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8 17:25:24 阅读1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jenny在天涯发的{dy}篇帖子*^_^* )
......接 <2006.国庆 金色盛宴。秋日额济纳之约(上)-- 兰州,敦煌,嘉峪关>
酒泉进额旗。
路过很多棉花田,路过东风发射城,路过戈壁滩,一路也有警官上来查身份证,但是还好,没怎么耽搁时间,倒是因为修路,大巴好几次停下,让大家下车,然后从路基下绕回到前面再上路基再开。
照片:一路荒茫戈壁 戈壁路上除了偶尔的大卡之外,就是去额旗的大巴了。
照片:有个地名叫做“十四号”! 进隔壁前在加油停下,很巧看到路牌---有个地名居然是个编号,呵呵,是不是跟军事管制区有关呢?
经济作物棉花田,正是收获的季节
照片:跟大巴的合影。 别看我啊,呵呵,注意右侧大巴门上,中英文对照文字:“途径军事禁区,外国人和境外人员不得乘坐”!
傍晚六点多了,天还很亮,当视线中出现了深蓝色的河水,偶尔的几抹金黄---是几株小胡杨,我们知道,接近额旗了。
隔着玻璃拍的,很模糊,但是兴奋的心情不可言喻。凑合看看,呵呵
**********************************************************
**********************************************************
第四站:金色额济纳 !
**********************************************************
**********************************************************额旗{dy}日--二道桥,三道桥,黑水城
照片:二道桥晨曦 等待二道桥的日出中
二道桥日出
二道桥温暖的晨光
当{dy}缕阳光照耀二道桥
合影--快乐额旗行
晨光中的胡杨
在胡杨林中扎营的自驾车队
晨光中,灌木也灿烂
金色二道桥
金叶子
胡杨与小鸟1 (小鸟的PP,要感谢Colin同学和heihei同学的抓拍,我的小DC来不及启动,呵呵)
小鸟黑白相间,好漂亮的羽毛!
害羞的小鸟,头藏进枝丫,不给我们看
飞翔
照片:沿公路的徒步 天不亮就爬起来赶到二道桥,守候日出,挺辛苦的。 拍好美丽的二道桥,日头已经很大了。围在一起,大家贡献出各自的干粮,草草吃了些,出发往三道桥。。。
沿途各色灌木
照片:东归纪念碑 出二道桥不久,路边一个院子里,看到东归纪念碑,是不是那段历史的遗迹,不得而知了。。。
照片:蒙面造型--不许笑啊!
在公路上走,还是有些危险,来回车辆不算太多。但是开的飞快地,公路面也不宽。 于是下到路基下面,土路上行进。 西北早晚温差真的大!日头越来越晒,MM人手一条的多用途头巾发挥起作用来,哈哈,于是,大家都变成了:蒙面大盗的造型!
路边奇怪的绒球花
照片:干涸的河床
走啊走啊。。。
终于又路过河床,原来三道桥快到了
只是,跟二道桥一样没有水
今年没有放水下来,没有胡杨的倒影,景色自然差了些!
照片:三道桥
三道桥的胡杨还没有变黄,不过,高大树冠下的树阴还是挺漂亮地
照片:三道桥的戈壁田园风光 走到三道桥树林深处,视线里出现了拖拉机,农用工具,羊圈,栅栏,好一片温馨家园
照片:羊圈里的小羊 怕生的羊儿,见生人来探视,全挤到一侧紧张地望过来
恐龙树爪
照片:树上的巨大镇菌菇 嘿嘿,开始看不清,还以为是不是马蜂窝呢
照片:三道桥的宿营地 说明:不是免费滴,即使晚上扎下了,第二天天亮,会有人拿着当地的啥文件证明,来收钱滴
照片:戈壁牧羊 不知道为什么,在额旗看到的羊儿,确实比在新疆遇到的白,是不是这里的干燥,使得羊儿的皮袄没机会被泥水弄脏呢?
不过说起额旗的羊羊,觉得还真是没新疆的羊羊幸福,很简单啊,额旗的羊羊只有戈壁上稀疏的灌木啃啃,哪有北疆那样的遍地肥草啊!
顶着烈日,从二道桥晃晃悠悠地步行到三道桥,居然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在三道桥玩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考虑到下午还有黑水城怪树林的行程,MM们一致倾向于返回县城休息,GG们体力好准备再向前转转四道桥。。。呵呵,可怜的队长菠萝派,虽然是个体力极好的MM,但是也被我们一起拖住返回,哈哈哈,赞赏!真不愧是关心大家的好队长!
一早5:20起的床,还没正经吃早饭,结果mm的返程状态明显不济。。。
返程中再次经过二道桥。
照片:明媚日光下的二道桥 接近正午的日光更加有穿透力,返程途径二道桥,比清晨时更加灿烂!
再加语言是有点多余,大家继续看照片吧
今年没有放水的河床
开工较晚的摄友在二道桥寻觅着好素材
蓝天下的金色
照片:金胡杨的路 二道桥沿途,一路是美景。。。
继续走在金色里
照片:金胡杨 封面就是用这张作的,呵呵
本来呢,这一日行程不是这样排的,原本队长安排{dy}日包车是看完二道桥日出就去居延海一线,但因为天不亮那会儿被黑心司机坐地起价,被迫改成上午二道桥的徒步的。原本计划第二日去巴丹吉林看日落时,还能再次流连二道桥四道桥的呢。。。
照片:二道桥胡杨照片的结尾--胡杨节的大广告牌
现在展示Colin同学,heihei同学拍摄的四道桥风采:
这就是四道桥了。
四道桥的公路边
外面望进去,四道桥的胡杨林还挺深幽的
初现四道桥的美丽
四道桥胡杨林
戈壁边缘
从沙土中扎出的胡杨根 有点狰狞,呵呵
倒下的胡杨,不朽的躯干
继续四道桥,胡杨林深处
四道桥PP结束。
^_^ 这里传的照片都没PS过,尼康的机子拍出来的似乎色彩都淡淡的感觉。。。怀疑是否下次换佳能或富士的机子呢?
