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怀庆:钞票防伪技术的先驱
文 / 黄蕾

  “我与科学家讲xx,与基督徒讲科学,双方都糊里糊涂,这是一个窍门,很有意思。”说着,他很得意地抱着胳膊嘿嘿地乐。当大家都惊呀地把嘴张成O形,发出“啊”时,他更是乐开了怀。老顽童的形态一览无余,使大家不由自主地跟着乐起来,更愿意听听,接着他要讲什么。

  “我叫冒怀庆,重庆出生,成长于香港,受教于美国。因对很多学科感兴趣,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冒怀庆应中科院的邀请,演讲有关钞票的防伪技术,而很技术化的内容被他很快乐地展开。

  就在类似这样,独特、诙谐轻松的氛围中,认识了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化学博士冒怀庆。

  1971年,冒怀庆偕同家人,一起来澳洲就职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976年至2006年,一直供职于澳大利亚xx科技工业研究院,分子科学研究所研究分子科学与生物材料,对澳洲的发展很有贡献。

  世界钞票浩如烟海,钞票图案千变万化,钞票质量逐步提高,钞票防伪技术日新月异。其中,防伪技术的发展演变是各国钞票发生变化的一条主线……

  当南半球的货币设计专家正在绞尽脑汁地在专用钞票纸上开发各种防伪措施以应付日益猖獗的伪造货币的犯罪行为时,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人另辟溪径,研制出了塑料钞票。

  世界上{dy}张塑胶钞票是在澳洲产生,当时澳大利亚xx储备为纪念“欧洲人移居澳洲200周年”于1988年1月27日发行的面值10的流通纪念钞票,面世后,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极大举和xx……

  这世界{dy}张塑胶钞票的防伪技术就是在冒怀庆博士领导下完成的。

  由于对澳洲科技的杰出贡献,冒怀庆于2003年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授予“百年奖章”,由澳洲总理亲自颁发。

  投身钞票防伪技术

  科学家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都是一板一眼的,但这种感觉在冒博士身上一点都找不到,他不管与人讲什么,似乎都能把气氛弄得很幽默,那怕被采访也不例外。

  记者:“澳洲刚发行塑料钞票时顺利吗?澳洲研发这个项目的起因在哪?”

  冒怀庆:“有人在自动柜员机上提款100元,按下金额后却弹出两张100元钞票(原来是静电将两张钞票黏在一起了)。发了意外横财的人兴高采烈,但银行就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召人才商量对策……”当进这个故事时,冒博士手舞足蹈,好像是他发了横财似的。

  澳洲在1988年全球率先推出塑胶钞票,当年发明这项技术的“胶钞之父”,澳洲科学家大卫所罗门教授(Professor David Solomon),其领导的20人科研团队中包括一张华人面孔——冒怀庆。

  冒怀庆前面所讲的就是澳洲推出胶钞初期曾发生的一件乌龙事。当时银行急召的人才正是所罗门和冒怀庆两人来商量对策。

  70年代移民澳洲的冒怀庆记得,首批出炉的胶钞,墨水难以凝固,导致脱色染污衣服,坊间投诉连连,他唯有立即和所罗门教授关在实验室改良技术。今年66岁的冒怀庆是化学及光学及物理专家。1976年加入澳洲xx科工业研究院(CSIRO),担任主任研究员。所罗门当时是CSIRO的所长,忙于研发胶钞技术,冒怀庆从旁协助并引入各种防伪特征技术,胶钞独有的变色图案便出自他的大脑。

  1966年,澳大利亚开始使用十进制币制,并发行了一套新纸币。这套纸币使用了当时{zg}水平的防伪措施。但是,最让发行者头疼的事情发生了,在一年内高质量的10元面额的xx就被生产出来并广泛流通。xx的印制采用了传统的胶印技术。储备银行不得不开展一项公众教育计划,告知公众如何识别真伪纸币。同时,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对当时印钞技术的信心动摇了,当时的行长认为,传统钞票印制技术的防伪能力有限,随着刚出现的复印技术的发展,问题会越来越糟。

  针对这种情况,澳洲储备银行向澳大利亚的主要科研机构CSIRO(澳洲xx科学工业研究所)寻求帮助,目的是了解传统科技的{zx1}进展能否应用到钞票上,从而给予钞票发行和印制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CSIRO寻找了许多可能性,最终把力量集中到光可变装置上。他们对许多不同类型的光可变装置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下功夫最多的一种叫做衍射光栅。

