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育苗木的几种套种模式技术_河北省玉田县仓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网_百度空间

       繁育苗木需要大量土地,套种可以利用苗木的大小、高矮和生活习性等的不同,解决地少苗多,土地紧张的问题,提高单位面积产苗量和经济效益。

     一、利用苗木高矮互补和长短期效益相结合进行套种银杏与小叶黄杨、玉兰与长绿花灌木、法桐与黄杨、栾树与龙柏套种,既合理利用了空间,又为黄杨类苗木阻挡了冬季的寒风。

     二、利用深根与浅根的互补进行套种楸树属于深根树种,树干高大,树冠狭窄,遮光面积小,透光度大,不会形成固定的阴影,不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楸树可与黄连木、油桐、油茶、香花槐、侧柏组成复合经营模式,成为各类混交林,可同薯类、豆类、花生、棉花等间作,形成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三、利用生长特性进行套种麦冬、铃兰、鸢尾、玉簪为耐阴花卉,适宜种植在乔木下。

     四、利用植物之间的不同寄主进行套种皂荚、白蜡与七里香套种效果好。玉兰与桧柏、栾树与国槐套种都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五、利用苗木与绿肥植物的相互作用套种曼地亚红豆杉与白三叶草套种,作为绿肥植物的白三叶草为苗木提供氮素和其它营养元素,不施用任何肥料,苗木长势非常好。能与苗木套种的牧草有草木樨、苕子、紫云英、苜蓿、三叶草、二月兰和鹅冠草。

     六、生产上采用常绿乔木+常绿花灌木(前期)+地被植物(后期)的套种模式这种模式的经营周期通常要5~10年,上层栽植落叶乔木,行株距至少3×2米,以培育干径和良好的树冠。前期可套种常绿花灌木(应适当密植),如作为球形培养,株行距可定为1×1米,作为色块类培养,株行距宜设为20×30厘米。此阶段上层落叶乔木还未长满,可保证下层苗木有充足光照,尤其是11月至翌年4月落叶乔木进入休眠期,可为下层苗木补光提供机会。至于5~10月树叶阴蔽期,可为新定植的色块小苗适当遮阳,提高成活率。

     在上层树木充分发育后,可套种宿根植物、地被植物,株行距20×20厘米为宜。如此搭配,不仅实现了光的充分利用,在土壤空间利用上也很科学,落叶乔木树大根深,主根分布在土壤深层,而常绿花灌木和宿根地被苗小根浅,根系分布在10~30厘米深的表土层,下层苗木起挖在上层落叶乔木树冠充分发育之后,出售的同时,会对苗圃地翻耕,有利于落叶乔木产生新根,提高其移植成活率。

     套种要注意的问题套种苗木要相对较小,行株距较大,生长习性尽可能不同,以便充分利用阳光、水分和空间。适时进行移栽,长期种植与短期种植相结合。注意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其它植物的不利影响,如胡桃和苹果、松树和云杉、白桦和松树等都不宜种植在一起。胡桃分泌一种胡桃醌的物质,能抑制其它植物生长。



郑重声明:资讯 【繁育苗木的几种套种模式技术_河北省玉田县仓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网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