很喜欢《小DC眼中的额济纳》http://www.doyouhike.net/forum/212963,0,0,1.html
这组人,好像就是我们在三道桥里面遇到的那车扎营的,后来被突然冒出的当地人拦住收钱。。。
喜欢《小DC眼中的额济纳》的这张PP,转载http://www.doyouhike.net/forum/212963,0,0,1.html
我们没有好好的在胡杨林中游荡徜徉,没有遇到这样的视角,呵呵
中午徒步回到达来呼布镇---额旗政府所在的西北小镇。
前一晚天黑到达时,蒙在一片黑暗中的呼镇,真实地展现在XDJM好奇的眼帘。。。一律平齐1至2,3层的沿街房子,在不停建设的工地,还有满目那扭着麻花的蒙文。。。陌生!恍惚又象是回到十几年前的景象。。。
{dy}张照片是:额旗汽车站---边上蹲着的那些当地人,后来打听说是等在那里每日打散工的
达镇的商店
达镇的机关
达镇的小店
达镇,西北的小巷
^_^,我们住在额旗网上有名的民宿孙婷家,也是在这样的小巷头上,每家有个黄土围着的小院儿,明晃晃的日头撒在院中,可能也一样种着些蔬菜几棵小树,溜达着一只小狗儿。。。
达镇的人气店:土锅炖菜
说起在达镇最痛苦的事儿,莫过于吃饭!头{yt}到达的那餐晚饭,就真的算是见识了----我历史上吃的最长的一顿饭!街上饮食店里几乎坐满了游客,只能找一家刚开张的人不多,大家点好菜围桌开聊,对着空桌子等啊等,一等就是快一小时!!催半天没办法,跑到厨房督阵,又一小时总算是吃上3个蔬菜,彻底绝望。其他的别指望了,连料还没准备呢!撤吧,老板还不干,偏瞎说料备好了。。。搞了半天,还好heihei人高马大,总算安全离开。回到街上,情况几乎没好转,饮食店依旧人满为患,不得已,分了两拨到摊子上,吃拉面的吃拉面,吃烧烤的吃烧烤,算作填饱肚子!
之后额旗的街上找饭吃一直这种状况,在额旗吃饭,给人印象太深刻了。
上面这个照片,是还算吃上了的午饭,让孙婷想了半天推荐的当地的人气店,味道么,还行凑合了吧。
跟孙婷和她妈妈聊天儿时,也觉得,额旗旅游的发展,也没有得到政府足够的支持,确实无法满足一年比一年多蜂拥而来的游客。
不过那顿土锅炖菜我们一桌10人吃掉139元,按照当地的价格来说,也不能算便宜。
下午队长安排去黑水城和怪树林日落。早上坐地起价的司机被我们退掉之后,只得临时找车,吃饭前在车站附近转了半天,能租的车却非常少,问了几部车子,不成。并不像网上说的那样好办。
无奈中,想到抄下来的攻略中提到的“蒙古人师傅扎鲁木吉,懂很多的当地人,人很好,电话0483-6861251。”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了过去,电话是通了,遗憾的是扎师傅已近有客人了,但热情的扎师傅答应帮我们问问朋友找车。饭吃到一半,扎师傅有回音了,好心的扎师傅亲自找到饭店来,带来了另一个蒙古司机特师傅,一个开了28年的老司机,虽然看着那辆旧旧的铁皮越野车,我们还是定下来,400元/辆。比起早上的狮子大开口,以及刚才市场上的问价,这时候啊,这个价钱也不算过分,之前攻略里的300~350参考价格真的是一年不同一年啊。。。明年又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等来第二部车子,全体上车出发。车子开出人烟密集的镇子,驶入戈壁滩。我们在车上跟特师傅学说蒙语,特师傅因为一直给政府开车,所以会说汉语,但不会写也看不懂汉字,还写蒙文的名字给我们看,读音“特木其勒”,是“斗争”的意思,嘿嘿,还蛮有xx的气息哩!
远远望见一个大山包,特师傅说是林彪时代的军事设施,额旗边境一共有上百个这样的军事堡垒,林彪摔死之后就萧条了。车开过的这个,目前还有xx驻扎。没记错的话叫“一号山”。
照片:“一号山”的大门
继续向前开,来到黑水河畔---越野车需要趟水过河的地方,两岸的车子正在排队过河,我们开进河岸看风景。。。看以前攻略,据说,这里拍日落也不错滴
照片:黑水河畔
黑水河畔胡杨林
河滩后就是胡杨林,里面有不少的“不朽胡杨”
水,沙,生命树
胡杨与沙漠的抗争
回到车子排队处,被大水冲垮的路,好几年没有修了,看照片:车子过河是这样子滴;看到吗?有一部白色小车在水里熄火了,正等待救援。
我们的车,顺利渡河
标地:怪树林
其实,死去的胡杨林都叫怪树林,最有名的那片被围起来收门票,就是大家常去的那个地方,特师傅说,不走土路,穿戈壁,带我们去不要钱的“怪树林”
在茫茫戈壁上奔车,看似辽阔大地,随便开呐! 其实,特师傅说,戈壁表层沙子松,不能压着别人的车辙开,也不能多停车,没经验的人很容易陷车地
很喜欢车轮开过的印记。。。变化中的无限延伸
开着开着,后面的那辆渐渐跟不上来了,特师傅把我们放到他认识的一个戈壁沙山下,掉头去接应。
我们这一车在沙山上玩开了,却不料,遭遇了在额旗最痛苦的事:后面的那车,车陷戈壁!
特师傅将我们一车人接回陷车地,全体推车也不行,特师傅开出去找拉索,再来拖行,{zh1},在戈壁耽搁了2个多小时才救出来,本来算好的行程中,怪树林日落也没缘一见了!
在等待特师傅找绳索救援的时间里,大家闷闷不乐,各想心事,呵呵,有初次出游的同学们,害怕晚上会不会走不出戈壁了,商量着怎么捡枯枝点火堆取暖,准备熬到天亮呢!
