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2010-04-28 13:53:23 阅读17 评论0 字号:

2010-04-28 06:26:42 来源: pcpop(北京) 

1877年爱迪xx明了一种录音装置,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圆筒 形腊管的锡箔上。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这个装置录下了爱迪生朗读的《玛丽有只小羊》的歌词:“玛丽抱着羊羔,羊羔 的毛象雪一样白”。这总共8秒钟的声音成为世界录音史上的{dy}声,很可惜我没能找到与这个圆筒形腊管的相关图片。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音频设备一直都在进步,它包含了记录、播放、放大和听音设备,它们共同组成了声音记录和传播 的载体。从1887年到1987年的整整一百年间,音频设备得到了不小的发展,收音机在中国得到了基本的普及,而从这时候起,我也开始逐渐接触音频设 备……

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小编与音频设备有关的20年,在这20年里,一直有不同的音频设备陪 伴着我,随着年月的增长,音频设备也变得越来越先进,但我对音乐的热衷从未改变……

1.燕舞牌收音机

{dy}个给我留下印象的音频设备应该算是当时家喻户晓的燕舞牌收音机。“燕舞!燕舞!一曲歌来 一片情”,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歌词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家喻户晓,江苏盐城燕舞集团的收音机产品也红遍大江南北。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燕舞当年的广告

当初江苏盐城燕舞集团为对“燕舞”收音机作一次总体宣传而不惜血本,在约定好的时间里,同时 在各省、市电视台、报纸刊登广告,八面出击,造成宏大声势,在当时的广告行业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据说,1987年该厂用来投放广告的费用就接近了200 万元,这在当时来说算是很大一笔数目了。

说起“燕舞”,不得不提起那些让人记忆犹新的电视广告片。1984年,家电业远远没有现在竞 争那么激烈,广告的概念对人们来说还很陌生。就在此时,“燕舞”投入40多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大打广告,到1987年的时候,“燕舞”的广告费已经达到 400多万元。“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燕舞888,质量顶呱呱”、“到处莺歌燕舞,带来知音无数”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给燕舞带来了丰厚的利 润。有人说,正是“燕舞”的成功,拉动了中国家电广告的大幕!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燕舞牌收音机

直到现在,许多人还记得当年燕舞广告中那个抱着吉他,听着双喇叭,跳着迪斯科,唱着“一曲歌 来一片情”的青年人苗海忠。当年的“燕舞小子”如今已经是一名中青年演员,多年前,苗海忠主演的情景喜剧《旅行社的故事》也曾在国内热播。曾经有记者对苗 海忠进行过采访, “我还是很感谢当年那部燕舞广告的,他让我有机会被那么多人认识,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这样的机会很难得。”苗海忠告诉记者,1986年拍广告时他只有 18岁,还是北京四十中学的学生,中央电视台导演去学校招募临时演员时挑中了他,后来他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正式走上了演员道路。“燕舞倒闭的事我听说 了,这没有什么遗憾的,这就是市场规律。如果以后还有人做‘燕舞’这个牌子的话,我希望他们能够做好。”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苗海忠的博客截图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红色娘子军剧照

我在网上还搜索到了苗海忠的博客,在此于大家一起分 享:http://miaohaizhong.blog.sohu.com/。这就是我所接触到的{dy}款音频设备,品牌还记得是燕舞,但具体型号早已忘 记,只记得当时和家里人都{za}听的是那首《红色娘子军》。

2.松下Walkman

SONY在1979年7月1日推出了世界上{dy}款磁带随身听——Walkman TPS-L2,Walkman的发明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和频率,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人类音乐的进步。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Sony的老式Walkman TPS-L2

大概在95的时候,我以要学英语的名义,跟父母不断地软磨硬泡,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属于我个 人音频设备——Panasonic的一款Walkman。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松下的一款Walkman(不是我用过那款)

具体型号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这款Walkman上有6格的频段调节,当时售价是400多 元。比较悲剧的是,这个Walkman并没有陪伴我多久。我的童年在南方度过,有一年和家里一起去外地探亲,没把Walkman一起带上,放在了家中的书 架上,书架上没遮没挡,恰逢当年家里特别潮湿,探亲回来后发现心爱的Walkman上挂着一层水珠子…………心爱的Walkman就再也醒不来了。之后它 被我一直放在了书桌中间的抽屉里,从此长眠…………再后来,家搬了好几次,它也不知不觉地被弄丢了。

