆饼可喂反刍动物,但不能与高含尿素的饲料共用;
² 含油量高的豆饼大量喂乳牛易造成黄油硬度下降;
² 认为大豆皮有催乳效果;
我国饲用豆粕(饼)分级标准
脲酶活性不得超过0.4%,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我国棉粕籽年产量50亿公斤以上,是一项主要的蛋白饲料资源,不仅国内大量使用,还大量出口国外。
1. 物理性质
² 颜色:黄褐、暗褐及暗红色皆有,细度影响色泽,以色淡者品质优。储存太久或加热过度均会加深色泽;
² 味道:带棉油味;
² 其它:棉粕具有xx性;
2. 特点
² 粗蛋白含量较高,为40-50%;
² 适口性好;
² 含B族维生素较丰富;
3. 缺点
² 含有棉酚,游离棉酚对猪、禽是一种毒素;
² 赖氨酸含量低;
² 残油中的环状脂肪酸使贮藏中的变成黄绿色或褐色,有时出现斑点;
4. 使用注意要点
² 游离棉酚含量不宜超过0.08%,其中饲料中的最终含量不超过0.02%(结合棉酚xx);
² 低蛋白日粮中要严格控制棉籽饼用量;
² 按四倍于游离棉酚的量添加硫酸亚铁,具有去毒效果;
² 喂乳牛时不超过精料的一半,并{zh0}与谷类搭配使用,否则乳产量和质量下降,黄油变硬;
² 在猪、鸡饲料中可用到5%(但乳猪、雏鸡、种禽不宜使用);
² 有使粪便硬化的作用,{zh0}与小麦麸搭配使用;
我国饲用棉籽饼(粕)分级标准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菜籽粕(饼)
油菜籽提取油后得到菜粕(饼)是良好的蛋白饲料资源。
1. 物理性质
² 颜色:带灰之淡褐色,新鲜一致;
² 味道:菜籽压榨后特有味道,不可有发酵、发霉及异味;
² 比重:约0.565kg/L;
2. 特点
² 粗蛋白含量较高,为35-40%;
² 一般畜禽都可饲喂;
² 蛋氨酸含量高过豆饼;
3. 缺点
² 含有一些毒素:(1)葡萄糖硫苷和芥子酶:在芥子酶作用下,葡萄糖硫苷分解成异硫氰酸(ITC),后者再经化学反应变成恶唑烷硫酮(OET),OET又称促甲状腺肿因子,有促甲状腺肿的作用,促使甲状腺肿肥大;(2)芥酸:促进脂肪在心脏中沉积,影响适口性,阻碍生长;(3)单宁:影响适口性并阻碍动物生长;
² 粗纤维含量较高,为11%左右;
² 有效能值较低,猪消化能(DE)2.53Mcal/kg,鸡代谢能(ME)1.7Mcal/kg;
4. 使用注意要点
² 喂鸡不可太多,否则引起甲状腺肿大,导致停止生长。肉鸡后期可喂5%,产蛋鸡日粮可用到5%,用量太大将导致蛋重减轻,产蛋率及卵化率下降;
² 育肥猪前期日粮可用2%,后期可用到5%;
² 对牛适口性差,乳牛和肉牛中精料中可控制在10%;
我国饲用菜籽粕(饼)分级标准
等级 质量指示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菜籽粕 |
菜籽饼 |
菜籽粕 |
菜籽饼 |
菜籽粕 |
菜籽饼 | |
粗蛋白质% |
≥40.0 |
≥37.0 |
≥37.0 |
≥34.0 |
≥33.0 |
≥30.0 |
粗纤维% |
<14.0 |
<14.0 |
<14.0 |
<14.0 |
<14.0 |
<14.0 |
粗灰分% |
<8.0 |
<12.0 |
<8.0 |
<12.0 |
<8.0 |
<12.0 |
粗脂肪% |
|
<10.0 |
|
<10.0 |
|
<10.0 |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膨化全脂大豆的使用
全脂大豆作为高能高蛋白饲料资源正越来越多的用于肉鸡、仔猪等饲料中,在饲料生产中使用全脂大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一些抗营养因子具有更强的破坏作用,改善和提高大豆粉的营养价值。
有效地破坏其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其利用率,使畜禽采食后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膨化瞬间,饲料中的水在高温下失去约束、粗纤维水解、分子间的联结被打破,从而导致水分和粗纤维含量大量减少,这也是生大豆经膨化后可以改善其营养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蛋白质稍有升高,主要是由于水分含量减少的缘故,但脂肪含量基本无变化。
使用大豆粉的优点
抗营养因子比普通豆粕低,可以大量用于乳猪饲料
夏季提高饲料能量浓度,避免直接添加液体油脂
可改善饲料的风味,提高适口性,改善蛋白质的品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可以降低饲料的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价值。