四格照片:{dy}次车陷事件
不能再走戈壁了!历经挫折,出得戈壁,终于赶到黑水城。
黑水城背景资料:
黑城的无语沧桑 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横扫欧亚大陆,称得上是威震四方,不可一世。然而,就是西夏,他多次御驾亲征却未能征服。后来出师未捷身染重病死在征服西夏的途中。他的继承者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对西夏大举进攻,铁骑横扫西夏全境,肆意烧杀掠夺,生灵涂炭,西夏的许多珍贵典籍横遭劫灭。大量西夏史籍文物被毁。而元人编修了《宋史》、《辽史》,就是不修西夏史,可见他们对西夏的仇恨之深。西夏文化几尽遗亡。 就是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额济纳旗的黑水城,弥补了这个遗憾,把西夏文明重新摆在了世人面前。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在西夏古城遗址——黑水城一带发现了大量的西夏史籍和文物,出土近万件西夏原始文献资料。这是我国发现最多、最完整的西夏文书资料。如西夏的《天盛改定新律》、《官阶封号表》、《文海》、《汉合时掌中珠》等重要典籍资料。黑水城保存那么多的西夏国典籍和文物,可能是黑水城远离银川及靠近蒙古草原而未受战争的破坏,使西夏典籍和资料幸存下来。 据考证黑城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城遗址。黑城最早是北方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古都,名叫“亦即乃”,就是党项语的黑水城。额济纳则是“亦集乃”的变音。黑城蒙古语称为“哈日浩特”,也是“黑城”的意思。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zg}达10米,东西两墙中部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穹坊庐式顶、壁龛样式的伊斯兰教拱北一座,巍然耸立地表。 导致发现大量西夏典籍、文物的则是一个传说。有一个驻守黑水城的黑将军名叫“哈日巴特尔”,在被攻城的敌军围困黑水城时,把无数的珍宝埋藏于城中的井里,后来黑将军及全体将士同敌军同归于尽。从而构成了“珍宝之谜”。因此近代西方“探险队”据此传说多次来遗址探宝,从这里掠夺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重要典籍。至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 其中以沙俄军官科兹洛夫为最恶,1908年至1909年间他多次来遗址盗宝,从一座藏式佛塔里盗走西夏文刊本和写本数达8000多件,并发现300张佛画和大量木制的、青铜镀金的小佛像。另外,他还在一座公主墓中发现了画在丝绸、麻布和纸上的佛教绘画25幅,至今保存在列宁格勒博物馆。挖掘出的书籍中有xx的西夏汉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人们据此解读了西夏文。 从出土的西夏文字典籍,人们解读了西夏文。有关黑城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报告发表后,黑城便引起了世界考古学家和旅游者的关注,成为人们向往的神秘地方。黑水城(门票¥25)
建于西汉时期,毁于明初,在黑水城可以看到佛塔和清真寺离得很近,显示了当时政府对宗教的宽容。整个城保存的相当完整,城廓清晰,地上还有许多西夏、元代陶器的碎片,纹饰朴实美丽,可以想象当年街市的繁华景象。这里曾经保存着大量的汉简,但是经过历代盗掘,加上外国盗贼的掠夺,目前黑城的大部分文物都保存在俄罗斯,也许是到黑水城的游客并不太多,这里的保护并不严格,可以爬到城墙上看黑水城全貌,甚至可以捡碎陶片带回去。
黑水城遗址是一座废弃的故城,在西夏时期他是居延地区“黑山威福军司”,后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所灭。元朝时期,这里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扩筑了城池,管辖西宁、山丹两州,是北走上都,西抵哈密,南通河西,东往大都的交通要脉和政治、经济的中心。北元大元年间被明军攻占废弃。现在只留下残破的城墙和两座造型漂亮的石塔。
黑水城照片
悲沧的城墙:
废弃的黑水城,苍凉的美丽
内城的城墙也堆满了沙
城墙上豁然的门洞
黑水城外的戈壁
废墟
很想再多流连一会儿,还没来得及走遍每个角落,还没来得及咀嚼历史的余韵和沧桑。。。
时间不早了,太阳渐渐西斜的厉害,为了赶怪树林的日落,队长招呼大家赶紧出城。撤下城墙的队伍 注意看,千年风吹沙土已经掩埋到城墙大半了。。。
城墙上流连不去的人们
投影
黑水城的升月
有趣!不同的相机感光后的效果居然如此的不同。这是队长菠萝派拍出来xx是另一个调子!蓝调升月 呵呵
但是,蓝蓝的色调十分的好看。。。我们都没有PS过喔
heihei拍的大家---具有佛光效果的PP
照片题目:黑水城的景区大门,被我们留在身后
或者是另一个题目好了:黑水城在我们背后,落下了大门
戈壁日落 车子在戈壁上奔着,和日落赛时间。。。
大家担心的第二辆车,终于还是没有吸取{dy}次的经验,再度沦陷在戈壁上。。。
怪树林的美丽日落,彻底破灭! 只好在戈壁上欣赏霞光了
忍无可忍的第二次车陷事件!
温柔夜色的序曲
眼睁睁看着{zh1}一道霞光再天际边渐渐退去
在黑暗中奔出戈壁,悻悻地返回达镇。。。
对于晚饭的事情,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特师傅带我们这一车先行到达,马上派人去占位子,昨晚看好的一家,当然,我们也只抢到摆在外面街上的桌子。。。上菜依旧那么的缓慢,只能同时去叫来烧烤摊的东东垫底先。。。在昏暗的白炙灯下,排挡筷子曲奏响啦!
照片:筷子奏响曲
在额旗的{dy}日,就这么结束了。
额旗第二日--居延海,神树,怪树林,巴丹吉林
一大清早,特师傅换了一部绿铁皮的2020,过来接人了,往北开了很长一段的窄窄水泥公路,赶到居延海,清早的空气真够清冷的!我们缩头缩脑低下了车,站在一点没温度的初日下,哆嗦着举起相机。。。
照片:{dy}眼的居延海
居延海真的像海子。。。扑面的浩大,水面至清
已经有早起的游人坐船游荡了
水中生长着芦苇,远处水面露出尖尖的石头山头,很是奇怪,是小岛吗?
站在海子边,感觉只有一个字“静”,当然,呵呵,还有瑟瑟的冷!
水很清,并不显得很兰。。。
清早的湖岸边,找到篝火取暖
烤火图。哈哈,拜火教----像吧?
这张是heihei的片片,那天男生换了的那部坐骑,似乎到得比女生们晚
芦苇中的精灵小鸟--by heihei
colin同学的PP
踏水的蒙古骏马---by colin
男生到得晚,光线更好,也没那么冷,估计转的时间也比我们长呢.
我们转到蒙古包后面,沙堆上发现拴着只可爱的小狗,蹲着也不吵闹,狂爱小动物的rachel给它剥了根火腿肠,它只是看了看不肯吃,哈哈,是不是主人教导过:别跟陌生人说话呀?