3.随身音频设备缺失期,建伍音箱、创新PC Works 2.1陪伴

上文说到心爱的Walkman因为受潮而坏掉,之后就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买随身音频设备, 这段时间大概有两三年。期间家里曾购买了三星的一款VCD机,能读取从最小尺寸的CD到{zd0}尺寸的VCD(叫什么我也不知道,总之与黑胶一样大)的光盘, 配的是力王功放和一对建伍音箱,具体型号都已忘记。父亲比较爱在家里唱卡拉OK(那时候是这么叫来着),兴起之时还会拉起母亲在家中的客厅跳舞。当时也买 了不少的古典乐和民歌的CD,现在只记得有俞丽拿的《梁祝》、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当年的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俞丽拿-《梁祝》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柴可夫斯基芭蕾组曲》

98年,家里买了{dy}台电脑,14英寸飞利浦显示器、586的主机、三星的键盘和鼠标,还有 就是创新的PC Works 2.1音箱。现在想来觉得自己很幸运,创新的PC Works 2.1可以说是2.1音箱的鼻祖。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创新的PC Works 2.1音箱

其实当年还不懂得什么是好音箱,什么是2.1,买到这款音箱纯属偶然。家里当时这整套电脑都 是托人买的,花了大概不到5000元,而音箱也是一起买的而已,当时xx没想到这款音箱就是创新的PC Works 2.1。前段时间到朋友家里,见到朋友还在用这款音箱,只是都已经外壳已经很黄了,可能还有不少的网友也还在用这款音箱吧。

4.松下 Discman SL-CT790

大概是在99年的时候,我与家人一起到xx百货商场买下了这款CD唱机,可能是大家叫惯了 Walkman,CD随身唱机就叫做Discman。当时,周围在用Discman的同学并不多,一个班上也就有3、4个,能拥有在当时算是比较xx的 Discman,我窃喜了很久。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Panasonic SL-CT790

现在这款产品肯定已经停产了,但估计在用的人还有不少,毕竟CD的声音还原度是很高的,音质 也好。这款Discman的功能在当时算很强大:一次充电100小时的使用时间,供电采用的是两节LR6(UM-3)型碱性电池(口香糖电池)或者通过外 接的电池仓的两节AA电池;48秒抗振;LCD遥控器;铝质外壳(经过拉丝处理)。但实际使用时间远并有100小时那么久,大概在60-70小时左右。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CD唱机{zh1}也悲剧了。怪只怪我当时太不小心,站在窗口听音乐看窗外的 “春风”时把它放在了窗台上,然后还在旁边放了瓶饮料,后来不小心手一松把它摔到了地上,不过还好是家里的地上,要是摔倒楼下就(当时家里住在8楼)…… 后来拿去非官方维修站修理,拿回来后发现被换了激光头。机子是日本原装的,激光头为蓝色,后来在使用时发现读盘很费劲,而且有“嘎吱嘎吱”的噪声,仔细检 查后发现光头被换掉了。到此为止,Discman只使用了不到1年……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一定找官方的或者你认为靠谱的维修站修理东西,要不就会像我一样悲 剧。

虽然它悲剧了,但是用它作为随身音频设备的日子里,它带给我很多的快乐。记忆最深的还是有段 时间,上课时把它偷偷地放在裤兜里,然后把耳机线从外套的袖口中顺出来,并做托腮状,这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听音乐了,这招在当时是很流行的,而且屡试 屡爽……{wy}不爽的就是那段时间测验成绩,很杯具,为此还被家里逼迫停用了一段时间。

但那段时间我让我对音乐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当然那时候听的最多的还要数周杰伦的《范特西》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周杰伦的《范特西》

周杰伦我就不介绍了,他音乐的后期制作、和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又很长一段时间,乐 坛上都没再出现像他那样的英才了。关于周杰伦当时校园内流行过一个搞笑的段子,段子是在他推出《依然范特西》(那时在念大学)后出现的:周杰伦在2001 年来到x大时,吃过学校食堂后意味深长地写下了《饭特稀》,时隔5年,故地重游,在食堂吃过饭后又写下了《依然饭特稀》。