对肉鸡、蛋鸡、仔猪和水产动物均有良好的饲养效果,用于肉鸡粉料中宜在10 %以下,否则会影响采食量,颗粒料则无此虑。肉鸡中后期饲料中一般使用5 %~15 %,可以改善增重,显著降低料肉比。蛋鸡饲料中能xx取代大豆粕,可提高蛋重,并明显改变蛋黄中脂肪酸组成,显著提高亚麻酸及亚油酸的含量,降低饱合脂肪酸的含量。大豆粉也适用于仔猪,能改善肉猪育肥成绩及饲料转化率,在不造成热能过高的情况下,可尽量使用,但用量过高会造成软脂现象,影响酮体品质,在肥育猪生长后期,要限制其用量,一般不要超过8 %。
乳清粉
用于乳猪料的乳清粉一般是含有65-75%乳糖和大约12%粗蛋白的高蛋白乳清粉,也有用含75-80%乳糖和约3%的粗蛋白的低蛋白乳清粉或者中蛋白乳清粉的。
仔猪开食料中(6kg体重),用20%乳清粉时仔猪日增重最理想(Dritz等.1993),超早期和早期断奶日粮中(2.2-5kg体重)通常应该用到20-30%,而断奶过渡日粮(5-7kg体重)一般用到15-20%乳清粉(shurson.1995)。乳清粉能提供大量的乳糖,在仔猪消化道内发酵可产生大量的乳酸,降低PH值,帮助乳的消化,抑制致病xx的生长,这对仔猪健康有主要意义;乳清粉中含有的高质量乳清蛋白在小猪体内有高消化率、良好的胺基酸型态、无抗营养因子的优点,亦含有白蛋白及球蛋白(血清蛋白),对肠道同样具有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免疫球蛋白,对肠道具有保护效果,能对抗大肠杆菌。乳清粉中亦含有乳过氧化酵素及乳铁蛋白,具有xx及制菌的功用。
以往,我国对仔猪日粮中乳清粉的用量一直很少,国内由于乳清粉价格、认识不同、养殖习惯不同,使用量一般控制再10%以内较多见。近几年,随着养猪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对仔猪日粮的研究取得巨大的成果,肯定了乳清粉在仔猪日粮中的重要角色,因此,我国养猪业对乳清粉的需求量日趋增大。
在使用上,饲料厂用乳清粉和其他原料和添加剂配合成浓缩料或者全价乳猪料;猪场可以在浓缩料的基础上额外增加10-15%的乳清粉配合成全价料,也可直接自配含乳清粉20%以上的乳猪料来使用。(由于制粒困难一般颗粒料中添加比例不高,需要额外添加)
鱼粉
鱼粉是最常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优质鱼粉是整体鱼粉分离出油脂后加工干燥制造的。将食用鱼类加工后的残渣制成的产品实际上是鱼渣。由于加工原料与工艺条件不同,各地生产的鱼粉质量有很大差别,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1. 物理性质
² 颜色:应有新鲜鱼粉之外观,色泽随鱼种而异,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或灰白色,加热过度或含脂高者颜色加深;
² 味道:烤过之鱼香味,并稍带鱼油味,不可有酸败、氨臭等腐败味及过热之焦味;
² 比重:0.52kg/L—0.66kg/L;
2. 特点
² 优质鱼粉蛋白质含量高(60%以上),质量好,氨基酸平衡,赖氨酸(4.9%)蛋氨酸(1.8%)含量高;
² 富含B族维生素,尤其富含B12;
² 含有未知促生长因子;
² 钙、磷含量高且平衡(Ca 5-8%,P 3-4%);
² 生物利用率高;
3. 缺点
² 脂肪含量高(10%左右),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耐贮藏;
² 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霉变与虫害,导致品质恶化,甚至腐败;
² 鱼腥味重,影响畜产品风味;
4. 使用注意要点
² 多喂鱼粉导致肉猪体脂变软,并使猪肉带鱼腥味,一般控制在8%以下;
² 为了避免禽肉、禽蛋染上鱼腥味,禽日粮中总鱼油含量不要高于1%。假定鱼粉含脂肪10%,其在日粮中的用量就应控制在10%以下;
² 火鸡屠宰前8周应停喂鱼粉;
² 鱼粉应贮藏在低温、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
² 鱼粉含3-7%的食盐,计算配方时要注意;
我国鱼粉专业标准
维生素介绍
在推销工作中,大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加这么多的维生素?怎么来确定维生素添加量多少合适?如缺乏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在这篇短文中,力图围绕上述问题加以阐述,以利于大家更好地向客户介绍产品。
3.1. 什么是维生素