看它耷拉着的耳朵,想起婺源虹关大有家的向导狗“小花”。懂得养犬的路路说,长那样子的耳朵的狗,是非常温顺的!路路后来听我说其小花的故事后,今年去婺源还特地跑去看它呢。(向导狗“小花”的故事,请看我的婺源游记:)
照片:居延海边的蒙古包--早晨的炊烟 不过并不是当地居民的房子,是旅游的蒙古包商店
照片:蒙古包商店和他们养的小骆驼
其实,在居延海岸边的蒙古包都是经营性质的小商店。既然是商店,自然是要经济挂帅滴,我们在那里碰到的是些并不友善,为钱是瞻的蒙古人,怎么说呢,照片里的小骆驼说明了这个判断。
那头可爱的小骆驼,被我们发现时它正站在蒙古包门框边上,只有人那么高一点儿,毛茸茸的像只大玩偶,我们凑过去,它大大的眼睛流露出紧张,MM们童心大发,挨个儿想与它拍照,只拍到队长菠萝派,一个蒙古女人发现了从旁边赶过来,一边叽里咕噜地一边粗鲁地推开我们,拼命地赶走小骆驼,听不清她的话大意是:不许拍,拍是要收钱的。。。实在是扫兴! 往往啊,落后地的旅游开发后,原本朴实不经事的当地人,禁不住突如其来的金钱欲望,反而变得贪婪本性大露。。。对落后地的旅游开发,是弊大?利大?又怎能判断权衡呢?
照片:“小小居延海连着中南海”
说的是朱总理的一个故事:近几十年人为活动导致环境加剧恶化不断,居延海被沙化吞噬着, 已经大面积缩水, 没有充分的水量,而湖水的缺失也加剧了额济纳的干旱。 2000年沙尘暴刮到北京,引起了高度重视,朱鎔基亲自视察额旗,由中央政府主持调水,于是这两年居延海终于又成了“海子”了。 据说朱鎔基还说过几年要来居延海钓鱼的,现在的居延海芦苇中停息着水鸟,湖岸边浅水中也飘着小鱼,不知日理万机的朱总理是否还会来钓鱼呢?居延海资料:
居延海是中国西部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端额济纳旗境内、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边缘。居延海由东、西两大湖泊组成,二者相距20公里,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其中东居延海35平方公里。 上世纪六十代以前,这里水草丰美、胡杨遍布,后因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用水量大增,干旱气候加剧等诸多因素,黑河下游地区来水量日益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到1992年,西、东居延海先后干涸,居延海成了风沙频起的“黑风口”。
02年7月,政府曾首次向居延海成功调水,但形成的水面因河床干涸日久、下渗严重,不久便基本消失。9月,政府再次向黑河下游调水,并扩大了调水规模,把调水时间延长至40天,仅用三四天就已形成可观水面。目前水文人员每天都巡查水情。据额济纳旗水务局工程师估计,到调水结束,居延海水域面积将超过23平方公里,并可保持到03年春季,这对有效减少当地风沙、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发挥重要作用。资料2:
居延海现称苏古渣尔,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北约50公里。是古弱水的归宿地,史前就是西北{zd0}的湖泊之一。相传道家之始老子化胡成仙即此。又传居延海恒心隐隐有紫色。对此,《张掖县志古迹篇》中也曾将居延海立为流沙仙踪以耀其辉。史料还记载匈奴民族曾把居延海称为“天池”还加以供奉祭祀。汉代曾居延泽,魏晋称为西海,唐后通称为居延海。元代分为哈班、哈巴、喇失三海子。资料3:
居延是匈奴语,《水经注》中将其意为弱水流沙,在汉代时曾称其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之为西海,唐代起称之为居延海。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形状狭长弯曲,有如新月,额济纳河汇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湖面因额济纳河的改道而时有移动,逐渐淤堵。自元代以后分为亦集乃、哈班哈巴儿、塔剌失三个海子(湖泊)。清代以来分为东部的索果诺尔(蒙古语,意思是母鹿湖)和西部的嘎顺诺尔(蒙古语,意思是苦湖),两湖之间相距约35公里。 历史上的居延海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是我国最早的农垦区之一,早在汉代就开始了这里的农垦历史,还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也是兵家必争必守之地,《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汉)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城居延泽上。”后又在这里设郡立县,南北朝时期柔然占领这里,隋唐时这里属于突厥,宋代时这里在西夏国的统治之下,是当时西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在这片漫漫黄沙中的绿洲之中,碧水之畔,有过许多传说,也曾在这里发生过许多故事。相传,西汉的骠骑将军霍云病、“飞将军”李广,进攻匈奴时曾在居延泽饮马。据说,在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曾到过居延海。而唐代大诗人王维更是曾于湖畔驻足,并写下了xx的《塞上作》一诗:“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资料4:
“居延”一词为匈奴语,其意为“天”。居延地区原为匈奴牧地,19岁的大汉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曾在这里屯兵戍边,创造了居延地区灿烂的汉文明。汉后这里的文明断断续续、起起伏伏,战争的创伤浸透了弱水河畔。时至公元1038年,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在这里设立“威福军司”,这是居延文明的又一次高潮,也是这里成为如今西夏文化研究重要线索的原因。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这里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马克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天堂。
居延海 昔日芦花飞舞、鹅雁戏波的居延湖泽,曾经一度环境恶化成为人们记忆里的美景:站在东居延海这块相当于近百个足球场大的干涸湖底上,人就像踩在了一块巨大的巧克力蛋糕上一样---薄而脆的表层下是松软的沙土,刚硬的风吹掉上面覆盖的"巧克力"后卷起沙尘,发出呜咽的低吼声,似乎是因缺水而日渐荒凉的额济纳绿洲在哭泣。 进入70年代,原有3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的东居延海和287平方公里的西居延海以及周围的几个大湖泊相继干涸。昔日水天一色,年产鱼5万公斤、打干草75万公斤的辽阔水域,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荒滩,只有地上的石片能让人猜得出这里曾经是一片茫茫的水世界。风吹日晒已经使土屋成为断壁残垣,门前干枯的几棵胡杨似乎在诉说着居延海的悲剧。。。“让居延海波涛汹涌”——按照当年朱镕基总理的指示,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实行实时调水的第三个年头起,干枯了近20年的东居延海,经过水利人的不懈努力,终于碧波荡漾,黑河“绿色的颂歌”成功写就。此后,随着黑河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工作的继续,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成效,居延海得以连年“波涛汹涌”。照片:居延湖岸
离开居延海,我们爬上附近的小山上,祭拜敖包。特师傅说每年在这里举行那达慕的时候,可热闹啦!