  CSIROxx科学工业研究院对各种不同的材质进行了研究,包括用合成纤维替代传统的棉花纤维。但是随着注意力集中于光可变装置(OVD),人们的兴趣转向透明塑料薄膜的层压材料上来。这种材料具有很多优点,特别是它可以用某种印刷方式使钞票的大部分成为不透的,同时只留一小部分透明区域。因此从钞票两侧可以看到与光可变装置同类的装置,周围透明部分本身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防伪手段。塑料材质还提高了钞票的耐用性,这使得人们比较容易地接受因这一研究所提高的成本。

  在开发塑料钞票时,研究人员曾面临许多问题,例如,怎样使塑料钞票接近纸币的物理特性,以便公众能够接受和按传统方法处理钞票;怎能样才能高效低耗地进生产;怎样确保塑料钞票比纸币更加耐用;怎样在生产中继续使用传统的印钞技术,如凹印/、胶印和凸印;怎样利用传统的印刷设备,使设备投资不致浪费;怎样使光可变装置比商业性材料xxx。

  经过20多年的研发,澳大利亚塑料钱币及防伪技术,于1988年澳洲正式将技术运用于市场。冒怀庆博士也随着这技术的被广泛应用,而成为好多国家钞票制作顾问。

  防伪的起源在中国

  冒博士说,其实说钞票的防伪,最早的起源应该在中国。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早在元朝就有。当马可波罗受教皇的委派到中国传教时,到中国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就是在这个国家用纸钞就可以代替金或银来使用。

  “当时元朝政府颁布通告,对纸币xx者斩,举报者赏。这就是防伪,当时xxx的防伪。”冒博士说。

  记者:“在辨认真xx时,关键看什么?”

  冒博士:“你拿一张钞票出来。”

  记者从身上拿出一张百元人民币,冒博士接过来对记者说:“防伪有三个层次:

  1、普通百姓看,油墨厚,有金属条,有水印,用眼一看就能看出来,用手一摸就能摸出来。

  2、商业银行用紫外线,用红外线来照,当场颜色与照时看的有改变,观察磁性等。

  3、是属国家机密。任何xx造得再逼真,以上的两种方式验不出来,拿到国家银行,用第三种方式就可验出来。

  记者:“防伪都有什么特点?

  冒博士认为,防伪技术应具有下列特点:难以复制和仿制,设备投资大,防伪产品本身价格合理,易于检验,制作在产品上的防伪标识不能去除下来重复使用等等。一般标准中首先列入了防伪油墨、防伪印油、防伪全息、防伪纸张、防复印技术、电子创作防 伪技术、多媒体防伪技术、结构防伪技术、数码防伪、和原子核双卡防伪技术十种技术及其有关的术语。

  “最早的防伪技术研究是从油墨开始,而中国是世界上刻板油墨印刷的发明国,因此我的很多联想来自我们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但现在彩印机这么普及,伪造纸币很容易,而塑胶钞票却难伪造和仿制。从外观上看,塑胶钞票的真伪显而易见,用肉眼就可辨别。在塑胶钞票的票面上,有一种防伪措施是开窗式OVD,这个窗口可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在窗口里面则印制了防伪图标。这种防伪方法是极难伪造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国家货币的防伪能力和安全性。” 冒博士说。

  1988年是英国人移居大洋洲200周年。为此,澳大利亚政府首次专门发行了一枚面值10澳元的塑料纪念钞。该钞票正面为停在悉尼湾的“萨帕拉”号帆船和澳大利亚各民族人物,背面是一土著居民人像。此外,纪念钞还运用了很多新的防伪技术,如钞票正反两面主要图案均采用凹版印刷,其上角的詹姆士·库克像还采用了光学变异技术,随观看角度不同,人像和颜色也有不同变化。这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激光全息图像(既OVD),作为主要安全措施钞票,协助措施还有左边菱形的双面对印标记和帆船主桅右侧海岸上不规则排列的缩微文字Bicentenary(二百周年纪念)。另外,背面两个连号字体和颜色也都不相同,而这些新的防伪技术的有效运用,正是冒怀庆在胶钞方面{zd0}的贡献。

  冒博士说,澳洲储备银行1988年1月发行了1700万张10面额的纪念钞票。10元纪念钞票的流通试验的结果是十分令人鼓舞的,它证实了:{dy},塑料钞票的防性能是很强的;第二,塑料钞票的耐用性比纸币耐用5-6倍;第三,尽管塑料钞票与纸币不同,但它的使用与纸币没有两样;第四,有些钞票处理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应塑料钞票的特性。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塑料钞票比纸币xx粘附率小好几倍。

  此后,澳大利亚每年都发行塑料流通钞,面值分别为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成为世界上{dy}个拥有整套塑料流通钞票的国家。

