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 xxh114@126的日志- 网易博客

房 子

2010-04-28 21:56:56 阅读15 评论1 字号: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之

A、

        《两会前房地产新政呼之欲出》--2010-3-2 每日经济新闻

 

        在巨大的民意呼吁下,各方对民意作出回应。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采访时,以很大的篇幅提到了房地产市场,房产新政呼之欲出。

    温总理表示,“我有决心,本届政府任期内能把这件事情管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这是一个公开的承诺,时限是两年。

    实现承诺靠四条措施,一是增加保障型住房,二是鼓励和支持人们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用房。由于我们的国情,我们把重点应该放在低价位和小套型,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土地以及金融和财税上给予支持。第三,要抑制投机性和投资性的住房,主要是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第四,要管好市场。政府有责任管好房地产市场,就是依法对那些圈地不用、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上述四条措施是搭建房地产市场的四根梁柱。简言之,是保持两个平衡: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平衡,保持xx房与普通商品房的平衡;抑制投资性与投机性住房,主要采取的是经济与法律手段,其中税收、货币手段并不可少;惩处市场秩序的破坏者。

    在影响面大的举措出台之前,一些较为严厉的手段纷纷出台尝试市场反应。一是各地对闲置地的处置越来越严格。广州市{zx1}出台《广州市闲置土地处理办法》,规定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规定,被认定为闲置土地的,将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一次性征收闲置费,土地闲置增值后,开发商还要补交“增值地价”。二是房贷优惠利率基本取消,目前各地首套房首付纷纷提高至3成,7折利率已成“空壳”,二套房贷则更是空前“难产”,申请周期大大延长。银监会对于信贷的风险控制将越来越严格。三是各地出台的地方房地产政策,将保障房用地纳入全年土地供应范围。“京版11条”推出“两个50%”,即2010年各类政策性住房用地占全市住房供地的50%以上,新开工建设和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占全市住房新开工套数的50%以上。

    房地产新政呼之欲出,重点是建保障型住房,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从税收与信贷上鼓励小套型住房。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目前是提高按揭成本、增加交易税,至于物业税等持有税有待两会揭晓答案。

    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遭遇的拦路虎是既得利益在税收方面的阻挠。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是人多地少的自然资源贫乏国的必然选择。{zh0}的财政手段是征收物业税,这会遭遇巨大的阻挠。掌握房地产资源的人会向民众游说,表示征收物业税是对所有拥有物业者产权的剥夺,到目前为止,网络上反对物业税最义正词严的声音就来自于对所有者产权的保护。越是及早公开信息、越是提前声明对于产权的重视、越是保护普通物业所有者的利益,越是能够抵挡既得利益者假借民粹的侵袭。

    谣言止于智者,恐慌止于信息公开,安全感基于对法律的信任。没有这三点,政府推出的任何举措,即使于民有利,同样会遭遇严峻的质疑。民众不会读心术,不可能通过对官员表情的解读获得信心,只有通过制度才能获得安全感。

    增加保障型住房{zd0}的障碍是地方财政。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财政获得公共支出资金的很大一部分,2010年之所以沿海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以50%左右的土地投入保障型住房,是因为2009年红火的房地产市场保障了收入来源,而中西部地区无法完成保障规划,只能指望更多的中央拨款。如果地方税费问题不解决,房地产就会陷入以商品房税费养地方政府、以商品房税费养保障型住房的怪圈,房地产热了要冷、冷了盼热,无穷无尽,没有了局。

    房地产的正常化、房地产的市场化是与中国的税费结构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地方政府能够通过消费、通过企业获得生存的税收,是地方政府摆脱房地产、也是房地产不再成为经济xx的前提。

    不要说地方政府的收入没有摆脱土地,还有越来越多的大型垄断企业垂涎于房地产暴利,杀入房地产行业。2009年12月{zh1}{yt},中国电信旗下的中卫国脉公告,重组完成后的中卫国脉将成为中国电信旗下土地资源整合、房地产开发业务平台。12月27日,中国人寿示,计划用45亿元认购远洋地产新增发的9.34亿股,成为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而南航、海航、银行、城投公司,纷纷抢入房地产市场。