爬到一半的时候回望居延湖岸,是梦幻一般的蓝,越野车开过在戈壁沙滩扬起厚厚的浮尘。。。
有网友说: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竟然也有别样的美。我觉得,一般的人也只能是路过它的美,不可能属于它,想想,那么冷的地方临睡前没可能享受个热热的澡,想想一年四季除了吃羊肉还是只有羊肉吃。。。哇!我们只能是膜拜一下它{jz}的美,然后滚回到自己习惯的地方而已了,呵呵
爬到小山顶,就是*大敖包
敖包资料:
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
敖包,又称"鄂博"、"脑包"、"堆子"、"石堆"、"鼓包"。指的是在自己游牧的区域内,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云:"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其{dj1},颠立方角蒙经旗,其上下则埋哈达一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必一祭。"阮葵生《蒙古吉林风土记》云:"垒石象山冢,悬帛以致祷,报赛则植木表,谓之"鄂博",过者无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来是神圣之所在。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
祭祀开始,先举行赛马,然后摆 上供物,由喇嘛念经行祭,参加祭祀的人们纷纷往敖包上添加石块。事毕,进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 敖包多设在草原的山头上,用石块或土块堆成的圆锥形祭坛,上面挂五颜六色的彩布或彩纸。
敖包:它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物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 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较简单。由萨满宣布,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自己的所在地。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圣化仪式,就算建成了敖包。这是一种土殿堂,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
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敖包均有名称,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敖包多设于山丘之上,或水泉边,多数用石块堆成,一般呈圆形,顶端围有柳条圈。在蒙古族心目中,敖包象征山神,外出远行,遇敖包必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
每年农历五月,绿草遍野,燕子北归,本旗蒙古族开始祭敖包活动。牧民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下,用松柏、红柳、五彩花卉将敖包装饰起来,在敖包前摆设奶食品、“阿木苏”、糕点等供品,正面桌上摆放全羊。祭奠仪式由深孚众望的长者主持,主持人亲自向敖包焚香,敬酒,献哈达,唱祭歌,并请喇嘛念太平经。此时,漫山遍野前来祭祀的人们跪伏于地,三拜九叩,默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畜兴旺,无灾无病,万事吉利”。 祭奠仪式完毕,主持人将供品分送大家享用。同时开始游戏,主要项目为“男子三技”(摔跤、射箭、赛马)。成吉思汗时代对于山川很崇拜。后来,没有山的地区,人们便在自己的封地建起假山一样的圣地,以作祭祀之用。
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敖包也随着发生了一些变化。敖包的每一层都有一定的附属品和装饰品。周围挂着各色布条,白蓝居多,据说是当地虔诚的人献上的。敖包中间植树丛,中央立杆为柱。顶上安着凤鸟,加上印有经文“风马图”幡。也有按照古俗。在敖包两边立有弓,矢,剑,长矛等兵器的。
蒙古地区大都在农历七月十三祭敖包,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这些祭祀都是表示对天地的虔诚,祈求草原的平安和幸福。仪式整个过程规模各有不同。大致是喇嘛先烧香点火,诵经说文,然后大家从左向右转三圈,叩拜。{zh1},人们便进行传统的欢宴,如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敖包是建在全镇或全旗较高的高地上,它是由一块块石头堆砌而成的圆形的建筑。如果全镇有八个村落,那么就有八个小敖包均匀的分布在一个大敖包的周围。所有的小敖包都用一种棕色的绳子连成一圈,在和中间的大敖包相连。一个小敖包代表一个“噶查"”(音译,蒙语村庄的意思)。敖包在古代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如果某个村庄有急事或受到攻击而需要帮助,就在代表自己村庄的敖包上点燃狼粪制造出一股冲天的狼烟。或者作出什么醒目的标志,别的村庄人看见了就都过来帮忙。相当于烽火台。而现在却成了蒙族人的一种精神象征。听过<<敖包相会>>的人,对她现在的含义一定不会陌生吧?据说路过的人如果在敖包上加块石头,在许个愿望,那么愿望很快就会实现。很灵验的哦,去草原的人不妨去试试.
大敖包,守护着居延海和它的子民
张开的经幡
满帆!
每个MM都了块小石头堆在石堆上,认认真真地绕着敖包顺时针转了3圈!听说,绕敖包顺着时针走三圈,祈神降福!
关于敖包,记忆中{dy}次听到这个词是那首xx的“敖包相会”的民歌。
《敖包相会》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
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
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只要哥哥我耐心等待哟
我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那会儿还小呢,不知道敖包是啥,只是被它悠扬自然而略带忧伤的旋律吸引,一首能传唱至今的民歌,必是首好歌!后来过了好些年,才知道敖包是蒙古族原始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混合后,挂满经幡用来祭祀的石头堆。因为大草原的一望无际,最初敖包也是用来作指南针定位用的,家里的妻子抱着孩子送丈夫出征出远门,老母亲等待儿子归来,都会在聚居地的敖包下,再后来,也成了年轻恋人约会的坐标地。。。
注:那首风靡全国半个世纪的《敖包相会》,原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下一站,去了*神树
门票5个大洋,就是当地人用木桩子围起了神树,在小小的木桩们边收钱,票根也像那种n年前白色油印的电影票似的券
神树下的经幡
为什么叫它神树呢,特师傅说了故事,很久以前因为战争或者野火,额旗这里的胡杨树几乎全部毁了,而唯有这一株奇异地幸存下来,而且枝繁叶茂,从此被尊为“神树”。
对了,特师傅讲啊,其实现在额旗的胡杨也是后来再从新疆引进的喔。
神树资料:
一株我国境内{zd0}最粗最老的胡杨树,被牧民奉为“神树”,高27.5米,胸径6.5米,虽经历880多个寒暑,依然枝繁叶茂。传说土尔扈特人初到额济纳,为日后定居放牧,放火烧去森林。三年后再来此地,惊见一棵巨树傲然耸立,便将之奉为神树。现在这棵树仍旧郁郁葱葱,枝干粗壮,而且根系伸展开去,在旁边又长出5棵子树。阳光猛烈之下,全体MM烈日留影
拜了神树之后,已是中午,肚子咕咕。一想起达镇那激流涌动般的吃饭人潮。。。晕!
