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驯化之源之三_左左302_新浪博客

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家禽驯化之源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7、鸿雁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类别:游禽            科  属:雁形目鸭科雁属

       产地:全球            驯化地:亚洲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鹅,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从王羲之爱白鹅到唐朝骆宾王七岁时写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佳句,鹅深受文人百姓之喜爱远甚于其他家禽。鹅的祖先也非等闲之辈,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中国鹅由鸿雁驯化而来,也是出名的大雁。 家禽驯化之源之三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中国鹅的祖先通常被认为是鸿雁,亚洲的鹅由鸿雁驯化而来。鸿雁是传统说法的雁,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不像天鹅个头大身体匀称灵活,略显得笨重,但飞行起来,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是xx的迁徙鸟类。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鸿雁身长81-94cm,雌雁体重3000g,雄雁体重3500g。雌雄相似。但雌鸟略较雄鸟为小,两翅较短,嘴基疣状突亦不明显。成鸟从额基、头顶到后颈正中央暗棕褐色,额基与嘴之间有一条棕白色细纹,将嘴和额截然分开。头侧、颏和喉淡棕褐色,嘴裂基部有两条棕褐色颚纹。背、肩、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暗灰褐色,羽缘较淡或较白,形成明显的白色斑纹或横纹。尾上覆羽暗灰褐色,但最长的尾上覆羽纯白色,尾羽灰褐色。前颈和颈侧白色,前颈下部和胸肉桂色,向后逐渐变淡,到下腹则全为白色。尾下覆羽亦为白色,两胁暗褐色,具棕白色羽端;翼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色。嘴黑色,虹膜红褐色或金黄色,跗蹠橙黄色或肉红色。雄鸟上嘴基部有一疣状突。雏鸟体被绒羽,上体黄灰褐色,下体淡黄色,额和两颊淡黄色,眼周及眼先灰褐色,额基无白纹。嘴黑色,嘴尖淡黄色,虹膜淡黄色。家禽驯化之源之三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鸿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繁殖于东北,迁徙途经中国东部至长江下游越冬。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鸿雁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特别是平原上湖泊附近水生植物茂密的地方,有时亦出现在山地平原和河谷地区。冬季则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水库、海滨、河口和海湾及其附近草地和农田。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鸿雁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即使在繁殖季节,亦常见4-5只或6-7只一起休息和觅食。善游泳,飞行力亦强,但飞行时显得有些笨重。警惕性强,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休息时群中常有几只‘哨鸟’站在较高的地方引颈观望,如有人走近,则一声高叫,随即而飞,其他鸟也立刻起飞。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贴在腹下,一个接着一个,排列极整齐,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缓慢,徐徐向前。边飞边叫,声音洪亮、清晰、单声,但拖得较长,似‘嗯-嗯-’声,数里外亦可听见。家禽驯化之源之三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鸿雁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繁殖季节。冬季也常到偏远的农田、麦地、豆地觅食农作物。觅食多在傍晚和夜间。通常天一黑即成群飞往觅食地,清晨才返回湖泊或江河中休息和游泳,有时也在岸边草地上或沙滩上休息。家禽驯化之源之三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鸿雁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进行换羽,换羽时飞羽几乎同时脱下,在一定时间内丧失飞翔能力。换羽期开始后成鸟离开幼鸟,集中在湖泊、海滨、河岸等人迹罕至之处换羽。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这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大型雁受栖息地破坏和人类的国度猎杀,鸿雁日渐稀少,已成为xxxx保护动物。

8、灰雁

        类别:游禽             科  属:雁形目鸭科雁属

       产地:全球                      驯化地:欧洲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欧洲鹅的祖先通常被认为是灰雁,灰雁是xx的大型游禽,分布广泛,它和鸿雁驯化后培育出无数出鹅的品种,至今这种大型雁还在全球翱翔。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灰雁,别称大雁、沙鹅、灰腰雁、红嘴雁、沙雁、黄嘴灰鹅,为雁形目鸭科雁属,亚种两个,即Anser anser anser 分布于冰岛北部和欧洲中部,另一种为Anser anser rubrirostris 分布于土耳其、前苏联和中国东北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灰雁身长75-90cm,翼展147-182cm,体重2300-3500g,寿命17年。雌雄相似,雄略大于雌。头顶和后颈褐色;嘴基有一条窄的白纹,繁殖期间呈锈黄色,有时白纹不明显。背和两肩灰褐色,具棕白色羽缘;腰灰色,腰的两侧白色,翅上初级覆羽灰色,其余翅上覆羽灰褐色至暗褐色,飞羽黑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褐色,具白色端斑和羽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全白色。头侧、颏和前颈灰色,胸、腹污白色,杂有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由胸向腹逐渐增多。两胁淡灰褐色,羽端灰白色,尾下覆羽白色。虹膜褐色,嘴肉色,跗蹠亦为肉色。幼鸟上体暗灰褐色,胸和腹前部灰褐色,没有黑色斑块,两胁亦缺少白色横斑。家禽驯化之源之三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除西藏以外几乎遍及全国,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繁殖,在中部和南部越冬。数量较多。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灰雁3月末至4月初成群从南方越冬地迁到中国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北部地区繁殖,9月末开始成群迁往中国南方越冬,大批迁徙在10月初至10月末,少数持续到11月初。飞行时两翅扇动缓慢,显得有些笨拙,但较有力,不慌不忙,徐徐而飞,成单列或“V”字形队形。飞行高度亦很高,通常晚上迁徙,白天休息和觅食。有时边飞边叫,鸣声宏亮、清脆而高。

家禽驯化之源之三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一般2-3龄性成熟,但亦有在不到2龄时雄鸟即开始追逐雌鸟和驱赶其他雄鸟,并开始形成对。繁殖期4-6月。通常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营巢。营巢环境多为偏僻、人迹罕至的水边草丛或芦苇丛,也有在岛屿、草原和沼泽地上营巢的。多成对或成小群营巢,有时在一些营巢环境好的地方巢特别集中,巢间距仅10m左右。雌雄共同营巢。巢由芦苇、蒲草和其他干草构成,巢四周和内部垫以绒羽。每窝产卵4-8枚,一般4-5枚。

9、埃及雁

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类别:游禽            科  属:雁形目鸭科埃及雁属

      产地:非洲            驯化地:非洲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亚洲的鹅源于鸿雁,欧洲鹅源于灰雁,非洲也有自己的鹅,这种鹅的驯化历史虽较短,但已成为一种家禽,这就是埃及雁,一种非真正的雁,是草雁类的大鸭。家禽驯化之源之三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埃及雁,又名秃雁,为雁形目鸭科埃及雁属,原产非洲埃及一带,是出了名的雁鸭类水禽。埃及雁与南美的草雁相似,体型介入雁鸭之间,是一种似雁非雁似鸭非鸭的游禽,适应能力较强,虽驯化的历史较短,但人工养殖潜力大。家禽驯化之源之三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埃及雁长相独特,体长71-73cm,翼展135-155cm,体重1500-2250g。眼睛棕色,眼窝处有一对似戴上墨镜的红眼圈,颈部及背羽为巧克力色,善于飞翔,翅膀排列整齐的黑白两色所构成,有粉红色的长脚,嘴基米色。家禽驯化之源之三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埃及雁属群居性的水鸟,通常都以成双的姿态出现,白天活跃于宽阔的草原上,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清晨及黄昏为觅食时间,常成群集结于长满植物的湖畔觅食,但夜晚却展现其恋家的习性;回到同一地点过夜。

家禽驯化之源之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家禽驯化之源之三_左左302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