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第二轮生肖邮票(图)-ZOL博客
中国生肖邮票的发行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纪年数岁的实用功能经2000多年,流传至今长盛不衰。

  “猴二世”领衔进入,给中国集邮事业带来了生机。1992年,从发行“壬申年”邮票起,启用了新的志号“编年号”,不分纪、特邮票一律按年份排序;在铭记上由原来的“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为与世界接轨,在票面上加印了英文“CHINA”(中国)字样沿用至今;由二枚邮票“一图一文”组成的生肖邮票,增加了生肖信息。

  回顾第二轮生肖邮票,遗憾的是我们还未走进世界生肖“百花园”成为“花中{zw}”。笔者在此谈点拙见。

  一、看图识字

  据称的设计原则是“一图一文,一明一暗,两平两立,篆隶草行三年一换”,以民间工艺品形象和文字书法形象为主图。原则变为框框,束缚了设计者的手脚,在造型、内涵上缺乏创新。给人的印象是直观、平淡的“看图识字”。独特的表现视觉是邮票的亮点,在邮票设计时,主要是展示亮点质感之美。{dy}图似民间工艺品“展销”,年画、剪纸、玩具、布艺、泥塑等图案所表现的生肖动物形象缺乏灵气。第二图是书法游戏,教你每年识一字,纯属多余,有一枚足可以表现其生肖内涵。中国的汉字是中国的“国粹”,想用汉字表达生肖内涵动机是好的,可实际上反而降低了生肖邮票的品位。

2000年龙票 现在涨得很吓人

  二、生肖与纪年

  中国生肖离不开干支纪年,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从甲戌年以后,在{dy}枚图上标注的干支纪年都采用了各种字体的干支图章形式,增加了美感。在戊寅年、己卯年(2-1)、壬午年邮票上除采用干支图章外还有行书的干支纪年,这种重复的标注有“画蛇添足”之嫌。尤其“丙子年”邮票第二枚“鼠咬天开普天同庆”,图案上没有印出“丙子”纪年标记,在第二轮生肖邮票中也只有这一枚没有标注干支纪年,若单独拿出这一枚邮票你能说它是生肖邮票吗?

  三、邮资与面值

  xxxx的面值要适应当时的邮资。从十二年的面值与邮资的变化情况可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物价稳定,体现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

  从邮票面值的变化图可看出,高面值邮票有些不适应通信的需要。2.8元的面值邮票过剩,邮票市场上处于低面值状态。2元面值的邮票只能拼贴使用。从曲线上可看出因1996年12月1日调整邮资,只有在丁丑年(1997年)高低面值出现错位。

  四、面值与图案

  面值与图案、铭记构成了邮票的三要素,作为三要素,彼此都不是独立的,在邮票上既互相影响,又相互调配。有的将面值作为主图的一部分,若面值移位,则破坏了图案的整体性,影响了图案的美观。如《壬申年》第二枚“喜鹊登梅”挂帘图案,面值50分是挂帘的组成部分,若把面值得分移位后,真叫“猴”把挂帘“登”破了。《乙亥年》第二枚“喜迎新春”,若将面值50分移位,立在窗棂两边的小猪好似“双猪拱门”。又如《丙子年》第二枚“鼠咬天开普天同庆”图案,将50分面值堵在“洞口”,若变动位置,直成了好大“鼠洞”,鼠不用咬就进门了。

  五、发行量与消耗量

  从十二年生肖邮票每套邮票首枚的发行量可见,第二轮生肖票发行量太大,癸酉年面值20分的“雄鸡报晓”一枚的印量是30006.5万枚,这可是3亿多枚啊,到2003年癸未年80分的“癸未大吉”就降到6640万枚,在现有的集邮人数(会员270万)和通信用量下降的情况下,也是不小的数字,发展的结果,难免进入打折的行列。

  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有生肖。生肖与中华民族以至海外的炎黄子孙都心心相印。期盼第三轮生肖邮票能给人们带来与众不同、人见人爱的作品。  (李宝库/中国集邮报)

 

有想收藏全套二轮生肖的联系我:13522097069 张先生


郑重声明:资讯 【浅议第二轮生肖邮票(图)-ZOL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