于是,跟特师傅套起了近乎,目的只有一个,让他带我们去吃他们当地人自己的“食堂”(当地人可能还保持着以前的节俭习惯,都自己做饭不常外出吃的,他们把饭店都称作---食堂)
特师傅本来想回转家中午休,被我们拉着一起去吃东西,挠了半天头皮,想起了镇边的一家面馆,说是那种羊肉揪面好吃。
于是,我们开道了这家蒙古人自己的小店,墙面上简单地装饰着蒙古族的吉祥图案。
没想到在里面邂逅漂亮宝宝查思娜的一家。
照片:漂亮的蒙古小婴儿--查思娜,和她的妈妈
遇到这个漂亮宝贝,不得了,偶一下子就掉进去哩,再走不动路!
磨磨唧唧地忍了半天,终于蹭过去,腆着脸,请年轻的蒙古妈妈,把宝宝借来抱一抱。呵呵,看到我们对她的宝贝赞赏不已,蒙古妈妈竟然欣然答应,活活!漂亮宝宝终于被抱在手,呵呵呵,好好地拍了PP,以资纪念,蒙古族有这么可爱的天使宝宝啊!
真正不好意思,看她妈妈典型的蒙古族面孔,不知到,小查思娜长大了会不会十八变,变成那样子的蒙古面孔呢?
跟查思娜的爸爸妈妈简单地交谈了一会儿,年轻的蒙古族汉语都不错,只是她妈妈不会写汉文,她爸爸用汉文写给我查思娜的名字,是蒙语“雪”的意思。这是他们{dy}个宝宝,问他们准备再生儿子吗?回答居然很意外,父母异口同声地说不,说一个挺好啊。呵呵,看来,教育养育后代的压力不仅仅在大城市有啊。
是真正的草原居民,查思娜妈妈想印了照片给寄去,却说不出门牌地址。还好,特师傅说没问题,他认得他们,可以寄了他再转送。快2个月了,不知道此时,小查思娜的照片有没有完好抵达呢?照片:那碗羊肉揪面
很爱eat的me,一直没有上食物滴PP了,实在是在额旗没吃到啥觉得very好吃滴,没有很多食物PP来诱惑大家,嘿嘿嘿。 这碗羊肉揪面,在我吃来,没啥羊羊的咪道,应该就是那种好羊肉罗!那面片儿倒是嚼着很筋斗滴!
饭罢,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小查思娜,又休息了好一会儿,出发去昨日未去成的怪树林。
怪树林:其实就是一大片死去的胡杨。这里百年前还是一片森林,而现在则遍地横七竖八,东倒西歪的胡杨树干。“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照片:不要门票的怪树林
日光直射下的怪树林,感觉就是荒凉,凌乱,尸横遍野,生命的无视,走在横七竖八的枯树堆里,甚至有点狰狞! 没有光线的关照,怪树林几乎没有什么魅力可言。
照片:枯树堆里的绿荫 还是有生命的继续,怪树林里还有些活的胡杨,这一课特别茂盛,MM们{zh1}都跑进来躲阴凉休息,跟早晨比,温差实在大呀
照片:cece舒展的pose 无聊之极,大家休息的休息,聊天的聊天,拍pose照的坳造型,玩的玩,。。。
舞剑! 哈哈哈,pose不准确不许笑啊!
双剑出鞘。。。*^_^*
双剑下山。。。哈哈哈哈。。。*^_^*
特师傅发现了一枝鹿角型树叉
angleMM决定把它带回家
后来,被重点保护的鹿角型胡杨枝,完好无损地跟下了飞机,到angleMM那里安家了。。。
接下去,特师傅带我们去戈壁里找他家的骆驼。
平时散放在戈壁上找吃的,每天,骆驼们认得回蒙古包的家喝一次水,不会丢的。车子在戈壁上转来转去,特师傅果真找到了他家的骆驼
沙漠,戈壁,骆驼。。。这些元素加起来,再配个金字塔背景,活脱脱就是埃及了
一帮MM下了车,围将过去,聪明的骆驼见到生人,转身就躲,唉,真难接近啊
谁靠上去,都无法接近骆驼,嘿嘿,唯独,angle能接近骆驼!奇了呀!
优雅的姿态
悠悠然的步姿
两只依偎的骆驼
戈壁上看似茫茫一片,其实,俯身一看,遍地是漂亮彩色的小沙砾。。。见了一把放进口袋带了回来,让它珍藏美丽的记忆
MM,特师傅,和他的绿铁皮2020
车子再过黑水河!向巴丹吉林沙漠进发!
看,下午过河的车子更多了,驴子们看来比早上出动得多了。。。
开了一段戈壁公路,远远的就见右侧有沙山出现了
巴丹吉林沙漠现在还不是景区,据这里的人说,已经准备修景区大门了呢,以后也是个收费景点罗!
照片是现在的进口处,稀稀拉拉地有几顶当地放牧人的蒙古包,卖些矿泉水,奶茶什么的,也拴着些打扮过的骆驼给游客骑着赚钱
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4点多了,但日头还很大,队长带着不怕苦累的毛豆,rachel,还有我,先进去探路。大家拉好“面罩”,顶着白花花的阳光,踏上沙丘。
入口处的沙子被游人弄得很脏,这次,我没有脱鞋穿着高帮鞋就进去了,心里想:但愿不会进沙吧
日头下发白的沙漠,看起来平淡无奇的
日头下的巴丹吉林沙山显出偏白的黄,我们才攀上一个沙丘,一阵阵劲风吹过,掀起一片片沙尘,跟小沙尘暴似的,害得人睁不来眼睛!
勉强又翻了一个沙丘,阵阵不停的小沙尘暴越发大了起来,大家被吹得有些怕怕了,一致决定先返回休息,等待落日。排着队列下沙丘,比上去容易多了,沙漠里人的影子总是那么长长的。
回到车上休息,无所事事,车厢里也很热。只好下车瞎转悠,没有树荫也没有什么可遮阳的。
偶然往车边的蒙古包里一望,原来,特师傅早就熟门熟路地在里面歇半天了,哈哈,找到躲日头的好地方了。
跟队长厚着脸皮蹭进去,朴实的蒙古主人很是客气,于是也坐了下来,聊着聊着,主人端出了小面点,还倒上了温温的羊奶!哇,好香的鲜奶呀!试试一粒甜面点,唉,蛮好吃的。
我们倒不好意思起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不知所措地翻翻口袋的小零食,再上车取多些牛肉干,巧克力。。。
{zh1}主人不肯收羊奶的钱,说是请我们的!听说,西北人认为你是朋友的话,对人可好了呢!
