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生产_黑美人土豆的空间_百度空间

本规程可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种子部门和有关生产、科研、教学单位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而引用,也可用于农业科技培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zx1}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zx1}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243—82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DB64/T188—1997 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标准

DB63/T358—1999 青海省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3 定义

3.1 马铃薯病毒

侵染马铃薯造成其退化现象的各种病毒和类病毒,统称马铃薯病毒。

3.1.1 PVX

马铃薯X病毒,也称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主要症状表现为叶脉间花叶。

3.1.2 PVY

马铃薯Y病毒,也称马铃薯重花叶病毒,主要症状表现为轻花叶或茎粗缩,严重时坏死。

3.1.3 PVS

马铃薯S病毒,也称马铃薯潜隐性花叶病毒,症状表现为叶脉深陷粗缩。

3.1.4 PLRV

马铃薯卷叶病毒,表现症状为叶缘向上卷曲形成管状,病叶小,叶质脆弱,病株呈扫帚状。大多数品种初侵染时叶尖呈浅黄白色,有些品种呈紫色或红色。

3.1.5 PSTV

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症状主要表现在块茎上,病薯呈纺锤形,常发生龟裂畸形,茎叶上症状表现轻微。

3.2 马铃薯脱毒苗

指对马铃薯块茎进行病毒钝化、催芽处理后,通过茎尖剥离、分生组织培养而脱去PVX、PVY、PVS、PLRV和PSTV等病毒、类病毒的试管苗及其扩繁苗。

3.3 马铃薯脱毒种薯

利用脱毒苗,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世代扩大繁殖,生产出来的达到相应脱毒效果和质量标准的种薯,包括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等。

3.3.1 原原种

利用基础脱毒苗切段扦插,在温室或防虫网棚内繁育生产的无病毒种薯。该级脱毒种薯通常繁育生产为单重1g~20g的微型薯。

3.3.2 原种

用原原种在高山隔离区或具备合格隔离条件的其它地区生产的合格种薯。

3.3.3 一级种

用原种在合格隔离条件下生产的合格种薯。

3.3.4 二级种

用一级种在合格隔离条件下生产的合格种薯。

3.4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从培养脱毒苗开始,逐世代扩大繁育生产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乃至三级种的梯级繁种体系。包括设施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

4 脱毒种薯繁育技术

4.1 脱毒苗

4.1.1 块茎钝化和催芽处理

繁育脱毒种薯的马铃薯品种确定后,挑选若干个具有原品种典型特征特性、重100g~150g的壮龄薯,在2℃~6℃和连续光照下钝化纺锤形块茎类病毒60d,置于36.5℃~37.5℃温箱中钝化卷叶病毒30d,然后在室内13℃~18℃条件下催芽。

4.1.2 茎尖剥离

经过钝化和催芽处理的块茎,待幼芽长至4cm~5cm时,剪取上段2cm进行xx后,在无菌室内超净工作台上剥去长0.2mm~0.5mm、带1个~2个叶原基的顶端生长锥

4.1.3 分生组织培养

将剥离的茎尖分生组织立即接种在试管内的附加生长调节剂“MS”培养基上,每只试管接1个茎尖,接种后用绵球或纱布球塞住管口,管口外用牛皮纸包扎、封严,并编号、记录。接种试管置于气温20℃~25℃、相对湿度70%、光照强度3000lux~5000lux、光照长度16h/d的环境下(光源为日光灯,辅以散射阳光更佳),对分生组织进行培养。15d后,生长点明显增大变绿;60d后,可长成高约3cm的小植株。此时,将植株转移到不带有机成分的“MS”培养基上进一步培养,待到长出5片~8片小叶后,进行病毒检测。

4.1.4 组培苗切段扩繁

对生长到具有7片~8片叶、通过检测不带任何病毒和类病毒的组培苗进行切段扩繁。剪切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剪后每个切段至少带1个叶片。将剪下的切段水平放置于三角瓶内的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基选用不加任何生长调节剂和有机元素的“MS”培养基,1个容量200ml的三角瓶一般可放置40个切段。在温度5℃~22℃、光照充分的条件下培养30d后,切段将长成叶龄7片~8片的植株,可供再次切段繁殖。扩繁苗要严格进行病毒检测。

