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禁烟新招:香烟“裸奔” -- 老外怎么说?老外这么说!
1 views

澳大利亚政府日前表示,计划在2012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当地香烟包装使用品牌标识和其他市场营销图案。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的香烟不管什么品牌,都将拥有一样简陋的外观,辅以醒目而恐怖的警告图片和文字。此外政府还将烟草税上调了25%。这在各国禁烟措施中是{swql}的,也激起了烟草企业的强烈反弹。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经陆续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空前严厉的控烟措施,中国在这方面的作为又如何呢?

所有品牌香烟一律“扒皮”

2012年新法案施行后所有的烟盒的式样

这就是2012年7月,你在澳大利亚任何一家商店可能会买到的香烟的样式。红白相间的万宝路、金黄色和蓝色组合的555、淡蓝色的Mild Seven……五颜六色的烟标将淡出人们的视野。烟草公司将不能在烟盒上印刷任何烟草促销图片和广告语,生产厂家和香烟类型等基本信息必须用统一的颜色、字体印在烟盒上规定的位置。

在正面的顶部和背面,则会看到触目惊心的烟民肺部照片,上面的警示语是“吸烟可引发肺癌”,还附加文字介绍和戒烟热线的号码。消费者还可能看到其他类似的警示图片和文字。上述反吸烟警告标识自2006年开始在澳大利亚就被采用。澳政府相信,此举将降低包装吸引力,减少其对青年人可能造成的误导。

手持新版烟盒向媒体展示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表示,政府将不会就控烟举措(向烟草企业)表示任何歉意。“香烟一点都不酷,香烟会害死人。”他说,“这将是全球范围对香烟包装的最严格的铁腕政策。”他发誓将推动该提案获得通过。

陆克文希望相关立法工作在2012年1月1日前启动,并在当年7月1日前开始实施。这表明他对年底将要举行的大选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政府可以连任以确保法令的执行。陆克文希望上述铁腕政策能够提升自己近来大幅下降的民调支持率。

陆克文表示,“香烟企业将会憎恨这项法案。”确实如此。帝王烟草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表示,企业已经计划好和此举措斗争到底。发言人卡西·基奥(Cathie Keogh)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表示,“极简包装将让消费者无法从不同牌子的香烟当中挑出我们的品牌,而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高管们抱怨说该规定不会起到抑制吸烟的作用,且极简包装很易伪造。

澳大利亚销量{zd0}的英美烟草公司发言人称,公司相信极简包装的提议在审查过程中根本经不起推敲。企业一致认为该法案违反商标法,并将依靠法律手段xx。对此卫生部长尼古拉·洛森(Nicola Roxon)回应,为迎接来自烟草企业的挑战,政府在立法措辞上将务求小心谨慎。

民众或为烟标“知识产权”买单

多年来,澳大利亚禁止在印刷品、电视和广播出现烟草广告。政府还会在电视上播发“恐怖”的公益广告用来宣传吸烟的危害。这些广告中可以看到吸烟对人体造成的可怕影响,包括烂掉的脚趾和癌变的口腔。如今,新政策将同样限制互联网广告。

澳政府全国预防保健工作组组长罗布·穆迪(RobMoodie)赞成政府的限制规定。 “烟草企业除了涨价之外,最担心的恐怕就是极简包装了。因为这夺走了他们展示自己牌子的{zh1}一块阵地,同样让他们不能在商店橱窗进行展示。”穆迪说,基于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澳大利亚烟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从1998年的大约24%下降到今天的16.6%。

澳大利亚公共关系学会知识产权和自由贸易相关主管蒂姆·威尔逊(Tim Wilson)表示了另一方面的担忧。烟草企业的烟标和推广标识属于知识产权,根据澳宪法的规定,政府对其进行剥夺,或采取了致使其贬值的措施,则政府必须对此进行赔偿。威尔逊认为,澳大利亚纳税人将最终为大概30亿澳元(人民币190亿元)的知识产权损失买单。“如果政府不(赔偿),我将感到震惊。因为这件事如果在这里发生了,就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能发生。”

烟草税上调引发争议

澳政府还将烟草税大幅上调25%,并宣布立即执行。烟草消费税的增加,将使一包30支包装香烟的售价提高约2.16澳元(人民币13.7元)。目前澳大利亚的香烟售价约为每盒12至15澳元(人民币76-95元)不等。此举将在未来四年给政府增加50亿澳元(人民币316.7亿元)的税收,陆克文希望增收能用来为公立医院提供资金。此前{yt},新西兰政府也宣布在三年内将香烟税上调30%。

反对党{lx}托尼·艾伯特(Tony Abbott)对加税不以为然,并希望看到直接的证据证明更换包装有助于控烟。“事先声明,我并不想保护烟草工业,”艾伯特说,“但是我同样想声明的是这不是一项健康政策——而是一次圈钱行动。”

烟草零售业者表示,税负上涨不仅将损害他们的生意,还将促使香烟黑市繁荣。澳大利亚超市连锁机构 IGA 全国主席米克·达利(Mick Daly)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由一些保健狂热分子推行的一项懒惰的政策。这将会直接打击16%的澳大利亚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做出合理合法的选择。”

澳政府表示,每年该国都有超过1.5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政府的目标是在2018年前将成年人的吸烟率降至10%或以下。

警示标签是否越大越好?