后来看到女主人进来,端了羊奶的热水瓶去外面卖,好像要2元一杯,呵呵
照片:喷香的鲜奶和甜面点
蒙古包里的生活很简单,三只钢丝床被褥衣物,一些炊具和蔬菜,蔬菜都是些易摆放的包心菜,番茄,茄子,土豆什么的。
墙角上一只漂亮的蒙族花纹布袋
傍晚6点了,日头暗下来,是去守候落日的时间了
驴子们一下子冒出来很多,都往沙山上进发。
沙山边缘处背着光,远处人和骆驼形状的剪影很是漂亮
有了日落时分的光线,沙子的纹路真美!
回头发现留在沙地的足迹
下午时分的投影
傍晚时分的投影
投影看起来,跟长颈鹿似滴,嘻嘻
柔和的傍晚光线照在沙丘上
沙丘顶很快聚满了驴子们,占好位子等待着
大家坐看云起,我,则光着脚丫踩着那带阳光xx的沙子到处抓拍东东,呵呵
美丽的巴丹吉林沙漠
傍晚的升月
下面是一组巴丹吉林日落PP
太阳一落,温度马上降下来!感觉冷嗖嗖的
{zh1}的霞光
日落结束了,但光线还没有xx退去,天际的五色光彩,预示着温柔夜色的开始
上面照片左下角的湿润处,其实是沙漠湖泊,今年天干,这些小湖泊很多都没水了。
在蒙古包里问主人,沙漠中如何放牧呢?回答说,其实巴丹吉林里面沙漠有很多湖泊,能放骆驼羊,但是今年比较旱,干得没水了。。。这种环境趋势,真令人担忧!早上去居延海的时候,特师傅说沿那路开到边境,对面就是蒙古国了,天好时路上能看到蒙古那边的山,有很多当地蒙人的亲戚也在那一边,早年特师傅和老母亲也去探过亲呢,说那边很重视放牧,环境保护好,草地郁郁葱葱的。。。
啥时候我们这一边也能注意保护,恢复从前的美好的大草原状况呢?
在达镇第二日的晚餐,算是在额旗最丰盛的一顿了吧---不是指钱的多少,是说吃到的品种之繁多,和难得在额旗这两日吃的从容。
看看这吃的:鲜蘑菇揪面;叫了隔壁摊子的烤肉,烤饼,和烤蘑菇,还叫了杏皮水!
对了,这吃蘑菇揪面的这家小店,也是特师傅{zh1}送我们去的,算是他的保留美食小店,呵呵。就母子俩在厨房忙碌操持着,5张小桌,除了我们和边上后来的重庆游客,基本都是一拨拨本地人在吃。
吃完一抹嘴,大家又赶到达镇的土特产商店--“民族商店”采购。有很多特色奶制品,奶皮子,奶酪,什么的,不过不知道怎么弄来吃,怕糟蹋了没敢买;还有当地的酒,太重了也没买;那里有卖蒙古走私过来的烟,10元的,3元的都有,挺好玩的,可以考虑。
巴丹吉林背景资料:
巴丹吉林沙漠分布于阿拉善西部,总面积4.43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系蒙语。巴丹为人名,原在此居住,吉林是数词,即六十。几百年前人们发现巴丹居住的这个沙漠里有60多个湖泊,巴丹吉林之名由此而来。历史上,尤其在清代,这里是囚徒流放之地。奇峰、鸣沙、湖泊、神泉为巴丹吉林“四绝”。巴丹吉林以其高、陡、险而著称于世,高大的复合型沙丘链和金字塔状沙丘似大山雄立,沙峰、沙壑、沙峭、沙谷、沙壁随处可见,蔚为壮观。巴丹吉林腹地的吉格鲁沙峰海拔高度1700米,相对高度502米,比撒哈拉{zg}峰高出100米以上,为世界{zg}沙山。这里鸣沙遍部,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称,无际的沙海中沉闷的鸣沙声犹如飞机群轰鸣,数公里外清晰可闻。巴丹吉林深处分布着190多个内陆小湖,碧波荡漾、水鸟嬉戏,一片“漠中江南”景色。世界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单位组织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名列我国沙漠家族{dy}名。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阿拉善右旗北部,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巴丹吉林沙漠高耸入云的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晨钟暮鼓的百年古刹,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
巴丹吉林庙是xx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因其深藏于巴丹吉林沙漠之中,所以给世人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近年来旅客、探险者纷至沓来。巴丹吉林沙漠海拔1200米-1700米,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相对高度在200米-5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zg}沙山所在地,也是世界{wy}高大沙山群分布密集的沙漠。这里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达113个。有专家经过分析发现,形成湖泊和沙漠交织的原因是距巴丹吉林沙漠500公里处的祁连山雪水通过地层深处的断层进入了沙漠形成众多湖泊。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 39%,相对高度 200~500 米,是中国乃至世界{zg}沙丘所在地。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 200 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沙漠中的湖泊星罗棋布,有 113 个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 74 个,淡水湖 12 个,总水面 4.9 万亩,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沙漠东部和西南边沿,茫茫戈壁一望无际,形状怪异的风化石林、风蚀蘑菇石、蜂窝石、风蚀石柱、大峡谷等地貌令人叹为观止。生动记录狩猎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画,被称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在阿拉善右旗 7.3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栖息着 2.4 万各族儿女,而在境内的 2.8 万多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生活着 24 户 100 多个牧民,他们世世代代善待沙漠,沙漠也给他们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创造了人与自然相安如初的大漠生态文化。一个湖泊、一个沙窝就是一个生物圈,就是一个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自 1984 年以来,先后有法、日、美、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及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1993 年,中德联合考察队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了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发现了鸵鸟蛋和恐龙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和旧石器,经考古分析,这里在 3000~5000 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1996 年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书,轰动了欧洲探险界。
我们到的巴丹吉林沙漠,不过是贴近公路边缘的地方,没本事深入沙漠,去寻找传说中的美丽的沙漠湖泊呀!