4.2 原原种

4.2.1 繁育设施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微型薯必须在温室或网棚内繁育生产。

4.2.2 繁育措施

4.2.2.1 炼苗

培养基础苗的扩繁脱毒苗长到株高3cm~4cm、苗龄3片~4片叶时进行移植。移植前5d~7d开始炼苗,可以把三角瓶封口膜揭启后就地放置在培养室炼苗,也可以将封口三角瓶从培养室移到温室自然光条件下炼苗。经过适应性锻炼后使扩繁苗达到叶片宽大深绿、茎杆粗壮的标准。

4.2.2.2 建造苗床

制备大小适中、深度20cm的培养盘,或挖出长2m、宽1m、深20cm的苗池,底覆一层棚膜或地膜,上铺蛭石基质,厚度10cm。苗床建成后,可移植培养基础苗,也可扦插快繁原原种。

4.2.2.3 培养基础苗

扩繁脱毒苗经过适应性锻炼后直接带根移植或切段后再扦插到培养盘、苗池中,培养成基础苗。

4.2.2.4 微型薯快繁

4.2.2.4.1 扦插苗处理

基础苗株高达到10cm、展开7片~8片叶时,从各分茎顶端剪下带有2叶1心的扦插苗。扦插苗剪下后,在生根粉20ppm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滤水待插。

4.2.2.4.2 扦插定植

按4cm×5cm的密度在培养盘或苗池中定植扦插。扦插后苗床喷洒清水,同时搭建小拱棚。过6d~7d扦插苗生根后移去拱棚。

4.2.2.4.3 营养液浇灌

扦插苗用K5配方营养液浇灌。高温干燥天气营养液与清水配合浇灌,上午浇液,下午浇水,阴雨天少浇或停浇。

4.2.2.4.4 温湿度管理

扦插初期小拱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5%~{bfb}之间,蛭石基质持水量达到饱和;扦插苗生长前期创造19℃~22℃的茎叶生长适温;生育后期调低温度至15℃~18℃,并设法扩大昼夜温差。

4.2.2.4.5 光照调控

夏季防止强光照射扦插苗,中午拉遮阳网遮阴;冬季增加温室和小拱棚内透光度,使扦插苗多见日光。

4.2.2.4.6 病虫害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中心病株拔除后,苗床用代森锌或瑞毒霉、硫酸铜等药剂喷洒防病。蚜虫首先要加强预防,xx温室或网棚内外杂草,处理作物残枝枯叶,药剂防治用菊酯类杀虫剂。



4.2.2.4.7 液面肥喷施

黄弱扦插苗用0.2%尿素液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加少量葡萄糖叶面喷施,徒长扦插苗用多效唑或矮壮素喷施。

4.2.2.4.8 采收与贮藏

扦插苗开始褪绿变黄时停止生长液和水分供应,茎叶全部枯萎后采收微型种薯。采收的微型薯经过摊晾后用尼龙袋或其它透气容器小量包装(5kg~7.5kg)。{zh0}单存单贮,贮藏期间窖内温湿度分别控制在2℃~4℃和80%~90%,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4.2.2.5 病毒检测

对繁育生产的原原种微型薯按照标准严格进行病毒检测。

4.3 原种

4.3.1 繁育基地

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建立在海拔2000m以上、降雨量500mm以上、周围2km范围内不种果树和茄科作物及十字花科作物的高山隔离区;在高山以外其它地区选址建立,必须保证合格的隔离条件和优越的生产条件。

4.3.2 繁育规模

按1:20的繁殖系数、30t/hm2的产量水平计算,原种繁殖田面积应控制为供种大田面积的万分之二到二点五。

4.3.3 繁育规程

4.3.3.1 地块选择

繁种田选择地势平坦或较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地块,轮作周期最短要达到5年,{zh0}以禾本科和豆科作物为前茬。

4.3.3.2 土壤耕作

前茬作物收获后,加强土壤耕作,伏秋深翻耙耱,冬春镇压打碾。结合冬前{zh1}一次耕翻,hm2用5%辛硫磷颗粒药剂30kg拌成毒土施入,防治地下害虫。

4.3.3.3 种薯准备

原种繁殖田选用经过病毒检测和质量检验的合格原原种作种。微型种薯在播前40d左右出窖,置于室温15℃~18℃和散射光下催芽,芽长至2cm~3cm即可播种。对未完成休眠过程的微型薯用20ppm赤霉素水溶液浸种10分钟可打破。