一些国家的调查研究表明,卷烟包装上清晰明了的健康警告图片和语言,是最经济有效的控烟干预手段之一。绝大多数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能留意到卷烟包装上的健康警告。以一包20支烟计算,{yt}吸一包烟的吸烟者,每年可能看到包装警告7000次以上。对于成人和青少年吸烟者,烟盒上大尺寸的警语能使他们提高戒烟意愿,减少烟草消费量。在巴西,新的图片警告采用后,73%的吸烟者表示赞同,54%的人认为改变了他们对吸烟健康后果的看法,67%的人说新的警示使他们想戒烟。这些效果在教育程度低和收入低的人群中尤其明显。

美国医学网站 WebMD 在 2007 年曾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向我们揭示了香烟警示标签的有效性都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当年的3月刊上。

研究人员于2003-2005年间调查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1.5万名成年吸烟者,测试在上述四国使用的不同等级的警告标签产生的影响。研究的{ldz},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大卫·哈蒙德博士(David Hammond, Ph.D.,)写道:“本次研究和之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美国香烟包装上出现大型图形警示标识,美国的吸烟者可能会因此而获益。”

美国生产的香烟在包装的边缘印有四处警示标语。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警示更醒目,包括更多的健康警告,而且印在包装的正面和背面。加拿大的标签占据了烟盒正面和背面各一半的面积,上面包含16种警告,比如一个提示性功能障碍的图形,外加文字“吸烟将导致性无能”。澳大利亚的标签(改革之前)包含6条文字警告,不过不含图片。警告区占据了正面的四分之一和背面的三分之一面积。英国2002年重新设计的警告标签共有16种,包括“怀孕期间吸烟将伤害你的宝宝”,印在烟盒正反面,文字不断加大。

报告还显示很多国家有更夸张的警示标语设计。比如,泰国的一种警告标签画着一个正在吸烟的男人,他的背后漂浮起一个骷髅的形象。一种巴西的标签展示了床头一对不开心的夫妇,加上吸烟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的警告文字。另外由欧盟推荐(但不是强制采用)的一种标签画了一个死人,他的眼睛被布蒙上,躺在一张桌子上。紧挨着图片是文字“吸烟者死得更早”。研究人员并没有分析上述标签的功用。

哈蒙德博士的团队向上述四国的烟民询问他们多久会注意到烟盒上的警告标签,这些标签是否会让他们考虑吸烟的健康风险,或是想要戒烟。结果不出意外:美国的香烟警示标签最小,内容也最简略,因此效果最差。拥有最醒目警告标签的加拿大人受到的冲击{zd0},澳大利亚和英国分列二、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刚刚进行的时候英国烟民对烟标警告语的反应是{zd0}的,两年半之后影响力开始减弱。研究者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烟民们慢慢适应了改版以后的警告标识。

哈蒙德和同事们指出,美国烟草的警告文字甚至比其他更加无害的消费品上的警告都要少得多。他们赞扬了加拿xx草包装上印刷戒烟提示和鼓励语的做法。他们建议在烟盒上印制帮助戒烟的免费电话热线或者网站地址。

哈蒙德的实验之后,有更多国家和地区进一步醒目标注了香烟的健康警示。目前,23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颁布法律要求烟盒包装上必须有健康警示图文。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反面的警示图文{zd0}面积均占到60%。而这次澳大利亚更采取了全面彻底的包装改革措施,在全球来看,尚属激进。

中国:“天高云淡”的香烟盒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主持达成的{dy}个具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公约。经全国人大批准,2006年1月,《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然而直到如今,我国对这一公约的履行相当滞后,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桂华曾经以“中华烟”为例说明应严肃对待烟草广告。她说,“中华烟”在出口加拿大时,包装采用整版的恐怖图示;在中国销售时,却只有“吸烟有害”的字样,这是对国人“轻描淡写、隔靴搔痒”。

一篇题为《关于香烟包装的猜想》的网络文章进行了更明确的对比。“一位朋友到澳大利亚旅游,发现当地销售的香烟看上去很‘丑陋’:烟盒上印着烂肺、烂牙、骷髅等图片,醒目而刺激,让人产生了强烈的生理反感。而我国销售的香烟,大多以名山大川、文物古迹为包装图案,给人一种‘天高云淡’的诗意遐想。同为香烟,一丑一美,给吸烟者传递的信息却截然不同。”