上一张网上查到的沙漠湖泊片片,来自“沙漠腹地徒步穿越”http://www.lotour.com/snapshot/2006-10-31/snapshot_49812_1.shtml,不过照片里这位MM的打扮,怎么看怎么像外星人呢,呵呵呵
接下去整理男生们在怪树林拍的日落照片。
因为分开乘的车,{zh1}走的路线有些差异。mm们选择了大漠日落,GG{zh1}去了怪树林看落日,呵呵,这样子也好,看看他们带回的照片,多少弥补一点{dy}日的遗憾吧摔锅heihie的怪树林 ,这些是那个收门票的怪树林
美丽的怪树林日落:
接着是摔锅colin同学的怪树林
怪树林辉煌日落的结束
回忆一下,在额旗游玩的注意事项:
1。气候干要带足水,景点还都不是开发成熟的,偶尔蒙古包里会有矿泉水卖,不过还是准备充分比较可靠
2。带好防阳光的墨镜和面纱,也可以防沙尘。正午的阳光很强烈的,对了,还要注意用润唇膏。至于润肤露,特别需要注意脚后跟,呵呵)我们这次没遇到沙尘暴,不过要是遇上了也不可能出得了门的。
3。拍照的话,个人认为早晚时间段不能放过,虽然辛苦些!落日时分的黑水城,怪树林,巴丹吉林沙漠,非常的美;金色胡杨林只要天好,早晚和正午时分都能拍出感觉不同的片片。4。胡杨林的话二道桥和四道桥的{zh0},但是,没放水的话,景色会打点折扣。
5。额旗的景点分东、南、北三条线。
东线主要有:一到七道桥的胡杨林,八道桥的巴丹吉林沙漠风光。
南线主要有:怪树林,黑城、绿城、红城。
北线主要有:神树,居延海,策克口岸及国门。去北线的口岸是75公里,比较远,包车费也贵,建议口岸不必去了,十一时不开关,看不到什么的,又费时间又费钱。
6。额旗十一的时候:看日出,总得赶着5:30起床,日出大约在6:30开始;拍日落大约在18:30开始到19:30。
早晚非常冷!感觉像上海的初冬,要多穿点;但是白天正午又热的冒汗,穿长袖T恤就可以。7。{zh1},告诫大家,额旗目前的接待能力以及生活水平都很低,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实出游是很辛苦的,白天玩,晚上回住宿地,只想要一张干净安全的床铺,和一个热水澡解乏!
但是,目前的额旗旅游并没有得到当地政府大力的投资整理,去年今年激增的游客数量,住宿大多是依靠政府支持的当地民宿,据我们的房东孙婷妈妈说,镇上的下水系统还是去年才挖好的呢。
热水澡也是个xx的东西,镇上的澡堂没几家,姑且不说热水龙头水的水大水小和忽冷忽热,接待能力也很有限,十一的那几日晚上,往往到了快12点还有游客没洗上,等在外面。长发的女生是需要克服一下每天洗头的欲望,哈哈,洗头店也很少啊!顶顶恐怖的就是吃饭问题,饭店那么少挤得人扑进扑出,就算挤到一张桌了,厨师也少啊,等去吧,上一个菜能花上半小时以上,呵呵呵。。。恨的人呀!想想干脆不讲究了,简单点填填肚子,不如去吃拉面吧,哈哈,结果到拉面店也还是等了20分钟才吃上。。。
灿烂的金胡杨,一年就等着那么一个星期的美丽!
额旗短暂的旅游季节也着实影响它的旅游发展,人们的心态也往往容易急功近利,年年上涨的包车价可见一斑!
明年十一金秋的额旗,又会是怎样的状态呀?真担心。。。去之前收集的额旗住宿资料,也许大家会有用:
额旗有不少酒店提供住宿,但节日期间总是爆满。邮政宾馆0483-6523049,四人间¥20元/人,地理位置好,但不接受预订,有空床就给你住。最贵的大概是额旗宾馆0483-6520555,3星,标间¥300。新华:0483-6521242,长信:0483-6523632。
房东孙大叔及其大小姐孙婷家(苏古淖尔路繁荣巷1号)。很干净,人也真的很纯朴、善良。孙大叔家的电话:0483-6522599。就在汽车站进口的十字路口往北(出门往右转)走约200米。他们家是信基督教的:¥100元,两大床。洗澡在马路斜对面的“大众浴室”,¥3元。可帮忙预定回程票。
另外,可尝试去怪树林的蒙古包里住一晚。金花0483-6966106,可接待10人。黑城边也有蒙古包,好象规模比怪树林还大一点。
聚贤庄,苏泊卓尔路额济纳博物馆内,双人间45元/间,旁边有公共浴室,名为扬州洗浴中心。
五彩招待所,镇中心,普通三人间25元/床位,有电视,公共浴室和厕所,有燃气热水器,水N大,极其舒服.我们就住这里,因此严重推荐入住.但是要特别注意,国庆期间,普通间价格会涨到50元/人,所以{zh0}提前{yt}住进去,而且要和老板说好后面几天的价格,大约30元/人,而且一次把钱付了,让他开个收据,免得扯皮,其实老板人还是不错的.有标准间,想FB也可以我们预定的是孙婷家,40元一人,住了三晚,洗澡的话去他家联系的澡堂不要付费,不过也要走大约20分钟的路。
一家人真的好热心客气的,孙妈妈原是安徽人,年轻的时候嫁过去的,知道我们自上海来后,当是老乡的,晚上空歇了常常过来拉拉家常,想念南方的老家呢。也怪不得大小姐孙婷长的这么秀气漂亮,引得队里的摔锅纷纷与之合影留念!同样父母,他家二女儿的相貌倒不一样了,更是北方女孩儿的大气样儿。
照片:漂亮的孙婷,和我们的摔锅QK
孙婷家的小狗狗可好玩了,一只耳朵立着一只耳朵趴着,很搞笑的样子。
见着我们谁都摇尾巴太平,就是摔锅heihei一走近,它就狂嚎,搞得大家每次都哈哈直乐!
好像是还没名字的小狗,我在心里叫它“一只耳WOWO"
我们一住下,就托孙MM帮我们订好了去左旗票子,后来拿到票子一看,座号从1号开始滴,NB吧,哈哈!
在达镇呆了3个晚上,第4日早晨离开,到左旗转车赶往银川。
未完。。。。
请看 <2006.国庆 金色盛宴。秋日额济纳之约(下)-- 银川,中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