  “澳洲的钞票技术之所以{lx1}全球,关键在于其防伪技术,且在不断提升。目前世界有30多个国家使用澳洲这种塑胶钱币的防伪技术,包括中国的香港。

  中国大陆是使用钱币最多的国家,在没使用信用卡之前,几乎每个口袋里都有一叠的钞票。20多年来,澳洲也与中国联系过,也许是考虑到成本,中国到目前一直都没使用澳洲这项{zxj}的钞票防伪技术。只是运用这项技术,做了一些纪念币,是为迎接新世纪到来而作的。”冒博士说。

  中国于2000年11月28日发行“迎接新世纪”塑料纪念钞。该钞面额为100元,票幅长165毫米,宽80毫米,其主色调为金黄色,正面主景以北京九龙壁“升龙”为设计依据,“龙”的左侧为“火珠”吉祥图案,票面左侧透明视窗为“天坛”图案,右侧为动态全息标志。背面主景为迎接新世纪的代表性建筑——中华世纪坛,上方为中国传统“飞天”图案和“中国人民银行”汉语拼音,并有国徽图案,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面额。台湾省也于1999年6月15日发行了纪念新台币发行50周年面值50元的{dy}张塑料钞。

  充分促进中澳人才的交流

  “我有一xx奖章,是澳洲政府奖励的,是因我引进中国人才,促进中澳科技学术的交流作出的贡献而奖。”讲他有什么成就,冒博士谈着、谈着就转移话题,唯独对促进中澳人才交流这一块,他最乐意说的。

  在进行胶钞防伪技术研究之前,冒怀庆博士所做的研究是太阳能项目。后因70年代油价下跌,研究所经费紧缺,研究三年的太阳能项目,不得已只好停下来。冒博士说:“当时研究的太阳技术已属{sjlx},到了能将水变氢气的状态了,但只能服从大局,集中力量研究完善塑料钞票。”

  “钞票的油墨技术,可以说中国最棒,我就邀请清华大学的油墨专家洪潇吟教授到澳洲来参与这个项目的研发,因他的参与,塑料钞票的油墨技术方面进展很快,且很xx。我呢,只是将一些纳米技术导入在钞票防伪技术上。”没办法,说到他的技术方面,冒博士永远三言两语。

  记者:“在研究CSIRO项目的过程中,共邀请了多少中国学者到澳洲交流访问?”

  冒博士:“共有20多个。”

  现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向记者介绍说:当时澳洲xx科研所,有邀请名额,冒博士每年手上的名额有多少个,永远都是给中国人。因此,他邀请很多中国科学界的学者到澳洲交流访问。有清华,有北大,也有中科院数学所,生物所等。因此,虽然他在澳洲30多年,但中国科学界很多学者都认识他。当别人说,你这么做很爱国啊。他都拿手指遮住嘴说:“别这样讲。”看来,他的滑稽状态永远让人记忆深刻。

  郭有智在澳洲时亲自感受到,冒博士接待中国人都当自家人一样。他说:“当时国家有个项目与澳洲xx科研所合作,是关于甘肃苦水淡化的。因此,我有机会到了澳洲,冒博士对国人的好,简直让人不可思议,无任何目的,让我们到他家吃,到他家住,并开车带我们到处玩。他的信仰是基督教,从他的身上确实看到,基督教所崇尚的那种,无私,无目的对人好和友善。”

  由于冒怀庆博士热心于澳中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和交流,使许多科研项目都取得{zy1}的成绩,包括塑胶钞票的防伪技术等。为表彰他对澳中双边科技交流的杰出贡献﹐1999年﹐冒怀庆荣获首届“澳中理事会奖”。他也被聘请为中国科学院,内蒙古等大学的名誉教授。

  冒怀庆博士简历

  冒怀庆,蒙古根,祖籍江苏如皋,出生於重庆。幼年时随父母移居香港。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校后,前往美国求学。于密西根大学获数学硕士与化学博士学位。

  从1976年至2006,一直供职于澳大利亚xx科工研究院分子科学研究所,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他被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前澳大利亚xx科工研究院院士和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会员。同时,冒教授也被聘请为澳洲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由于对澳洲科技的杰出贡献,於2003年获得澳洲政府颁发的“百年奖章”。

  在业余时间,冒怀庆对乒乓,网球,摄影和旅游也多有兴趣,其摄影作品曾在中国展出。他对澳洲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也很有兴趣,五年前曾与两位中国报社记者合著“澳洲三人行”一书《羊城晚报出版社》将澳洲文化介绍给中国读者 。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冒怀庆:钞票防伪技术的先驱】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