维生素属于有机物质,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1.是食物和饲料成份中的一种,但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无机物质和水分又不同。
2.虽存于饲料中,但含量甚微。
3.是正常代谢所必须。无论是生长、发育、繁殖等都离不开维生素的参与以保证健康的生理功能。
4.因此一旦缺乏,或消化吸收不良便会出现缺乏症或病。
5.最重要的一点是动物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足以满足动物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而必须在饲料中添加。因此在饲料配合中添加维生素是xx必要的。
3.2. 为什么要添加维生素
根据维生素的定义,维生素存在于xx饲料中,那么这一部分维生素能否满足需要呢?为什么添加剂中还要额外添加?答案非常简单:饲料原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而且与实际需要的有差异,所以远远不能满足动物生长需要,更不用说动物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3.2.1. 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及其差异
(1)农作物的不同
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是农产品,不同的农作物,如玉米和大豆的维生素含量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同一种农作物内,其维生素含量也是差别巨大的,例如:玉米中维生素E按活性分析其含量从24.4IU到80IU/公斤,分析能力手段的限制,分析化验室之间的差异,所有这些都会限制对作物中维生素含量的了解及影响其有效使用。
(2)收获季节的影响
除了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对维生素的含量影响较大以外,植物的种植地点、肥料、种子的质量、病虫害、气候等都会影响植物中维生素的含量,但是不同的收获季节对多数农作物来讲是影响其维生素含量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如果谷物在成熟时不及时收获,谷实中的维生素含量会逐步下降。据研究,干瘪的玉米与饱满的玉米籽粒比,维生素E活性要低59%。豆科植物如苜蓿、大豆等,因为含有脂肪氧化酶,如不尽快去掉其活性的话,所含的胡萝卜素会很快失掉。
(3)加工与贮藏的影响
维生素是一类非常脆弱不稳定的物质,在农作物的收获、脱粒、粉碎,及饲料生产中的搅拌、制料等过程中,光、温度、pH、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都会影响维生素的含量。举例说,在人工干燥生产苜蓿粉时,如果采用139℃高温快速脱水法,一般来说,α一生育酚平均损失18%。脱水后如在32℃贮存,12周后α一生育酚平均损失65%(Livington et a1 1968)。
(4)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
各种作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即使分析方法非常准确,各种维生素在不同的谷物里生物效价也不同,举例说,玉米中胆碱的生物利用率是百分之百,但在豆粕里面只有60%–75%。相反在豆粕里的烟酸的生物效价是100%,但在玉米中为0–30%,而在小麦和高梁中烟酸是以结合形式存在,所以生物效价为零。维生素B6在豆粕中生物效价为65%,而在玉米中从45%到56%不等,生物素的生物活性在不同饲料中差异较大,大麦中10%–50%,玉米蛋白粉中62%,鱼粉30%,高梁类20%–60%,燕麦32%,小麦中为0–62%。当然,不同饲料中维生素的生物效价对于不同的动物(如猪、鸡)等也不同。
(5)在饲料营养成分表中,关于维生素含量的资料大概是最不全的,各种维生素的情况亦不同,其中烟酸和核黄素较好,而B12和VK是最缺乏的,所有这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维生素含量较小。
B.有些维生素相对不稳定。
C.维生素一般来说比较难测或需一定的仪器设备。
由于这些原因,维生素在饲料中含量即使有也不全。因测定数据较少,其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也就有较大折扣了。
如上所述,由于饲料中维生素含量甚微,加上稳定性,生物效价,加工贮藏中的损失,及化验分析手段的缺乏及准确性问题,在预混剂中使用维生素是必要的。