4.3.3.4 规范播种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为播种适期,宁南山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种薯在播种沟内顶端向上放置,播深不宜超过12cm,微型薯愈小播深应愈浅,墒情较差时要适当深播。采用垄作栽培,垄宽80cm,垄间距20cm,单垄双行,垄上行距40cm,垄间行距60cm,株距20cm左右,hm2保苗90000~105000株。结合整地起垄,hm2基施优质农家肥60t~75t,化肥折纯N75kg~112.5kg、P2O560kg~75kg和K2O75kg~112.5kg。


4.3.3.5 田间管理

马铃薯苗高达到10cm时中耕松土、除草,结合中耕浅培土,培土高度5cm。现蕾期高培土,培土高度15cm,结合培土hm2追施尿素75kg~112.5kg。薯块膨大期hm2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kg~150kg。植株地上部出现徒长时,喷施矮壮素或多效唑1次~2次,使株高控制在60cm以下。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并xx到田外销毁,而后全田喷药普防,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硫酸铜1000倍液每隔7d~10d喷洒1次、连喷2次~3次。田间有翅蚜虫达到0.5头/m2时,用2.5%敌杀死或25%速灭杀丁或40%乐果防治。

4.3.3.6 田间检验

对病害发生和品种混杂情况进行调查。以病毒病、xx性病害和xx性病害的发病率、品种纯度等指标为依据,开据田间检验单。

4.3.3.7 种薯收获

地上部茎叶枯萎后收获。收获前先割去薯秧,清理到田外,以减少薯块感病。收获时防止机械损伤,避免受冻。收获后摊开晾晒,去除泥土,清拣杂物。

4.3.3.8 保鲜贮藏

种薯用袋、筐、箱等包装,单件定量不宜超过40kg。分品种、分产地贮藏,以防混杂、混淆。窖内要保持适宜温湿度,改善通风透气条件。

4.3.3.9 病毒检测

对原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各种病毒和类病毒检测。

4.4 一级种薯、二级种薯

4.4.1 生产基地

在县区内选择适宜乡镇、在乡镇内选择适宜村组,分别建立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生产基地。基地内分农户建立繁种档案,加强跟踪管理。

4.4.2 生产规模

一级种薯按1:15的繁殖系数、22.5t/hm2产量水平计算,生产规模控制为供种大田面积的千分之五左右,二级种薯按1:13的繁殖系数、15t/hm2产量水平计算,生产规模控制为供种大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六。

4.4.3 生产规程

除下列几点不同之处或特殊说明外,马铃薯脱毒一级和二级种薯的生产参照执行脱毒原种繁育规程。

4.4.3.1 一级种薯繁殖田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脱毒原种作种;二级种薯繁殖田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脱毒一级种薯作种。

4.4.3.2 乡级和村级生产基地内,繁种田应集中连片,周围用麦类作物与茄科、十字花科作物相隔离,轮作年限达到4年以上。

4.4.3.3 提倡应用30g以下小整薯播种,大种薯需切块播种。大薯切种应从肌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zh1}对顶芽从中纵切,以破坏主芽,利用侧芽。保证每个切薯带1个~2个芽眼,重达20g以上。切薯时,严格进行切刀xx,每切完1个块茎,切刀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或0.2%升汞水浸泡xx。种薯切好后及时加拌草木灰。

4.4.3.4 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时期和栽培方式。干旱、半干旱地区4月中下旬播种,阴湿冷凉地区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主体推广宽窄行平种垄植栽培方式,播种宽行距60cm,窄行距20cm,株距37cm~40cm,密度60000株/hm2~67500株/hm2;基肥集中条施于种沟内,避免化学肥料与种薯直接接触;培土时从宽行内耧土培植于窄行,苗期浅培5cm,现蕾期高培15cm。高寒阴湿山地、水浇地、低洼地实行垄作栽培。山旱地实施丰产沟栽培。集约化程度高、投入量大的农田采用坑种垄植栽培方式。马铃薯种薯繁育不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4.4.3.5 脱毒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实行分户(繁殖户)保管、专窖储藏,严防品种间、种薯与商品薯间混杂。



郑重声明:资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生产_黑美人土豆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