到底是怎么个“天高云淡”法呢?我们只要稍一回想,记忆中那些香烟的包装就浮于脑海:“中华”烟大红的包装,“中华”两个书法字下是宏伟大气的天安门;“大红鹰”新版烟盒通体红亮,左上角是展翅飞翔的雄鹰,下面是烫金的“大红鹰”三个大字;“红塔山”白底上线条绘制的湖光山色,“娇子”烟盒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一款款烟盒不仅格调高雅,简直就是适宜收藏的艺术品。

果然有收藏的。,他收藏了国内外各种烟盒10多捆、共计20余万个,品种达2600多种,图案分为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名贵字画、文艺体育、民族服装、动物植物、建筑交通、都市标志等。“烟盒迷”陈宏要争取收藏烟盒100万个,申报吉尼斯记录,成为收藏烟盒上百万个的{dy}人。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缔约方需在3年内采取措施确保:烟草包装应带有烟草使用有害健康的警示语——警示语应轮换使用;应是大而明确、醒目和清晰的;宜占据主要可见部分的50%或以上,但不应少于30%。可采取或包括图片或象形图的形式。

按照对国际社会的承诺,2009年1月9日起,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的《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开始实施。国内一些xxxx的卷烟外壳上的健康警语从包装侧面移到了正面,“吸烟有害健康,戒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的字样以及相对应的英文占据烟盒正面下方的1/3的面积。不过,新包装并没有对字体的样式和颜色作统一要求,专家也指出警语和过去相比一样笼统含糊,很多香烟外包装采用缩小和淡化字体的方式,使警语成为包装花纹的陪衬。

中国烟草专卖局网站上,介绍了。新规规定“健康警语明确、清晰和醒目,易于识别”,“字体区域底色与警语底色有明显差异”。实际做法是“底色采用原商标的底色(纹)”,而且警语高度是规定的最小值,仅有2.0mm。“红塔山”三个书法字体的高度等于6个警语用字摞起来的高度。“如果《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2009年)初实行,那么烟草行业就取得了大胜利。”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吴宜群教授曾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与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合作,于2009年1月在北京、上海、昆明、银川4个城市1169位成年吸烟者、成年不吸烟者和青少年中做的调查显示,中国的烟盒健康警告缺乏警示效果。

8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新的健康警告标签对劝诫青少年不吸烟最缺乏有效性,看不懂烟盒背面两句英文警告的成年吸烟者分别约有73% 和90%。有专家表示,用大多数国人不懂的英文警示语占据了《公约》所要求的警语标识面积,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烟盒“变脸”的漫漫长路

云南{dy}家民间控烟机构“超轶中心”在2009年3月进行过相关调查。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烟民没有发现包装发生的变化。被调查者认为:“警语内容比原来多了一句话,意义没什么不同”;“对这些文字都习以为常了,烟还会照样买,照样抽”。

但是,当他们把一些带有图片警示语的烟盒摆在被调查者面前,看着那些稀松、焦黄的牙齿,身上插满管子、艰难维持呼吸的烟民,积聚有害物质而不畅通的血管,难看的骷髅,窒息而死的胎儿等图片时,每一个调查者都面露惊异之色,有几个人在诧异之间不由自主地将手中的烟掐灭了。

有文章写到,“吸不吸烟,本是个人偏好。然而,能否{zd0}限度公开烟草负面信息,则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把醒目的警示图标印上烟盒,既是对公众知情权和健康权的尊重,也是世界控烟的潮流。”

2008年11月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要求在烟盒上印大幅图片式健康警告,并且禁止使用误导性的词语或警告,其中包括已被证明没有意义的“低焦油”、“淡味”和“柔和”等词语。我国的新规定显然离这样的要求还有显著差距。

在规定出台前夕,一封由40位医学和公共领域专家联名递送的专函呼吁政府立即停止《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承诺的责任,提出“不得以大众健康为代价来博取部门及行业利益”。专家们认为《规定》消解了警示标识的警示作用,无法向公众传递吸烟所致健康风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特别是不能对新的吸烟人群——青年和女性起到保护性警示,反而给烟草企业留下了巨大的回旋空间。这封信石沉大海。2009年全国“两会”上,又有人大代表提出了进一步修正《规定》,增加醒目警示图片的建议。

2009年8月27日,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桂华表示,中国将在2011年1月起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及相关的促销赞助活动。然而国家烟草专卖局则制定了“科技兴烟”的宏伟蓝图:在未来5年内,我国烟草行业“着力培育10多个全国骨干品牌,组建10多个大型烟草集团”。可见,光鲜亮丽依然将是中国烟盒今后一段时期的“特色”,中国依然走在控烟的漫漫长路上。

1 views

原文链接:" http://www.dongxi.net/b00zD"

作者: friendfeed


郑重声明:资讯 【澳大利亚禁烟新招:香烟“裸奔” -- 老外怎么说?老外这么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