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遨游篇2010年穿越大西洋(三) - 冯梦云的个人空间- 阿根廷华人 ...

/  2010-04-29 14:04:49 / 个人分类:

环球遨游篇 2010年穿越大西洋(三)

人的地位

 

纵观史,西方各国和中国对中国公民并不公正地实施《世界人权公约》。殖民主义时代,西方掳掠中国农奴飘洋过海开拓世界,冷战时代,则以政治异见封锁中国,21世纪,公开以“移民倾向”剥夺中国人自由通行世界各国的权力。暗中筑起保护主义的外交壁垒。欧洲各国以“非法移民”为由,拆除各地的“中国城”。种族歧视成了白种人的{zh1}避风港。

21世纪,欧美政坛出现左派女性和有色人种当选,掀起了人权平等的新浪潮,但只还是对西方国内的黑人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对中国人的歧视一点没有改变。作为处于长期封闭社会中受苦受压深重的中国人,初涉国际社会,因缺乏外语而无法掌握各国交往的法律自卫,承受着境外边检人员的非礼非法的欺侮,徒叹奈何。

行走在国际间,中国边境对本国公民实行免填进出关表格的礼遇感人肺腑,中国公民有了真正的主人的喜悦。境外有种族歧视,中国人不能自己歧视自己。加拿大华人协会发起世界华人签名运动,向中国侨委力争双重国藉一案,虽然公安部已暗中默认,但政府应该面对现实理解中国护照在境外生存的卑微,体恤华人在国际上的被歧视处境,给予公开肯定,才能使华人扬眉吐气,在洋鬼子面前亮出红彤彤的中国护照吼一声:“我死!也是中国人!”

首先是国家政府爱公民,才有公民爱国家。双重国藉是反击种族歧视的工具,欧美发达国家法律上承认公民双重国藉,也没有公民去加入外藉。因为,他们本国的护照在世界各地畅行无阻。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靠自吹自擂支撑的,而是靠各国边境对护照xx入境抬高的。新加坡的护照都比护照强,塔利班政府发的护照比瘟疫还恐怖。中国护照比“毒”更引人xx。

读二十四史,拍案惊奇于中华民族的圈地管理的智慧。读儒学杂书,感叹于儒教的同化能力。读近代史,才知中国人生殖生存力的顽强。移居国外,亲眼目睹中国人生存竟争的天下{wd}!

五千年中华可以归纳一句话:“中国人穷得富不得。”时至今日,中国人仍然没有找出破除“富不过三代”魔咒的良方。行走在国际间,看到所有历经百年与时俱进繁荣昌盛的唐人街,才明白洋人为什么排华?是脱胎换骨的华人吸收了洋人“生存更好”的本领,改良了“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中国人种的出路在走向世界,而不是世界走进中国!

回中国闲居的5个月,眼前一千万中国失业大学毕业生吃妈妈饭沙发冲浪,二千万农民吃着国家补贴放荒土地游吃浪荡。4亿网民魂断中南海,2007年以前的生存竟争变成了全国欢庆的盛宴。

四月廿五日深夜回到阿根廷,十二万华人兴旺发达的消息和第二代移民在上层建筑开业的请帖堆积如山,境内外哪种制度才是激励机制?在A330空中客车的机仓门前一目了然。

洋人排斥华人不是种族歧视而是害怕华人的生存竟争能力。中国人“富不过三代”不是太富,而是富裕恐慌症。对未来无信心。

中国三十年的发展,不是改革的成效而是开放的功劳。人类真想和谐进步,中国加快开放,世界对中国更加开放!

中国的开放步伐己经很快了。软实力的配套差距很太。中西方文化交流还停留在和中国上层层面。例如移民法,有条件移民和走动的中国人几乎一无所知。移民机构处于“非法传销”的隐形中,中国大专院校和国际研究所把境外法律“机密化”,公安部外事办更是“盲人摸象”,侨委侨联都是一些闲坐衙门的和尚,境内国际游行社只为公费境外游服务,中国劳务输出“黑店青楼”一样…

这就是中国自身的文化结构造成的自我愚味自我封闭。阿根廷开放了一个拉纽哈省接受了几百万中东阿拉伯移民,九十年代产生了{dy}位叙利亚后裔梅内姆连任十年总统。的日本后裔森也出任十年总统。这都因他们母国政府的开放有重要关系。只有用政府外交资源和主权基金支持境外劳务输出,才不会有上千万人数的“中国非法移民被驱逐”。

另外,支持中国私营中小企业迁址境外也是一种“滚雪球”繁衍移民的办法。中国境内人力财力都多到产能过剩,缺政府的政治意愿和智慧。

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飞行了24小时,行程三万公里,在机上的国际小社会中,度过了两个同日的星期天,见闻感慨如潮汹涌,终于回到阔别一百五十天的庭院书房。不太太的数落,插上电源网线,开机就写。只听见脑后一句话音:“老婆好不如网线好!”

莞尔一笑,回答:“网线好不如护照好!”

祝中国护照xx天下,畅行无阻!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郑重声明:资讯 【环球遨游篇2010年穿越大西洋(三) - 冯梦云的个人空间- 阿根廷华人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