5.索尼 MP3 NW-E50(银白)128Mb

这是我的{dy}款MP3,大概是在03年买的,我记得当时苹果的iPod也是刚推出不久,最多 也就是出到了第二代的样子。当时已经馋了很久的MP3,从听说“MP3”这个东西到了解MP3再到拥有{dy}台“MP3”,已快有2年的时间。家人答应要买 之后开始IT网站上仔细地查找,{zh1}决定要买这款SONY的NW-E50。选它的理由有不少:好看(真的很好看),一节稍好点的电池就可以用6、70个小 时,音质好,SONY特有的AC3格式(通过SonicStage可以把MP3或WMA格式转换成AC3格式,平均每首歌压完只有2M)码率低而且失真度 小。{wy}的缺点就是非常贵,当时128Mb的售价为1499元,256Mb的售价为1799元。后来考虑了半天还是决定买是128Mb的,256Mb的实 在太贵,当时的iPod售价好像是2500左右。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Sony NW-E50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Sony NW-E50的USB槽及电池仓

SonicStage是个跟让人讨厌的软件,一是运行起来比较慢,二是比较容易 导致系统崩溃,而且是崩溃得必须重装系统。这个现象在很多使用过的人都有反应过,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朋友买了Sony的香水瓶MP3 NW-E407,记得他是存了很久的钱才买的,买完之后没几个星期就要出掉,原因是换一次MP3的音乐就要重装一次系统……质量上这款MP3也有些问题: 一是电池仓的盖子很快就松了,而且电池仓比较紧,电池往外顶的力很大,后来实在无奈就用橡皮筋和透明胶一起固定电池盖了。二是导航梭用了不到半年就有些迟 钝了,到了后来要换歌就变得非常费劲,要使劲搓它,还得碰运气凭感觉才会有反应,让人很崩溃。

后来因为用起来实在太痛苦,就没再用它,把它收藏了起来,但估计现在也找不到了。

6.iPod Shuffle 2代 1G (粉红色)

iPod shuffle 2代其就是作换衣广告的那款,口香糖型Shuffle的接替品。当时公交站台,电视,网络上铺天盖地地都是这个换衣广告,最近益达口香糖也有一个与其创意 相似的广告,但没有苹果的有感觉。买它时候,已经上大学了,是从生活费中省出来买的。我选择了粉红色,觉得搭配别的东西会很好看,买的时候shuffle 2代刚在中国上市,现在应该还有卖,但售价只有300多了。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iPod shuffle 2

iPod shuffle 2换衣广告: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yNTM0Njg=.html

这个iPod是在06年的时候购入的,原因是前任的SONY那款实在没法用了,当时想听听苹 果音是怎么样的,但又没钱买硬盘iPod,所以就买了shuffle 2,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苹果的东西确实好用,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软件上都要比前任好不少。虽然没有屏幕,shuffle 2的盲操性很好,也给人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那种感觉很爽。至于苹果音,因为shuffle 2和硬盘iPod用的不是同一种解码器,前者与老款shuffle一样,采用sigmatel解码芯片,而同时期的classic用的是Cirrus芯 片,两者音质差距较大,但苹果音可以归纳为,平淡无奇。

后来有一次接了一台有病毒的电脑,Shuffle2就再也没有电脑能打开了,变成了一个“活 死人”,虽然还能听,但是却换不了歌。过了一段时间拿去返修,结果很让人满意。维修的时候,保修期刚好没过,当时在经销商的技术那修了一会,发现无果,就 拿到了苹果在哈尔滨的维修处去修。3天后打电话让我去取,说是闪存坏了,给我换了台新的shuffle2,只是没有任何配件,只有裸机和底座,装在一个塑 料密封袋里。维修完之后苹果还发了邮件到注册邮箱,是一份很详尽的维修后的意见回执,我也仔细地填了。苹果的售后很负责,值得学习。

Shuffle2现在也偶尔出去玩的时候也用,可能是因为耳机换的比较勤,耳机插口出现了一 点小问题。

7.iPod nano3代 4G(银色)

nano 3是nano中{wy}一款采用“矮胖”外观设计的,也有不少人戏称它作“小胖”,是我在07年买的,当时3代nano刚上市,市场上也是刚有货,音质要比 shuffle好很多,解码芯片用的是三星的,其实也不算好,这是我用的{dy}款转轮式的iPod,一直用到现在。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iPod nano 3

nano 3是{dy}款有视频功能的nano,之前只有部分额定硬盘式iPod才有。为了视频功能,所以把它设计成了“矮胖”的形状,握着它的手感很好,薄的让人怕会 掰断,它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MP3。因为后来的iPod里都安装了重力感应系统,所以nano又恢复了细长形,有需要时可以横过来看。4代nano的亮点 是可以甩一下就换歌,5代的nano更是有了摄像头,可以摄录视频。