    国家统计局告诉了我们原因:2009年1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8年房地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586.5亿元,比2004年增长107.5%;房地产企业实收资本33052.4亿元,营业利润3861.3亿元,分别较2004年增长123.2%和290.4%。更不必提房地产利益链条中存在的贪腐现象。

    房地产市场阳光化是房地产市场合理化、市场化的前提。实现房地产新政,是个伟大的理想,不仅需要税费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的配合,还必须扼制利益链条上的资源掌握者政府、开发商、银行等的贪欲。

注:忙碌的{yt},晚上金融沙龙期间,正在大家对欧元走势稍拾信心时,英镑突然暴跌?莫非索罗斯再次玩转英镑?

    关于国家统计局房地产统计数据上周已有专文,由于杂志未出版,不日刊载。

    最近对于中国经济有一系列的想法,会陆续与大家交流。总体而言,今年不担心通胀,担心的是类似于新泰等地的拴在裤腰带上的官员选拔网,可怕之极,这股力量会毁了中国的未来。

B、

《房价疯涨是实体经济开始没落的标志》--2009-9-20 解放日报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目前国内住房总价值可能超过90万亿元,也就是超出GDP近200%。而城市居民需要花掉近22年的工资(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套房。我们要对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保持足够的警惕。

    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中,还没有一种模式的成功是靠房地产撬动的。相反,在房价到达疯狂之巅时,往往意味着某种模式的失败。如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和次贷危机之前的美国。

    房地产不具备xx经济整体向上的创新能力。是的,我们可以建低能耗住宅,可以建高科技住宅,但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生类似于互联网革命式的住宅革命,将住宅领域的经济效率提升推进至每个行业、每个领域,而以往的蒸汽机、火车、电报、石油等都起到了与互联网相似的作用。

    恰恰相反,房地产高涨之时说明产业高峰期已过,企业创新能力处于低谷。美国1929年之前经历了数十年的创新高峰期,后期楼市大涨,到1929年股市崩溃,楼市崩溃在1932年,引发股市雪崩。下移80年,到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崩溃之后,房地产市场开始疯狂,{zh1}激发出让所有人震惊的次贷危机。日本同样如此,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的创新能力挖掘殆尽,而日本国民的生活也通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走入均衡,此时,由于币值原因,日本资产泡沫疯涨而后崩溃,消灭了日本多余的货币。

    疯狂的房地产市场是货币失衡的产物。如格林斯潘所说,货币自从上世纪70年代脱离黄金之锚后就开始走向泡沫之路,早在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就达160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约为65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不是体现在次级债领域,就是体现在外汇市场,总要找到一个发泄的渠道。

    房地产就是{zh0}的泄洪口。房地产兼具消费与投资双重功能,可以吸引消费与投资两方面的资金,吸引的资金量足够多。而《中国证券报》统计出的国内住房总价值可能超过90万亿元,这样的计算即便不失误,也不算太准确。因为GDP是实实在在的财富,而房地产的财富大部分人是不能xx的。

    还是以日本为例。1990年,日本土地资产总额为2400万亿日元,而美国全国的土地资产额约为600万亿日元,日本是美国的4倍,但日本财富不可能等于美国的4倍。从1985年到1990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4倍,住宅用地上涨了2.5倍,大阪的上涨幅度更大,商业用地上涨了3.9倍,住宅用地上涨了3倍。出租市场不可能弥补如此高的房价,当利率稍有上升,市场开始恐慌,当更多的投资客要求xx时,市场崩溃。

    日本房地产市场大幅上升是低息政策与美国威逼日元升值的结果,这导致日本国内货币发行量过大,长期扭曲的货币度量之下,日本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反映的是日元在国内贬值。市场准确地反映出了这一印像。

    实体经济的提升,来自于企业效率的提高,来自于稳定的货币市场,而不能系于投资品市场。房地产市场疯狂是一剂清醒剂,提醒我们实体经济的复苏还有待努力。

C、

分解新出台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100428

 