3.2.2. 动物方面不断增加的需要
(1)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取决于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年龄、健康和营养状况及生产性能,比如产肉、蛋、繁殖等。由于育种技术的提高,现代的鸡、猪等具有非常好的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这使猪、鸡对维生素及其它营养成分的需求亦不断提高。举例说:快速生长的现代肉鸡,由于快速生长的需要对烟酸的需求也增加了不少,这些鸡存在的腿病问题也由于添加了高量的生物素、叶酸、烟酸和胆碱等部分得以纠正。
(2)畜牧业的发展趋向于更多的封闭式集约化饲养。这使得猪、禽不可能再接近于草地及其他绿色植物,从而改变动物对维生素的要求。比如绿色植物中富含维生素A及E,如果仅是谷物饲料,这一部分的营养就少了很多。
3.2.3. 应激、疾病及其它逆环境的影响
由于饲养密度、环境等造成的应激,造成对维生素的需求增加是很容易被理解的。由于疾病、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也提高了维生素的需要。球虫病的影响:因为球虫会影响消化道上皮细胞完整性,从而造成消化率相应下降。所以应增加维生素的需要。同样某些重金属或其它有毒物质如黄曲霉引起的呕吐、腹泻等,也会增加维生素的需求量。
3.2.4. 维生素拮抗物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维生素的拮抗物,通过破坏维生素的结构、竞争受体或与其结合而使失去活性。现举几例如下:
A.硫胺素酶一存在于生鱼和其它饲料中,它可以切断VB,而使其灭活。
B.双香素一与ⅤK的结构相似而阻断VK的凝血作用。
C.抗生物素蛋白一存在于鸡蛋清中,与生物素作用而影响其活性。
D.酸败的脂肪一可以使生物素失去活性、并从结构上破坏。VA、VD、VE。
3.2.5. xxx的危害
某些xxx的应用,会直接影响到维生素的功能和需求。一种情况,如磺胺类破坏肠微生物菌系,降低某些维生素的合成,如生物素、叶酸、VK等,另一种情况是某些xx本身即是一种拮抗物,如磺胺喹腮啉是VK的拮抗物;安保乐对VB1;磺胺增效剂对叶酸等。
3.3. 维生素对生长影响的举例
对于饲料厂和养鸡场养猪场,一般来说,由于大家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维生素,维生素缺乏症不易出现。但不少人会问,添加维生素到底对于动物的生长性能有多大影响?图一显示了动物缺乏VB2,其生长性能都有大幅度下降。
维生素添加量之确定
如上所述,维生素对于畜禽生长功能非常重要,并由于各种原因,必须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使其强化。那么应该如何确定维生素之需要呢?
如图二所示,动物对维生素有一个{zd1}需要量或{zd1}允许量。当供给动物此量的维生素时,可以避免或纠正缺乏症。但是此最小需要量在生产实际中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无论是产肉、产蛋还是产奶动物,不出现缺乏症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是考虑如何提高产量及产品的品质,因此有一个{zj0}需要量的问题。也就是既能保证动物{zh0}的生产性能(如增重、肉料比等)又不致于造成浪费。如何确定此{zj0}需要或允许量取决于图四中阴影部分的影响因素。
图三显示了如何确定维生素需要的步骤。即首先要通过试验确定维生素的正常需要,然后要考虑生产中采食量。畜禽饲养密度环境变化等变异,加上考虑一定的安全添加量就可以考虑作为推荐添加量。如果考虑到肉品的贮存、色泽、对免疫的能力,经常要考虑特别加强某些维生素,这些都决定了维生素的推荐量。
知道了维生素的推荐量及需要量以后,就可以确定在饲料中强化量或添加量了(图四)。同样道理,如上述讨论必须考虑到饲料中的变异影响因素、加工贮藏中的损失等而求出应该的添加量。此添加量与理想条件F试验测定的需要量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添加剂中的维生素含量比NRC推荐量要高很多的原因。
矿物质及添加剂介绍
4.1. 什么是矿物质
矿物质元素是一大类无机营养素,在动物营养中具有以下特点:
1.在体内具有确定的生理功能;
2.动物体内含有矿物质元素;
3.饲料中缺乏时,动物出现特定的缺乏症或代谢病;
4.在饲料中补充该元素可预防或xx缺乏症或代谢病;