8.耳机

真正开始喜欢耳机,还要从{dy}条自己买的耳塞森海塞尔MX350开始算,对耳机的热爱,源于 对音乐的喜好,在烧耳机的过程中,又让我更加喜欢音乐,懂得如何去欣赏音乐,这两者是相彰得益的。

在买MX350之前,让我当时觉得音质比较好的耳机,有SONY NW-E50原配的耳塞MDR-XXX(不记得了),还有就是在一个朋友那听的森海塞尔的HD201,虽然现在看来这几个耳机的音质在一般不过了,但是在 当时却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尤其是在听HD201的时候,当时有种被人用手指刮头皮的感觉,听的我非常兴奋。虽然HD201的售价在当时只有230左 右,但是作为学生的我还没有这个经济实力。考虑了很久,才买下了MX350……

● 森海塞尔MX350

MX350是我在05时买的,在当时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好耳机,是森海在当年新出的系列,外观 还算时尚。刚买时觉得MX350的声音挺好,虽然森海当年是以MX500作为主打,但我当时还是觉得自己的MX350声音比较好。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MX 350

随着后来越烧越高,也越来越觉得MX350的声音空洞飘凛,低频质量也不好,解析度更是不 行。虽然后来觉得MX350音质不好,但也用它听了很长时间,大概有1年多的样子,期间与其相配的音源,是NW-E50。

● 森海塞尔HD202

HD202是我在06的时候买的,也是我使用的{dy}款头戴式耳机。这款音箱的特点是低音比较 好,低音的能量感不错,但缺少了点扩散感,下潜的力度也只是平平而已。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HD 202

这是一款全封闭式耳机,能够较好地隔掉一定的外噪。但是由于它的耳罩部分并不算大,加上厚厚 的一层棉垫,佩戴的时候会有不小的压迫感,而且耳朵上郭部分有一点会被挤到,长时间使用会不太舒服。HD202很难推,因为那时候还买不起二房,所以我只 把它插在笔记本上,用的是板载声卡。这个耳机现在被我放在了家里,让家人偶尔使用,去年回家的时候它还很健康,只是上面布满了厚厚的灰土。

● 森海塞尔PX100 60周年纪念版

PX100是我使用时间最长,使用频率{zg}的一个耳机,60周年纪念版的PX100是白色 的,并送一块森海的水晶石,包装也比普通版要豪华一些。因为一直是在同一家买耳机,和老板已经非常熟了,所以买这个耳机花的是和普通白色PX100一样的 价钱。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PX 100(白)

虽然现在森海已经推出了PX100II,售价也翻了倍,但是旧版的PX100还是有在卖。稍 微对耳机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PX100,这是一款很成功的便携式耳机,对它的评价好的多坏的少,买它的人也是很多,PX100让很多人都开始对耳机感兴 趣。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很喜欢它的,PX100有着较好的音质和便携性,外观也很不错。曾用它搭配过很多的功放和前端,但它终归只是一款便携式头戴耳 机,后来也放弃了为它搭二房的打算。把它插在小胖nano上,轻轻松松,干干净净,这种感觉很好。

● 森海塞尔MX90VC

大概是2007年,森海塞尔推出了其street(街头)系列、sport(运动)系列和 style(格调)系列的耳机。这三个系列新推出的耳机在外观设计和功能性上和以往都有了不小的改变。在新推出的这批耳机里,最为推崇的还要数 MX90VC(VC代表线控)。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MX 90VC

在买这款耳机前,YY了它很久,YY它的线控它的耳鼓固定系统它的心型收纳盒,后来还是在原 来一直买耳机的那个商家处以低于市价100元的价格够买了90VC。

MX90VC是一款声音很均衡的耳机,64Ω的阻抗看起来很唬人,高达117db的灵敏度并 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推,然而也对前段的推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这款耳机我也使用了很久,它的质量还不错,除了插头比较容易脱胶外,没有什么大的缺点了。我在上 大学的时候经常都会去图书馆看书,最常使用的就是90VC,一是佩戴比较舒适,音质不错,而且也不会影响到旁边的人(因为前任的PX100外噪很大)。

