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西方的智慧》_张志华_新浪博客

[英]罗素著,崔人元译.西方的智慧[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

罗素的《西方的智慧》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他将西方思想家有机地串联起来,并用看似不经意的语言揭示了思想家之间或继承或批判或超越的关系。由于这本书中涉及了很多数学理论,还有很多对深奥哲学思想的评介,因此这本书不太好消化。但是作为大家的罗素的语言却一点也不晦涩,甚至不少地方还体现了他机智的幽默。总的来说,这本书读着很轻松。现撷取些精华如下:

1.犬儒主义的要点是把脱离世俗财富而集中心力于德行作为{wy}有价值的善。……(随着时代发展)它是一种机会主义的人生态度,如果有东西可拿,就双手接住,而贫乏时也不抱怨;如果能够享受生活,就去享受;如果命运多舛,就耸耸肩坦然接受。正是从这一发展中,“犬儒”一词才获得了贬义。

2.事实上,早期的基督教就是一种经过改革的犹太教,正如新教最初是教会内部的某种改革运动一样。

3.自由主义态度的主导特征就是对个人主义的尊重。

4.事实上,正如在任何别的领域一样,理解哲学的{zd0}障碍之一就是盲目地、过分生硬地给思想家们贴上分类标签。

5.不列颠经验主义运动的三位伟大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不列颠经验主义运动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那些可能遵从不同传统的人持有普遍的宽容态度。

6.经验主义的新奇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指出了知识的惟一来源是感觉理念和反思理念。感觉理念是人类通过感官观察外部世界获得的理念,而反思理念则产生于心灵的自我审视。

7.按照这种陈述(黑格尔主义者的论断),我在认知任何东西之前,都将不得不先认知一切东西;如此一来,我甚至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出发点。……黑格尔坚持认为,好像拼图一样,在整个拼图完成以前,拼板上的任何一块都是没有意义的。与之相反,经验主义者却承认每块拼图都有自身的意义。的确,假如它没有意义的话,你就不可能着手拼接。

8.对人类而言,进化过程使人类成了智能超越本能的动物。柏格森认为这是一种不幸,卢梭在他之前确实也有同样的观点。人的智能倾向于禁锢本能,从而使人丧失了自由。因为智能把它自己的概念性条条框框强加于世界,因而扭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理性主义学说把智能看做争取自由的力量,而人类确实远离了它。

本能的{zg}形式是直觉,直觉是某种直接的、与世界相一致的精神活动。智能是在歪曲,而直觉却是在如实地把握经验。按照柏格森的观点,智能的麻烦就在于它只胜任对物质世界非连续性的说明。显然,这种观点和如下的概念有关:语言是非连续性概念的一个框架。至于生活,从本质上来看,则是连续的,因而智能不可能理解它。在这里,人们似乎必须求助于直觉。在柏格森看来,智能与直觉的差别类似于空间与时间的差别。智能分解和分析世界,它以一种梦幻般的永恒方式发挥作用。我们以前在词源意义上对比过理论和实践,认为智能就是理论的,它以某种几何学方式来看待世界,对它而言,世界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然而生活却是一种时光在流逝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于是直觉便介入了生活。诚然,通过智能而得到的空间性分析有一定的意义,但它们却妨碍了正确地理解生活。物理学理论中的时间并不是一般生活中真正的时间,而是一种空间性暗喻;柏格森把直觉的实在性时间叫做“绵延”。然而“绵延”可能是什么,却不容易解释。柏格森似乎把它看做某种纯粹的经验,当人们停止理性思维,xx放任滑翔于时间之巅时,这种经验便笼罩了我们。

9.迄今为止,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够主宰世界,是由于它的技术,以及产生技术的科学、哲学传统。

10.整个存在主义运动共同的总起点似乎是:理性主义是一种无法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作出可行解释的哲学。理性主义者通过概念体系给出的一般性描述,未能抓住个人经验的具体特征。为了克服这个明显的不足,存在主义者求助于克尔凯郭尔称之为“存在主义思维模式”的东西。理性主义从外部探讨世界,不能恰当地处理鲜活经验的直接性;人们要把握世界,还是必须由存在主义从内部入手。

11.正是从某种受压抑的情绪中,存在主义发动了针对理性主义的反叛。这种反叛导致了一种有点奇怪的个人世界观,即现实世界是自由的一个障碍。理性主义者在探讨自然如何运作的知识中看到了自己的自由;而存在主义者则在自己的情感放纵中发现了自由。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罗素《西方的智慧》_张志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