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告别至少有30年了,现在即使偶尔停电也有充电的应急灯照明,或者临时买几支蜡烛点觉得还挺有情调。但在30多年前,煤油灯却是家家户户少不了的。那时供电极不正常,经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就停电,虽然那时家里没什么电器,但天黑了总得点个灯吧,没电的时候用煤油灯在当时是最理想的照明工具了,它比起蜡烛来花费要省很多,而一盏煤油灯的亮度足以抵得上三支蜡烛。所以当时的一些日杂店里都有煤油灯及其配件卖,比如灯罩、灯芯之类的。

我们家除了有两盏普通人家都有的煤油灯外,还有一盏特别高大的煤油灯,爷爷告诉我们说是解放前留下的,那灯的原灯罩早被我们小时候打碎了,我记事时就已经被换上普通的灯罩,但灯脚部分还是可以看出其独特之处,首先它的盛油瓶部分是无色玻璃做成南瓜形的,而底下的基座玻璃是宝石蓝色的,中间还有一个金黄色的球形玻璃,三种颜色玻璃xx自然连结在一起,很是漂亮,比起那些普通的煤油灯大概要高出10厘米。可惜这件老物件在多次搬家后早已不见踪影了。

再说钩。这七星钩现在也很少有人家在用了,但在没有冰箱的可是家家必备的,因为经常有些鱼肉之类的菜,要留待下一顿或第二天烧,这时就要将其挂在七星钩上晾在通风处。虽然保鲜效果远远无法与冰箱相比,但在那时这是除了盐腌以外{wy}简单能用保鲜手段了。七星钩通常由一段直径三四厘米的木头作芯,然后在上面扎上七八个铁钩,上面用一根绳吊起来,挂在通风的屋檐下。那时温州的空气虽然现在污染严重,但苍蝇还是有的,特别是鲜鱼挂在那里常常会引来不少苍蝇,我们一般也不用管它,基本上是任其肆虐,只能在烧以前再重新洗一次,即使吃坏肚子也从来不会觉得是因为这鱼被苍蝇叮过的缘故。

这些家居小物件离今天的好像已经很远很远,其实也就三十多年。除了这些小物件,一些稍微大一点家居用品如面盂架、屎盆柜之类,现在的年轻人更是不知道了,特别是屎盆柜。过去没有抽水马桶,家家都要摆一个屎盆或马桶,屎盆比马桶结实,容量也大些,但一个大屎盆摆在房间里看起来总是不雅,于是我们的先人们就做一个跟家具一样木材、打上一样油漆的柜子将其罩住,要用时先打开柜盖再打开屎盆盖,用过后盖好,这样整个房间看起来也就清爽雅致些,我读小学的时候,大部分作业都是趴在屎盆柜的盖子上写的。据我所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家庭虽然家家有屎盆马桶,但有屎盆柜的人家却不多,在我的那么多同学亲戚家里,我只看到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家有屎盆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