5.饲料中添加过量会引起动物和人中毒、污染环境,如国家规定家禽、猪全价饲料中砷含量≤2mg/kg、添加剂预混料含量≤10mg/kg;无公害饲料中猪体重30kg以下时Cu含量≤250mg/kg、体重30-60公斤时Cu含量≤150mg/kg、体重60公斤以上时Cu含量≤25mg/kg。
4.2. 为什么要添加矿物质
4.2.1. 饲料中矿物质含量不能满足畜禽生产需要
(1)饲料种类不同,矿物质含量不同
不同饲料中矿物质含量差异较大,如以饲料中铜的含量为例,我国常用饲料中饼粕类含铜量较高;动物性饲料、豆类、糠麸类饲料次之;谷物含量{zd1},其中以玉米{zd1},仅为2ppm。
(2)原料的产地不同,矿物质含量变化较大
土壤是作物中矿物元素的主要来源。由于产地的差异,土壤类型复杂多变,因而饲料中矿物质含量变异幅度很大,如甘薯叶粉中的含铁量变异系数高达85%,此外,花生饼和小麦等变异系数也高达50%以上。
(3)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各种饲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但由于存在的状态不同,动物吸收利用率差异较大。如硫酸锌和氧化锌。
4.2.2. 动物及环境的需要
(1)由于畜禽本身的生理状态、年龄、健康和营养状况及生产性能不同,对矿物质的需要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2)散养型向封闭式集约化饲养方式的转化,降低了动物与土壤、饲草等的接触,因而对矿物质的需求量发生了改变,例如圈养方式使乳猪不能与土壤接触,乳猪体内贮存的铁不能满足正常生长的需要,要求实际生产中对乳猪补铁。
(3)动物应激、疾病和管理的影响。动物应激、疾病和管理等不利因素降低动物的采食量和对矿物质的消化率,因而提高了矿物质的需要量。
(4)饲料中存在矿物质拮抗物降低矿物质的消化率和吸收率。如饲料中的植酸降低Fe、Mg、Zn等的吸收;饲料中添加脂肪降低钙的吸收;棉粕中游离棉酚与Fe络合降低Fe的利用率。
4.2.3. 矿物质添加量的确定
(1)动物维持需要,即动物的{zd1}需要量,低于此含量会出现缺乏症。
(2)满足不同生产目的的{zj0}需要量。动物生产目的不同,需要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动物产肉、产蛋、产奶等的需要,确定能保证动物{zh0}生产性能的矿物质需要量。矿物质含量过量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引起动物中毒和污染环境。
(3)另外还应考虑饲养密度、环境条件和采食量对需要量的影响。
4.3. 为什么添加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营养的实质是氨基酸营养,氨基酸营养的核心是氨基酸的平衡。饲料中添加合成氨基酸,目的就是平衡日粮中氨基酸的不足,但生产实践中,组成日粮的原料中的氨基酸含量和利用率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添加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也有差异。
4.4. 为什么添加xx
通常,预混料中所添加的xx分两种,一是抑菌促生长xx,二是驱虫剂。驱虫保健剂,分为抗球虫剂和驱线虫剂。抗球虫剂主要用于家禽饲料中,驱线虫剂主要用于驱除家畜消化道寄生虫。由于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舍内卫生差,潮湿、粪便污染易引起家禽和家畜感染球虫、线虫,对畜禽造成危害较大。因此,预混料中添加驱虫xx添加剂。由于考虑到抗药性和畜禽产品的残留问题,应轮换使用各类xx添加剂,xx添加剂价格较高。
由于饲养环境条件不完善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畜禽不能安全健康地生长与生产,为了提高畜禽的xxx、抗病力,达到方便、经济的生产,预混料中一般添加一些xxxxx。预混料中的xx添加量是以预防量投放的,以防产生耐药性。
4.5. 为什么添加抗氧化剂
预混料中微量添加抗氧化剂能阻止或延迟预混料中某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D等氧化,提高饲料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预混料中某些成分被氧化后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适口性,降低采食量,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一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