● 拜亚动力DTX900

从前面的讲述中您可能会发现,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森海迷,当然我也不否定。在听了多年的森海 音后,我终于受不了了。MX90VC的森海音很浓,浓的有点让人受不了,就像红烧肉、红烧带鱼、红烧猪蹄虽然好吃,但如果天天吃顿顿吃红烧的菜,总有会崩 溃的{yt}。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拜亚动力DTX900

在听到拜亚动力DTX900后我当时就决定了要买下它,在这之前是没有任何征兆的。拜亚动力 耳机造型和外包装做的远不如森海那么有现代感,虽然都是德国佬的做东西,但他们的产品并不相似,类似于老一辈和年轻一辈的关系。拜亚动力诞生于1924 年,森海塞尔诞生于1945年,虽然只有21年的差别,但他们走的路线却是不同的。

● 舒尔E3C墨西哥版

这是我所用过的{dy}款动铁耳塞,墨西哥版并不是专门要买的,而是因买的时候E3C在市面上已经极少有货了,迫于无奈才买的。E3C墨西哥版也是在以前一直光顾的那家买的,听老板 说这是他们的镇店之宝,要是别人肯定不卖,于是我就以1380买下了(后来才知道E3C的墨西哥版曾一度卖到了1700元)。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SHURE E3C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E3C的配件

刚开始戴它的时候不太舒服也不太习惯,挑来挑去也只有黄色的记忆海绵戴着没那么难受。上图所 示为E3C的4种配件,墨西哥版的包装里并没有最右边的那种胶套,E3C细节的丰富程度和中频的饱满程度和隔音程度都是我之前的耳机里所无法比拟的。后来 戴了一段时间,黄色的海绵套就变得很黑(因为每次戴都要用手先捏扁,难免会沾到手上的脏物),戴不了多久耳道里就会发痒。后来就尝试了最小尺寸灰色的硅胶 套,戴它时与戴海绵套时的听感有一定区别,感觉声音单薄了不少。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E3C墨西哥版的包装

这款耳机陪伴了我很久,因为它的线材是在是太结实,而且也不易老化,有人曾戏称可以拿它来当 裤腰带。还有就是它的收纳盒,扣起来后的承重能力在50kg以上。E3C目前还有在用,老美做的东西确实很皮实。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E3C收纳盒

由于它只有一个频带比较宽的单元,与现在的3单元甚至是4单元动铁耳机的声音有一定区别,尤 其是在中低频上,但也不是说不好。E3C在当时被称为“小三”,音特美的ER4P则被称为“小四”,它们都是各自品牌代表性的作品,也都是单单元的动铁耳 机,舒尔现在有不少2单元、3单元的动铁耳机了,而音特美还在坚持做单单元的动铁耳塞。

爱丽丝 M1(旧版)

爱丽丝M1在去年推出了新版,售价比旧版的要高100元左右,所用的单元不同,音质上也有一 定区别,但目前还没听过,所以标题加上旧版的标注以示区别。爱丽丝是美国歌德旗下的一个子品牌,造型很复古。M1的单元在与头戴部分连接的金属条上可以 360°地旋转,一开始用的时候有点不适应,但用了一阵之后就习惯了。M1的单元上有厚厚的海绵垫,佩戴的时候非常舒适,但是夏天的时候会有点热,长时间 使用会生痱子。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爱丽丝 M1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M1的外包装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厚厚的海绵垫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

M1的插头上印的是歌德的logo

爱丽丝M1的声音取向非常分明,它的低音非常棒。低音很有质感且弹性十足,非常 好听。中高频方面感觉M1在中频部分有明显的凹陷感,这就让高频部分显得有点过尖。综合来说爱丽丝M1非常适合用来听摇滚和流行,声音风格和它的外观都会 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M1是我最近使用频率{zg}的头戴耳机。


从燕舞牌收音机到iPod nano 3,小编有幸亲身经历了音频设备这20年的变迁。曾经想过去淘一台留声机,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没有达成。这20年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无论从音频设 备的体积、厚度、外观还是从存储格式、存储量来看,音频设备都有了极大的进步,相信音频设备在以后还会走得更高更远…… (本文来源:pcpop )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从卡带到iPod:小编回忆音频设备20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