简介:为帮助大家学习和使用规范,我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规范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现综合起来讲解。

  • 关键字: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建筑面积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和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帮助大家学习和使用规范,我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规范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现综合起来讲解。

    {dy}部分总则阐述了规范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的原则等。第二部分例举了25条术语,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涉及的建筑物有关部位的名词作了解释或定义。第三部分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共有25条,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规范条文说明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的具体内容、方法做了细部界定和说明,以便能准确地使用规定和方法。下面着重讲一下规范中的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一、房屋建筑的主体部分

    1、单层建筑物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图1);高度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zd1}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图1 勒脚

    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

    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层高界限计算法”。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zd1}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3、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

    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净高界限计算法”。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屋面板)底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图2: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4)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4、地下建筑、架空层

    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yj}性顶盖的出入口)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yj}性顶盖是指经规划批准设计的{yj}使用的顶盖。

    图2 坡屋顶下空间利用

    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和深基础架空层的建筑面积,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 设计不利用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和深基础架空层,不应计算面积。

    图3 地下室示意图

    5、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回廊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回廊是指在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

    6、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变形缝

    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其高低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部分的面积内。(图4)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图4 高低联跨的厂房示意图

    7、室内楼梯、井道

    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并入建筑物面积内。自然层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如遇跃层建筑,其共用的室内楼梯应按自然层计算面积;上下错层户室共用的室内楼梯,应选上一层的自然层计算面积。(图5)

    8、建筑物顶部

    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间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无围护结构的不计算面积。

    9、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建筑物,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图5 户室错层剖面示意图

    10、外墙(围护结构)向外倾斜的建筑物

    设有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图6)

    如遇到向建筑物内倾斜的墙体,则应视为坡屋顶,应按坡屋顶内空间有关条文计算面积。

    图6 某楼层剖面

    二、房屋建筑的附属部分

    1、挑廊、走廊、檐廊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有{yj}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走廊是指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挑廊是指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檐廊是指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图7)

    图7 檐廊示意图

    2、架空走廊

    建筑物之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有{yj}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无{yj}性顶盖的架空走廊不计算面积。架空走廊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3、门斗、橱窗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落地橱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有{yj}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门斗是指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建筑过渡空间,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图8);落地橱窗是指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

    4、阳台、雨篷

    建筑物阳台,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敞开式阳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阳台是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物的建筑空间。

    雨篷,不论是无柱雨篷、有柱雨篷、独立柱雨篷,其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m者,应按其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宽度在2.1m及以内的不计算面积。雨篷是指设置在建筑物进出口上部的遮雨、遮阳篷。

    5、室外楼梯

    有{yj}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无{yj}性顶盖,或不能xx遮盖楼梯的雨篷,则上层楼梯不计算面积,但上层楼梯可视作下层楼梯的{yj}性顶盖,下层楼梯应计算面积(即少算一层)。

    6、舞台灯光控制室

    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三、特殊的房屋建筑

    1、立体库房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2、场馆看台

    有{yj}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场馆看台下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图9),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如图9: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注:这里所谓“场馆”实质上是指“场”(如足球场、篮球场等),看台上有{yj}性顶盖部分;“馆”应是有{yj}性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单层或多层建筑物相关规定计算面积。

    3、站台、车(货)棚、加油站、收费站

    有{yj}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站台、车棚、货棚、加油站、收费站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在站台、车棚、货棚、加油站、收费站内设有有围护结构的管理室、休息室等,另按相关条文计算面积。

    四、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其他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除上述已提到的除外):

    1、建筑物通道,包括骑楼、过街楼的底层。建筑物通道是指为道路穿过建筑物而设置的建筑空间;骑楼是指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过街楼是指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房。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3、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的幕布、布景的天、挑台等。

    4、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或罐体的平台。

    5、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6、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7、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设置在建筑物墙体外起装饰作用的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

    8、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

    9、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

  •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房子- xxh114@126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